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细观力学能实验研究 新材料 郎风超
  •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细观力学能实验研究 新材料 郎风超
  •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细观力学能实验研究 新材料 郎风超
  •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细观力学能实验研究 新材料 郎风超
  •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细观力学能实验研究 新材料 郎风超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细观力学能实验研究 新材料 郎风超

新华书店全新正版书籍 支持7天无理由

58.2 6.8折 85 全新

库存6件

北京丰台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郎风超

出版社冶金工业出版社

ISBN9787502487935

出版时间2021-04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

页数127页

字数166千字

定价85元

货号xhwx_1202372306

上书时间2024-06-20

智胜图书专营店

六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特价新书
商品描述
目录:

1绪论
  1.1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1.2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界面研究
    1.2.1  界面微观结构
    1.2.2  界面物化机制
  1.3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界面力学能实验方法
    1.3.1  纤维拉出测试
    1.3.2  纤维推出测试
    1.3.3  微滴包埋拉出测试
    1.3.4  单纤维断裂测试
  1.4  界面力学能研究存在的问题
  1.5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层合板细观破坏研究现状
    1.5.1  基体开裂
    1.5.2  纤维断裂
    1.5.3  界面脱粘
    1.5.4  分层破坏
  参文献
2实验方法及
  2.1  云纹干涉法
    2.1.1  双缝衍
    2.1.2  光栅衍方程
    2.1.3  全息光栅
    2.1.4  面内位移与光程变化之间的几何关系
    2.1.5  云纹干涉法理论推导
  2.2  电子束云纹法
  2.3  几何相位分析法
  2.4  纳米压痕法
    2.4.1  确定纳米硬度和弹模量
    2.4.2  连续刚度法
  参文献
3复合材料表面高频正交光栅制备
  3.1  光栅制备工具简介
  3.2  点阵扫描电子束制栅
  3.3  光栅制备流程
  3.4  光栅质量评价
  3.5  光栅栅距误差分析
  3.6  点阵扫描电子束制栅方法的应用
  3.7  本章小结
  参文献
4纳米压痕法原位测量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界面力学能
  4.1  纳米压痕试样制备
  4.2  实验方法
  4.3  实验结果及分析
    4.3.1  载荷与压痕深度关系分析
    4.3.2  弹模量分析
    4.3.3  纳米硬度分析
    4.3.4  力学能成像分析
  4.4  弹模量
  4.5  纳米硬度
  4.6  sic/ti-15-3复合材料力学参数确定
    4.6.1  纳米压痕试样制备
    4.6.2  实验方法
    4.6.3  实验结果分析
  4.7  本章小结
  参文献
5碳纤维增强树脂复合材料细观蠕变能研究
  5.1  实验方法
  5.2  实验
    5.2.1  蠕变速率和蠕变应力指数
    5.2.2  复数模量
  5.3  实验结果及分析
    5.3.1  载荷与压痕深度
    5.3.2  蠕变位移
    5.3.3  蠕变速率
    5.3.4  蠕变应力指数
    5.3.5  kelvin-voigt模型拟合参数
    5.3.6  蠕变柔量
  5.4  本章小结
  参文献
6几何相位分析法研究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裂纹周围应变场
  6.1  材料与试样制备
  6.2  电子束云纹实验结果分析
  6.3  几何相位实验结果分析
    6.3.1  0。纤维层内基体横向裂纹周围应变场分析
    6.3.2  0。纤维层纤维间剪切裂纹周围应变场分析
    6.3.3  层间裂纹周围应变场分析
    6.3.4  0。纤维断裂周围应变场分析
  6.4  本章小结
7云纹干涉法研究复合材料界面残余应力
  7.1  试件制备
  7.2  转移光栅
  7.3  显微云纹干涉法实验
    7.3.1  显微云纹干涉仪简介
    7.3.2  零场调节
    7.3.3  实验过程
  7.4  纤维推出实验
  7.5  界面残余应力的理论求解
    7.5.1  理论分析模型
    7.5.2  理论模型及其计算
  7.6  显微云纹法
  7.7  实验结果及数据处理
    7.7.1  单根纤维界面区的热残余应力
      7.7.2双纤维(b=0.16mm)推出后的残余应力场
      7.7.3双纤维(b=0.18mm)推出后的残余应力场
      7.7.4双纤维(b=0.2mm)推出后的残余应力场
      7.7.5双纤维(b=0.146mm)推出后的应力场
  7.8  单纤维不同边界对界面热残余应力场的影响
    7.8.1  建立有限元模型
    7.8.2  结果与分析
  7.9  双纤维界面热残余应力场分布情况分析
    7.9.1  有限元模型建立
    7.9.2  结果与分析
    7.9.3  两相邻纤维热残余应力相互影响关系
  7.10  小结
参文献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7章:章绪论;第2章介绍云纹干涉法、电子束云纹法、纳米压痕法以及几何相位分析法的基本;第3~7章主要为应用上述实验方法研究复合材料界面细观力学能的实例,包括复合材料表面高频正交光栅制备、界面基本力学能研究、复合材料细观蠕变能研究、复合材料裂纹应变场以及界面残余应力的相关研究。
    本书可供材料研究与开发的科研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阅读,也可供高等学校相关专业师生参。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特价新书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