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洲现代史(第3版) 外国历史 (英)理查德·雷德
  • 非洲现代史(第3版) 外国历史 (英)理查德·雷德
  • 非洲现代史(第3版) 外国历史 (英)理查德·雷德
  • 非洲现代史(第3版) 外国历史 (英)理查德·雷德
  • 非洲现代史(第3版) 外国历史 (英)理查德·雷德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非洲现代史(第3版) 外国历史 (英)理查德·雷德

新华书店全新正版书籍 支持7天无理由

55.8 4.4折 128 全新

库存86件

北京丰台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英)理查德·雷德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08168602

出版时间2021-02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

页数496页

字数480千字

定价128元

货号702_9787208168602

上书时间2024-06-15

智胜图书专营店

六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特价新书
商品描述
目录:

译者序

章 导言:对非洲历史概况的理解

部分 政体、社会和经济:非洲1纪的独特与暴力

第二章 西部转变:大西洋非洲的奴隶贸易与“合法”商业

第三章 东部闯入:东非的奴隶与

第四章 南部边疆:南部非洲的殖民地与

第二部分 非洲与教:1纪的复兴与变革

第五章 复兴与应对:北非教

第六章 穆斯林“圣战”:西非的

第七章 东方新月:东非的教边疆

第三部分 非洲与欧洲:至1920年前后的商业、与合作

第八章 罗盘与十字架

第九章 “不管发生什么……”:走向夺

第十章 非洲适应:与瓜分

第四部分 殖义

第十一章 “和殖民”?土地与服务的帝国

第十二章 艰难时世:抗议、认同与沮丧

第十三章 与外部的战争:(又一次)全球战争中的非洲

第五部分 帝国的解体

第十四章 搁浅之鲸:战后世界的殖民战略

第十五章 的构想与产生

第十六章 妥协的:独立之路

第六部分 遗赠、新的开始与未结束之事

第十七章 不稳固的基础:独立后的挑战

第十八章 暴力与政治的军事化

第十九章 校正、赎回与现实:当代非洲的主题与趋势

扩展阅读

索引

内容简介:

本书探讨了非洲大陆两个多世纪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历史,以详尽易懂的笔调叙述了现代非洲的塑造过程,有助于读者理解关键概念,认识重大主题。本书共分六个部分,分别是:非洲1纪的独特与暴力;1纪的复兴与变革;非洲与欧洲;至1920年前后的商业、与合作;殖义;帝国的解体;遗赠、新的开始和未结束之事。设计奴隶贸易、殖民地与、与瓜分等重大历史课题。作者强调从1纪以及更久远的历史解释当下非洲大陆现状,强调非洲历史中的环境因素、非洲能动,在当代背景下探索了1纪和殖民时期的遗产,相较于传统的历史研究,具有的创新意义。

作者简介:

    ,湖南湘潭人,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1982年于郑州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学士;1997年于复旦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博士。从事译介多年,内容包括文学、哲学、史学、学、科学、学、政治学、心理学、生态学、人类学、古学等。学术译作多附长篇译序,其中本能的缪斯、与科学导论、诺贝尔奖获奖者演说文集:和奖1971—1995、绿世界史、植物的、古亚洲文明百科全书、本史等颇具社会反响。

精彩内容:

