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学本 初中卷3
¥
13.13
4.7折
¥
28
八五品
库存2件
作者余秋雨 倪文尖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1733189
出版时间2009-02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28元
货号2614803
上书时间2024-05-04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八五品
- 商品描述
-
商品简介
这套学本最大特色,在于涵盖的广度。广度之一,是着眼于全体学生,而不是仅仅着眼于那些语文基础较好或将来准备考文科的那一部分学生。中学语文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的必修课,因此学本中的所有课本对所有的学生都应该有效,不存在预先的专业划分;广度之二,是着眼于学生的全面素养,而不是仅仅着眼于语文技能或文化知识。语文,远不止是一门单纯的课程,而必然蕴含着以语言文字作表象的整体人格结构。这中间,既包含着文化传统、人文精神,又包含着现代思维和实践能力。还是出于这种认识,这套学本试图全方位地参与学生的素质培养,使语文教学恢复它相对于其他专业课程所独有的整体特性。
这样的广度,虽然不容易实现,却充分体现了真正的教育家的社会责任。在我看来,“新课标”之新,首先不在课本之新,而在于格局之新。这套学本把“语文”的基本范畴拓宽了,使它获得了更深厚的生命幅度。
精彩内容
1 感官开发听觉
一 蝉与纺织娘
如果你独自坐在窗内,静悄悄的没一个人来打扰我,一点钟,两点钟的过去,那末在这静境之内,你便可以听到那墙角阶前的鸣虫的奏乐。
那鸣虫的作响,真不是凡响:如果你曾听见过一支洞箫在月下湖上独吹着;你曾听见过红楼的重幔中透漏出的弦管声,你曾听见过流水淙淙的由溪石间流过,或你曾倚在山阁上听着飒飒的松风在足下拂过,那末,你便可以把那如何清幽的鸣虫之叫声想像到一二了。
虫之乐队,因季候的关系而颇不同,夏天与秋令的虫声,便是截然的两样。蝉之声是高旷的,享乐的,带着自己满足之意的;它高高的栖在梧桐树或竹枝上,迎风而唱,那是生之歌,生之盛年之歌,那是结婚曲,那是中世纪武士美人的大宴时的行吟诗人之歌。无论听了那叽——叽——的漫长声,或叽格——叽格——的较短声,都可同样的受到一种轻快的美感。秋虫的鸣声最复杂。但无论纺织娘的咭嘎,蟋蟀的唧唧,金铃子之叮令,还有无数无数不可名状的秋虫之鸣声,其声调之凄抑却都是一样的;它们唱的是秋之歌,是暮年之歌。它们的歌声,是如秋风之扫落叶,怨妇之奏琵琶,孤峭而幽奇,清远而凄迷,低徊而愁肠百结。
我在山中,每天听见的只有蝉声。正午的时候,躺在廊前的藤榻上,闭了目,静静的听了它们在忽高忽低,忽断忽续,此唱彼和,仿佛是一大阵绝清幽的乐队在那里奏着绝清幽的曲子。良久,良久,清梦醒来时,却又是满耳的蝉声。山中的蝉真多!绝早的清晨,老妈子们和小孩子们常去抱着竹竿乱摇一阵,而一只二只的蝉便要跟随了朝露而落到地上了。每一个早晨,在我们滴翠轩的左近,至少是百只以上之蝉是这样的被捉。但蝉声并不减少。
半个月过去了。虽然是叽——叽——的不息的鸣着,却并不觉喧扰;所以大家都不讨厌它们。我却特别的爱听它们的歌唱,那样的高旷清远的调子,在什么音乐会中可以听得到!所以我每以蝉声将绝为虑,时时的干涉孩子们的捕捉。
到了一夜,狂风大作,雨点如从水龙头上喷出似的,向槛内廊上倾倒。第二天还不放晴。再过一天,晴了,天气却很凉,蝉声乃不再听见了!全山上在鸣唱着的却换了一种咭嗄——咭嘎——的急促而凄楚的调子,那是纺织娘。
“秋天到了,”我这样的说着,颇动了归心。
再一天,纺织娘还是咭嘎咭嘎的唱着。
然而,第三天早晨,当太阳晒得满山时,蝉声却又听见了!且很不少。我初听不信;叽——叽——叽格——叽格——那确是蝉声!纺织娘之声却又潜踪了。
蝉回来了,跟它回来的是炎夏。从箱中取出的棉衣又复入箱中。下山之计遂又打消了。
……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