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国江苏如皋县长/典狱长/看守所长【看守所长朱堡手迹(30)】
  • 民国江苏如皋县长/典狱长/看守所长【看守所长朱堡手迹(30)】
  • 民国江苏如皋县长/典狱长/看守所长【看守所长朱堡手迹(30)】
  • 民国江苏如皋县长/典狱长/看守所长【看守所长朱堡手迹(30)】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民国江苏如皋县长/典狱长/看守所长【看守所长朱堡手迹(30)】

2000 八品

仅1件

江苏南京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朱堡

年代民国 (1912-1948)

页数4页

尺寸40 × 27 cm

货号000265

上书时间2012-12-21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品
商品描述
民国手迹 * 民国江苏如皋县长/典狱长/看守所长【手迹()】
【1】林立山(1881~1951年),原名林懿均,字力山、立山。丹阳麦溪后松卜村人。幼时天资颖悟,13岁时即读完十三经,次年入泮成为秀才,一时盛名享誉乡里。时值八国联军入侵,外侮之日亟,于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投笔从戎,考入南京江南陆师学堂。学堂系官办,校政操于顽固旧官僚之手,对进步学生言论、行动多有干涉压制,激起学生愤慨,乃罢课以示抗议。林立山被以“言论过激”而勒令退学。随后,林立山与章士钊等退学同窗赴沪,加入章太炎、蔡元培、蒋维乔等创办的爱国学社,投身革命运动。   光绪二十八年,规模空前的拒俄运动爆发。爱国学社组织拒俄义勇队,进行军*事*训*练,开设军*国*民教育体操课,林任兵操课之教员。7月,爱国学社因《苏报》案被迫解散。不久,林立山与同窗好友柳亚子组织同里支部和附设的自治学社,林在社中任兵操教员。   光绪三十年,林与邑人王毓华考入日本东京弘文学院攻读师范。抵日不久,创立体育会,从事反清活动。旋又加入同盟会,成为同盟会早期会员之一。   宣统元年(1909年)9月,江苏咨议局成立,林与邑人马良(相伯)、赵瑞豫、姜光辅当选为江苏咨议局议员,林任劝学所总董兼县视学。同年11月,加入柳亚子等人发起成立的南社。宣统三年,辛亥革命爆发,丹阳光复,林被推为丹阳军政长。此时,林为稳定地方秩序、收编散兵、肃清奸宄和惩治顽敌保护革命成果事事在先。辛亥革命成功后,中山先生由海外归来,由沪去宁组织临时政府,乘车过丹阳时,林曾去车站迎侯。中山先生下车与之握手交谈,勉慰有加。在此之后,历任金坛、扬中县县长和丹阳县视学、江苏省视学、江苏省立第三中学校长、江苏省教育厅第三科科长等职。北伐成功后,任江苏省农矿厅、实业厅、教育厅、民政厅等科长、秘书长和宿迁、盐城、如皋县县长等职。   抗日战争爆发后,林任丹阳抗敌后援会副主任。在发动群众、捐输财物、慰劳地方伤兵及前线将士、宣传抗日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11月中旬抵武汉,旋去贵阳。初任贵州农工学院中文教授,后任行政法院评事、党政工作考核委员会委员,并参加由柳亚子、谭平山等发起组织的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前身)。抗战胜利后,返回故园,初以阅读写作自娱。民国36年与友人合创天健长途汽车运输公司,并被推选为丹阳县参议会议员,不久辞职。1951年1月,病故。[1]
【2】王浩然:安徽萧县人、北京大学毕业。曾任铜山县长,如皋县长。
【3】文钦明 :曾任如皋县,泗阳县,赣榆县,东海县县长。民国17年,如皋县长文钦明下令捣毁城隍庙内神像,改庙堂为中山纪念堂。民国19年2月,泗阳县长文钦明曾密令逮捕中共地下党员王沛等5人,后未遂。随即呈报省国民党政府下令通缉,并将他们家属、亲友6人,作为嫌疑犯逮捕入狱,
【4】江辅勤:皋县县长,宝应县长,在冯熙去世后,于民国二十一年由继任县令江辅勤筹资刊印。宝应县志 三十二卷、首一卷 江辅勤 等修 冯煦 等纂 民国二十一年排印本
【5】钱佐伊:云间人。江苏省如皋县县长,江苏省国术馆副馆长
【6】张燡:泰县县长,如皋县县长
【7】刘昌言:如皋县长,宿迁县长(1929年4月——1929年8月)
【8】典狱长
官名。民国在各省设立新监狱,主官称典狱长,即清末管狱官改名。官等依所在地而异,京城及大都市为荐任,余多委任。大量县城未设新监狱者,只设管狱员,亦系委任,但俸给等弟都比委任的典狱长低。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