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梁 中国名人传记名人名言 梁思成
  • 梁 中国名人传记名人名言 梁思成
  • 梁 中国名人传记名人名言 梁思成
  • 梁 中国名人传记名人名言 梁思成
  • 梁 中国名人传记名人名言 梁思成
  • 梁 中国名人传记名人名言 梁思成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梁 中国名人传记名人名言 梁思成

新华书店全新正版书籍 支持7天无理由

24.3 5.1折 48 全新

仅1件

北京丰台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梁思成

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

ISBN9787515311579

出版时间2013-01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

页数416页

字数200千字

定价48元

货号xhwx_1200421843

上书时间2024-06-19

智胜图书专营店

六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特价新书
商品描述
主编:

出版梁这本书的初衷是为了纪念梁思成先生去世40周年,没想到真到面市已经年末,而我们在由当初萌动这个想法到如今真的变为现实,还是兜兜转转了好几圈,幸好,现实并不比理想骨感。
自从我在2007年次去找林洙先生到如今已经5年多了,大拙至美——梁思成好看的文字建筑佛像的历史梁启超家书梁思成、林徽因与我在我们手中诞生。从想做梁先生的书的那一刻起,我一直抱着一个念头,是要让梁思成先生的书能让更多的年轻人看到,并不局限于具有建筑专业背景的读者。这个原因是如此简单,一是因为我的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的出版宗旨是要做给青年人看的书,二是因为我自己本身是一个没有任何建筑教育背景的年轻人,而我在看了梁思成先生的文章后,觉得实在太好了,梁思成先生是优选的老师,他用极为干净而又准确的语言把知识传达给你,而文中时时透露出那份属于梁思成独特的轻松幽默的语感,又让你不由得想起他的父亲——梁启超先生。我想让和我一样的年轻人也可以得到这份阅读的快感,而不要被那貌似艰深枯燥的“建筑”给吓坏了。
我把我的想法告诉林洙老师,得到了她无与伦比的支持和信任,在她的心中,梁思成先生从来都是一位把毕生知识和才华都奉献给中国建筑教育事业的老师。
梁共分为四个部分:梁思成先生的家庭相册,梁思成先生的文章,梁思成先生在宾夕法尼亚大学上学时的作业以及梁思成先生晚年和妻子林洙的部分通信。其中有多张照片、书信原件、手绘图都是次与读者见面,通过这些生动的照片、精美的图画和充满暖暖爱意的信件,可见先生真实的充满才情的另一面。
 当然全书为重要的部分还是先生的文章,这次文章的选择也是经过千思百量,用林洙先生的话说,基本上展现了梁思成先生一生为之奋斗的事业。本着要给大多数读者看的原则,在选择上更为虑语言的通俗和内容的普及。有些文章在梁思成先生之前一些普及著作里出现过,因为实在太有代表,这次也收录了,如果读者看到已经读过的文章,请原谅我们的不得已。
更要特别说明的是,这次特别收录了战区文物保存委员会目录和关于行政中心区位置的建议(即有名的“梁陈方案”)。
1944年冬,为了避在的全面反攻战斗中会破坏分散在各地的古代建筑,梁思成编著了一本中英文对照的战区文物保存委员会文物目录,并在地图上逐一标出了名称和方位。这份目录对400项文物的位置、名称、建造年代都作了简要的说明。为了使没有建筑知识的作战官兵也能看明白这份目录,他还用极为简明扼要的语言传授了一些中国古建筑常识。
“梁陈方案”是梁思成和陈占祥一起拟定的关于北京行政中心区位置规划的建议,很可惜这份方案并没有得到通过,梁思成还因为这份方案挨了很多批评,受到不少的责难。这份方案如今看来,不可否认里面有超前的眼光和优选,方案里提到的很多关于城市未来会出现的一些问题,也都在一一验证。关于这份方案的故事,我们特地收录了王军先生的梁陈方案的历史察,在这篇文章里,我们可以知道发生在“梁陈方案”背后的故事。
建国后,梁思成尽了自己优选的努力想保护北京这座历史名城里的古建,让他痛心的是很多古建还是被拆毁了。如今,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感受到了这份伤痛。我们的北京,曾经多么美丽。
这几年,一直在看梁先生的文章,是被感动,那字里行间对祖国对中国建筑文物的爱,透过纸背还是如此真挚和浓烈。梁思成先生是中国很的知识分子的代表,我们永远也不应该忘记他。

目录:

  想说的话
余 音 绕 梁|影像
梁思成先生从1906年至20世纪60年代的家庭相册
惊 起 梁 尘|文字
本部分收录的文章基本反映了梁思成先生一生对于中国古建研究和保护的过程
中国的艺术与建筑
中国建筑的特征
《中国古代建筑史》(六稿)绪论
中国的建筑
正定纪游
华北古建调查报告
晋汾古建筑预查纪略
郊建筑杂录
郊建筑杂录(续)
北京——都市计划中的无比杰作
致车金铭信——关于湖光阁设计方案的建议
致梅贻琦信
代梅贻琦拟呈代电文稿
致学院负责同志信
关于行政中心区位置的建议(梁陈方案)
梁陈方案的历史察——谨以此文纪念梁思成诞辰100周年并悼念陈占祥逝世/王 军
战区文物保存委员会文物目录
与君同在——纪念梁思成先生诞辰110周年/林 洙
画 梁 雕 栋|手绘
梁思成先生1924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学建筑史课的部分作业
梁“林”相敬|信件
梁思成先生晚年写给妻子林洙女士的部分信件

内容简介:

