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摘要
何青鹏译的《惜别》是太宰治以鲁迅为主人公完成的传记式小说,同时代一个文豪为另一个文豪写的作品,在世界文学史上亦极为罕见。
本书收录《惜别》《<惜别>之意图》《眉山》《雪夜故事》《樱桃》《香鱼千金》等六篇太宰治的长、中、短篇小说及随笔。
封面设计精美,版式精致,版本稀少。
作者简介
太宰治(1909—1948,Dazai Osamu),本名津岛修治,出生于日本东北地区的地主家庭,日本战后“无赖派”文学旗手,与川端康成、三岛由纪夫齐名。自幼体弱内心敏感,中学后迷上文学,崇拜泉镜花和芥川龙之介。
太宰治走上文学道路后,创作高峰集中于他的生命后期,代表作《人间失格》《斜阳》以及震惊文坛的杂文随笔《如是我闻》都是在此期间完成。《惜别》是太宰治以鲁迅为主人公完成的传记式小说,同时代一个文豪为另一个文豪写的作品,在世界文学史上亦不多见。
太宰治一生几次自杀,最终于1948年6月投水而死,在痛苦沉沦与自我放逐中结束了短暂的一生。然而随着岁月流逝,他的作品愈发闪亮,愈加受到年轻人的推崇。
目录
惜 别 ............................................................................001
《惜别》之意图....................................................................135
眉 山 ............................................................................141
雪夜故事..........................................................................157
樱 桃.............................................................................167
香鱼千金..........................................................................179
内容摘要
《惜别》是太宰治以在仙台医专求学时的鲁迅为原型创作的小说。创作这部作品之前,太宰治亲自前往仙台医专考察,花了很长时间搜集材料,考量小说的架构,用太宰治的话说,他“只想以一种洁净、独立、友善的态度,来正确地描摹那位年轻的周树人先生”;因而,在书中,读者可以看到鲁迅成为鲁迅之前的生活、学习经历及思想变化,书中的周树人,亦因太宰治将自己的情感代入其中,而成为“太宰治式的鲁迅”形象。
同时收录《
<惜别>
之意图》《眉山》《雪夜故事》《樱桃》《香鱼千金》 等5篇中短篇小说。
惜别>
主编推荐
★《惜别》是太宰治以鲁迅为主人公完成的传记式小说,同时代一个文豪为另一个文豪写的作品,在世界文学史上亦极为罕见。
★本书收录《惜别》《
<惜别>
之意图》《眉山》《雪夜故事》《樱桃》《香鱼千金》 等六篇太宰治的长、中、短篇小说及随笔。
★封面设计精美,版式精致,版本稀少。
★“现代译文馆?和风译丛”已出版《罗生门》《人间失格》等众多日本经典文学作品,同时以精译精编精心设计为宗旨,力求奉献给读者形质俱佳的图书精品。
惜别>
精彩内容
这是在日本东北地区某村行医的一位老医师的手记。
前些日子,一位脸色欠佳、胡须丛生的中年男人前来找我。他自称是地方报社的记者。
“听说您毕业于东北帝国大学医学部前身的仙台医专,对吗?”他问我。我点头称是。
“您是明治三十七年入学的?”记者从胸前的口袋里拿出一个小小的记事本,急急忙忙地翻找着。
“确实,我记得是那阵子的事情。”记者那副莫名的紧张态度,弄得我也不安起来。坦率地说,自始至终,我们的谈话都不太愉快。
“那就太好啦。”记者黑黝黝的脸上现出一丝微笑。“这么说来,你一定认识这个人。”他语调里透出的那种强硬的判断口吻简直令人瞠目结舌。他打开
记事本,伸到我的鼻子前面。打开的那一页上,用铅笔写着大大的三个字:周树人。
