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西都市文学比较研究
  • 中西都市文学比较研究
  • 中西都市文学比较研究
  • 中西都市文学比较研究
  • 中西都市文学比较研究
  • 中西都市文学比较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西都市文学比较研究

作者签赠

6 2.7折 22 九品

仅1件

湖南长沙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陈晓兰 著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10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132ef

上书时间2024-06-25

星空旧书店

六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陈晓兰 著
  • 出版社 复旦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2-10
  • 版次 1
  • ISBN 9787309092516
  • 定价 22.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63页
  • 字数 236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文学中的城市保存并拯救了人类的城市经验,弥补了历史的空白与断裂。历史上有无数的城市消弭于自然灾害的无情战火,但文学却储藏了城市的历史记忆,记录了各民族城市诞生之初的神圣建造和沧桑变化,表现了不为历史记载、无法用数字统计的“看不见的城市”。从城市的角度阅读文学史,它也是一部人类城市经验的历史。《中西都市文学比较研究》以跨文化的视野,比较分析了古代中西城市观念的会通与差异,中西最早的文学经典荷马史诗与《诗经》和汉都赋中的城市再现,《圣经》中的城市观念及其对于西方城市想象的影响,并着重以现代转型时期的伦敦、巴黎和上海为中心,分析了19、20世纪早期中西都市文学的反都市主义倾掏及其对于资产阶级和大众阶层的文学再现,呈观了中西作家的现代都市想象和文学再现与其文化传统的关系。
【作者简介】
  陈晓兰,复旦大学博士,现为上海大学文学院中文系教授。主要研究领域:城市文化与文学、中外文学/文化关系、性别与文学。出版专著:《女性主义批评与文学诠释》(1999),《文学中的巴黎与上海——以左拉和茅盾为例》(2006),《城市意象——英国文学中的城市》(2006);主编:《外国女性文学教程》(2011),《中华十大才女》(普及本,2010),《想象异国——现代中国海外旅行与写作研究》(2012),上海大学中文系学术演讲录《诗与思》(2007)及《经典与理论》(2009);发表论文60多篇。
【目录】
前言
导论
一文学与城市
二西方城市文化视野中的文学研究述评
三中国城市文学研究现状

第一章城市:观念与历史——古代中西城市观念的会通与差异
一城市与自然、乡村及神灵:城市的起源
二权力与城市:教权/俗权中心

第二章荷马史诗中的城市
一《伊利亚特》的城市观念
二《奥德赛》中的城市与荒野

第三章《诗经》与汉赋中的城市
一《诗经》中的自然、乡村与城市
二汉都赋:天地万物间观照城市

第四章《圣经》的城市观念及其影响
一城市的罪恶与妓女的隐喻
二罪与罚:血与火的洗礼
三“神之城”与现代城市“乌托邦”

第五章迷宫与城市——现代小说都市想象的神话与宗教之维
一迷宫:作为城市的隐喻
二迷宫的引领者:罪犯和妓女
三现代都市英雄“忒修斯”——鲁道夫和冉阿让

第六章19世纪英国文学中的伦敦与文化想象
一查尔斯·狄更斯小说中的废墟与荒原
二乔治·吉辛小说中的文学、金钱与市场

第七章19世纪法国小说中的巴黎
一为巴黎定性:巴尔扎克的权威话语
二视觉盛宴:福楼拜笔下的巴黎
三“酒神”的城市:左拉小说中的巴黎

第八章中国近现代文学的城市批判
一晚清通俗小说:妓女作为上海的隐喻
二《新上海》与《市声》:流动的社会、混乱的身份
三左翼文学:上海叙事中的金钱与阶级

第九章现代派文学与大都会
一从波德莱尔的“游荡”到卡夫卡的“睡眠”
二城市、权力与民众:安,别雷笔下的圣彼得堡
三中国现代派小说中的上海

参考文献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