林洙编写的梁是为了纪念梁思成先生去世40周年而编成的。全书共分为四个部分:梁思成先生的家庭相册,梁思成先生的文章,梁思成先生在宾夕法尼亚大学上学时的作业以及梁思成先生晚年和妻子林洙的部分通信。其中有多张照片、书信原件、手绘图都是次与读者见面,通过这些生动的照片、精美的图画和充满暖暖爱意的信件,可见先生真实的充满才情的另一面。
当然梁为重要的部分还是先生的文章,这些文章的选择也是经过千思百量,用林洙先生的话说,基本上展现了梁思成先生一生为之奋斗的事业。为了使更多的读者走进梁思成先生的建筑世界,在文章的选择上充分虑了语言的通俗和内容的普及。

作者简介:

梁思成,中国近现代有名建筑历史学家,建筑教育家和建筑师,中国建筑教育的奠基人之一,中国古建筑研究的先驱者之一。 

精彩内容:

中国的艺术与建筑
建筑
中国古人从未把建筑当成一种艺术,但像在西方一样,建筑一直是艺术之母。正是通过作为建筑装饰,绘画与雕塑走向成熟,并被认作是独立的艺术。
技术与形式。中国建筑是一种土生土长的构筑系统,它在中国文明萌生时期即已出现,其后不断得到发展。它的特征形式是立在砖石基座上的木骨架即木框架,上面有带挑檐的坡屋顶。木框架的梁与柱之间,可以筑幕墙,幕墙的专享功能是划分空间及区别内外。中国建筑的墙与欧洲传统房屋中的墙不同,它不承受屋顶或上面楼层的重量,因而可随需要而设或不设。建筑设计者通过调节开敞与封闭的比例,控制光线和空气的流入量,全看需要及气候而定。高度的适应使中国建筑随着中国文明的传播而扩散。
当中国的构筑系统演进和成熟后,像欧洲古典建筑柱式那样的规则产生出来,它们控制建筑物各部分的比例。在纪念的建筑上,建筑规范由于采用斗拱而得到丰富。斗拱由一系列置于柱顶的托木组成,在内边它承托木梁,在外部它支撑屋檐。一攒斗拱中包括几层横向伸出的臂,叫“拱”,梯形的垫木叫“斗”。斗拱本是结构中有功能作用的部件,它承托木梁又使屋檐伸出得远一些。在演进过程中,斗拱有多种多样的形式和比例。早期的斗拱形式简单,在房屋尺寸中占的比例较大;后来斗拱变得小而复杂。因此,斗拱可作为房屋建造时代的方便的指示物。
由于框架结构使内墙变为隔断,所以中国建筑的面布置不在于单幢房屋之划分,而在于多座不同房屋的布局安排,中国的住宅是由这些房屋组成的。房屋通常围绕院子安排。一所住宅可以包含数量不定的多个院子。主房大都朝南,冬季可入多的太阳光,在夏天阳光为挑檐所阻挡。除了因地形导致的变体,这个原则适用于所有的住宅、官府和建筑物。
历史的演变。中国古的建筑遗存是一些汉代的坟墓。墓室及墓前的门墩――阙,虽是石造的,形式却是仿木结构,高起的石雕显现着同样高超的木匠技艺。斗拱在如此早期的建筑中已具有重要作用。
在中国,至今没有发现在公元8世纪中叶以前漫长时期里所造的木构建筑。但从一些石窟寺的构造细部和它们墙上的壁画,我们可以大略知晓8世纪中期以前木构建筑的外貌。山西大同附近的云冈石窟建于公元452―494年;河南河北交界处的响堂山石窟和山西太原的天龙山石窟建于公元550―618年,它们是在石崖上凿成的佛国净土,外观和都当作建筑物来处理,模仿当时的木构建筑。陕西西安慈恩寺大雁塔西门门楣石刻(公元701―704年)准确地显示出一座佛寺大殿。甘肃敦煌公元6世纪到11世纪的洞窟的壁画中画的佛国净土,建筑背景极其精致。这些遗迹是未留下实物的时代的建筑状况的图像记录。在这样的图像中,我们也看到斗拱的重要,并且可以从中追踪到斗拱的演变轨迹。
这些中国早期建筑特点的间接证据,可从本现存的建筑群得到支持。它们造于推古(公元593―626年)、飞鸟[飞鸟指6世纪中叶(公元552年)传入本至大化改新(公元645年)一百年间的]、白风[白风指大化改新(公元645年)至迁都奈良(公元710年)时间的]、天[狭义指圣武天皇统治的天时期(公元724―748年),广义指整个奈良时代(公元710―794年)]和弘仁(公元810―833年)、贞观(公元875―893年)时期,相当于中国的隋唐。事实上,到1纪中期,本的建筑像镜子一样映着中国大陆建筑不断变化着的风格。早先的本建筑可以正确地称之为中国殖民式建筑,而且那里有一些建筑物还真是出于大陆匠人之手。早的是奈良附近的法隆寺建筑群,由朝鲜工匠建造,公元607年建成。奈良东大寺金堂是中国鉴真和尚(公元763年去世)于公元759年建造的。 中国现存早的木构建筑是山西省五台山佛光寺大殿。它单层七间,斗拱雄大,比例和设计无比地雄健庄严。大殿建于公元857年,在公元845年灭法后数年。佛光寺大殿是专享留存下来的唐代建筑,而唐代是中国艺术目前的时代。寺内的雕塑、壁画饰带和书法都是当时的作品。这些唐代艺术品聚集在一起,使这座建筑物成为中国二的艺术珍品。
唐朝以后的木构建筑保留的数量逐渐增多。一些很杰出的建筑物可以作为宋代和同时期的辽代与金代的代表。p4144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特价新书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