“我认识他。”“对吧。”记者一脸得意。“他与你是同级生嘛,后来成了中国的大文豪,以鲁迅的笔名示人。”他的语气里有些许兴奋,脸也略微红了起来。
“这件事情我也知道。不过,即使那位周先生没有名扬四海,我依然十分尊敬他,我尊敬的只是那个与我一同在仙台求学游玩时的周君。”“啊?”记者吃了一惊,眼睛都瞪圆了。“年轻的时候就这么了不起吗?真是所谓的天才呢。”“不,并不是这么回事。通俗一点说就是,这位周先生是个善良淳朴的人,是个真正的好人。”“此话怎讲?具体表现在哪里呢?”记者凑了过来,似乎对此很感兴趣。“其实,我是读了鲁迅一篇题为《藤野先生》的随笔才知道的。他在明治三十七八年时,也就是日俄战争时期,曾在仙台医专待过,得到过一位老师的关照。这位老师叫藤野严九郎……写的就是这么个事情。现在,我想在我们报纸的正月初刊上做一篇报道,关于这则日清亲善美谈的。听说您那时正好也就读于仙台医专,于是就前来拜访了。
那时的鲁迅,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呢?是不是面色苍白,一脸忧郁的表情呢?”“其实也没什么特别的。”说着,我陷入了忧伤之中,“也没什么不一样的地方。怎么眼您说才好呢?十分聪明,也十分稳重……,,“不,您说话不用这么谨慎。我并不想写关于鲁
迅先生的坏话。我之前已经跟您说过了,我写这篇文章只是为了东亚的民族亲善,打算写成一篇新年读物。而且,这还与我们东北地区有关系,也算是刺激刺激地方文化吧。所以,为了繁荣壮大我们东北地区的文化,还请您对当时的回忆畅所欲言。请放心,绝不会给您添任何麻烦的。”“不,我绝不是对您有所防备。”也不知为什么,我那天的心情特别沉重。“不管怎么说,都是四十
多年前的往事了。我绝不是要向您隐瞒什么。我只是在想,我这样一个俗人,那些不得要领拉拉杂杂的记忆,真的会对您有所帮助吗……”“哎呀,请不要再自谦,现在已经不是说客套话的年代啦。那么,我就向您提几个问题,您还记得什
么就回答什么,好吧?”在之后的一小时里,这位记者向我提出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我的回答前言不搭后语,最终让他失望而去。即便如此,今年正月的地方报纸上,依旧登载了一篇题为《日清亲和之先驱》的文章。文章连载了五六天,是以我的回忆录形式写的。还真是一个有商业头脑的人啊!居然能把我那不得要领的回答取舍添加,最终整理成一篇颇为有趣的文章。只是文章中出场的周先生、恩师藤野先生,还有我,对我来说都好像陌生人一样。我自己的事情,怎么写都是无所谓的。
可他笔下的藤野先生和周先生,却与我心中的画像大相径庭。这令我分外苦恼。我的回答确实不得要领,这恐怕也是原因之一。可面对那样直截了当的提问,我也不可能回答得逻辑清晰,有理有据啊。像我这样的笨蛋,说话时,脑子里会突然找不到合适的形容词。有时候小声念叨着的一个毫无意义的词,就这样凑巧被对方听去,并当作我的真意而曲解了。这样的事情一定不少。总之,我不善于应对这样的一问一答。
因此,记者的这次来访让我十分苦恼,我也为自己那前言不搭后语的回答而生气。记者回去之后,我还因此难过了两三天。终于到了正月,读过报纸上连载的回忆录之后,我对藤野先生和周先生产生了深深的歉意。我已经年逾六十,也快到死而无憾的年纪了。如
今,我意识到,应该将自己心中的画像,正确无误地传达给后人。这并非毫无意义的事情。话虽这么说,我却无意给报纸上连载的那篇文章找碴儿。那种具有社会政治目的的文章自然有相应的写法。与我心底的画像有所不同,也是无可奈何吧。我是以一个乡下老
医生的身份,以一种怀念恩师旧友的心态来写的。我并没有什么社会政治目的,我只想尽可能忠实地还原
他们的面貌。我就是怀着这么一种强烈的信念来写的。尽管如此,我却并不觉得这是一件无所谓的事情。
有这样一句话:“称大善不如积小德。”纠正恩师与旧友的面貌,看似是小事,可又确实是通达于人伦大道之上的事情。怎么说呢?对年事已高的我来说,这是一件需要付出很大精力的事情。这阵子,东北地区常常响起空袭警报,虽然吓人,但天气总还算晴好,即使不烧火盆,我向南的书斋也温暖如春。我有一种乐观的预感:我的工作会顺利地进行下去,不会因为空袭而受到妨碍。P3-7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