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余录/紫金文库 散文 鸿儒文轩 小海
  • 诗余录/紫金文库 散文 鸿儒文轩 小海
  • 诗余录/紫金文库 散文 鸿儒文轩 小海
  • 诗余录/紫金文库 散文 鸿儒文轩 小海
  • 诗余录/紫金文库 散文 鸿儒文轩 小海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诗余录/紫金文库 散文 鸿儒文轩 小海

新华书店全新正版书籍 支持7天无理由

28.4 6.3折 45 全新

库存3件

北京丰台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鸿儒文轩 小海

出版社中国书籍出版社

ISBN9787506870733

出版时间2019-01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

页数219页

字数221千字

定价45元

货号xhwx_1201822882

上书时间2024-06-19

智胜图书专营店

六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特价新书
商品描述
目录:

一、岸上踏歌
  你见过大海
  跑步札记
  鸟巢
  周庄:越古老越青春
二、经典意味
  借鉴与创新
  另眼看中国的费正清
  失忆史的当代寓言价值
三、歌唱友情
  我无法怀疑我的怀疑
  《韩东的诗》:中国当代诗歌的重要文本
  我是那个写小说的汉人
  海子安息,诗歌永存
  戏说寓言
  典雅而有国士之风的写作
  一种诗歌的指向:读诗歌
  诗人沈方小像
  隔壁的诗人
  一次令人怦然心动的旅行
  自由而独立的写作
  我读《辞典》
  情、理、韵的结晶
  译者的风采
  花朵与少女,时间与石头
四、苏州册页
  苏州的壮丽诗篇
  读杨明的雕塑《蚀》
  一个艺术现场:王绪斌
  诗人车前子
  文瑜的“文人字”
  史的传统与士的精神
  诗歌潜伏者壹周
  私人记忆和童年视角的混响
  三生花草梦苏州
  王啸峰和他的苏州
  异乡故乡,心灵的两极
  高山流水之知音书
  有意味的诗歌生成机制
  曾飞鸣的篆刻
  五、诗歌流韵
  诗的小学地理
  诗人的朗诵
  青春作伴好还乡
  《影子之歌》序言
  《男孩和女孩(小海诗集1980―2012)》序言

内容简介:

本书为作者多年来所创作的散文结集,共分为“岸上踏歌”“经典意味”“歌唱友情”“苏州册页”“诗歌流韵”五个部分。在这五个部分里,作者描绘自然美景,表现现实人生,歌颂珍贵的友情,展现苏州的历史、,探索诗歌流韵。层次清晰、内容丰富。每一部分无不饱含作者真挚的感情,融汇了作者深切的人生体验,言之有物、掷地有声,分析到位、切中肯綮,让读者在品读的过程中被深深地感染、打动,进而引发读者对生活、社会、人生的思索。

作者简介:

小海?(1965),本名涂海燕。生于江苏海安。于大学中文系。著有诗集必须弯腰拔草到午后、村庄与田园、北凌河、大秦帝国(诗剧)、影子之歌(长诗)、ong of hadow?(影子之歌)(英中双语版)、男孩和女孩;对话录陌生的朋友:依兰斯塔文斯与小海的对话;随笔集旧梦录。主编过<他们>十年诗歌选等。他的诗歌登上北京文学1998年中国当代文学作品排行榜,获得过作家杂志2000年诗歌奖,2012年度“天问诗人奖”,2015年“美丽岛”桂冠诗人奖,江苏省第2届、第4届、第5届紫金山文学奖。

精彩内容:

