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反思与重构:20世纪90年代诗歌的批评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反思与重构:20世纪90年代诗歌的批评

22 八五品

仅1件

湖北武汉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曾方荣 著

出版社湖北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7-03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9787216050623

上书时间2022-01-21

江城凯文书店

六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曾方荣 著
  • 出版社 湖北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7-03
  • 版次 1
  • ISBN 9787216050623
  • 定价 1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其他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97页
  • 字数 246千字
【内容简介】
20世纪90年代新诗发展出现了重大的转变,诗歌的生存语境和生态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新诗的生存与发展面临着从未有过的尴尬与困境。本书旨在对20世纪90年代大陆新诗的发展状况做较全面的回顾与反思,并在回顾与反思90年代诗歌的发展状况的同时,从百年新诗发展的经验教训与诗美的高度重构新诗可能的发展方向。
【作者简介】
曾方荣,男,1965年8月生,湖南邵东县人。1988年毕业于湖南师大中文系,随后分配到邵阳师专中文系从事写作教学工作至今。期间1991-1992年在华东师大中文系进修文艺学研究生课程,1999~2000年在武汉大学巾文系做国内访问学者,师从陆耀东先生从事诗歌研究。现为邵阳学院
【目录】


前言 关于“90年代诗歌”的命名

上编 20世纪90年代诗歌生态的回顾与反思

  第一章 诗性的缺失与读者的缺席——90年代诗歌之整体观照

    一 诗人的死亡

    二 非诗的年代

    三 探索的歧路

    四 读者的缺席

    五 辨证的反思

  第二章 多元文化语境下的自由吟唱——90年代诗歌的“个人化写作”

    一 “个人化写作”的实质

    二 “个人化写作”的表征

    三 “个人化写作”的误区

  第三章 淡化了的抒情——90年代先锋诗歌的叙事向度

    一 在叙事中发现了的诗意

    二 “从身边事物中发现需要的诗句”

    三 诗意言说方式的陈述性强化

    四 叙事策略的收获与迷失

  第四章 寂寞的守望——90年代的“知识分子写作”

    一 “知识分子写作”者的“知识分子写作”

    二 知识分子精神的坚守

    三 灵魂之痛的孤独诉求

    四 技术性与专业性的强调

    五 “知识分子写作”的困境与不足

  第五章 自由的狂欢——90年代的“民间写作”

    一 “民间写作”的写作理念

    二 向世俗化的生活彻底敞开

    三 向生活化的口语逼近

    四 探索路上的误区重重

  第六章 走出“黑夜”后的自由书写——90年代的女性诗歌写作

    一 “黑夜”意识——女性诗歌的登场

    二 从女人到人——走出“黑夜”后的个人化写作

    三 从独白到叙事——言说方式的时代性呈现

  第七章 焦虑与困惑中的探求——90年代诗歌论争的回望与评述

    一 论争的基本概况

    二 论争的内在动因

    三 论争的意义与价值估衡

下篇 困境中的突围与诗美的重建

  第八章 断裂转型后的危机——90年代诗歌的尴尬与困境

    一 从中心走向边缘

    二 边缘化后的中断与转型

    三 转型后的尴尬与困境

  第九章 诗应该有共同的审美空间——90年代诗歌创作的非诗化倾向的批评

    一 诗意——诗歌不能失去的生命与灵魂

    二 可读、可解——诗歌不应遗忘的审美标准

    三 音乐性——诗歌不容失去的内在特性

  第十章 诗应固守人类精神的家园——论新诗诗性精神的重构

    一 真诚的人文关怀

    二 美好的道德情操

    三 健康的审美情趣

  第十一章 规范与超越——新诗形式的探求与重建

    一 新诗文体探索的回顾与反思

    二 80年代后诗歌创作的非诗化倾向

    三 诗体重构的必要与方向

  第十二章 新诗的音乐性不容忽视——新诗音乐性的探索与重构

    一 音乐性在诗中的意义

    二 新诗忽视音乐性的反思

    三 新诗音乐性的建设

参考文献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