    导言:对非洲历史概况的理解
    仅用一卷史书不可能充分讲述整个大陆的故事。的确,历史学家的本职工作有何意义,更进一步地说,他们的目标是什么,这本身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不过,用本书这样的篇幅,其目标是——也只能是——抓住一些关键观念,作开阔的展现,在把握主题一致时也同样认识到其中的分歧,在阐明整个过程时也充分注意那些构类历史巨流的个体和漩涡。一个悲哀却不可避的事实是:在写作各个民族的概览通史时,即使如同本书这样小心地设定了时间框架,但书中能够谈到的生活于其中的个体人物,与事实上生活过的千百万人相比,仍然是极少量。不过,无论如何,本书的目标是要客观公正地对待非洲和非洲。如果能够做到这点,即使作者还不满足的话,至少在某种程度上也得到了安慰。
    本书主要关注过去的两个世纪,这个时间框架不单是为了组织上的便利;更重要的是表达这样一个中心观点:如果脱离了非洲的1纪,无法理解它的20世纪,这样一个政治、社会和经济的转变过程,在我们要察的整个时期绵延不断,同时也是这个时期的显著特征。我们在后面还要谈到这一点。更宏观地讲,有必要从一开始阐明若干核心主题,这些核心主题或显或隐地贯穿于本书的叙述之中。
    在20世纪后半叶之前,非洲大陆一直人稀少,因此,许多和族群始终关注人的繁衍。于是,非洲的意识形态常常集中于生殖仪式、在荒野的洞穴中刻画创造文明的神话,以及随之而来的对大自然的抵抗。人的生殖和繁衍能力以一夫多妻来获得,对人的控制——例如通常以奴隶制的方式——作为社会组织的一个特征,比对土地的控制更为重要。土地在这里是丰足的,尽管也有一些很重要的例外,我们在后面会谈到。因此,举例来说,西非历史的特征是围绕女展开的频繁暴力竞争,因为拥有女强化着男的地位,她们在土地上千活,生育孩子,而孩子又会重复这。在更广范围内,整个非洲大陆,在代际之间,男争夺女的是常见的。婚姻更多的是公事而非私事,涉及族系之间的结盟,女的分配代表着社会一政治上的安排。当然,非洲大陆上女自身的地位也悬殊极大,从地位很低的被剥削者,到受尊重的、有影响的人物,以及经济上的独立者,都存在。
    对于非洲大陆上的统治精英而言,无论是1纪还是近这数十年,如何建构持久的统治体系从而控制更多的人,一直是一项重大课题。人稀少区域更频繁地出现政体的不稳定,那些潜在的建造者也更难于让他们的控制人和地理造成的“自然”界限。在人稀少地区,不满的民众可能反抗现存秩序,组织起一种“武装边缘”,挺进权力中心,或者削弱它;不过,他们也很容易移居至现存秩序触及不到的地方,而这样做也常会导致现存秩序的衰败。暴力分裂和暴力融合的持续循环导致非洲的众多政治和社会变化,在1纪,随着新的政治团体和社会体系的出现,出现了一个增长的暴力过程。有着从目前族群范围进一步扩张之雄心的区域,必须解决一个问题,那是怎样确保更大范围内的忠诚,怎样创造辽阔疆域内的认同。西非大草原的局势说明这个问题,这里的和帝国历一直面对着地方主义和分裂。西非大草原的特点是有无数地方族群,村庄的组合构成了被称作“卡夫”(kafu)的,“卡夫”系统体现着非洲政治的地方主义,帝国的建造者们既要围绕它们来建造自己的政体,又要通过军事力量和对财富的控制来支配它们。同样,如同1纪,在殖民时期和后殖民时期也是如此。所以,在本书中,我们要关注时间过程中出现的地方认同、区域认同,甚至是大陆认同,以及与这些认同形成相关的动态情况。
    而且,理解这个大陆过去两个世纪的历史,既要重视那些戏剧的变化,更要充分重视常态。从18世纪到21世纪,如同存在着剧变一样,这里也有着大量的持续。殖义——这是近几十年来大量谈论非洲的学术著述的主题——的许多方面仅仅只是时间长河中的“片刻”,对非洲大陆的影响是一种变量。首先,非洲的1纪是一个暴力变革的时期,出现了政治上的破坏和重建,这个漫长变革时期的深远影响直到20世纪及其以后仍然存在,尤其是在非殖民地化的觉醒时。第二,这些的变革过程,至少需要部分放在1纪外部经济联系的背景上才能得到理解。简而言之,是非洲与北大西洋的经济联系。从许多方面看,殖民统治只是早已诞生的西方化贸易体系的终显示而已。以发展的现代观念来看,它在根本上对非洲生产者不利,尽管对统治生产者的上层精英未必不利。所以,殖义的重要在于其本身,在接下来的故事中将会显示这一点。无疑,它的那种离开方式也对非洲产生了优选的影响,使得这个大陆的大部分地方接近没有准备好来应对独立的挑战。不过,殖民统治必须具体察,从政治发展来看,它在许多方面都融人了持续的非洲变革进程,而从外部经济的角度来看,它只是代表着一个历时久才终完成的体系的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特价新书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