你见过大海    孩提时代次去看大潮的情景,我至今记忆犹新。终于到了内河结束的地方了,能感觉到那广阔空间气势磅礴的烈风了。海堤下绵延几十公里的滩涂上,即使在万物茂盛的夏季,也只生长一望无际、俗称“米草”的耐盐碱植物,我根本没见到父亲曾描绘的成陆时“风吹草低见麋鹿”的美景,这样的草连不爱挑剔的猪见了都气哼哼不拿正眼瞧一瞧。    翻越堤岸,再向东深入几十公里,见到大潮了。    大晴天灰白的天际线上,天空像被刀片不经意间划出了一道裂纹,天被捅破了。当然要遭天谴。很早听到的是类似蜂群发出的“嗡嗡”之声,微弱,似有若无,凝神细辨,又恍惚是钟磬之音或号角之声,混杂在风里鸥鸟的纷飞呜叫中,回旋缭绕。原始、荒凉、蛮野、空阔的气息弥漫在四周,即使你是个孩子,也会在短时间内让你大脑处于走神的迷思。天地和人都置身于一种茫然的“混沌”之中。远方那天际线好似另一重人生的幕布正在临界点上等你开启。好像有谁在无声中和你说话,死寂中强迫你去聆听,漆黑中强拆了门窗命令你去看。隐隐起了雷声,像迁徙的狮群在远方低吼,一条颤动着推移的灰白线条,由远及近,渐渐变为沸腾般翻滚的战旗。在浅水滩踩挖蛤贝的一群半大孩子和不多的几个渔夫刚刚还“定”在那里,突然间开始收拾渔具作慌张的折返跑。    家乡黄海边是泥沙滩,海潮涨袭而来时,海线迅急上升,前方的海水还是朦胧的一条线时先是呈现灰白,近了会泛混发黄,翻滚咆哮,像一头暴怒而又善于神秘变的庞然大物,挟雷霆万钧之势吞噬,让我体会到世界末降临那种魂飞魄散的恐怖感觉。    父亲说,我很小见到海了。    十九岁的父亲从师范后,在海边一个叫角斜的镇上小学校教书。他的中许多都是渔民的孩子。刚执教鞭,班级里年龄不等,他班上的批比他年龄还要大。他给儿子取的名字里面带有一“海”字。他说曾抱着我去渔村家访作客,走家串户。但我有记忆以来,生次看见海的情景还是让我终身后怕。小时候看关于海岛女民兵的连环画,我告诉妹妹说全是的,瞎编的,海边不可能有这么美的地方。父亲会制止:“,外面别乱说。”那是个大家都很和喜欢把震天动地的大词放在嘴边的时代,每逢过年,邻居买了红纸请我父亲写的对联都不外乎是“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之类。    为什么单单我看到的海是这样恐怖、冰冷、危险和丑陋?难道那是我做的一个噩梦?    在我童年印象中,海是跟匪盗相关的,是蛮荒的,原始的,不可解的。小伙伴在一起讥嘲某个疯丫头,拍手齐唱:“姑娘姑娘你别凶,把你嫁到东海东,吃海水吹海风,嫁个汉子风”,怎么会有这样的歌谣?难道说与古代放逐麻风病等传染病人到荒芜的海边,任其自生自灭的传说有关?不得而知。稍后,我读到三国时魏诗人曹植描写滨海地区困苦生活的诗句:“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野。妻子像禽兽,行止依林阻。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泰山梁甫行),知道古代中国的沿海地区大都属于未开化的蛮荒之地,常常是获罪和文人客的放逐地。大诗人苏东坡儋州之贬可能是中国历目前很远的边海放逐,儋州位于称作“天涯海角”的海南,有毒虫、野兽、瘴疠,他自叹:“垂老投荒,无复生还之望”,初到时,蔽身的房屋年久失修,下雨时一夜三迁。诗人也正是在从儋州北归的途中染疾而终。    我家乡小镇叫李堡,古称赤岸,地处海前哨,自古民风彪悍。明朝为了抗击从海上来的倭寇,乡人为自保筑堡集中居住形成的。海上,曾代表着侵略、威胁、掠夺和盗贼。能向大海讨生活的人都是命硬的另一类人。海边渔村和庄稼汉的村庄截然不同,虽说几个村子相隔并不太远,但鲜有往来。我的大姑妈当年嫁到往东一点儿叫灶里的地方,那应当是过去烧制海盐的场所,慢慢海向东去,留下大片经过改造后的盐碱地,地力贫瘠,田广人稀,劳动繁重。我爷爷那个当年的破落作坊主心疼得不行,但战争频仍,家道中落,作坊变,祖屋被焚,“嫁到海东头”那意味着长女将服一生的“苦役”,但也许会有一线新的生机也说不定。记忆中,我的爷爷温良和善,边太阳边读书时,喜欢用手指点着字行慢慢移动,虔诚、慎重的样子,好像是盲人用手替代了眼睛在阅读。在他一生读过的书中有关于大海的记录吗?    p2-4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特价新书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