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敦煌心灵之旅-求智与求真 中国哲学 净因
  • 敦煌心灵之旅-求智与求真 中国哲学 净因
  • 敦煌心灵之旅-求智与求真 中国哲学 净因
  • 敦煌心灵之旅-求智与求真 中国哲学 净因
  • 敦煌心灵之旅-求智与求真 中国哲学 净因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敦煌心灵之旅-求智与求真 中国哲学 净因

新华书店全新正版书籍 支持7天无理由

11.9 6.0折 19.8 全新

库存4件

北京丰台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净因

出版社商务国际出版有限责任公司

ISBN9787801036810

出版时间2010-10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

页数123页

字数65千字

定价19.8元

货号xhwx_11616219

上书时间2024-06-18

智胜图书专营店

六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特价新书
商品描述
目录:

写在出发之前
站  维摩与文殊论道
  维摩教化众生·行事的智慧
  维摩托病说法·善巧的智慧
  佛吩咐舍利弗探病·突破常规的智慧
  阿难乞乳受责·的心灵
  维摩点化魔王天女·智慧的力量
  善德的大施会·智慧的施予
  文殊答应探望维摩·随缘的心灵
  论众生之病·心灵的大爱
  维摩向须弥灯佛借宝座·宽大的心灵
  天女借散花论法·潇洒的心灵
  论不二法门·智慧的苦旅
  维摩化作菩萨请饭
  众人往释迦说法场·丰足的心灵
  维摩变现妙喜国胜境·智慧之光
  寓意
第二站  沙弥守戒牺牲
  奉父命皈依佛门·智慧的良伴
  沙弥受命取食·心灵的规矩
  少女与沙弥相遇·心灵的原则
  沙弥誓死守戒·心灵的练
  施主惊悉沙弥毙命·纯真的心灵
  施主赎罪  火化沙弥·实践的智慧
  寓意
第三站  月光王践诺施头
  月光工德威远播·行善的智慧
  小国国王陷害月光王·真理的挑战
  劳度差求见月光王·明辨善恶的智慧
  月光王慷慨施头·坚定的心灵
  寓意
第四站  婆罗门舍身闻偈
  婆罗门长年隐届修行·智慧的导航
  以血肉换半偈·求真的快乐
  闻全偈尢悔舍身·求真的真诚
  寓意
第五站  玄奘西行求法
  玄奘  热心求学·心灵的意志
  萌西行求法之心·思疑的智慧
  西行的波折·智慧的长途赛
  过五烽  抵高昌·努力的智慧
  曲女城辩论一鸣惊人·不改初衷的心灵
  返同专心译经·不朽的心灵
  寓意
  壁画艺术导赏
经文锦囊

内容简介:

本书为敦煌心灵之旅系列中的一本,书中提供了很精彩的反思和借鉴的例子:维摩不避红尘,居家修行,指点众生,尽显智者本;小沙弥资历虽浅,仍能坚拒堕落;月光王、婆罗门追寻人生真谛,宁以生命相许;玄奘不愿人云亦云,西行万里,只为学真正佛法。一幕幕扣人心弦的故事,在我们眼前展示通往求智和求真之路。

作者简介:

净因现任大学佛学研究中心监、中华联谊会理事、宝莲寺秘书长,曾主编敦煌心灵之旅,编写英国中小学佛学教科书,并定期为信报月刊、明报明觉撰文。净因正从事三个课题的研究:心经自然戒毒疗法、如何利用资源推动中小学质素教育、禅修对个人情感变化的研究。

精彩内容:

