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时期新闻传播学术史研究
¥
5.8
1.8折
¥
32
八五品
仅1件
作者张振亭 著
出版社江西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10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10-07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张振亭 著
-
出版社
江西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9-10
-
版次
1
-
ISBN
9787210042822
-
定价
32.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其他
-
页数
254页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新视阈文丛
- 【内容简介】
-
2006年,方汉奇先生牵头申报了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重大招标课题“1978-2008:中国新闻传播发展史研究”。在讨论课题的架构与内容安排时,我特意提到“教育和学术都是我国新闻传播事业的一部分”,获得了与会专家的一致赞成,于是,在该课题中,新闻传播教育和学术都被列为子课题。
我一直有上述想法的原因是,教育使我们的事业薪火相传,后继有人;学术则是我们这门学科的安身立命之根本,学术往往又是新闻传播实践革新的先导。因此,从长远看,今天的新闻传播教育和学术决定着明天的新闻传播事业。
正是基于以上考虑,当张振亭提出以“中国新时期新闻传播学术发展史”为题目做博士论文时,我觉得是非常有意义和价值的,就将其纳入上述那个重大课题之中,以支持、鼓励他不但要有勇气和毅力去完成,而且要将其置于新时期我国新闻传播发展史这一生态环境中去审视。现在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这本专著,即是在其博士论文基础上修改而成的。
- 【目录】
-
敲门砖与试金石(吴廷俊)
1绪论
1.1问题的提出
1.1.1研究背景
1.1.2研究目的
1.2关键概念界定
1.2.1新闻学、传播学与新闻传播学
1.2.2研究、学术、学术史
1.3研究现状
1.3.1关于新时期新闻传播研究的研究
1.3.2阶段划分方法
1.3.3研究途径
1.4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1.4.2研究思路与方法
1.5选题的意义与主要限制
1.5.1选题的意义
1.5.2创新之处
1.5.3研究难点
2发展阶段论
2.11978——1982:学术研究逐步恢复
2.21983——1988:新闻改革引发学术论争
2.31989——1991:学术研究曲折前行
2.41992——1996:“为学术而学术”
2.51997至今:在新的起点上迈向多元化
3研究主体论
3.1新时期新闻传播研究主体的构成及变化
3.1.1考察新闻传播研究主体构成及变化的一种新思路
3.1.2新时期之前新闻传播研究主体的构成
3.1.3新时期新闻传播研究主体的变化
3.2研究主体的互动
3.2.1学术论争
3.2.2学术期刊
3.2.3学会、学术团体及学术会议
4研究内容论
4.1对研究论文的内容分析
4.1.1类目的建构
4.1.2研究资料的获取与研究程序
4.2几大分支研究领域分析
4.2.1新闻理论研究:超越狭隘的事业性论述
4.2.2新闻史研究:反思与创新
4.2.3新闻业务研究:上升到较高理论层次
4.2.4新闻事业经营管理研究:突破对策性研究
4.2.5广播与电视研究:媒介文化研究的切入点
4.2.6传播学研究:关注本土情境
4.2.7其他研究
5研究方法论
5.1新闻传播研究方法的含义亟待澄清
5.2新时期之前新闻传播研究方法的发展历程
5.3新时期新闻传播研究方法的发展
5.3.11978-1982:开始恢复马克思主义基本方法
5.3.21983-1995:新闻调查风起云涌,系统科学全面渗透,传播学作为方法论导入
5.3.31996年至今:重视并讨论研究方法问题,研究方法逐渐多样化
6研究效果论
6.1建构学科体系
6.1.1从内在标准看新闻传播学科发展
6.1.2从外在标准看新闻传播学科发展
6.2推进新闻改革
6.2.11942和1956年两次新闻改革与新闻学研究
6.2.2新时期新闻改革的三次跨越与新闻传播研究的互动
7结语
7.1主要成就
7.2新闻传播学术发展变化的特征
7.3亟待思考及解决的问题:新闻传播研究如何深入?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1中国新时期新闻传播学术发展史大事记1978-2007
附录2历届吴玉章奖获奖成果(新闻传播学)
附录3历届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新闻传播学)
附录4近十年出版的新闻学概论类著作、教材(1997-2006)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