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OOGLE未来之镜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GOOGLE未来之镜

部分旧书采用了标准图片,会可能出现少部分不同印次出版不同封面的情况,旧书无光盘、腰封、书衣、附件等,如有其他问题可咨询客服。书名标题与图片不一致时,以图片为准哦

8.73 1.8折 49.8 八五品

库存4件

福建福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托马斯·舒尔茨

出版社当代中国出版社

ISBN9787515407289

出版时间2016-11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定价49.8元

货号9787515407289

上书时间2024-06-20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托马斯·舒尔茨著的《Google--未来之镜》是谷歌(Google)集团重组后官方指定的首个图书合作项目,由《明镜周刊》驻硅谷首席记者托马斯·舒尔茨撰写。作者采访了谷歌的联合创始人拉里·佩奇和谢尔盖·布林、投资人贝希托尔斯海姆、最神秘的X实验室负责人阿斯特罗·泰勒,以及数十位核心工程师,与诸多内部人士展开深度对话,用最原汁原味的方式呈现了谷歌的发展历程以及对人类未来的规划,联合创始人拉里·佩奇说:“在探索人类科技边界这件事上,谷歌还没有遇到过对手。”本书则对谷歌如何探索人类的科技边界进行了最全面、最深入的展示,可谓“一本书展示谷歌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作者简介
托马斯·舒尔茨(ThomasSchulz)《明镜周刊》驻硅谷首席记者最具前瞻性的“谷歌观察者”自2001年起,舒尔茨开始担任《明镜周刊》财经记者,以对全球领先科技企业的高水准分析而闻名。多年来,舒尔茨致力于研究科技革命的发展及其对社会、政治和文化带来的影响。其卓越的新闻视野和令人瞩目的成就为其先后赢得亨利纳南奖、霍尔茨布林克财经新闻奖及年度记者等荣誉。

目录
前言  数字时代的银河战舰
第1章  根基:从学生宿舍到数字帝国
  规划中的意外,历史上的必然
  比尔·盖茨帮谷歌做“梦”
  车库起家的互联网传奇
  奇异博士的取财之道
  要工程师,也要生意人
  任性而强势的
  拳打雅虎,脚踢微软
  告别成人监管
第2章  创始人:性格迥异,野心如一
  现实版托尼·史塔克
  “温柔”的野心家
  蒙台梭利双子星
  谷歌四大金刚
  重掌大权,全面整顿
  数码嬉皮士的乌托邦
  火人节与登月文化
第3章  登月文化:谷歌的创新永动机
  10倍哲学:战略的“理想过滤器”
  赚钱机器Plus未来机器
  无人驾驶汽车:射向月亮的第一支箭
  创新的最大难题:获取人类的信任
  智能驾驶市场的蓝海争夺战
  要登月,就要准备好随时坠落
第4章  X实验室:谷歌送给世界的“大礼”
  硅谷里的普罗米修斯
  Wi-Fi气球:让全世界联网
  发射卫星,扫描全球
  纳米粒子:随血液流动的人体监测仪
  行走的智能机器人:现实版《机械公敌》
  无人机,快递的新未来?
  用风筝发电
  量子计算机:把地球装进果壳里
  烧钱机器,也是时代标杆
第5章  谷歌搜索:丈量世界
  谷歌终将互联一切
  开启语音搜索时代
  谷歌大脑与人工神经网络
  翻译机,终结人类“混乱”的语言
  街景地图,拍摄世界每个角落
第6章  谷歌工作模式:重新定义一切
  重新定义管理
  重新定义人才
  重新定义团队
  重新定义创新
  重新定义文化
第7章  安卓: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操作系统
  安卓车载,汽车与手机的无缝连接
  安卓电视,统一智能电视平台
  群雄逐鹿智能穿戴市场
  借助智能家居全面超越苹果?
  邮箱支付:数字货币的新战场
  纸板VR,让每个人拥有一间3D影院
  模块手机:自己动手,个性定制
第8章  战争:数据隐私保护的外患内忧
  数据章鱼,众矢之的
  即将爆发的平台之争
  欧盟制裁
  同室操戈
  视频与智能手机市场的拼杀
  从公众之敌到安全卫士的距离
结语  未来:智能机器的熊市还是互联网巨头的暮年?
致谢

