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终极亲密 蓝色东欧第2辑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终极亲密 蓝色东欧第2辑

21.5 5.5折 39 全新

库存19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捷克]伊凡·克里玛

出版社花城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10

版次1

印刷时间2014-12

印次1

装帧精装

上书时间2018-03-20

花城出版社书店

七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终极亲密

丛书名:蓝色东欧

作者:(捷克)伊凡·克里玛

出版社:花城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年3月  

ISBN:978-7-5360-7316-6

定价:39元

字数:340千字  

【编辑推荐】

东欧作家伊凡·克里玛与哈维尔、昆德拉并称为捷克文坛“三驾马车”,“卡夫卡奖”首位捷克籍获奖者。

围绕人与人之间关系,寻找永恒之爱,展现人在群体中的被抛弃感、孤独感。凸显了当今时代迫切的追问:我们是否依然有希望给予生命有意义的秩序,拥有爱的权利?是否依然有信心面对生活,面对死亡。

作者匠心独运,精心设置了呈对立的写作体系。首先为主题的对立,即体现在主人公丹尼尔和芭拉身上的危机和困惑:找到信仰及信仰的逐渐失去;其次是构架的对立:第三人称的客观叙述与人称的日记和书信相交叠。

【内容简介】

克里玛创作于1996年的《终极亲密》可视为其小说《爱情与垃圾》(1987)的变奏,延续了他一贯的创作主题:围绕人与人之间关系,寻找永恒之爱,展现人在群体中的被抛弃感、 孤独感。小说以上世纪九十年代捷克变革后的社会现状为背景,描写有家室的福音派牧师丹尼尔·维德拉遭遇危机,感觉灵魂迷失,无力走近他人,产生信任关系,开始重新审视自己从事至今的牧灵活动的意义;当他爱上另一个女人芭拉,以前平静安全的世界顷刻间坍塌,因为禁忌的婚外情的罪恶感,面对妻子和孩子们的内疚和挫败感。为了掩饰自己的秘密,他被迫过着双重的生活。事实上,男女主人公的恋情折射出人们对上帝和信仰的寻求及其丧失的潜台词,也展现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道德维度,表达了怀疑、抑郁、对死亡的恐慌和原有的安全感崩溃时寻找支撑点的努力和探讨,终是丹尼尔面对两个他不再属于或者不曾属于的精神和世俗世界,陷入无法解决的矛盾境地。小说还范围广泛地跟踪了捷克革命后敏感的社会现实问题——私有财产归还,国家安全部门合作线人名单,贩毒,宗教派别等主题。小说以大量独白、日记和信件凸显了当今时代迫切的追问:我们是否依然有希望给予生命有意义的秩序,拥有爱的权利?是否依然有信心面对生活,面对死亡。

【作者介绍】

伊凡·克里玛,当代捷克作家。一九三一年生于布拉格一个犹太人家庭,十岁随父母被关进纳粹集中营,在那里度过三年。一九五六年毕业于布拉格查理大学语言文学院,曾先后在多家杂志或出版社任编辑,同时创作剧本和小说。在长达二十年内,他的作品在捷克遭到完全禁止,只能以“地下文学”的形式在国内外读者中流传,广受欢迎。克里玛与哈维尔、昆德拉被并称为捷克文坛的“三驾马车”。二〇〇二年,克里玛获得捷克共和国杰出贡献奖章,此后又获得“卡夫卡奖”,成为该奖的首位捷克籍获奖者。

徐伟珠,女,1964年生于江苏省无锡市。1990年毕业于布拉格查理大学哲学院语言文学专业。在捷克学习工作十余年。现为北京外国语大学捷克语专业副教授。翻译作品:《历史上的独裁者》、《绞刑架下的报告》、《洪水之后》、《严密监视的列车》等。

【媒体评论】

克里玛的创作显然对于我们社会确立民主的人文主义的价值理想,或使这种价值得到捍卫,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2010年“恰佩克奖”颁奖词

