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理学到朴学 中华帝国晚期思想与社会变化面面观 史学理论 (美)艾尔曼
  • 从理学到朴学 中华帝国晚期思想与社会变化面面观 史学理论 (美)艾尔曼
  • 从理学到朴学 中华帝国晚期思想与社会变化面面观 史学理论 (美)艾尔曼
  • 从理学到朴学 中华帝国晚期思想与社会变化面面观 史学理论 (美)艾尔曼
  • 从理学到朴学 中华帝国晚期思想与社会变化面面观 史学理论 (美)艾尔曼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从理学到朴学 中华帝国晚期思想与社会变化面面观 史学理论 (美)艾尔曼

新华书店全新正版书籍 支持7天无理由

24.6 5.5折 45 全新

库存7件

北京丰台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美)艾尔曼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14073488

出版时间2012-01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

页数236页

字数186千字

定价45元

货号736_9787214073488

上书时间2024-06-17

智胜图书专营店

六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特价新书
商品描述
目录:

中文版序

初版序

章中华帝国晚期的学术话语

节江南学术界的内外环境

第二节清代政治与学术

第三节理学的解体

第二章据学派与共认的认识论观点的形成

节据学的出现

第二节明亡的冲击

第三节实证学风的冲击

第四节专业化与实证学风

第三章江南学者的职业化

节据学派的社会起源

第二节中华帝国晚期的职业化

第三节官方与半官方赞助

第四节江南学界与书院

第五节士大夫社会角的转变

第四章学术、图书馆、出版业

节江南的藏书楼

第二节江南出版业

第三节资料收集与证研究

第四节乾嘉时代的目录分类

第五章江南地区的学术交流网络

节通行的研究方式:札记体著作

第二节据话语中资料运用

第三节协作、书信和会晤

第四节累积研究

第五节学术发明权的争论

第六节据学派的“进步”意识

第六章据运动的终结

节据运动的衰落

第二节太天国的冲击

结论

参书目

内容简介:

本书旨在从清代社会经济的背景察江南学术共同体的演变过程。这一据学赖以生存的江南学术共同体后为1850年爆发的太天国战争摧毁。本书还着重关注了明清时期大运河沿岸的中心城市苏州、杭州、扬州、常州,力图从政区和地方史的视角展示据学的崛起。与传统著作中俯拾即是的思想研究理路不同,本书更注重“哲学的框架”。作者指出,18世纪晚期的中国历史,实际上是17世纪以来政治、学术变革的延续及其发展的很好,其影响甚至波及1纪乃至20世纪。18世纪的历史是17世纪满族入关到1纪西方入侵的漫长历史进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因而不应被孤立出来搁置一边。本书是对有关这段历史的传统观点做出的进一步修订和检讨,是美国史学界研究中国史的一部承前启后的著作,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

作者简介:

    本杰明艾尔曼,1946年出生。普林斯顿大学东亚系和历史系教授。他的和研究领域包括:中国思想与史,10001900年;中华帝国晚期科技史,16001930年;中学术交流史,16001850年。主要著作有:从理学到朴学:中华帝国晚期思想与社会变化面面观、经学、政治和宗族:中华帝国晚期常州今文学派研究、晚期中华帝国科举史、以他们自己的方式:科学在中国,15501900等。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特价新书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