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食物的心机:过敏的历史 家庭保健 (英)马修?史密斯
  • 食物的心机:过敏的历史 家庭保健 (英)马修?史密斯
  • 食物的心机:过敏的历史 家庭保健 (英)马修?史密斯
  • 食物的心机:过敏的历史 家庭保健 (英)马修?史密斯
  • 食物的心机:过敏的历史 家庭保健 (英)马修?史密斯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食物的心机:过敏的历史 家庭保健 (英)马修?史密斯

本书故事丰满,它会拓宽你的知识范围,并让你用全新角度来看待过敏。——《纽约书评周刊》

16 4.2折 38 全新

库存16件

北京丰台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英)马修?史密斯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ISBN9787108060884

出版时间2018-02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

页数299页

字数253千字

定价38元

货号105_9787108060884

上书时间2024-06-12

智胜图书专营店

六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特价新书
商品描述
目录:

序言 过敏――巫术、臆想还是骗术?
  导火线:上的“花生禁令”
  “我你的花生,死掉怎么办?”
  了解食物过敏
  奇妙的食物过敏史
  综述
章 食物过敏前传
  食物过敏的“史前时期”
  对食物过敏的回顾式诊断
  古人对食物的奇怪反应
  特异反应与饮食
  偏头痛
  哮喘
  皮肤病
第二章 食物扮演的角
  食物过敏的定义
  致敏反应与“体液的人格”
  过敏:任何形式的变化了的生物反应
  疾病中的食物因素
第三章 奇怪的病症
  这可不能吃!
  皮肤测试是否有用?
  饮食排除法与其他诊断方案
  理解力强、配合度高的患者
  食物过敏的覆盖范围
第四章 危险品?食品?
  是环境疾病还是心理问题?
  匪夷所思的神经风暴
  人类生态学与化学环境
  我们摄取的污染物
  皆为心理作用
第五章 疫学的重大事件?
  疫球蛋白e的发现
  从实验到临床
  肿瘤和绦虫
  临床中的疫球蛋白e
  除了疫球蛋白e 之外,除了过敏之外
第六章 花生问题
  花生引发的血案
  走近花生
  攻击力强大的花生
  影响力强大的家长
  食物过敏网、过敏医生与食品行业
  向花生宣战
  为什么是花生?
结论
致谢
参文献

内容简介:

大多数人都将食物过敏视为一种玩笑,或是逃避某事的托词。事实上,这种“疾病”会对人造成严重的影响,甚至会危及生命。如果一个人被诊断为食物过敏,那么他在今后的生活中对每一食物都要特别小心。在20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食物过敏学要么被当成时尚,要么被看作垃圾学问。虽然很多临床医生认为某些食物会引起身体的不良反应,但一些人仍坚持认为过敏症只是心理问题。    马修?史密斯著伊玉岩译的食物的心机(过敏的历史)/新知文库从一场“花生引发的纠纷”开始,追溯了过敏在社会大众、医学领域产生的争议,及其对公共卫生、制药化工、食品生产、市场消费的影响。作者以患者为中心视角,探索涉及政治、经济、医疗、科技领域,阐明了其间的种种盾关系,引导读者用理客观的态度看待食物过敏问题。

作者简介:

马修?史密斯(matthew mith),2011年于埃克塞特大学医学史中心取得博士,任英国思克莱德大学卫生和医疗保健社会史研究中心讲师,其研究领域主要为医学史、变态反应疫学和食物与营养学。现为该中心副主任、历史研究中心主任、人文学院副院,2015年被英国广播公司(bbc)推选为“新生代思想家”(new generation thinker)。作品有食品添加剂和范戈尔德饮食法(food additive and the feingold diet)、多动症的历史(hyperactive: the controverial hitory of adhd)等。

精彩内容:

对精神疾病进行回顾式诊断也给精神科医生及其患者带来了新的问题。有些精神科医生声称精神疾病的存在跨越了时间与空间,认为这些生物学现象适用于任何时代、任何地方的人,因此在他们看来,目前对精神疾病的认知不存在任何问题,而且以后也仍然如此。这种僵化、短浅的思维方式会导致精神科医生在精神疾病的诊疗实践中缺乏创造和灵活,并在程度上解释了精神疾病发病率不断上升且难以诊治的原因。    对食物过敏的回顾式诊断    那么,对精神疾病的回顾式诊断对食物过敏的“史前时期”(即“过敏”一词出现以前)有什么影响呢?研究人员在钻研医学史文献、寻找隐藏的过敏案例的过程中,同样遇到了相似的问题。首要问题在于“过敏”一词的定义与应用不断发生变化,特别是自从冯?皮尔凯发明了这个术语以后,围绕它的争论从未停歇过。冯?皮尔凯将过敏定义为“任何形式的变化了的生物反应”,既包括异常的疫反应,比如吃了草莓之后身上出疹子,也包括正常的疫功能,比如人体在病毒侵入后产生抗体。直到20世纪20年代之前,冯?皮尔凯发明的“过敏”一词都没有用于指代人们所称的过敏反应,这令事情变得非常复杂。在此之前,医学界喜欢使用法国生理学家查尔斯?里歇(charle richet,1850―1935)于1902年所发明的“致敏反应”(anaphyla)一词,用以描述由于反复接触异种蛋白而导致的敏感不降反升的案例。不过,从20世纪20年代起,“致敏反应”一词开始仅用于描述特定类型的过敏反应,比如,对于蜜蜂叮咬、药物、乳胶以及花生等食物产生的突发的、强烈的且通常危及生命的反应。    冯?皮尔凯发明的“过敏”一词还被灵活应用于常对话中,用以表达对某些事物明显的厌恶情绪,而不是指真实的过敏反应,比如,“我对洋葱、塑胶枕头和山姆过敏”,或是“我对诗歌过敏”①。某些篮球运动员“对油漆区(三秒区)过敏”,意思是他们喜欢从外围投篮,而不是贴身肉搏带球上篮。“过敏”一词的这种用法与当代精神病学领域某些词汇的宽泛使用极为相似,比如,某人被形容为“自闭”或者“有多动症”。尽管有些专业人士对于这类词语的随意使用感到恼火,但是这种适用恰恰说明了精神疾病所描述的行为范围广泛,从比较正常(或者略微有些奇怪)的行为延伸到病理行为(会严重影响个体应对社会或建立有效关系的能力)。这种宽泛使用也突显了围绕“过敏”一词所进行的种种争论。传统过敏医生把过敏的定义严格为对异种蛋白的病理疫反应,即典型的“致敏反应”案例;其他过敏医生对这一术语的应用则相对宽泛,其中也涵盖了表面上与疫系统无关的反应。在对食物过敏的回顾式诊断中,过敏的定义一直颇具争议,且在医学领域与社会大众中均不断发生变化,今后很可能仍会如此。②    在“过敏”一词出现之前的数百年间,医生与患者如何解读对食物的奇怪反应呢?对此进行研究并非毫无意义。相反,这无论对于历史研究本身,还是对于为20世纪的食物过敏史奠定基础,都具有重要意义。在下文中,作者将要调查食物过敏出现以前的历史,而不是研究回顾式诊断的诊疗实践,这两项工作差别很大。本书旨在说明在过敏作为一种医学现象与现象出现之前,人们如何理解对食物产生的奇怪反应;而不是证明这些案例是人们所称的食物过敏案例。1906年前医生如何解释食物引起的奇怪反应呢?    p2627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特价新书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