克里玛小说从不缺少对于内在真实性的思考,它是由两个基本主题构成的:为处在世界之中而没有上帝眷顾的人的孤独,以及他无法与其他人建立联系的挫败感,第二为个体与强大机构的冲突。

——海莱娜·高斯高娃(捷克裔瑞典文学批评家、翻译家)

小说《终极亲密》由对性爱关系及道德维度的反思和质疑,范围广泛地追踪了捷克社会巨变后敏感的社会现实问题——触及私有财产归还,国家安全部门合作线人名单,贩毒,宗教派别等主题。
——瓦茨拉夫·科布伦茨(捷克文艺评论家)

【前言】

无望存在的镜像、反思和质疑(中译本前言)

                         徐伟珠

伊凡·克里玛(1931)是捷克当代的小说家,昆德拉的同时代人。童年时在特雷津集中营度过的三年半炼狱生活,目睹了无数惨绝人寰的死亡,这段苦难经历为他走上作家道路做了铺垫。中学时因暗恋一位女生捉笔写爱情小说,把深藏心间的萌动诉诸于笔端。1951年进入查理大学哲学院攻读捷克语言和文学专业,1953年加入捷克共产党。相继在《五月》周刊、作家出版社任编辑,1963-69年出任捷克《文学报》副主编,此刊物具有很强的艺术思想性,在“布拉格之春”期间成为重要的思想交流阵地。1967年在捷克斯洛伐克作家协会第四次代表大会上,克里玛因和昆德拉、哈维尔等作家公开抗议捷共对文化的控制,抨击其审查制度而被开除出党。1969-70年在美国密歇根大学做访问学者。“布拉格之春”被镇压后,捷克大批先锋作家及其作品被禁,克里玛同样没有幸免,他从美国一回来即受到迫害,作品遭禁。在此后二十年的漫长岁月里以各种体力劳动为生,作品大多由地下出版或国外的流亡出版社发行。

半个多世纪的辛勤笔耕,克里玛创作有20多部小说、随笔录和剧本,大部分被译介到国外,达31种文字,荣膺多种文学奖项,成为世界瞩目的捷克作家之一。1990-93年出任捷克笔会俱乐部主席。

六十年代的捷克作家,思想上深受存在主义和荒诞派戏剧的影响,表现出现代人的失落和身处强大压力下的孤立无援感,这自然使得他们的创作贴近卡夫卡。克里玛也不例外,他的创作题材可谓广泛,但基本着陆于性爱和社会现实两大主题:在没有了上帝的世界里,人的孤独和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无望;人作为个体与强大政权之间的冲突,在特殊的表达中让读者感受人物命运的苦涩、挣扎和寻求蔚籍。捷克人善以自嘲、调侃摆脱尴尬与困境,以幽默、讥讽作为生存和抗争的倚仗和凭借,这也是捷克文学历代秉承的传统。

《终极亲密》问世于1996年,可视为其小说《爱情与垃圾》(1987)主要情节的变奏,延续了克里玛一贯的创作主题:围绕人与人之间关系,寻找永恒之爱,展现人在群体中的被抛弃感、孤独感。小说以上世纪九十年代捷克变革后的社会现状为背景,描写有家室的福音派牧师丹尼尔·维德拉遭遇危机,感觉灵魂迷失,无力走近他人,产生信任关系,开始重新审视自己从事至今的牧灵活动的意义。过去他的教职遭到体制的压制,个人生活也经受重创,年轻的妻子伊特卡病逝,对此他无法释怀,影响到他与现任妻子汉娜的关系,他经常把汉娜与死去的前妻相比较,感觉达不到那种刻骨铭心,甚至情人芭拉的脸也让他想起前妻。

