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元璋传 中国名人传记名人名言 吴晗
  • 朱元璋传 中国名人传记名人名言 吴晗
  • 朱元璋传 中国名人传记名人名言 吴晗
  • 朱元璋传 中国名人传记名人名言 吴晗
  • 朱元璋传 中国名人传记名人名言 吴晗
  • 朱元璋传 中国名人传记名人名言 吴晗
  • 朱元璋传 中国名人传记名人名言 吴晗
  • 朱元璋传 中国名人传记名人名言 吴晗
  • 朱元璋传 中国名人传记名人名言 吴晗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朱元璋传 中国名人传记名人名言 吴晗

新华书店全新正版书籍 支持7天无理由

12.3 3.2折 39 全新

库存48件

北京丰台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吴晗

出版社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59454652

出版时间2021-04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

页数272页

字数190千字

定价39元

货号305_9787559454652

上书时间2024-06-15

智胜图书专营店

六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特价新书
商品描述
主编:

阶层跃迁的教科书式作!
讲透朱元璋71年权术人生的残暴、恐惧与盾!
明史研究奠基者 吴晗 代表作,了解晚近中国不可不读!
以1949年8月第三版为底本,原貌呈现吴晗定本!
新增5幅功能示意图!
特别附录朱元璋年表吴晗亲笔后记!
全面核查近600条注释,坚持无一事无出处,更准确,更完整。
废丞相,兴文字狱,设锦衣卫,影响了明清五百余年的政治格局。
读懂朱元璋,也读懂了大明王朝三百年!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是明史研究的高峰,现在要找能够与那个时代的明史学者如吴晗、郑天挺、孟森并驾齐驱的人很难。——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  樊树志

目录:

章小流氓

一、小沙弥

二、游方僧

三、逼上梁山

第二章红军大帅

一、小亲兵

二、小军官

三、大元帅、大丞相

第三章从吴国公到吴王

一、鄱阳湖决战

二、取东吴

三、南征北伐

第四章大皇帝的统治术

一、大明帝国和明教

二、农民被出了

三、新官僚养成所

四、皇权的轮子——军队

五、皇权的轮子——新官僚机构

六、建都和国

七、大一统和分化政策

第五章恐怖政治

一、大屠杀

二、文字狱

三、特务网

四、皇权的极峰

第六章家庭生活

一、马皇后

二、皇子皇孙

三、教养和格

四、晚年的悲哀

附录朱元璋年表

后记

内容简介:

朱元璋是中国历真正的布衣皇帝。17岁时,遭逢大旱、疫病,父母双亡,兄弟病死,无奈当了和尚。适逢乱世,仍要四处化缘,与乞丐无异。25岁时,为了不被饿死,投靠军,南征北战。从步卒到元帅的女婿,再到镇守一方的大将,仅用了三年时间。此后,在“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九字方针指导下,于群雄中脱颖而出,将众多实力更强的对手或打败或劝降。41岁,蛰伏许久的吴王朱元璋终于称帝,开创大明王朝。对待官僚、地主、士大夫,他诛杀功臣,大兴文字狱,实行特务统治,将权力牢牢收拢于自己手中。对待民百姓,他满脸慈悲,鼓励生产,兴修水利,严惩腐败,心系天下。朱元璋嗜权如命,心狠手辣,却给世人留下了“洪武之治”的太盛世。历来对他的评价,也是毁誉参半,争议颇多。翻开本书,读懂朱元璋71年权术人生的残暴、恐惧与盾。

作者简介:

吴晗(1909—1969)

历史学家、社会活动家,明史研究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
原名吴春晗,浙江义乌人。
20岁入上海中国公学,深得校长胡适赏识。
21岁在燕京大学图书馆任馆员。次年入清华大学史学系,专研明史。
25岁留清华任教,专讲明史。此后任教于云南大学、西南联合大学。
37岁时,西南联大解散,任清华大学教授。
毕生从事中国古代史研究,尤精于明史,著述甚丰,卓著。
著有朱元璋传明史简述等。

