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司马迁 古典文学理论 李长之
  • 司马迁 古典文学理论 李长之
  • 司马迁 古典文学理论 李长之
  • 司马迁 古典文学理论 李长之
  • 司马迁 古典文学理论 李长之
  • 司马迁 古典文学理论 李长之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司马迁 古典文学理论 李长之

新华书店全新正版书籍 支持7天无理由

11 1.9折 58 全新

库存30件

北京丰台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长之

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8080194

出版时间2022-06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

页数428页

字数346千字

定价58元

货号700_9787568080194

上书时间2024-06-19

智胜图书专营店

六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特价新书
商品描述
主编:

1.20世纪有名文史学家、“清华四剑客”之一李长之经典之作。李长之先生研究中国古典,注目于那些“托命之人”:孔子、屈原、司马迁、陶渊明、李白、李商隐、韩愈等,并卓有成果。其关于孔子、屈原、司马迁、陶渊明、李白等人的研究,至今是研究孔子、屈原、司马迁、陶渊明、李白等的阅读书目。 2.资料翔实,据有据,全面解读司马迁的人格与风格。李长之治学严谨,注重史料的选择与提炼,对司马迁的研究,几十余种参书,真正做到了下笔有出处,言必有据,这些都凝结着他的史的眼光和不苟的精神。3.版本。李长之直系亲属,女婿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导师于天池、女儿九三学社社史研究中心研究员李书亲自作序。

目录:

上篇 司马迁

一 引子03

二 野孩子到了京城04

三 游历了半个中国06

四 做了郎中08

五 父亲后的叮嘱10

六 参加救水灾12

七 正式写书14

八 入狱和受刑16

九 完成了的著作19

下篇 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

自序23

章 司马迁及其时代精神27

一 的时代27

二 楚的胜利28

三 齐学31

四 异国情调和经济势力的膨胀37

五 这个时代的象征人物——汉武帝38

六 司马迁在这一个时代中的意义42

七 司马迁生年为建元六年辨44

第二章 司马迁的父亲48

一 世传的历史家并天文家48

二 司马谈的思想之渊源50

三 批评精神和道家立场52

四 司马谈与封禅55

五 的遗命57

六 天才的培养59

第三章 司马迁和孔子61

一 教育之效61

二 司马迁对孔子之崇拜62

三 司马迁在格上与孔子之契合点及其距离67

四 司马迁对六艺之了解70

五 司马迁与《春秋》80

六 司马迁在精神上受惠于孔子的所在85

七 司马迁在心灵深处和孔子的真正共鸣92

第四章 司马迁之体验与创作(上)——无限之象征94

一 从耕牧到京师受学94

二 东南和中原的大旅行96

三 仕宦生活的开始——崆峒扈驾和奉使蜀滇101

四 封禅与北地之游——“无限”之象征103

五 负薪塞河106

六 父职的继续——司马迁之活跃与积极107

七 太初历的订定和著述110

第五章 司马迁之体验与创作(中)——必然的悲剧114

一 司马迁的格之本质114

二 好奇与爱才116

三 司马迁与友情——司马迁交游120

四 武帝时代之严刑峻法131

五 李陵案的原委134

六 两个英雄的晚年144

第六章 司马迁之体验与创作(下)——《史记》各篇著作先后之可能的推测150

一 缺和补150

二 《史记》中可能出自司马谈手笔者154

三 《史记》中不易辨别为谈著抑迁著者159

四 司马迁著述之根据与其创作时之情形160

五 著作时代上对司马迁作品之划分163

六 结论和余论——兼论褚先生186

第七章 司马迁的精神宝藏之内容——浪漫的自然主义192

一 司马迁之识192

二 司马迁之学——百科全书式的人物196

三 语言学的训练——所谓古文197

四 司马迁之读书198

五 司马迁与儒家201

六 司马迁之根本思想——道家202

七 司马迁和荀学211

八 浪漫的自然主义213

九 司马迁的历史哲学与历史科学214

十 司马迁之政治观223

十一 司马迁之民间精神228

十二 《史记》一书的个235

十三 史官的传统237

第八章 司马迁的风格之美学上的分析242

一 司马迁的散文风格之来源242

二 《史记》书中的形式律则248

三 建筑结构与韵律271

四 句调之分析284

五 司马迁之语汇及其运用302

六 司马迁的风格之特征及其与古文运动之关系310

第九章 文学目前之司马迁316

一 《史记》是中国的史诗316

二 《史记》与中国后来的小说戏剧318

三 司马迁之文学批评321

四 司马迁之讽刺335

五 结——抒情诗人的司马迁及其后归宿341

代跋:“因为他是抒情诗人,所以他的作品常新”343

的历史学家并文学家司马迁和他的《史记》352

司马迁在中国文学目前的地位370

《司马迁传》之题记377

长之自订年谱379

李长之传略388

内容简介:

