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碧落秋水(作者签名)
  • 碧落秋水(作者签名)
  • 碧落秋水(作者签名)
  • 碧落秋水(作者签名)
  • 碧落秋水(作者签名)
  • 碧落秋水(作者签名)
  • 碧落秋水(作者签名)
  • 碧落秋水(作者签名)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碧落秋水(作者签名)

50 八品

仅1件

四川成都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果平法师 著

出版社宗教文化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06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M3-4

上书时间2023-05-10

传媒书店

六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果平法师 著
  • 出版社 宗教文化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0-06
  • 版次 1
  • ISBN 9787802542778
  • 定价 20.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151页
【内容简介】
佛教的基本精神,可谓“如实”二字。佛陀以他无所不见的慧眼,看穿众生生老病死等一切苦恼、不自在,皆以不能如实知见宇宙人生的真相为根本,摆脱一切痛苦、获得常乐涅槃超越生死之道要,唯在如实知见。就如实认识世界而言,佛法与科学、精神最为相契。佛法的理论,是以解行相应的方法,尤其是用禅思内求的特殊方法,从宏观到微观,对身心世界所作冷静考察的结果,又是修行实践的指南。学佛修行,是一场生命的自我变革、精神的自觉升华,最需如实、老实,不可理想浪漫,不可自欺欺人,来不得半点的虚假。
与此如实的精神相应,佛教的文字,也讲究朴实。原汁原味的佛陀说法,语言多十分质朴,局外人读来甚至枯燥无味,但用于指导修行,却字字切用,真实不虚,意蕴极其深刻,效应不可思议,句句都可以在自己身心上验证。古人有诗日:“赞佛文辞贵直陈”,切忌浮夸雕琢以失真。表达真正悟境的好禅诗,大多朴实无华,用语甚至俚俗浅显,而却韵味深长,令人百嚼不烂。有的佛教赞颂诗偈,虽用诗歌形式,却不押韵,以免以文害义,只以义理或意蕴取胜。
若论以文学形式表现佛教思想,那么最相应的体裁,应是散文了。散文讲究朴实自然,如叙家常,却要有思想深度,有对人生世事的深刻体悟,有诗的韵味,所谓“形散神不散”,被强调为写好散文的诀窍。禅宗六祖惠能偈云:“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佛教徒对人生真谛的感悟,对佛法真理的体验,皆来自世间,来自生活,本来十分实在,不宜虚夸做作;深刻微妙的佛法,最能赋予散文以高远超脱的神韵。有真实修行的学佛者,若能按散文的要求。将对佛法的体悟通过具体的生活体验写成文字,应是一种很好的弘法方式。这样的散文,既能使读者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中,享受到诗意的文字美,又能通过心灵的共鸣,获得佛法雨露的滋润。可惜这样的好散文并不多见。
【作者简介】
果平法师,1991年在成都铁像寺依止具有“中国第一比丘尼”之称的隆莲法师出家,同年在成都昭觉寺依清定法师受具足戒。1993年就读四川尼众佛学院,毕业后留校任教,并在四川大学进修。2002年发心闲关阅藏,出关后应邀到空林佛学院女众部任教。2006年应崇州白塔寺邀请出任该寺住持。现任四川省佛教协会副秘书长,成都市佛教协会副会长,崇州市政协委员,多次应新加坡居士林邀请前往讲经。果平法师擅长散文,曾以秋池、巴山等笔名在国内佛教杂志发表丈章,出版《普贤行愿黪讲记》。
【目录】

汇入洪流
独处
芒鞋布衣
跨越寂寞
寂静的夜
背影
木屋里的启示
风的遐想
学会包装自己
心之随想
虚拟现实
正念生活
学院生活
为什么选择出家
向您忏悔我的母亲
天葬
野外阳光下
梨花洁白
雾中红叶
普陀山剪影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