• 庐山本柳杉引种及其人工林生态研究 种植业 刘苑秋 等
  • 庐山本柳杉引种及其人工林生态研究 种植业 刘苑秋 等
  • 庐山本柳杉引种及其人工林生态研究 种植业 刘苑秋 等
  • 庐山本柳杉引种及其人工林生态研究 种植业 刘苑秋 等
  • 庐山本柳杉引种及其人工林生态研究 种植业 刘苑秋 等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庐山本柳杉引种及其人工林生态研究 种植业 刘苑秋 等

新华书店全新正版书籍 支持7天无理由

29.7 5.0折 60 全新

仅1件

北京丰台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刘苑秋 等

出版社中国林业出版社

ISBN9787521918854

出版时间2022-10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

页数192页

字数247千字

定价60元

货号xhwx_1202935349

上书时间2024-06-23

智胜图书专营店

六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特价新书
商品描述
目录:



前言

章 本柳杉引种历史与发展状况

1.1 庐山引种本柳杉缘由和历史

1.2 庐山本柳杉人工林营造概况

1.2.1 本柳杉林营造年份及组成面积分布

1.2.2 本柳杉林不同立地面积分布情况

1.3 庐山与原产地本柳杉林比较分析

1.3.1 本柳杉在原产地的分布与栽培状况

1.3.2 庐山与原产地的气候、土壤条件对比

1.3.3 庐山与原产地本柳杉林生长比较

1.4 本柳杉林在我国的发展状况

1.4.1 台湾引种与发展状况

1.4.2 中国大陆的引种与发展状况

主要参文献

第2章 本柳杉林生长特征

2.1 本柳杉林分生长特征

2.1.1 不同林龄本柳杉林生长状况

2.1.2 不同立地本柳杉林生长差异

2.1.3 不同土壤状况林分生长差异

2.2 本柳杉径向生长规律

2.2.1 不同海拔树轮生长规律

2.2.2 树轮早晚材的分配特征

2.3 本柳杉径向生长对环境的响应

2.3.1 气象数据来源与分析

2.3.2 不同海拔本柳杉径向生长对气象因子的响应

2.3.3 本柳杉早、晚材径向生长对气象因子的响应

2.3.4 本柳杉径向生长量对干旱的响应

2.4 本柳杉水分利用效率的环境效应

2.4.1 本柳杉树轮δ13c序列特征及校正

2.4.2 树轮碳同位素△13c的气候响应

2.4.3 基于树轮δ13c的水分利用效率变化特征

主要参文献

第3章 本柳杉林水文特征

3.1 庐山降雨特征

3.2 本柳杉林冠降水截留特征

3.2.1 林冠层对降水的再分配

3.2.2 林下穿透雨特征及其空间变异

3.2.3 穿透雨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叶面积指数的关系

3.3 本柳杉对雾水的截留特征

3.3.1 冠层参数的确定

3.3.2 树干持水能力及树干径流系数的确定

3.3.3 林冠截留模拟及评价

3.3.4 庐山云雾截留量对净降水的贡献

3.4 本柳杉雾水利用特征

3.4.1 截留雾水同位素特征

3.4.2 林冠截留雾水与土壤水的关系

3.4.3 本柳杉林水分利用来源判断

3.4.4 不同水源对本柳杉林水分利用的贡献

主要参文献

第4章 庐山本柳杉林的小气候特征

4.1 本柳杉林内空气温湿度的变化特征

4.1.1 林内空气温湿度的时间变化特征

4.1.2 林内空气温湿度的垂直变化特征

4.2 本柳杉林内土壤温湿度的变化特征

4.2.1 林内土壤温湿度的时间变化特征

4.2.2 林内土壤温湿度的垂直变化特征

4.3 本柳杉林内风速的变化特征

4.3.1 林内风速的时间变化特征

4.3.2 林内风速的垂直变化特征

4.4 本柳杉林林相改造对温湿度的影响

4.4.1 林窗改造对庐山本柳杉林温湿度的影响

4.4.2 间伐改造对庐山本柳杉林温湿度的影响

主要参文献

第5章 本柳杉林土壤理化特征

5.1 不同密度林分土壤理化特征

5.1.1 不同密度林分土壤物理质

5.1.2 不同密度林分的土壤养分特

5.1.3 不同密度林分对土壤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

5.2 林相改造对本柳杉林土壤理化质的影响

5.2.1 对土壤物理质的影响

5.2.2 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5.2.3 对土壤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

5.3 干扰受损及恢复对土壤理化特征的影响

5.3.1 对土壤物理质的影响

5.3.2 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5.3.3 对土壤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

主要参文献

第6章 本柳杉林倒木分解碳释放特征

6.1 本柳杉倒木分解碳释放特征

6.1.1 本柳杉倒木分解碳释放状况

6.1.2 不同树种倒木分解碳释放时间动态

6.1.3 本柳杉倒木分解碳释放与倒木温湿度的相关关系

6.1.4 本柳杉倒木分解碳释放与环境温湿度的相关关系

6.2 本柳杉倒木分解碳释放的主客场效应

6.2.1 倒木互换分解碳释放时间动态变化

6.2.2 本柳杉倒木分解碳释放对环境互换的响应

6.3 本柳杉倒木分解碳释放的主客场效应的微生物驱动力

6.3.1 土壤微生物群落对环境互换的响应

6.3.2 土壤微生物多样对环境互换的响应

6.3.3 土壤微生物与环境互换和树种的相关关系

主要参文献

第7章 本柳杉林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特征

7.1 本柳杉林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特征

7.2 氮沉降影响下本柳杉林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特征

7.2.1 氮沉降影响下本柳杉林土壤n2o排放特征

7.2.2 氮沉降影响下本柳杉林土壤ch4排放特征

7.2.3 氮沉降影响下本柳杉林土壤co2排放特征

7.3 凋落物输入对本柳杉林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7.3.1 凋落物输入对本柳杉林土壤n2o排放的影响

7.3.2 凋落物输入对本柳杉林土壤ch4排放的影响

7.3.3 凋落物输入对本柳杉林土壤co2排放的影响

7.4 细根输入对本柳杉林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7.4.1 细根输入对本柳杉林土壤n2o排放的影响

……

内容简介:

本柳杉(cryptomeria japonica)原产本。庐山是我国大陆早引种造林的地区,其历史早可以追溯到1913年。本柳杉是庐山引种面积优选的外来树种,现已成为庐山重要的森林植被类型以及庐山风景名胜区的特森林景观,具有重要的观赏、科研、人文等价值。本柳杉作为外来树种,其人工林生态引起了学界和社会各界关注。2014年江西庐山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开始以本柳杉人工林为对象,从档案资料中系统梳理本柳杉在庐山的栽培历史和人工林营造状况,基于常规定位监测、树木年轮学、稳定同位素、高通量测序、树干液流等技术手段,围绕本柳杉在庐山的生长适应及其机制、人工林生态特征与功能开展系统研究。该书共十一章,章系统阐述本柳杉引种历史和发展状况;第二至第十章分别从本柳杉人工林生长、水文、小气候、土壤理化、倒木分解碳释放、土壤温室气体排放、土壤动物、土壤丛枝菌根真菌以及森林康养要素等特征,系统揭示庐山本柳杉人工林水、土、气、生及碳氮循环特征、森林康养功能;第十一章为结论与展望,概述了主要结论。本书可作为林学、生态学、生物学、土壤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治等相关学科科研人员、高等院校师生的参书。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特价新书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