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脉经 中医古籍 (晋)王叔和
  • 脉经 中医古籍 (晋)王叔和
  • 脉经 中医古籍 (晋)王叔和
  • 脉经 中医古籍 (晋)王叔和
  • 脉经 中医古籍 (晋)王叔和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脉经 中医古籍 (晋)王叔和

新华书店全新正版书籍 支持7天无理由

8.8 5.9折 15 全新

库存111件

北京丰台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晋)王叔和

出版社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ISBN9787506783392

出版时间2016-05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64

页数262页

字数119千字

定价15元

货号xhwx_1201304204

上书时间2024-06-21

智胜图书专营店

六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特价新书
商品描述
目录:

卷一 
脉形状指下秘诀 
脉早晏法第二 
分别三关境界脉候所主第三 
辨尺寸阴阳荣卫度数第四 
脉视人大小长短男女逆顺法第五 
持脉轻重法第六 
两手六脉所主五脏六腑阴阳逆顺第七 
辨脏腑病脉阴阳大法第八 
辨脉阴阳大法第九 
虚实第十 
从横逆顺伏匿脉第十一 
辨灾怪恐怖杂脉第十二 
迟疾短长杂脉第十三 
人得病所起第十四 
诊病将瘥难已脉第十五 
卷二 
三关阴阳二十四气脉 
人迎神门气前后脉第二 
三关病候并治宜第三 
奇经八脉病第四 
卷三 
肝胆部 
心小肠部第二 
脾胃部第三 
肺大肠部第四 
肾膀胱部第五 
卷四 
辨三部九候脉证 
杂病脉第二 
诊五脏六腑气绝证候第三 
诊四时相反脉证第四 
诊损至脉第五 
诊脉动止投数疏数死期年月第六 
诊百病死生诀第七 
诊三部脉虚实决死生第八 
卷五 
张仲景论脉 
扁鹊阴阳脉法第二 
扁鹊脉法第三 
扁鹊华佗察声要诀第四 
扁鹊诊诸反逆死脉要诀第五 
卷六 
肝足厥阴经病证 
胆足少阳经病证第二 
心手少阴经病证第三 
小肠手太阳经病证第四 
脾足太阴经病证第五 
胃足阳明经病证第六 
肺手太阴经病证第七 
大肠手阳明经病证第八 
肾足少阴经病证第九 
膀胱足太阳经病证第十 
三焦手少阳经病证第十一 
卷七 
病不可发汗证 
病可发汗证第二 
病发汗以后证第三 
病不可吐证第四 
病可吐证第五 
病不可下证第六 
病可下证第七 
病发汗吐下以后证第八 
病可温证第九 
病不可灸证第十 
病可灸证第十一 
病不可刺证第十二 
病可刺证第十三 
病不可水证第十四 
病可水证第十五 
病不可火证第十六 
病可火证第十七 
热病阴阳交并少阴厥逆阴阳竭尽生死证第十八 
重实重虚阴阳相附生死证第十九 
热病生死期证第二十 
热病十逆死证第二十一 
热病五脏气绝死证第二十二 
热病至脉死证第二十三 
热病损脉死证第二十四 
…… 
卷八 
卷九 
卷十

内容简介:

本书集汉以前脉学之大成,先取内经、难经以及张仲景、华佗等有关论述分门别类,在阐明脉理的基础上联系临床实际。全书共十卷。卷一论三部九候,寸脉及二十四脉;卷二、三则以脉合脏腑经络,举其阴阳之虚实,形证之异同,作为依据;卷四诀四时、百病死生之分,并论脉法;卷五述仲景、扁鹊脉法;卷六列述诸经病证;卷七—九讨论脉证,其中卷七以伤寒、热病为主,卷八为杂病,卷九为妇产科、小儿病证;卷十论奇经八脉及右侧上下肢诸脉。原有“手检图三十一部”,今已亡佚。本书的优选贡献有二。其一:先发售将脉象归纳为浮、芤、洪、滑、数、促、弦、紧、沉、伏、革、实、微、涩、细、软、弱、虚、散、缓、迟、结、代、动二十四种,并对每种脉象均作了具体描述。其二:本书将晋以前的诊脉方法、脉象所反映的病理变化以及脉诊的临床意义等许多重要文献资料均收集保存下来。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特价新书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