内容摘要
 1998年从车库起家,短短数年研发上千项专利,2016年力压苹果、亚马逊,成为“世界最具价值品牌”“最佳雇主”,谷歌无疑是互联网时代的最大赢家,这家公司有能力通过巨额广告利润收获现在,更有意愿在人工智能层面创造未来。
据说谷歌势不可挡,永不餍足。从互联网搜索到智能翻译再到地图导航,谷歌是我们通向世界的门户。不仅如此,就像管理全世界的数据流一样,谷歌还要在不久的将来控制我们的居家、出行、医疗、运输、能源等各个方面,它要向太空发射卫星,制造自动驾驶汽车和自动机器人,甚至还要延长人类的寿命……托马斯·舒尔茨著的《Google--未来之镜》作为谷歌重组后官方指定的首个图书合作项目,由《明镜周刊》驻硅谷首席记者与谷歌创始人拉里·佩奇展开
深度对话,进入谷歌最神秘的X实验室,采访谷歌最
核心的软件与硬件工程师,对谷歌进行了史无前例的深度解读,深入挖掘了谷歌的创新逻辑与野心,以及谷歌为何招致外界越来越多的非议。
你将在本书中看到,公司初创时两个怀揣梦想和智慧的年轻人面对发展为何迷失;还将读到公司上市
后创始人为何交出控制权,甘居人后;你也将读到,在与微软、苹果的交锋中,谷歌为何总能不动声色,占得先机;以及面对欧盟与中国的制裁,公司高层决意何去何从……本书将为你呈现一个最真实、地道的谷歌,一份最前沿、最成功的创新启示录。

精彩内容
 第2章创始人:性格迥异,野心如一
拉里强调,他很早就打算成为一名发明家,并想成立一家公司,把自己的创意转化成产品。不仅如此,他还要牢牢掌握对自己创意的控制权。这与他童年时期的一段生活经历密切相关。拉里在青少年时期阅读了关于尼古拉·特斯拉的传记。特斯拉是最优秀的天才发明家,和同时代的爱迪生不分伯仲。但他们有一个很大的不同点:爱迪生建立了通用电气公司,将他的发明转化成产品,供全世界的人使用,同时自己获利;与此相反,特斯拉在19世纪末期移民纽约,在贫困中去世。
直到今天,拉里还对特斯拉十分着迷。他说:“特斯拉并不是一个失败者,因为我终于意识到,虽然这个人在事业上没有取得成功,却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发明家。”特斯拉的人生经历给拉里带来了两个重要
启示:一方面,单纯依靠个人智慧也能发明对全世界有重大意义的科技产品;另一方面,如果草率地成立一家自己不能控制的企业,就很可能会一步步丧失对自己创意的控制权。
光从这点看,我们就应该知道拉里绝不会将谷歌的控制权交给股东。他反抗强硬的监事会,也拒绝投资人干涉公司发展。谷歌是他的企业,是他实现创意的工具,而不是任何人的赚钱机器。同时,拉里再次强调,他不会做一个漂亮消耗品的生产者,而是要像特斯拉一样成为真正的发明家。谷歌推出的不仅是产品,还有产品背后的强大科技。
《财富》杂志在拉里重掌谷歌后不久便将他评为“全球最有野心的CEO”。但这位CEO很清楚,自己的野心不足以建造一家他理想中的大企业。他认为,谷歌的管理团队甚至所有员工都应该像他一样充满野心,而他需要在每次会议上、在员工带来的每个创意中感受到这点。谷歌的一名高级工程师说:“拉里变得越来越挑剔。”而其他工程师也反映“为拉里工作很累”。在谷歌流传着这样一个笑话:一位工程师准备向拉里介绍一项震撼世界的发明——时间机器。当工程师想找一根延长线为他的发明接上电源时,拉里不屑地问道:“这东西还要用插头?”和他手下那群最优秀的科学家比起来,拉里也像个外星人。当他在头脑风暴上要求大家提供天马行空的创意时,底下的员工总会说:“拉里又神游未来去了,等到他要跟我们形容未来是什么样子的时候才会回来。”拉里和谢尔盖分别累积了约300亿美元的资产,其中大部分是公司股票。但你完全无法想象他们穿布里奥尼(Brioni)西装和普拉达(Prada)鞋子的样子。
拉里是个电动汽车迷,所以你也看不到他开法拉利去公司上班。如果遇到拉里不穿牛仔裤,而是西装革履地出现在公司总部,马上会有很多员工窃窃私语:“是有什么重要会议?嗯,可能是总统要来了。”P50-51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