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报记者说:好稿是怎样
  • 报记者说:好稿是怎样
  • 报记者说:好稿是怎样
  • 报记者说:好稿是怎样
  • 报记者说:好稿是怎样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报记者说:好稿是怎样"修炼"成的 新闻、传播 费伟伟

新华书店全新正版书籍 支持7天无理由

15.5 3.2折 49 全新

库存4件

北京丰台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费伟伟

出版社人民日报出版社

ISBN9787511554857

出版时间2018-07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

页数363页

字数320千字

定价49元

货号510_9787511554857

上书时间2024-06-14

智胜图书专营店

六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特价新书
商品描述
目录:

新闻的力量,在更远的前方(代序) 卢新宁
辑 文章合为时而著
要鲜活,更要鲜明
要自然,不要自然主义
有“问题意识”,也要有“过程意识”
问题要“尖”,切应小
学会“站在天安门上看问题”
编稿站位要高
回归新闻的本
“内容为王”这面大旗不能倒
第二辑 一个故事胜过一打道理
讲“故事”、讲“好故事”、“讲好”故事——“1+1”“前1”写作的一点思
要讲“好故事”
工作新闻也要“讲故事”
故事的背后是观念
揣着问题往下走
“地气”该怎么“接”
“大手笔”先得脚板勤
迈开双脚是关键
第三辑 文有大法
“宏大叙事”并未过时
哪些元素吸引人?
“明识”与“立识”
浓缩出
文喜“不”何处觅
小特写该怎么写——兼评《看直播,音量足足的》一稿
用人称叙述的好处是什么?
再短也要具体
用“议论风生”让报道抗压
叙宜用“减法”
第四辑 千斟万酌以求一是
改写要注意三点
梳理、归纳也是“磨刀”
“出乎其外,才有高致”
宁为刚健不痴肥
“同每一个词搏斗”
把太硬的打碎
用方言如何添彩不添堵
编辑何时该做加法?
要品读蕴含在数字里的意义
“太多的数据无异于毒药”
读者关注的数据不能省略并应解读
发现数字的深意与新意
第五辑 观千剑而后识器
重提“学好才能写好”
向鲍尔吉学什么
“做文章不可太老实”
六易其稿为“故事”
一篇“高明的讲述”
一次讲好故事的“比武”
评报不宜“大而化之”
第六辑 领异标新二月花
敢独树一帜,才可能独占鳌头!
创新也可以是“有趣好玩”的事
有坚守,有创新
为啥说这篇稿“表达新”
从貌似熟悉中发现陌生
有兴味或许比有干货更重要
有趣,不只是讲故事
第七辑 题好一半文
吃透内容才能做好题
要义是准确
“正确”+“具体”=“准确”
先求,再求优美
“话留三分”
标题如何短下来?
标题宜简白
大白话更生动
多用动词,巧用动词
“文采不是华彩”
虚题要虚中见实
通讯做虚题要“虚实结合”
更多诉诸个体的情感共鸣
好标题是一字一字抠出来的
百炼成题
这个标题为何失当?
后记 半世情缘

内容简介:

好的稿件是反复加工、精心修改出来的;好的编辑应该是“点石成金”“化腐朽为神奇”的匠人。
费伟伟著的报记者说(好稿是怎样修炼成的)是作者近些年在工作期间有关编辑、改稿的思与经验结,结合具体实例,从文章立意、写作、谋篇布局、词语锤炼等六个方面,对好稿的终成型做了细致且深入浅出的分析,旨在与业界同行分享并切磋交流采编业务,对于初涉媒体的新人具有较强的指导和实。

作者简介:

费伟伟,报地方部副主任,记者、编辑。1983年大学,入报社,先后在编室、机动记者组、经济部、市场报、中国能源报、福建分社工作。四次获中国新闻奖。著有编采逸兴新闻采编评析新闻采编评等新闻业务集三种。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特价新书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