他承认自己的信仰在逐渐失去,当他爱上犹太女人芭拉,以前平静安全的世界顷刻间坍塌,因为禁忌的婚外情的罪恶感,以及面对妻子和孩子们的内疚和挫败感。为了掩饰秘密,他被迫过着心力交瘁的双重生活。事实上,男女主人公的恋情折射出人们对上帝和信仰的寻求及其丧失的潜台词,也展现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道德维度,表达了怀疑、抑郁、对死亡的恐慌和原有的安全感崩溃时寻找支撑点的努力和探讨,终丹尼尔面对两个他已然不属于或者不曾属于的精神和世俗世界,陷入无所适从的矛盾境地。  

丹尼尔的牧师身份在教区备受推崇,自觉肩负社会责任。他竭力想帮助前假释囚犯彼得,试图扭转他的信念,当他得知女儿怀上了彼得的孩子,不由产生深深的价值观危机,开始怀疑世界的本质,怀疑上帝,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疑虑越来越大,终作出放弃牧师职位的决定。在小说结尾牧师哀叹自己“承受住了压制时期,却无力抵御自由时期。”小说还范围广泛地跟踪了1989年捷克革命后敏感的社会现实问题——私有财产归还,国家安全部门合作线人名单,贩毒,宗教派别等主题。

小说的核心始终围绕亲密展开,对家人,对他者,对自己,甚至面对上帝的私密和坦诚。对此克里玛绝非偶然地运用了真实体的创作手法:以大量独白、日记、书信和梦境描写,那种潜意识里的本真和心理活动倾吐,凸显了当今时代迫切的追问:我们是否依然有希望给予生命有意义的秩序,拥有爱的权利?是否依然有信心面对生活,面对死亡。

小说的叙事模式和整体结构准确呈现在八个无标题的章节里,每一章包含八个附有标题的副章节,分别为:

1. 现时叙述,主人公丹尼尔的现实世界

2. 丹尼尔的日记摘录

3. 丹尼尔的现实世界

4. 描写其他四个主要人物之一:丹尼尔的妻子汉娜;或汉娜的潜在追求者,那位记者;或丹尼尔的情人芭拉;或芭拉的丈夫萨姆埃尔

5. 丹尼尔的现实世界

6. 描写上述四个人物之一

7. 丹尼尔的现实世界

8. 书信,书写人和接收者均为丹尼尔

克里玛着笔于看似普通的生活危机,小说中人物的多种视角互不关联,需读者回溯把他们串联起来,借助行为人的眼睛走近危机。随着读者对危机境况的深入透视及人物心理活动的把握,事件的相对性失去,呈现其明确的必然性,人物也越发鲜明起来。主人公的致命危机通过诸如生活空虚、困惑、孤独和力图逃离等主题,得到凸显和加剧。不妨这么说,小说的几位关键人物都置身于极端的境况下,危机四伏、面临突破的境况下,他们为即将来临的变化缓慢而不易觉察地做着铺垫和准备。

作者匠心独运,精心设置了呈对立的写作体系。首先为主题的对立,即体现在主人公丹尼尔和芭拉身上的危机和困惑:找到信仰及信仰的逐渐失去;其次是构架的对立:第三人称的客观叙述与人称的日记和书信相交叠。主人公面对日记,其实面对自己,是其内心世界的直接反射或自省,从而他表现出大的坦诚和真挚,袒露一切,自行分析问题及其后果。梦境作为良知谴责和矛盾心理的潜意识符号,解读梦境让丹尼尔成为自己的心理分析师,梦也是小说重要的主题概括——对信仰的失望、谎言、古老家园的失却、心灵找不到新的归宿、异端的排斥。书信是小说叙述中另一种真实创作手法,书信作为不在场人们之间的交流,在纸上直抒胸臆,可以道出羞于或不便直接道出的话语。书信印证了芭拉和丹尼尔之间发端于对信仰、恒久真爱等问题的探讨到情感火花燃起和急遽升温的过程。

