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机器人技术基础 大中专理科化工 编者:杨润贤//曾小波
  • 机器人技术基础 大中专理科化工 编者:杨润贤//曾小波
  • 机器人技术基础 大中专理科化工 编者:杨润贤//曾小波
  • 机器人技术基础 大中专理科化工 编者:杨润贤//曾小波
  • 机器人技术基础 大中专理科化工 编者:杨润贤//曾小波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机器人技术基础 大中专理科化工 编者:杨润贤//曾小波

新华书店全新正版书籍 支持7天无理由

17.2 5.1折 34 全新

仅1件

北京丰台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编者:杨润贤//曾小波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320698

出版时间2018-08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

页数186页

字数314千字

定价34元

货号732_9787122320698

上书时间2024-06-14

智胜图书专营店

六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特价新书
商品描述
主编:

机器人技术基础以真实的机器人进行内容详解,注重培养者的实践技能及其应用能力的培养。
机器人技术基础编写了很多的例题及题,为提供了理解和巩固的途径。

目录:

  
模块一 机器人及其应用 1


任务1了解机器人的起源与发展 2


一、任务导入 2


二、机器人的起源 2


三、国际机器人的发展 4


四、我国机器人的发展 4


任务2熟悉机器人的定义与分类 6


一、任务导入 6


二、机器人的定义 6


三、机器人的分类 8


任务3熟悉机器人的基本组成及参数 11


一、任务导入 11


二、机器人的基本组成 12


三、机器人的技术参数 14


任务4了解机器人的典型应用 15


一、任务导入 15


二、机器人的典型应用 16


模块小结 18


题 18


模块二 机器人数学基础 19


任务1矩阵及其运算 20


一、任务导入 20


二、矩阵的基本理论 20


三、矩阵的运算 23


任务2位置与姿态描述 26


一、任务导入 26


二、坐标系的定义 26


三、位置描述 28


四、姿态描述 30


五、位姿描述 32


任务3坐标变换 33


一、任务导入 33


二、移坐标变换 34


三、旋转坐标变换 35


四、复合坐标变换 36


五、齐次坐标变换 37


六、移齐次坐标变换 38


七、旋转齐次坐标变换 39


模块小结 41


题 42


模块三 机器人运动学 44


任务1机器人位姿描述 45


一、任务导入 45


二、点的位置描述 45


三、点的齐次坐标 45


四、坐标轴方向的描述 46


五、动坐标系位姿的描述 46


六、齐次变换和运算 49


任务2机器人正向运动学及实例 53


一、任务导入 53


二、机器人正向运动学方程及实例 54


任务3机器人逆向运动学及实例 61


一、任务导入 61


二、机器人逆向运动学方程及实例 61


模块小结 65


题 65


模块四 机器人动力学 68


任务1牛顿欧拉方程 69


一、任务导入 69


二、惯量矩阵 69


三、牛顿欧拉方程 70


四、牛顿欧拉方程推导应用举例 71


任务2拉格朗方程 75


一、任务导入 75


二、拉格朗方程推导举例 76


三、拉格朗方程应用举例 78


模块小结 80


题 81


模块五 机器人机械结构 82


任务1机器人的手部结构 83


一、任务导入 83


二、机器人的手部结构 83


三、机器人的手部 83


任务2机器人的手腕结构 90


一、任务导入 90


二、机器人手腕概述 90


三、机器人手腕的分类 91


四、手腕的典型结构 93


任务3机器人的手臂结构 95


一、任务导入 95


二、手臂概述 95


三、臂部的分类 95


四、手臂的运动机构介绍 96


任务4机器人的机身结构 99


一、任务导入 99


二、机身概述 99


三、机身的典型结构 99


四、机身与臂部的配置形式 100


任务5机器人的驱动与传动 102


一、任务导入 102


二、机器人的驱动系统 103


三、机器人的传动机构 106


模块小结 108


题 109


模块六 机器人感知技术 110


任务1了解机器人传感器 111


一、任务导入 111


二、机器人传感器概述 111


三、传感器的特 112


四、机器人传感器 112


五、机器人传感器技术的发展趋势 114


任务2熟悉传感器装置 116


一、任务导入 116


二、位移传感器 116


