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和终的自由 外国哲学 (印)克里希那穆提
  • 初和终的自由 外国哲学 (印)克里希那穆提
  • 初和终的自由 外国哲学 (印)克里希那穆提
  • 初和终的自由 外国哲学 (印)克里希那穆提
  • 初和终的自由 外国哲学 (印)克里希那穆提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初和终的自由 外国哲学 (印)克里希那穆提

新华书店全新正版书籍 支持7天无理由

26.3 5.5折 48 全新

库存30件

北京丰台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印)克里希那穆提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ISBN9787510888397

出版时间2020-12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

页数280页

字数200千字

定价48元

货号702_9787510888397

上书时间2024-06-14

智胜图书专营店

六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特价新书
商品描述
目录:

部分 我们在寻求什么

引言/2

我们在寻求什么/10

个体与社会/16

自我认识/23

行动与观念/31

信仰/38

努力/46

盾/51

自我是什么/56

恐惧/63

简单/68

觉察/73

/78

关系与孤立/83

思者与思想/87

思能解决问题吗/90

头脑的功能/95

自欺/100

自我中心/106

时间与转变/111

力量与领悟/116

第二部分 已知与未知

论当前的危机/124

论民族主义/127

何须精神导师/129

论知识/133

论戒律/136

论孤独/143

论苦难/146

论觉察/150

论关系/155

论战争/159

论恐惧/163

论无聊与兴趣/167

论厌恨/170

论闲话/174

论批判/178

论信仰上帝/182

论记忆/186

论向“实情”臣服/191

论祈祷和冥想/193

论意识和无意识/199

论/204

论爱/209

论/213

论时间/216

论不基于观念的行动/221

论新与旧/224

论命名/228

论已知与未知/234

论真理与谎言/238

论上帝/243

论即刻的领悟/247

论简单/251

论肤浅/254

论琐碎/256

论静心/258

论生活的意义/261

论困惑/263

论转变/266

内容简介:

本书由克里希那穆提的演讲和谈话中精选五十八篇作品集结而成,是一部在世界范围内广受读者欢迎和喜爱的克氏作品。书中涵盖了克氏教诲的几乎所有重要主题,是对其教诲的一次丰富而完整的结和梳理。
在本书中,克氏通过探讨自我认识、个体与社会、生活的意义、行动与观念、爱与、、时间、、恐惧和孤独等现代人面临的问题,引导人们认识内心,放下训练、偏见,摆脱心灵束缚,抵达心灵自由之境。

作者简介:

    吉杜克里希那穆提(jiddu murti, 1895.5.12~1986.2.16),是近代位用通俗的语言,向西方全面深入阐述东方哲学智慧的印度哲学家。对西方哲学和领域产生过重大影响。其思想来被中国大陆知识分子慢慢熟知,影响力也逐步慢慢扩大。他的一生颇具传奇彩,被印度徒肯定为“中观”与“禅”的导师,而印度教教徒则承认他是彻悟的觉者。他一生走访全球70多个,他的演讲被辑录成超过80本书,并被翻译成超过50种语言。包括美国、印度,欧洲和澳洲等全球范围内都设有克里希那穆提会及学校,致力于推广克氏慈悲而博大的人理念。

精彩内容:

    我们在寻求什么
    在这个躁动不安的世界,每个人都试图寻找某种安宁、某种、一个避难所。
    我们大多数人在寻求的是什么?我们每个人想要的是什么?尤其是在这个躁动不安的世界,每个人都试图寻找某种安宁、某种、一个避难所。我们试图寻求的是什么?我们试图发现的是什么?显然,弄清楚这个问题是重要的,不是吗?也许大多数人在寻求某种、某种安宁;世界充斥着混乱、战争、争端和,我们想要一个可以给我们带来一些安宁的避难所。我认为,那是我们大多数人想要的。因此,我们追随一个又一个,追随一个又一个组织,追随一个又一个导师。
    那么,我们是在寻求吗?还是在寻求某种满足,希望从中获得?和满足是不同的。可以寻求吗?满足也许找得到,但显然无处可觅。是个派生物,它是别的东西的副产品。那东西需要我们投入极大的热诚、思和关注,所以在一头扎进去之前,必须弄清楚我们在寻求的是什么,是还是满足,这很有必要,不是吗?恐怕大多数人孜孜以求的不过是满足。我们想要被满足,想要在寻觅的终点找到某种圆满的感觉。
    毕竟,如果你寻求的是安宁,很容易能找到。你可以盲目地投身于某个事业、某个信念,在其中安身立命。但显然那解决不了问题。只是用某个封闭的信念隔绝自己,并不能于。所以,必须弄清楚,在内心以及外在,我们每个人想要的是什么。必须弄清楚这一点,不是吗?如果这件事弄清楚了,我们不必去任何地方,不必找任何导师、任何教堂、任何组织。因此,困难在于弄清楚我们内心的意图,不是吗?能弄清楚吗?弄清楚它需要上下求索吗?需要去听别人说些什么吗,从很好的导师到附近教堂普通的牧师?需要求助于别人才能弄清楚吗?然而这是我们正在做的,不是吗?我们阅书无数,参加大量的会议和讨论,加入各种组织——试图由此找到解决生活中的和痛苦的秘方。或者,如果我们不做那事情,是因为我们以为自己已经找到了。也是说,某个组织、某个导师、某本书让我们心满意足了,我们在其中找到了想要的;我们滞留其中,固化和封闭起来。
    历经这种种困惑,我们不是在寻求某种永恒的、长久的东西吗?某个被我们称为、上帝、真理的东西,随你怎么叫——名字并不重要,显然那个名词并不是那个东西。所以我们不要受困于字词。让那些职业演说家们去咬文嚼字吧。我们大多数人内心在寻求某种永恒的东西——某种我们可以紧抓不放的东西,某种会带给我们保障、希望、长久的热情、长久的安定的东西,因为我们内心是如此不安。我们不了解自己。我们知道很多书本上描述的事情;但我们并不是亲自去了解的,我们没有直接的经验。
    我们所谓的永恒是什么?我们孜孜以求的,会带来永恒,或者希望能带来永恒的东西是什么?我们不是在寻求长久的、长久的满足、长久的安定吗?我们想要某种永垂不朽的东西,会满足我们的东西。如果剥除语言文字,实实在在看这个问题,那是我们想要的。我们想要永恒的快乐、永恒的满足——也是我们所谓的真理、上帝或不管什么名字。
    是的,我们想要快乐。这么说也许很直白,但我们实际想要的是这个——知识会带来快乐,经验会带来快乐,那快乐是一种在明天之前不会消逝的满足。我们体验过种种满足,它们都烟消云散了;现在我们希望在中、在上帝中找到永恒的满足。无疑,那是我们都在寻求的东西——聪明人和瓜,理论家和在拼命奋斗的实干家都在寻求的东西。有永恒的满足这回事吗?有什么会永垂不朽吗?
    如果你寻求的是永恒的满足,你称之为上帝、什么的——名字并不重要——显然你必须了解你在寻求的那个东西。如果你说“我在寻求永恒的快乐”——上帝、真理什么的——你不是也必须了解在追寻的那个主体,那个追寻者、寻求者吗?因为有可能并没有永恒的安全、永恒的快乐这种东西。也许接近不是这么回事;我认为它跟你所看到的、了解的、构想的接近不一样。因此,在我们寻求永恒之物前,来了解一下寻求者不是很有必要吗?寻求者有别于他寻求的东西吗?如果你说“我在寻求快乐”,那个寻求者有别于他在寻求的对象吗?思者有别于他的思想吗?难道它们不是一个相伴相生的现象,而并非两个单独的过程吗?因此,在你想弄清楚寻求者在寻求什么之前,不是有必要先了解那个寻求者吗?    p10-12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特价新书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