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梦里不知故乡遥 诗歌 沈出云
  • 梦里不知故乡遥 诗歌 沈出云
  • 梦里不知故乡遥 诗歌 沈出云
  • 梦里不知故乡遥 诗歌 沈出云
  • 梦里不知故乡遥 诗歌 沈出云
  • 梦里不知故乡遥 诗歌 沈出云
  • 梦里不知故乡遥 诗歌 沈出云
  • 梦里不知故乡遥 诗歌 沈出云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梦里不知故乡遥 诗歌 沈出云

新华书店全新正版书籍 支持7天无理由

15.7 2.6折 59.8 全新

库存373件

北京丰台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沈出云

出版社哈尔滨出版社

ISBN9787548460961

出版时间2021-08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

页数232页

字数193千字

定价59.8元

货号711_9787548460961

上书时间2024-06-15

智胜图书专营店

六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特价新书
商品描述
主编:

这部记录乡村生活的散文集,有着对故乡的拳拳深情,同时也闪现着理的哲思。在历史的洪流面前,我们都是渺小的一份子,正是文字的记录,让我们留下了生活的痕迹,找到了生活的意义。

目录:

割草的子001

倾听鸟声006

我做的事010

偷的回忆015

村里的大事019

怀念一只猪023

小人书026

听听石头的声音030

寻找一种语言034

对每一片叶微笑038

农活042

母鸡与公鸡046

过路人053

碎影055

难识桂树061

泥面下的生活066

阳光的声音069

夜读诗意072

一棵树的075

风是一大堆079

谭家湾082

一条渠道094

五棵水杉098

被遗弃的桥101

村里的鸟104

两棵桃树109

一朵流浪的野草花112

一把旧锄头115

走进记忆深处的小河118

荷叶上的水珠121

大地上的声音124

一场大雾130

坐在泥地上的孩子133

一只布135

小英138

驼子阿爹140

碗子阿爹143

太公147

父亲的照片152

用文字珍藏爱155

胡林157

看机埠的人162

外地人166

又是一年清明170

雨天的感受173

笑声背后176

生礼物180

窗外的飞蛾183

我不爱186

破译记忆的秘密188

家是一种感觉191

活着的证据195

哪里都一样197

活着需要的200

磨难是金203

局限206

哭209

永恒的钟摆214

路217

衣服219

风筝的遐想221

对生活的思224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乡土散文集。作者通过书写故乡,抒发对家和人的思,对时代更替的审视,让人耳目一新。在他沉郁沧桑的笔触下,一只,一只风筝,一声鸟鸣,皆有灵,皆蕴含着丰富人生的感悟。

作者简介:

    沈出云,原名沈勤康,1971年生,浙江省湖州市人,中国传统爱好实践者,自由撰稿人,著有师之责:人教育。

精彩内容:

    割草的子
    当我发现那个陌生的男人向我们飞奔而来时,我见头顶的天倾斜了,好端端的太阳变成了落,像学校的图画本上随意涂抹的方形的红红的夕阳。我又看见了那个熟悉的梦,自己经过一座窄窄的木桥,祈祷着千万别掉下去,可走到桥的时,一失足急剧地下落。河水很深,仿佛无底的深渊,我这样一直迅速地往下掉。许多年之后,当我看到科幻片中有飞船进入时间隧道,在时间隧道中火速穿行时,我一下子明白了那梦中不断往下掉的自己,和那进入时间隧道的飞船一样。只是,飞船中的乘客有明确的目的地,心中充满自豪和自信;而我不知道将掉向何处,要往下掉多长时间,心中充满的是恐惧和绝望。
    那个陌生的男人长得啥模样,有多大年纪,直到我还弄不明白。我只记得,自己拔腿而逃,带着满满的一大篮绿的青草——草中零星地点缀着金黄的油菜花花瓣——那是在油菜田中割草的有力证据。带着惊惧和恐慌,我像一只被猎人和猎追赶的野兔,拿出看家本领拼命地奔跑,奔跑身旁一大片一大片盛开的油菜花,仿佛是大地着了火,熊熊的火焰在风中蹿起几尺高。风不停地刮着,火舌翻卷着,一浪一浪地向前,沟也阻不断,河也隔不开。我躲开了一条火舌,又马上被另一条火舌包围。我气喘吁吁,汗流浃背,感觉干舌燥,心跳加速,呼吸越来越困难。那篮青草,我始终牢牢地拎着——那是我冒险的意义,那是我的生命——拎着,却越来越沉重,仿佛那篮里装着的不再是草,而是铁块。
    那是很久以前的事了。那时,田野里没有长长的青草,桑树地里,小河边,渠道上,田埂上,到处都是光秃秃的,不长一根草。不是不长草,是被村里的大人和小孩割完了。这是一幅怎样悲壮苍凉的历史画面啊!许许多多的人,大人孩子,男人女人,每人手里一把镰刀,一只竹篮(或草筐),蹲在地上,焦急而又耐心地割草。
    那是草们很值钱、很金贵的时候——割草喂羊,用羊粪给生产队当肥料,换来工分,而工分的多少是决定年底生产队分红多少的直接依据;那也是草们很遭践踏、很受无情摧残的时代——刚长出一点点绿的头,眼睛还没睁开,还没看见这世界是啥模样,被磨得锋利的镰刀连根割去。“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生命力极强的草,在具有愚公移山精神的村人面前,不得不低下了头。它们不得不长久地待在地底下,养精蓄锐,等待另一场春风的刮起。
    那个星期天的下午,我和我哥哥照例有割几篮羊草的任务。父母们常拿这样的话来吓唬我们小孩:“没割完草不许白相(玩的意思),如果谁完不成任务,让羊饿着,晚上把谁用绳绑在羊棚栅栏上,让羊一夜。”别说大人的生活里才有痛苦和恐惧,小孩的子里也有痛苦和恐惧。幼小的心灵,产生的痛苦和恐惧往往更甚,因为他们还没学会发泄和排遣。我和哥哥,还有另外一个小孩,三个人在光秃秃的田野上奔跑了几个来回,从东跑到西,从西跑到东,篮里只有几根短短的老茅草根。
    此时,油菜田里的青草长长的,的,而且到处都是。它们受到特殊的保护——生产队派人看护着,怕因割草而摇落油菜花使油菜减产——像人们惯了保护一级保护动物大熊猫一样。谁要是在炎炎的夏,没渴望过喝一杯冰冻汽水,谁不会理解当时我们三个孩子对油菜田中的青草的渴慕有多强烈。渴望,是推动人做事的优选动力。不管这是好事,还是坏事。长长的的青草的诱惑,是横亘在三个孩子心上的一道长城去割还是不割?(去偷还是不偷?)这和哈姆雷特有名的“是生还是死?”的抉择一样,具有人类普遍的成长上的意义,是人类优选关怀的发问和选择。
    我们三个孩子,在油菜田边徘徊了许久,在艰难的选择中煎熬了几个时辰。观察了再观察,留意了再留意,当确信周围没任何大人时,便一个猛子扎进了油菜田中。我听见青草割断的声音,听见油菜花花瓣掉落的声音,听见青蛙在远处的叫声,唯独没听到正在向我们走来的大人的脚步声。哥哥和另外一个孩子逃得快,逃走了。我像被老鹰捉住的小鸡似的给一双粗大的手从地上拎向空中。我使劲地挣扎着,反抗着,可这都是徒劳。我的手中仍紧紧地抓着装得满满的竹篮,像一个溺水者见到了一根救命稻草一样死死地抓着不放。
    也许是恐惧、无助和绝望,使我的记忆发生了扭曲变形。记忆中,我一个人孤零零地面对那个庞然大物似的大人。可许多年后,哥哥告诉我,那天他本可以逃走,但为了救我,结果兄弟俩都被抓住了。为什么我和我哥哥对同一件亲身经历过的事的记忆会迥然相异?究竟谁的记忆更接近于客观真实?是哥哥的记忆作,还是我的记忆作?我陷入了迷惘之中,犹如走入了秋天早晨浓浓的大雾中的乡间小径,前不见村后不见店,四周除了朦胧的雾还是朦胧的雾,雾无边无际,我的视力永远无法穿透它。
    许多年以后的,我还没能弄清楚那天看草的大人抓住的偷草的小孩是一个还是两个,我也不想弄清楚这个问题。对于的人们来说,这又有何意义呢?
    p13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特价新书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