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生物生理学 大中专理科科技综合 作者
  • 微生物生理学 大中专理科科技综合 作者
  • 微生物生理学 大中专理科科技综合 作者
  • 微生物生理学 大中专理科科技综合 作者
  • 微生物生理学 大中专理科科技综合 作者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微生物生理学 大中专理科科技综合 作者

新华书店全新正版书籍 支持7天无理由

72.2 7.4折 98 全新

库存2件

北京丰台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作者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370624

出版时间2013-04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4

页数444页

字数1084.8千字

定价98元

货号xhwx_1202317269

上书时间2024-06-15

智胜图书专营店

六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特价新书
商品描述
目录:

前言

章 绪论

第2章 微生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节 微生物细胞的化学组成及其研究方法

1.1 微生物细胞的化学组成

1.2 分析细胞组成的研究方法

1.3 细胞结构的研究方法

第2节 微生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2.1 微生物的细胞表面

2.2 原生质膜及内膜系统

2.3 微生物细胞核的结构与功能

2.4 核蛋白体

2.5 附属器官

2.6 特殊内含体及其储存物质颗粒

思题

主要参文献

第3章 微生物的营养

节 微生物的营养物质

1.1 碳源

1.2 氮源

1.3 生长因子

1.4 矿质元素

1.5 水

1.6 氧

第2节 微生物的营养类型

2.1 光能无机营养型

2.2 光能有机营养型

2.3 化能无机营养型

2.4 化能有机营养型

第3节 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

3.1 微生物对小分子营养物质的吸收

3.2 微生物对大分子营养物质的吸收

第4节 微生物的蛋白质分泌

4.1 原核微生物中的蛋白质分泌

4.2 真核微生物的蛋白质分泌

思题

主要参文献

第4章 微生物代谢概论及研究方法-

节 微生物代谢的相关概念及特点

1.1 微生物代谢的相关概念

1.2 微生物代谢的特点

第2节 微生物代谢的研究方法

2.1 营养衡法

2.2 酶的抑制剂法

2.3 营养缺陷型法

2.4 同位素示踪法

2.5 瓦氏呼吸计法

2.6 核磁共振波谱法

2.7 dna测序和互联网上的dna序列分析

2.8 基因置换

2.9 基因列阵

2.10 双向聚酰胺凝胶电泳

思题

主要参文献

第5章 微生物的产能代谢

节 生物能学基本

1.1 功和能

1.2 热力学定律

1.3 自由能和衡常数

1.4 atp在代谢中的作用

1.5 氧化还原反应、电子载体和电子传递系统

第2节 能量来自有机物

2.1 大分子的降解

2.2 二糖的分解

2.3 单糖的降解

2.4 不接近氧化

2.5 无氧呼吸

2.6 发酵

2.7 其他单糖的分解

2.8 烃的分解

2.9 芳香族化合物的分解

2.10 二碳化合物及一碳化合物的分解

2.11 脂肪和脂肪酸的分解

2.12 含氮化合物的分解

2.13 内源储藏物的分解

第3节 能量来自无机物

3.1 氢细菌的产能代谢

3.2 硫细菌的产能代谢

3.3 铁氧化细菌的产能代谢

3.4 亚硝化细菌和硝化细菌的产能代谢

第4节 能量来自可见光

4.1 产氧光合作用

4.2 不产氧光合作用

4.3 视紫红质为基础的光合作用

思题

主要参文献

第6章 微生物的合成代谢

节 atp的利用

1.1 生物合成消耗能量

1.2 维持能量

1.3 消耗于溶质摄取的能量

1.4 产生热

1.5 消耗于运动的能量

1.6 atp库

第2节 二氧化碳的固定

2.1 自养型co2固定

2.2 异养型co2固定

第3节 一碳、二碳化合物的同化

3.1 一碳化合物的同化

3.2 二碳化合物的同化

第4节 糖类的合成

4.1 单糖的合成

4.2 糖核苷酸的合成及其相互转化

4.3 多糖的合成

4.4 细菌细胞壁的合成

4.5 壁酸的生物合成

4.6 脂多糖的生物合成

第5节 脂类的合成

5.1 脂肪酸的合成

5.2 脂肪(甘油三酯)和脂的合成

第6节 与吡咯环相关的化合物的合成

6.1 血红素的合成

6.2 维生素b12的合成

6.3 灵菌红素的合成

6.4 细菌叶绿素的合成

6.5 藻胆素的合成

6.6 聚基吡咯烷酮简介

第7节 萜烯及其相关化合物的合成

7.1 糖基载体脂的合成

7.2 β-胡萝卜素的合成

7.3 赤霉素的合成

7.4 甾醇的合成

7.5 麦角甾醇的生产

第8节 生物固氮

8.1 生物固氮的概念及意义