精彩内容:

    一、小沙弥
    元至正四年(元顺帝妥懽帖睦尔在位的第十二年,1344),淮河流域的遭受了苦难——旱灾,蝗灾,加上瘟疫。
    好几个月没有下过雨了,栽下的苗得干瘪枯黄,大地裂开了一条条的龟缝。到处在求雨祈神,老年人恭恭敬敬地向龙王爷磕头,孩子们戴着柳枝圈圈蹿出蹿进。正在焦急没收成时,又来了弥天漫地的蝗虫,把穗上稀稀的几颗粟粒吃得一干二净。地方上有年纪的人都在唉声叹气,哭丧着脸,说几十年来没有见过这样的年成,这子着实过不得了。
    不料祸不单行,疫疠大起,钟离太乡的人,接二连三地病倒。已经吃了多少时候的草根树皮了,病一起挺不住了。开头只觉得浑身无力气,接着是上吐下泻,不到一昼夜便断了气。起初大家还不理会,到了一个村子里死去了几十个人,家家死人、天天死人的时候,明白这是上天在降罚,散布瘟疫来收人,才着了慌,不管“在数的难逃”的老话,还是逃命要紧。各村庄的人携儿带女,只要有亲戚朋友家可投奔的,连家里的病人都顾不得了。不过几天工夫,太乡数得出的十几个村子,便闹得人烟寥落,鸡犬声稀,显出一片凄凉黯淡的景象。
    孤庄村朱家,朱五四——官名叫世珍的,一大家人,不过半个月,死了三。五四六十四岁了,四月初故去;三天后,大儿子重四——学名叫兴隆的也死了;到二十二那天,五四的老伴陈二娘又死了。五四的二儿子重六(兴盛)和小儿子元璋(原名兴宗,小名重八),眼看着大人一个个倒下,请不得郎中,抓不得药,只急得相对痛哭。尤其为难的是:家里没有一贯钞、一钱银子,买不了棺木,更谈不上坟地。田主呢?几年的主客,想来该施舍佃户一块埋骨之地,谁知不但不理会,反而“呼叱昂昂”。邻舍们都觉得难受、伤心。正没计较处,同村人刘继祖不忍心,慨然舍了一块地。两兄弟磕头谢了,真是一头有了着落。但是,衣裳呢?棺椁呢?还是没办法。只好将把几件破衣裳包裹了,抬到坟地草葬。两兄弟一面抬,一面哭,好不容易抬到了,还未动手挖坑,突然间风雨交加,雷轰电闪,整个天像要塌下来似的。两兄弟躲在树下发抖,约够一顿饭时,天霁雨晴,到坟地一看,大吃一惊,尸首不见了。原来山脚下土松,一阵大水把坡上的土冲塌了,恰好埋了尸首,薄薄的一个土馒头,俗话叫作“”。三十五年后,朱元璋写皇陵碑时,还觉得伤心:“殡无棺椁,被体恶裳,浮掩三尺,奠何殽浆!”
    父母的大事虽了,过子呢?没留下一寸土、一颗米,元璋饿了些子,到处找零活做。谁知大户人家都已逃荒逃瘟去了,贫民小户自己都在挨饿,怎么雇得起人?到处碰壁,懒洋洋地不愿回家,一径到村外给他父母上坟,蹲在新长着青草的坟边,沉思如何打发子,对付肚子。
    元璋躯干魁伟,黑黑的脸,下巴比上腭长出一寸多,高高的颧骨,却又大鼻子、大耳朵,整个脸盘看,恰像一个横摆着的立体形的“山”字,脑盖上一块奇骨隆起,像一个小山丘。粗眉毛,大眼睛,样子虽看着叫人不喜欢,却怪匀称、怪威严而沉着。
    p13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特价新书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