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猎齐 春秋战国时期田氏家族的发展史 中国历史 王杉
  • 猎齐 春秋战国时期田氏家族的发展史 中国历史 王杉
  • 猎齐 春秋战国时期田氏家族的发展史 中国历史 王杉
  • 猎齐 春秋战国时期田氏家族的发展史 中国历史 王杉
  • 猎齐 春秋战国时期田氏家族的发展史 中国历史 王杉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猎齐 春秋战国时期田氏家族的发展史 中国历史 王杉

田氏代齐,一段历经12代人苦心经营,跨越286年的家族逆袭之旅

18.6 4.4折 42 全新

库存24件

北京丰台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王杉

出版社华文出版社

ISBN9787507556513

出版时间2022-07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

页数196页

字数100千字

定价42元

货号300_9787507556513

上书时间2024-06-21

智胜图书专营店

六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特价新书
商品描述
主编:

⭗历史课本上一笔带过的“田氏代齐”,背后承载的却是一个家族286年的风雨浮沉史。
⭗春秋时期各诸侯国世卿大族、权臣威胁甚至篡夺君权的现象并不少见,“田氏代齐”的特殊在于,田(陈)氏家族在齐国诸卿中属于“外来户”,从保证生存到反客为主,需要高明的智慧和处世之术。
⭗承接解晋之续作。文风记叙实,故事描写跌宕起伏,妙趣横生。适合作为了解春秋战国史的入门读物

目录:

序章001

一、一语成谶003

二、涉险过关006

三、恰如其分008

章寄人篱下011

一、季札访齐013

二、五公子之乱(上)016

三、五公子之乱(下)018

四、引火上身021

五、一段丑闻024

六、齐国世族026

七、祸乱再起028

八、阴之战032

九、立储风波035

十、栾盈奔齐037

十一、庄公惨死040

十二、人臣之义043

十三、崔杼自尽045

十四、庆氏之乱(上)048

十五、庆氏之乱(下)051

十六、民心所向055

十七、离间不成057

十八、功成身退059

十九、新起点之前的尾声062

第二章暗流涌动065

一、炊鼻之战067

二、司马穰苴069

三、鞠躬尽瘁072

四、晏婴去世075

五、范、中行氏之乱077

六、孺子牛080

七、达成共识082

八、试探态度084

九、计略已定086

十、悼公即位088

十一、凶相毕露091

十二、鲍牧被杀093

十三、杀身之祸095

十四、祸不单行097

十五、无功而返099

十六、艾陵之战(上)102

十七、艾陵之战(下)104

十八、新起点之前的尾声106

第三章执掌权柄109

一、内忧外患111

二、阚止和宰予113

三、田逆杀人115

四、握手言和117

五、主动出击118

六、田恒逼宫120

七、弑杀简公122

八、分封制与井田制124

九、回归楚国129

十、白公胜之乱(上)133

十一、白公胜之乱(中)135

十二、白公胜之乱(下)137

十三、陈国灭亡139

十四、田恒去世142

……

内容简介:

春秋战国时期,周室衰,诸侯兴,卿权、宗胁君权的现象时有发生,大致可分两类:瓜分型危机和替代型危机。前者的代表是“三家分晋”,后者的代表是“田氏代齐”,本书讨论的对象便是后者,以田(陈)氏家族12位宗主在齐国的发家史为主线,作者着墨多的是田无宇、田乞、田恒、田和,这四人基本演绎着田氏家族的起、承、转、合,支撑起田氏家族从“入齐”到“齐”计约286年的历史,同时也勾勒出春秋战国相交之际的历史画卷

作者简介:

王杉,1983年出生,于河南大学文学院,骨灰级历史爱好者,著有弹秦解晋

精彩内容:

    一、一语成谶
    “先生听说过有关陈完的故事吗?”齐桓公思索了许久,然后把目光投向管仲。
    “故事?君上说的是有关他的那段谶言吧?”管仲明白国君的用意便立刻答道。
    “看来先生早有耳闻。”齐桓公微微一笑,接着问道,“方才与陈完在大殿上相见,不知您对他印象如何?”
    “经邦济世之才,如能重用,必能帮助齐国早成霸业。”管仲回答。
    “没想到先生对他的评价如此之高,但从刚才的表现来看,他并不愿意显露锋芒,只想在齐国安稳度过一生。”桓公说到此处皱了一下眉头。
    “或许陈完也是在担心那段谶言,”管仲看了看桓公,稍稍停顿了一下,然后接着说道,“毕竟他也无法判断君上对此是否有所顾忌。”
    桓公听罢,点了点头,接着问道:“先生如何看待此事?”
    “君上一生致力于霸业,爱慕贤才的名声尽人皆知,想必他也是因此才投奔到齐国。但若是接受君上的好意在齐国担任要职,将来必定会有人拿着谶言做文章,为了不陷入朝堂纷争,陈完如此选择也在情理之中。”管仲回答。
    齐桓公听完,没有说话,而是陷入了沉思。
    “看君上若有所思,是遗憾不能重用陈完呢,还是在担忧陈完的后代真如谶言所说取代齐国呢?”管仲看桓公沉默不语,直接一针见血地问道。
    被管仲这么一问,桓公突然站起身来,略加思后毫不避讳地说道:“恐怕是兼而有之吧。”
    “君上准备怎么办?”管仲询问道。
    齐桓公看了看管仲,紧缩的眉头突然舒展开来,然后静地说道:“既然他不想与寡人一起成霸业,由他去吧。至于将来如何,让寡人和他的后代们去解决吧。”说罢便昂首走出了大殿。
    陈完,陈国国君陈厉公之子。刚才齐桓公和管仲反复提到的谶言是怎么一回事呢?
    当初,还在陈完年少的时候,有,周天子的太史路过陈国,陈厉公请他为儿子占上一卦。看到结果,太史对厉公说:“他恐怕是要享有了。不过不是在陈国,是在别的。而且也不是他本人,而是他的子孙。”
    厉公听完大吃一惊,一时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太史接着说:“如果是在别国,必定是姜姓之国,等陈国衰亡的时候,他的后代会昌盛了。”
    陈完长大之后,陈国的大夫懿氏(史记中记载懿氏为齐国大夫)想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于是私下给他了一卦,结果跟上一次惊人的一致,而且更加具体地指出,陈完的五世孙将在姜姓之国成为执政者,而到八世孙之后,无人能与其争强。
    或许是这两段相似的内容听起来太过离奇,知晓此事的人一直以来也并不在意。可在人们慢慢淡忘它的时候,一件事情的发生,让大家再次回忆起涉及陈完的这段预言。公元前672年,时任陈国国君的宣公(陈厉公的弟弟,陈完的叔叔)打算立公子款为继承人,为了替他铺道路杀掉了当时的太子御寇,陈完与御寇素来交好,因为怕引火上身主动投奔到了齐国。或许他本人对这次出逃并没有思虑过多,毕竟齐桓公爱惜贤才的名声已经举世皆知,这样的选择合情合理。但也正是这个看起来顺理成章的决定,让预言中陈国公子扎根姜姓诸侯国的前提成为了事实。
    p35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特价新书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