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杂志:海洋1985年第4期(免收邮费)
¥
5.95
八品
仅1件
出版单位中国海洋协会
期号1985-04 第 4 期 总第 93 期
语言中文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1985-04
货号S3--4-3
上书时间2023-09-21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八品
-
本书详细情况请参阅8幅实物照片
- 商品描述
-
邓世昌之死种种(摘自本期刊)
在1894年的中日甲午海战中, 我海军将士热血染黄海,北洋水军 一朝瓦解成劫灰,最后以侵略者的胜利而告结束,在中华民族近代史上留下了悲痛的一页。 说起中日甲午海战,我民族英烈中当首推一代海军名将邓世昌。 因其为国捐躯,英勇忠烈,被称为 “邓壮节公”。他的名字和忠勇之举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受到我国人民的景仰。 不少报刊书籍介绍过邓世昌的英雄事迹。遗憾的是这些文章众说纷纭,使人莫衷一是。邓世昌之死的真相如何?诸论纷说中 谁为权威之见?本文作者有幸到山东省荣城县的天尽头,游览了“邓壮节公庙”,也亲耳听到了许多有关邓世昌的民间传说。关于邓世昌之死, 笔者不敢妄言,只是将这些史料与 民间传说一并收来,叙述如下,奉献给读者。
一曰:在中日海战中,“致远” 舰不幸舰体受伤,弹药断绝。管带邓世昌沉着镇静,指挥部下“鼓快车”,冲向敌先锋队指挥舰“吉野” 号,准备与敌舰相撞,同归于尽。 “吉野”号见势不妙,慌忙躲避。 “致远”舰在日方快炮的密集射击 中,不幸又中鱼雷,遂于午后3时 沉没。全舰官兵除7人外,全部壮烈牺牲 。 二曰:“致远”舰不幸被鱼雷击 中,锅炉迸裂,舰体下沉,全舰250名将士落入滚滚的黄海波涛之中 邓世昌落水后,仍大呼杀敌不 止,他的随从刘忠把救生圈投给他, 他拒不接受,铿锵有力地表示“阖船俱尽,义不独生”。邓世昌的随身爱犬也游到他的身边,衔住他的胳膊不使他下沉,也被他推开。爱犬不忍离去,又衔住他的辫发。最后邓世昌“望海浩叹,扼犬竟逝”, 沉入海底 三曰: 致远”舰管带邓世昌 英在鏖战中见敌舰“吉野”甚为猖狂 认为“苟沉此舰,定以夺其气而成 事”,便当机立断,下令开足马力去撞沉“吉野”。在战舰不幸被鱼 雷击中后,他和全舰二百多名官 兵壮烈殉国。
四曰:邓世昌虽被救起,但他 看到全舰官兵都身葬大海,“义不独生”,复沉大海,壮烈牺牲。 在龙须岛的居民中流传着这样的传说:邓世昌落水后,随身爱犬 衔住他的衣服,不让主人沉入海中。 邓世昌看到全舰官兵壮烈牺牲,誓 不一人独存,便把狗按入海中,自 己也沉入海中。谁知,邓世昌没有死。 这是怎么一回事?原来,狗也没有 死,它见主人溺水,不忍心让主人 漂流海上,便拖着主人奋力向岸边游去。狗是会浮水的,它终于把主人拖上了岸。邓世昌苏醒过来后发 现自己躺在海滩上,爱犬依然守在 身边,回想起发生的一切,他“义不独生”,重又投入海中。爱犬见主人复投大海,也随之投海而死 。
以上诸说虽有相同之处,但亦有差异。“邓壮节公”之死究竞如何?清末海军甲午海战纪事是这样记载的: “邓世昌首先攻阵,击毁敌船, 遇救出水,自以阖船俱没,义不独生,奋掷自沉,忠勇性成,一时称叹 。”
山东沿海渔民中还流传着这样 的故事:黄海之战刚一结束,山东沿海一带的渔民就纷纷划船下海, 寻觅邓世昌的遗体。他们认为邓世昌生前为中华而战,死后应安卧神州。无奈大海滔滔,人们的努力没有成功。这倒确有其事。时至今日游成山角,仍能看到“邓壮节公庙”,当地人称“邓公祠”。遗憾 的是,庙已残破不堪,邓世昌的塑像也已不复存在,只有一尊石碑幸存庙内,卧于土中。
— 没有更多了 —
本书详细情况请参阅8幅实物照片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