跌宕动荡的生活经历让克里玛反对任何形式的狂热,他在《布拉格精神》中指出:历史充满了叛乱和颠覆,占领、解放和新的占领,成为负荷进入人们的生活,进入城市,不断提醒我们生命的不确定性。他说:我目睹并经历了方式各异的迫害和狂热行为,作为二战的幸存者,我把宽容,对种族、民族、他人观点的包容视为重要的品质,惟有这样,不同语言、不同传统或不同政治体制的民族才能趋于相互理解,对此文学的作用不容忽视。

借用菲力浦•罗思的话,克里玛“历经所有欧洲式的教育——自特雷津集中营的死里逃生到正常化时期的政治迫害”。所以他能平和坦然地面对生活的突变,在朋友们眼里他始终是“好消息的使者”。经常采访他的外国记者们称他为“典型的中欧知识分子”,其中的寓意却很难说清楚。克里玛不喜欢“知识分子”这个称谓,认为它不够准确,“我更愿意别人称我为作家。”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捷克]伊凡·克里玛
  • 出版社 花城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4-10
  • 版次 1
  • ISBN 9787536073166
  • 定价 39.00元
  • 装帧 精装
  • 开本 32开
  • 纸张 轻型纸
  • 页数 416页
  • 字数 340千字
【内容简介】
  克里玛创作于1996年的《终极亲密》可视为其小说《爱情与垃圾》(1987)的变奏,延续了他一贯的创作主题:围绕人与人之间关系,寻找永恒之爱,展现人在群体中的被抛弃感、 孤独感。小说以上世纪九十年代捷克变革后的社会现状为背景,描写有家室的福音派牧师丹尼尔·维德拉遭遇危机,感觉灵魂迷失,无力走近他人,产生信任关系,开始重新审视自己从事至今的牧灵活动的意义;当他爱上另一个女人芭拉,以前平静安全的世界顷刻间坍塌,因为禁忌的婚外情的罪恶感,面对妻子和孩子们的内疚和挫败感。为了掩饰自己的秘密,他被迫过着双重的生活。事实上,男女主人公的恋情折射出人们对上帝和信仰的寻求及其丧失的潜台词,也展现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道德维度,表达了怀疑、抑郁、对死亡的恐慌和原有的安全感崩溃时寻找支撑点的努力和探讨,最终是丹尼尔面对两个他不再属于或者不曾属于的精神和世俗世界,陷入无法解决的矛盾境地。小说还范围广泛地跟踪了捷克革命后敏感的社会现实问题——私有财产归还,国家安全部门合作线人名单,贩毒,宗教派别等主题。小说以大量独白、日记和信件凸显了当今时代最迫切的追问:我们是否依然有希望给予生命有意义的秩序,拥有爱的权利?是否依然有信心面对生活,面对死亡。
【作者简介】
伊凡·克里玛,当代捷克著名作家。一九三一年生于布拉格一个犹太人家庭,十岁随父母被关进纳粹集中营,在那里度过三年。一九五六年毕业于布拉格查理大学语言文学院,曾先后在多家杂志或出版社任编辑,同时创作剧本和小说。在长达二十年内,他的作品在捷克遭到完全禁止,只能以“地下文学”的形式在国内外读者中流传,广受欢迎。克里玛与哈维尔、昆德拉被并称为捷克文坛的“三驾马车”。二〇〇二年,克里玛获得捷克共和国杰出贡献奖章,此后又获得“卡夫卡奖”,成为该奖的首位捷克籍获奖者。

译者徐伟珠,女,1964年生于江苏省无锡市。1990年毕业于布拉格查理大学哲学院语言文学专业。在捷克学习工作十余年。现为北京外国语大学捷克语专业副教授。翻译作品:《历史上的独裁者》、《绞刑架下的报告》、《洪水之后》、《严密监视的列车》等。
【目录】
记忆,阅读,另一种目光(总序)

无望存在的镜像、反思和质疑(中译本前言)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