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犯罪论争议问题研究 法学理论 贾济东
  • 犯罪论争议问题研究 法学理论 贾济东
  • 犯罪论争议问题研究 法学理论 贾济东
  • 犯罪论争议问题研究 法学理论 贾济东
  • 犯罪论争议问题研究 法学理论 贾济东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犯罪论争议问题研究 法学理论 贾济东

新华书店全新正版书籍 支持7天无理由

53.4 6.8折 78 全新

仅1件

北京丰台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贾济东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ISBN9787519758943

出版时间2021-08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

页数291页

字数316千字

定价78元

货号xhwx_1202504049

上书时间2024-06-15

智胜图书专营店

六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特价新书
商品描述
目录:

编  导论
  章  犯罪论争议问题序说
    一、本书的研究主线
    二、本书的研究框架
    三、本书的研究目的
  第二章  犯罪的实质
    节  行为无价值论与结果无价值论的根本分歧
      一、行为无价值论与结果无价值论的含义
      二、行为无价值论与结果无价值论的沿革
      三、行为无价值论与结果无价值论的主要争论
    第二节  行为无价值二元论之提出
      一、行为无价值二元论的理论基础
      二、行为无价值二元论之提倡
    第三节  本书的立场选择
  第三章  犯罪论体系
    节  我国犯罪论体系争议与共识之梳理
    第二节  犯罪论体系发展和完善之基本要求
      一、理论层面的逻辑和精细化
      二、实践层面的实用和简便
    第三节  我国犯罪论体系完善的路径选择
      一、基本立场
      二、指导
      三、体系构造
      四、具体适用
第二编  客观要件
  第二编(上)客观构成要件
  第四章  不真正不作为犯的作为义务
    节  不真正不作为犯作为义务概说
      一、不真正不作为犯的内涵
      二、不真正不作为犯作为义务的界定
    第二节  我国作为义务理论通说及难题
      一、法律明文规定的义务之难题
      二、职业或业务要求的义务之难题
      三、法律行为产生的义务之难题
      四、先行行为引起的义务之难题
    第三节  我国作为义务理论之发展完善
      一、深化我国作为义务来源的内涵
      二、扩充我国作为义务的形式来源
      三、探究我国作为义务的实质来源
      四、形式与实质相结合的作为义务论之提倡
  第五章  刑法因果关系理论之反思
    节  我国刑法因果关系理论面临的困境
    第二节  客观归责本体论的批判反思
    第三节  客观归责方的合理借鉴
    第四节  客观归责论与相当因果关系说的辩证分析
      一、相当因果关系说的危机
      二、相当因果关系说的修正
    第五节  我国刑法因果关系论的未来走向
      一、修正的相当因果关系说的优越
      二、修正的相当因果关系说之借鉴
  第二编(下)排除客观违法的事由
  第六章  卫限度的认定困境与出路
    节  卫限度认定之困境
    第二节  “明显超过必要限度”的规范分析与理论诠释
      一、“明显超过必要限度”的规范地位
      二、“明显超过必要限度”的规范内涵
    第三节  卫限度的判断路径与实践贯彻
      一、卫限度的判断路径
      二、实践中的具体应用
  第七章  紧急避险的利益衡量
    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紧急避险中利益衡量的立场选择
      一、结果论
      二、非结果论
      三、综合主义
    第三节  紧急避险中利益衡量之规则与具体要素
      一、紧急避险中利益衡量的规则
      二、紧急避险中具体的利益衡量要素
    第四节  紧急避险利益衡量的实践贯彻:以生命法益为例
    第五节  基本结论
  第八章  被害人承诺的规范与适用
    节  被害人承诺的实践难题
      一、相关案例
      二、适用分析
    第二节  被害人承诺的理论争议
      一、被害人承诺在刑法理论体系中的地位
      二、被害人承诺正当化根据之学说
      三、被害人承诺的成立条件
    第三节  被害人承诺的立法建议
      一、域外立法与适用察
      二、我国存在被害人承诺的立法基础
      三、具体立法建议方案
第三编  主观要件
  第三编(上)主观构成要件
  第九章  过失犯罪构造理论之反思
    节  过失犯罪认定的实践困惑
    第二节  过失犯罪的理论基础
      一、犯罪过失的概念
      二、预见可能的含义
      三、注意义务的内容
    第三节  过失犯罪构造理论之梳理
      一、本过失理论之演进
      二、德国过失学说之争议
      三、我国学者之探讨
    第四节  我国过失犯罪构造理论之选择
    第五节  新过失论之具体适用
  第三编(下)排除主观责任的事由
  第十章  违法认识可能在犯罪论体系中的地位
    节  违法认识可能的处境
    第二节  违法认识可能的体系地位争议
      一、违法认识可能不要说
      二、违法认识可能必要说
      三、学说评析
    第三节  违法认识可能的规范与适用之域外察
      一、大陆法系违法认识可能的立法与判例
      二、英美法系违法认识可能的实践
    第四节  违法认识可能的犯罪论体系地位之确立
      一、违法认识可能主观要件说之提倡
      二、违法认识可能主观要件说之展开
      三、违法认识可能主观要件说在实践中的运用
  第十一章  企业合规与单位刑事责任
    节  我国单位犯罪刑事责任的规范与适用难题
      一、单位犯罪的立法缺陷
      二、单位犯罪的认定困境

内容简介:

    本书以行为无价值二元论为研究主线,按照“客观构成要件、排除客观违法的事由、主观构成要件、排除主观责任的事由”四阶层犯罪论体系的架构,从客观要件、主观要件、修正形态三个维度,遴选犯罪论领域的若干争议问题依次展开讨论。本书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围绕实践提出的难题,梳理学说的脉络,察立法的妥当,对各种理论和观点条分缕析,致力于理论、立法与的良互动和协调发展,提出的方案在程度上回答了理论和实践中的疑问。

作者简介:

贾济东,1971年生,湖北巴东人。现为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暨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二十国集团反腐败追逃追赃研究中心研究员。武汉大学法学博士,德国海德堡大学研究学者。历任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楚研究所研究人员、检察官学院湖北分院教授、湖北省检察院检察员、华中科技大学法学院教授、法律与公共政策研究院院长等职。曾挂职任湖北省黄石市黄石港区副区长、宁夏回族自治区检察院检察长助理。兼任中国刑法学研究会理事、中国廉政法制研究会理事、北京企业法律风险控研究会常务理事等。发表90余篇,主要作品有外国刑法学(大陆法系)(2013年)、渎职罪构成研究(2007年)、中国反洗钱立法研究(2005年)、中国刑法全书(2012年)等。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特价新书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