离开高昌后,玄奘走遍西域三十多国,向发源地——天竺(印度)进发。玄奘沿途不断访谒名师,两年后终于抵达戒王王朝的国土,前往印度中心——那烂陀寺。玄奘在那儿留学五年,师从戒贤研佛典,主要修瑜伽师地论。此外,他也钻研印度语、逻辑学、语法学,以及各类婆罗门教的经典、梵书,为后的翻译事业奠定基础。玄奘用四年时间在天竺各地游学,返回那烂陀寺后,戒王闻玄奘盛名,邀请他为论主,在曲女城召开学术辩论大会,与五天竺不同的几千名僧俗、婆罗门,进行了长达十八天的辩论。玄奘论道令各人折服,从此名震天竺。这时,玄奘离开中国已十二年,打算返国。5.5戒王诚意挽留玄奘,邀请他参加为期七十五天的布施大会,给他大象和数万两金银,玄奘只肯接受大象。戒王见玄奘去意已决,只好恭送他东归。玄奘为履行与高昌王之约,舍近求远,北上高昌。途中得悉高昌王已死,玄奘才由天山南路回国。那时,他已四十五岁。玄奘返抵长安,获唐太宗召见,询问他西域及印度诸国情况。玄奘带回的经、律、论共六百七十五部,还有如来肉舍利、佛像等,送往长安弘福寺供奉,轰动全城。玄奘回国后,组织译场,专心翻译佛经,他的弟子辩机则把玄奘在印度和西域的所见所闻,写成大唐西域记,成为中古时代西域地理风物的重要文献。玄奘穷毕生精力,直至病重仍未放下译笔。公元664年,玄奘与世长辞,终年六十五岁。玄奘赴印前已学富五车,但受求佛法正宗之决心驱使,毅然西行。玄奘为什么这样择善固执,义无反顾,从不言弃,不成功誓不回头?这正是因为他心中秉持着求真的勇气!回看玄奘当年,路途险阻,随时惹杀身之祸,一去几乎不能回头。没有冒险家之精神,配不上求真!众所周知,学语文,若非年少难有成效。玄奘抵印时已年逾三十,但他竞于数年时间,便能精通梵语,在当地寺院讲经说法,并在辩论大会上,独领风。其学能力之强,实匪夷所思。没有挑战自己的信念,怎能求真?办事能否成功,很多人会举出智慧、能耐、毅力,再加上运气等因素,但这重要成分却常遭忽略。试看在常生活里,字写得端正,别人才能认出;点货清楚,交收才会顺畅;更不用说手术刀下、发,务必毫厘不差。敷衍马虎,不败事,却永未能精益求精,抱“差不多主义”者须明辨深思。从大唐西域记的玄奘白序中看出,寻求佛法的,是他西行的动力。而他返国后心无旁骛,埋首译经。以的翻译,一扫旧译的错漏,弘扬正法。不能律己以严,如何求真?勇敢、不原地踏步、尽力做到优选,看似寻常,实是求真道上不可或缺的元素,在玄奘身上都一一充分体现。玄奘西行求法的故事,因明代吴承恩写成了有名的神魔小说西游记而家喻户晓,笔下以玄奘为蓝本的唐僧与徒弟孙悟空等,亦一一成为脍炙人的经典角。不过,这故事早在宋元时期已流行,细节和人物刻画当然不及后来的西游记那样活灵活现。但从敦煌几幅绘于西夏至元的唐僧取经的壁画可见,玄奘部有孙悟空陪伴在侧。这幅“玄奘西行图”绘于榆林窟第3窟“普贤变”的中段。窟门两侧相对绘出“文殊变”和“普贤变”,是西夏至元时期的水墨山水佳构,极负盛名。画面绘出玄奘与孙悟空临崖无路,虽只占全幅壁画中段的小部分,但独立来看,已是一幅完整的白描山水人物画。唐僧师徒的神情描写得很细致:唐僧面对水尽山穷的情况,依然满怀信心地祈求菩萨;孙悟空虽然也是在祈求,但神情却带点骂天骂地的味道;至于白马,虽然身负重担,但却依然神骏健壮。一人一怪一兽,写得神态极妙。画师在唐僧头上绘出了圆光,但人物的描写,却与普通的行旅僧人无异,风格通俗而近人,这也是元代艺术作品的特。壁画上的人物、白马、云水,甚至树木,都用上坚劲的白描,真正到了线如屈铁的地步。白描亦称白画,在唐代已经发展纯熟,行笔奔放,可惜传世的唐代绘画已难见到。在宋代,李公麟加以改进,加入了书法中篆书线条的圆劲,别有舒展之态。至元代虽有钱选、张渥诸大家,已是盛极而衰。在敦煌,白描画的盛势比中原来得持久,这是由于民间画匠在技法的运用上,一般都比在纸绢绘写作品的中原画人,较为坚持师徒承传的模式,故此技法上的改进,也较为保守。现存宋、西夏及元代的壁画中,仍可见不少白描佳作,是继续沿用唐人笔法,本图是一例,白描线条较宋元两代更为拙朴,行笔也着重于厚重,与宋代李公麟、元代张渥等人着重于流畅婉转,是两种不同风格。画中的主体人物——玄奘与孙悟空及白马,用笔劲拙而有节奏,从人马造型的准确到云和水的细致,是一种工细的写法。反之,作为衬景的树木,用笔快速兼不经意。下笔草草,却不是元代流行的行草书法的笔意,仍是南宋时写小树的方法。在山石的描写上,先以焦墨勾勒出水边悬崖的粗线条,然后用重笔淡墨重写一遍,重笔向下一扫,重头而轻尾,犹是南宋人斧劈皴的形貌,极近有名山水画家马远、夏圭的清峻刚健笔法。这种山石及树木的写法,下开明代浙派戴进、吴伟等人的作风。浙派诸家行笔疾速,笔力带水分甚高,而线条粗犷,是对当时流行之秀雅内敛的文人画的反响,在现今这一铺壁画中,已可见到这个风格的开端。本图各部分的写法虽然构成了很大的对比,但画面却处理得毫无突兀之感,反之,不同线条把不同物象表现得很称职。这铺敦煌晚期的作品,不仅表现出敦煌壁画的后劲,也可说是敦煌白描壁画的压卷之制了。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特价新书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