三、角度传感器 117


任务3熟悉外部传感器装置 118


一、任务导入 118


二、力觉传感器 118


三、触觉传感器 118


四、接近觉传感器 119


五、滑觉传感器 119


六、视觉传感器 119


七、听觉传感器 120


八、味觉传感器 120


任务4了解视觉装置 120


一、任务导入 120


二、光电转换器件 121


三、视觉传感器的分类 121


四、机器人视觉系统 122


模块小结 123


题 123


模块七 机器人控制 125


任务1机器人控制的分类、变量与层次 126


一、任务导入 126


二、机器人的基本控制原则 126


任务2机器人控制系统的功能和组成 129


一、任务导入 129


二、机器人控制系统结构组成 129


三、机器人控制技术发展现状 130


任务3机器人的位置控制 131


一、任务导入 131


二、位置控制的基本结构 132


三、位置控制系统结构 133


四、多关节位置控制器 134


任务4机器人的力控制 134


一、任务导入 134


二、力控制概述 134


三、力控制中的关键问题 135


四、机器人力控制研究的前景 136


任务5机器人的力和位置混合控制 136


一、任务导入 136


二、机器人力和位置控制概述 137


三、力/位混合控制思想 137


四、力/位混合控制在作业中的控制方案 137


五、力/位混合控制系统结构 138


模块小结 139


题 139


模块八 机器人编程 140


任务1了解机器人编程方式 141


一、任务导入 141


二、编程方式 141


任务2了解机器人编程要求和语言类型 142


一、任务导入 142


二、机器人的编程要求 143


三、机器人的编程语言类型 144


任务3了解机器人语言系统结构和基本功能 147


一、任务导入 147


二、机器人语言系统结构 148


三、机器人语言的基本功能 151


任务4了解常用的机器人编程语言 152


一、任务导入 152


二、val语言 153


三、al语言 153


四、autopass语言 155


五、sigla语言 155


六、iml语言 156


任务5了解机器人的离线编程 156


一、任务导入 156


二、离线编程的概念 157


三、离线编程系统的一般要求 157


四、离线编程系统的基本组成 158


模块小结 160


题 160


模块九 机器人轨迹规划 162


任务1了解机器人轨迹规划 163


一、任务导入 163


二、机器人轨迹规划的概念 163


三、轨迹规划的一般问题 163


四、轨迹的生成方式 165


任务2掌握关节空间法 165


一、任务导入 165


二、三次多项式插值 165


三、过路径点的三次多项式插值 167


四、五次多项式插值 168


五、用抛物线过渡的线函数插值 168


任务3熟悉直角坐标空间法 170


一、任务导入 170


二、直角坐标空间描述 170


三、直角坐标空间的轨迹规划 171


任务4了解轨迹的实时生成 172


一、任务导入 172


二、关节空间轨迹的生成 172


三、直角坐标空间轨迹的生成 173


模块小结 174


题 174


模块十 机器人典型应用 175


任务1了解装配机器人 176


一、任务导入 176


二、装配机器人的发展状况 177


三、了解装配机器人在生产中的应用 177


任务2了解焊接机器人 178


一、任务导入 178


二、焊接机器人的发展状况 179


三、了解焊接机器人在生产中的应用 179


任务3了解喷涂机器人 180


一、任务导入 180


二、喷涂机器人的发展状况 181


三、了解喷涂机器人在生产中的应用 182


任务4了解移动式搬运机器人 183


一、任务导入 183


二、移动式搬运机器人的发展状况 183


三、了解移动式搬运机器人在生产中的应用 184


模块小结 185


题 186


参文献 187

内容简介:

机器人技术基础基于模块化机构,以机器人的基础、实用、公用型为主线进行编写。全书分为10个模块,分别介绍了机器人的基本概念、机器人数学基础、机器人运动学、机器人动力学、机器人机构、机器人感知技术、机器人控制、机器人编程、机器人的轨迹规划、机器人系统及典型应用。在编写过程中,辅以真实的机器人进行了内容详解,注重培养者的实践技能及其应用能力的培养。在本书中,还编写了很多的例题及题,为提供了理解和巩固的途径。机器人技术基础可作为高职高专院校机器人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等专业教辅书籍,也可作为从事机器人技术研究人员进行基础学的参书。

作者简介: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特价新书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