李长之先生用他那特有的优美而富于情感的笔调,从司马迁的人格和风格出发,全面细致地审视、评价司马迁及其史记的作品,将司马迁称为“抒情诗人”,强调了情感才是作品的本质、生命和灵魂,详细地分析了司马迁所处的时代,追溯了他的思想渊源和家学传统,讨论了他和先辈先贤如孔子等在精神和格上的契合和共鸣及距离。对司马迁创作史记的精神动力、背景美学风格予以独特的剖析,并完整地勾勒了司马迁一生的行迹。

作者简介:

李长之,原名李长治、李长植,笔名何逢、方棱、棱振、张芝、梁直。山东省东营市利津县城区庄科村人,生于书香门第,清华大学。师从有名哲学家张东荪、金岳霖和冯友兰。是中国有名的现代作家、文学家,文学史家。重要的著作有道教徒的诗人李白及其痛苦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迎中国的文艺复兴苦雾集梦雨集等。建国后一直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著有陶渊明传论中国文学史略稿李白等。

精彩内容:

    一  引子
    爱看戏的人,对什么霸王别姬萧何月下追韩信伍子胥过昭关搜孤救孤等等戏名,差不多都能讲出它是什么故事儿来,也能唱上两句。可是请问这些故事的出处在哪里呢?原来是根据一本叫做史记的大书编出来的。
    史记是“二十四史”开头的一部。“二十四史”又是什么呢?它是咱们祖国历代留下来的二十四种大部头历史书。“二十四史”记载的事儿多,分量大,从前刻板印刷的“二十四史”有三千六百三十五卷。咱们祖先的重要活动都写在里头了:有好人好事,也有坏人坏事;有成功的经验,有失败的教训,够丰富啦。民爱这部“二十四史”,世界也爱它。去年德国的代表团到中国,咱们送给他们一部“二十四史”,客人非常喜欢。因为谁想研究中国的历史,范围说得宽些,谁想研究亚洲以至世界的历史,谁得读这部大书。因为中国历发生的大事,都和世界密切相关呵!
    史记是“二十四史”开头的一部,其他二十三部,都是照着史记的样儿接着写下去的。可是“二十四史”中要数史记写得优选,人们也爱读史记。
    这么说,史记的作者,是很了不起的人了。可不是!他是谁呢?他是我国的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
    司马迁做过些什么事?他是怎么写出这部好书来的?让咱们慢慢说下去。这只是一个引子,正文在后头。
    二  野孩子到了京城    司马迁姓司马,名迁,号子长。
    他生在陕西省韩城县芝川镇。韩城是山西、陕西两省交界的地方。韩城县北边不远有座龙门山——俗话说“鲤鱼跳龙门”,指的这地方。韩城县和龙门山中间隔着滚滚的黄河。司马迁从小爱龙门山,他在家门一眼可以望到那雄伟的山影,他后来干脆说自己生长在龙门。
    司马迁出生那年,是汉武帝建元六年,即公元前一三五年。汉武帝是个很有名的皇帝,他当了五十多年的皇帝。司马迁一辈子,生活在汉武帝时代。
    这时代可不比寻常。一来是富庶。因为这时汉朝开国已经七十多年,天下还算太,生产也很进步,社会经济比繁荣。当时,的仓库里钱多得用不完,穿钱的绳子都烂了;米多得吃不完,在仓里发霉了;普通人家都能过子。二来是强盛。汉朝初期常受北方匈奴的欺负,这会把匈奴撵走了;西方经过张骞去探险,通往新疆、伊朗、印度的道路也打通了;东南的福建、广东,西南的四川、云南、贵州,早先是荒凉的地方,这会儿也繁荣了。中国这时是世界头等强大的。三来是文明。以前秦始皇不许人藏书,这会儿早已废除了这种法令,鼓励人藏书、读书,一时出现了许多学者;外国的许多新鲜事物也都传到了中国。所以当时中国又是文明的。司马迁可赶上好时候了。
    司马迁十岁以前住在家乡。他幼时可是个野孩子:不在田地里玩玩,在山上跑跑。他喜欢听农民讲故事。问这问那;又喜欢和牧童追赶牛群、羊群。他爱这种生活,也爱这些人物。他那时海阔天空,无拘无束,身体练得真棒。
    司马迁十岁那年,父亲司马谈带他到京城去。汉朝的京城在长安(是现在西安),司马谈在京城当太史令,负责编写历史。历史不能凭空编写,要根据大量文献资料,所以太史令又兼管图书,像的图书馆长;古代的事儿要记,当代的事儿也要记,这职务又有些像现在的新闻记者。可以想见做这种工作要有很多学问,为人也要十分正直。司马谈呢,正是这样的人。
    司马迁一到京城,他父亲叫他人了小学。那时小学里主要功课是认字,尤其是认古字;认字要一个一个地死记,真是一件很艰苦的事儿。可是司马谈告诉他儿子:文字好比一把钥匙,没有钥匙,怎么能打开知识的宝库呢?司马迁听了父亲的话,从此刻苦学。他很富于情感,常常为书中的情节感动:有时大笑,有时哭泣。司马迁长大了,父亲又介绍他认识了当时许多有名人物。他本是事事留心的人,从形形的人物中,学到不少东西。因为受到父亲的影响,司马迁从小时喜欢历史,并且希望像父亲一样,将来做历史家。
    p3-5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特价新书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