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域生态补偿理论探索与案例研究
¥
11
2.9折
¥
38
八五品
仅1件
作者许凤冉 著
出版社水利水电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07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T4-405
上书时间2024-01-27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许凤冉 著
-
出版社
水利水电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0-07
-
版次
1
-
ISBN
9787508476889
-
定价
3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140页
-
字数
225千字
- 【内容简介】
-
流域生态补偿的理论、方法与机制已成为当前水资源与生态环境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本书是结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流域生态补偿理论、方法与实现机制研究”及若干前期项目的研究成果编纂而成的,在回顾与总结国内外流域生态补偿研究进展、实践经验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通过分析理论内涵和我国的现实需求,系统地对流域生态补偿的理论、方法和机制进行了深入探索研究。本书主要内容包括流域生态补偿的概念、研究框架、区域水资源与水体纳污能力的利用程度评价方法、区域间生态补偿标准测算方法、水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上下游演递规律和实施机制、措施等,并以跨安徽、浙江两省的新安江流域为案例研究了测算方法和实现机制,同时提出了推动我国实施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设想与建议。
本书可为我国政府部门实施流域生态补偿提供参考,可供从事水资源、生态环境等相关专业的科研与管理人员、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阅读。
- 【目录】
-
前言
第1章 绪论
1.1 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目标、内容与思路
1.2.1 研究目标
1.2.2 主要研究内容
1.2.3 研究思路
第2章 国内外研究进展和实践经验
2.1 研究进展
2.1.1 流域生态补偿的相关概念
2.1.2 理论基础研究
2.1.3 补偿标准测算
2.2 实践经验
2.2.1 国际经验
2.2.2 国内经验
2.3 实施案例
2.4 存在问题与启示
2.4.1 存在问题
2.4.2 启示
第3章 流域生态祢偿理论基础与框架初探
3.1 可持续发展理论
3.1.1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内涵
3.1.2 流域生态补偿与可持续发展
3.2 水文水资源学相关理论
3.2.1 水资源的属性和功能
3.2.2 人类活动对流域水循环的影响
3.2.3 水权与排污权
3.3 生态学理论
3.3.1 生态学的相关概念
3.3.2 流域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3.3.3 人类活动对河流生态系统及其服务功能的影响
3.4 环境水力学与生态水力学
3.4.1 环境水力学
3.4.2 生态水力学
3.5 水资源经济学
3.5.1 水资源价值
3.5.2 水资源价值的转化与运移规律
3.5.3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与用水库兹涅茨曲线
3.5.4 水资源的准公共物品理论
3.5.5 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的外部性理论
3.6 流域生态补偿理论框架
3.7 小结
第4章 流域生态补偿概念与框架体系
4.1 流域生态补偿的概念和内涵
4.1.1 对生态补偿概念的认识
4.1.2 流域生态补偿的概念和内涵
4.2 流域生态补偿总体框架
4.3 流域生态补偿分类体系
4.4 小结
第5章 区域水资源与水体纳污能力的利用酲度评价方法
5.1 区域可用水资源的耗用系数评价
5.2 水域纳污能力利用系数评价
5.2.1 水域纳污能力估算方法
5.2.2 大尺度区域污染物入河量估算方法
5.2.3 水域纳污能力利用系数评价
5.3 小结
第6章 区域间生态神偿标准测算模型
6.1 引言
6.2 流域上游水源涵养与保护的共建共享理念与测算方法
6.2.1 流域上游水资源共建共享的概念和测算思路
6.2.2 实际保护投入的分摊测算方法
6.2.3 因限制发展导致的机会损失估算
6.3 上下游区域间水资源利用与保护外部性的补偿测算方法
6.3.1 基于跨界断面水量水质的补偿量测算模型
6.3.2 区域间基于水资源与纳污能力利用程度的补偿标准测算模型
6.4 小结
第7章 流域生态补偿案例研究
7.1 新安江流域基本情况
7.1.1 自然地理
7.1.2 经济社会
7.1.3 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情况
7.1.4 水环境及其保护状况
7.1.5 流域水功能区划
7.1.6 重要控制断面水量水质变化情况
7.1.7 新安江流域与下游地区水资源利用的关系分析
7.2 新安江流域实施生态补偿的重要意义
7.2.1 流域水资源与水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7.2.2 流域水资源和水环境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7.2.3 新安江流域实施生态补偿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7.2.4 建立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重要意义
7.3 水资源与纳污能力利用程度评价
7.3.1 区域可用水资源的耗用系数
7.3.2 水域纳污能力利用系数
7.3.3 流域水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递进规律及启示
7.4 水源涵养与保护的共建共享范围与测算
7.4.1 新安江流域水资源共建共享的范围
7.4.2 实际保护投入的分摊测算
7.4.3 因限制发展导致的机会损失测算
7.5 上下游区域间水资源利用与保护外部性的补偿测算
7.5.1 基于跨界断面水量水质的补偿量测算
7.5.2 区域间基于水资源与纳污能力利用程度的补偿量测算
7.6 跨省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设想
7.6.1 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目标
7.6.2 实施范围及补偿主体、对象
7.6.3 流域生态补偿措施
7.6.4 跨省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框架
7.7 小结
第8章 我国流域生态补偿实现机制与措施
8.1 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框架
8.2 生态影响及损益关系
8.2.1 生态影响
8.2.2 损益关系
8.3 补偿主体与补偿对象
8.4 补偿模式
8.5 补偿标准、补偿类别与方式
8.6 资金筹措与使用
8.7 非资金措施
8.8 体制、机制和制度保障
8.9 不同类型流域生态补偿机制
8.9.1 预防保护型
8.9.2 治理修复型
8.10 实施建议
8.10.1 完善基础工作
8.10.2 通过试点逐步探索完善
8.10.3 探索实施各种生态补偿措施
8.10.4 建立和完善管理机制与法律、法规
8.11 小结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9.1 主要成果和结论
9.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