8.2 固氮微生物的种类

8.3 生物固氮作用

8.4 固氮酶的结构及功能

8.5 固氮产物(氨)的同化

第9节 氨基酸的生物合成

9.1 氨的来源

9.2 同化型还原作用

9.3 硫的来源

9.4 氨基酸碳架的来源

9.5 氨基酸合成的途径

思题

主要参文献

第7章 生物大分子的合成和加工:dna、rna和蛋白质

节 dna的复制

1.1 dna的双螺旋结构

1.2 dna复制的特点

第2节 rna合成与加工

2.1 rna转录

2.2 rna聚合酶

2.3 转录起始

2.4 转录延伸

2.5 转录终止

2.6 转录的调节 控制

2.7 rna加工

第3节 蛋白质的合成及

3.1 蛋白质合成的分子基础

3.2 蛋白质翻译的步骤

3.3 蛋白质折叠、降解及运输

思题

主要参文献

第8章 微生物的次级代谢

节 微生物次级代谢概述

1.1 微生物次级代谢的概念

1.2 微生物次级代谢的特点

1.3 次级代谢与初级代谢的关系

1.4 次级代谢的生理功能

1.5 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的类型

第2节 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的合成

2.1 与糖代谢相关的次级代谢产物的合成

2.2 与氨基酸代谢相关的次级代谢产物的合成

2.3 与脂肪代谢相关的次级代谢产物的合成

2.4 与萜烯和甾体化合物相关的次级代谢产物的合成

思题

主要参文献

第9章 微生物的代谢调节

节 酶活的调节

1.1 激活

1.2 抑制

1.3 酶活调节 的分子机制

第2节 酶合成的调节

2.1 酶合成的诱导

2.2 酶合成的阻遏

2.3 酶合成调节 的遗传机制

第3节 初级代谢的调节

3.1 产能代谢的调节:能荷调节

3.2 核蛋白体合成的调节

第4节 次级代谢的调节

4.1 初级代谢对次级代谢的调节

4.2 次级代谢的反馈调节

4.3 次级代谢中的诱导作用

4.4 次级代谢的途径特异调控

4.5 次级代谢的全局调控

4.6 营养条件对次级代谢的调节

4.7 其他因素对次级代谢的调节

第5节 微生物代谢的人工控制

5.1 微生物代谢的遗传控制

5.2 微生物发酵条件的控制

思题

主要参文献

0章 微生物的生长与环境条件

节 单细胞微生物的生长

1.1 细菌个体的生长

1.2 细菌群体的生长

1.3 酵母菌的生长

第2节 放线菌和丝状真菌的生长

2.1 放线菌的生长

2.2 丝状真菌的生长

第3节 微生物的培养

3.1 纯菌株的获得

3.2 微生物的培养

第4节 环境因素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4.1 物理因子

4.2 化学因子

思题

主要参文献

1章 微生物对环境胁迫的反应

节 微生物的趋向

1.1 微生物的趋光

1.2 微生物的趋化

1.3 微生物的趋磁

第2节 微生物对营养胁迫的反应

2.1 饥饿胁迫反应

2.2 严紧控制

第3节 微生物对温度胁迫的反应

3.1 热胁迫和热休克反应

3.2 冷休克反应

第4节 微生物从有氧到厌氧的转换和氧化应激

4.1 微生物从有氧到厌氧的转换

4.2 氧化应激

第5节 渗透胁迫及渗透调节

5.1 高渗透压

5.2 低渗透压

5.3 渗透调节

第6节 微生物的耐酸

第7节 微生物的抗药及对重金属离子的抗

7.1 微生物的抗药

7.2 微生物对重金属离子毒害的抗

思题

主要参文献

2章 微生物的分化与发育

节 营养体分化

1.1 节杆菌细胞形态的转变

1.2 柄细菌的分化

1.3 丝状蓝细菌的形态分化

1.4 微生物营养细胞的多型

第2节 孢子形成

2.1 细菌的芽孢

2.2 链霉菌的分生孢子

2.3 酵母菌的子囊孢子

2.4 担子菌的担孢子

第3节 多细胞结构与分化

3.1 黏细菌的分化

3.2 网柄黏菌的分化

思题

主要参文献

3章 寄主与寄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节 寄主的御体系

1.1 寄主的三道御体系

1.2 发现的其他御体系

第2节 微生物侵染机制

2.1 吸附和定殖

2.2 致病因子分泌系统

2.3 侵袭的酶类

2.4 外毒素

2.5 群体数量感应

2.6 微进化

思题

主要参文献

内容简介:

微生物生理学是对微生物生理学(李季伦编,1993)的修订再版,由中国农业大学、山西大学和沈阳农业大学的教师共同协作编写完成。全书尽可能地参了外科学研究的近期新进展,汲取外教材的,结合编者多年的经验,力求全面系统地阐述微生物生命活动的规律及其研究方法。全书共分为13章,内容主要包括:微生物细胞结构的特点,微生物的营养需求、吸收营养的机制和细胞分泌特征,微生物细胞的合成代谢、分解代谢、次生代谢及其代谢调控机制,微生物的生长、分化及其对环境胁迫的应激反应,寄主与寄生微生物的关系等。微生物生理学可供理、工、农、医类及师范院校生物学专业本科生、学使用,也可作为微生物学及其相关领域研究人员的参书。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特价新书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