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础化学 大中专理科化工 作者
  • 基础化学 大中专理科化工 作者
  • 基础化学 大中专理科化工 作者
  • 基础化学 大中专理科化工 作者
  • 基础化学 大中专理科化工 作者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基础化学 大中专理科化工 作者

新华书店全新正版书籍 支持7天无理由

11.4 2.9折 40 全新

库存2件

北京丰台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作者

出版社中国石化出版社

ISBN9787511404565

出版时间2010-08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

字数488千字

定价40元

货号722_9787511404565

上书时间2024-06-18

智胜图书专营店

六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特价新书
商品描述
主编:

基础化学是环境、生态、食品尖等相关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学科。本教材在编写过程中,始终贯彻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意见”精神,围绕职业教育培养目标,树立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的指导思想,注重内容提练,编写模式的创新,强化知识的实践运用和专业能力的训练。基础化学可供环境监测,环境工程,环境管理,环境监察生态环境保护及食品等有关专业使用。

目录:

篇 无机化学
章 物质结构基础
节 原子结构
一、微观粒子的运动特征
二、原子结构
三、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四、原子的电子排布和元素周期表
五、元素质的周期
第二节 化学键和分子结构
一、离子键
二、共价键
三、杂化轨道理论和分子的空间构型
第三节 分子的极、分子间作用力和氢键
一、分子的极
二、分子间力
三、氢键
四、分子间力和氢键对物质质的影响
第四节 晶体结构
一、晶体的特征
二、晶体的基本类型

第二章 化学热力学基础
节 化学热力学基本概念
一、基本概念和常用术语
二、热力学定律
第二节 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和焓
一、恒容反应热
二、恒压反应热和焓
三、热化学方程式
四、盖斯(hess)定律
五、反应标准摩尔焓变的计算
第三节 化学反应的方向
一、自发过程与自发反应
二、影响化学反应方向的因素
三、反应自发的判断

第三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衡
节 化学反应速率
一、化学反应速率
二、化学反应速率理论简介
三、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第二节 化学衡
一、可逆反应和化学衡
二、化学衡常数
三、衡常数与吉布斯自由能变
四、化学衡的移动
五、吕·查德里——衡移动的一般规律

第四章 气体、溶液和胶体
节 气体
一、理想气体方程
二、分压定律
第二节 分散体系
一、分散体系的概念
二、分散体系的分类
第三节 溶液
一、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
二、稀溶液的依数
第四节 胶体分散体系
一、溶胶的质
二、溶胶的胶团结构
三、溶胶的稳定与聚沉

第五章 酸碱衡
节 酸碱质子理论
一、酸碱的定义
二、酸碱电离理论
三、酸碱质子理论
第二节 弱酸、弱碱的电离衡
一、弱酸、弱碱的电离衡常数
二、水的离子积
三、溶液的酸碱和ph
第三节 酸碱溶液ph的计算
一、一元弱酸溶液ph的计算
二、多元弱酸溶液ph的计算
三、一元弱碱溶液体的计算
第四节 同离子效应和缓冲溶液
一、同离子效应
二、缓冲溶液

第六章 沉淀-溶解衡
节 沉淀-溶解衡
一、沉淀-溶解衡
二、溶度积常数
三、溶度积与溶解度
四、溶度积规则
第二节 沉淀的生成与分步沉淀
一、沉淀的生成
二、分步沉淀
第三节 沉淀的溶解与转化

第七章 原电池与金属腐蚀
节 氧化还原反应及其方程式的配
一、氧化数
二、氧化还原反应及其方程式的配
第二节 原电池
一、原电池
二、电极电势
第三节 电极电势的应用
一、判断电池反应的方向,计算原电池的电动势
二、比较氧化剂和还原荆的相对强弱
三、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方向
四、判断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程度
第四节 金属腐蚀与护
一、金属腐蚀的分类
二、金属腐蚀的护

第八章 配位化合物
节 配位化合物的组成、分类和命名
一、配位化合物和配位反应
二、配位化合物的组成
三、多齿配体和螯合物
四、配合物的命名
第二节 配位衡
一、配合物的解离衡
二、配离子的解离常数

第二篇 有机化学
章 绪论
节 有机化合物概述
一、有机化合物的概念
二、有机化合物的质特点
三、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
第二节 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的电子效应和有机化学反应类
一、电子效应
二、共价键的断裂和有机反应类型
三、分子间力
第三节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一、按碳架分类
二、按官能团分类

第二章 烷烃
节 烷烃的命名
一、伯、仲、叔、季碳原子和伯、仲、叔、季氢原子
二、烷基的命名
三、烷烃的命名
第二节 烷烃的同分异构现象
一、烷烃的构造异构
二、烷烃的构象异构
第三节 烷烃的质
一、烷烃的物理质
二、化学质
三、烷烃的来源

第三章 不饱和烃
节 烯烃
一、烯烃的同分异构现象
二、烯烃的命名
三、烯烃的物理质
四、烯烃的化学质
第二节 二烯烃
一、:烯烃的分类和命名
二、共轭二烯烃的结构
三、共轭二烯烃的化学质
第三节 炔烃
一、炔烃的命名
第四章 脂环烃
第五章 芳香烃
第六章 卤代烃
第七章 醇、酚、醚
第八章 醛、酮、醌
第九章 羧酸及其衍生物
第十章 含氮有机化合物
第十一章 杂环化合物
第十二章 糖类
第十三章 氨基酸和蛋白质
参文献 

内容简介:

基础化学将无机化学、有机化学整合在一起。全书分为无机化学和有机化学两部分。无机化学内容部分包括物质结构、化学反应、胶体和溶液化学衡的知识,并将重点放在四大衡中。有机化学内容部分在编写中大幅度降低了基础理论知识的难度,删除了“反应历程”、“反应机理”、“对映异构”等内容,增加了“重要的物质”这部分内容,尤其是与环境、食品等有关的有机化合物的介绍,突出了实用。本教材紧扣化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在内容深度和广度上注意与后续专业课的衔接。基础化学适用于高职院校化工、农林、医药卫生等专业,也可作为专科层次其他相关专业的教材和参书。

精彩内容:

①同一周期的主族元素,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原子半径由大逐渐变小。这是由于原子核每增加一个单位正电荷,很外层相应地增加了一个电子。核电荷的增加使原子核对外层电子的吸引力增强,外层电子有向原子核靠近的趋势;同时外层电子的增加又加剧了电子间的相互排斥作用,有使电子远离原子核的趋势。但是,由于增加的电子不足以接近屏蔽增加的核电荷,因而从左向右有效核电荷逐渐增加,原子半径逐渐减小。②同一周期的副族元素,从左向右随着核电荷的增加,原子半径减小的程度比主族元素小。这是因为对于过渡元素,随着原子核电荷的增加,新增加的电子是填充到次外层,镧系元素和锕系元素新增加的电子填充到倒数第三层,而决定原子大小的是很外层电子,内层电子对它的屏蔽作用要比很外层中电子间的屏蔽作用大得多,所以同一周期过渡元素,自左向右有效核电荷增加比较少,原子半径减小的趋势较为缓慢,同一周期的f区元素,原子半径减小得更少。从元素ce到元素lu共14个元素,原子半径仅减少了9pm,这个现象称为镧系收缩。③同一主族的元素,从上到下原子半径增大。这是因为从上到下,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增多起主要作用,所以原子半径增大。副族元素的原子半径从上到下的变化不很明显。特别是第五、第六周期的一些同族元素,如铌和钽、钼和钨、锝和铼等,它们的原子半径十分相近,这是镧系收缩的结果。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特价新书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