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仙花寺 钟道宇著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仙花寺 钟道宇著

富有历史考究精神的长篇小说

31.5 7.5折 42 全新

库存10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钟道宇

出版社花城出版社

ISBN9787536084018

出版时间2020

装帧平装

页数320页

字数300千字

定价42元

上书时间2021-05-26

花城出版社书店

七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仙花寺

开本:32K

定价:42元

出版社:花城出版社

书号ISBN:978-7-5360-8401-8

总页数:320页

字数:300千

【编辑推荐】

中西文化交流第一人利玛窦在中国的第一个居所

中国第一所西文图书馆

中国第一幅中文世界地图

中国第一座机械自鸣钟

中国第一部中西文辞典的诞生地

中国现代数学的起源地

【内容简介】
明万历年间,利玛窦(后来被誉为沟通中西文化第一人)踏入肇庆后以天竺僧的身份在肇庆建仙花寺并居住六年。本书讲述了利玛窦如何从肇庆开始,如何将西方的文明成果带到中国,又如何把东方的儒家文化传播到西方的故事。

【作者简介】
钟道宇,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广东文学院第三届签约作家、肇庆市作家协会主席。有中短篇小说被《小说选刊》《作品与争鸣》等选刊选载,出版有《紫云》《即墨侯》《同栖》《悦城龙母》等长篇小说多部。曾获第八届广东省“五个一工程”奖、首届广东省青年文学奖、首届广东省民间文艺著作奖等奖项。

【目录】

第一章:瞿太素

第二章:利玛窦

第三章:瞿太素

第四章:利玛窦

第五章:瞿太素

第六章:利玛窦

第七章:瞿太素

第八章:利玛窦

第九章:瞿太素

第十章:利玛窦

第十一章:瞿太素

第十二章:利玛窦

第十三章:瞿太素

第十四章:利玛窦

第十五章:瞿太素

第十六章:利玛窦

第十七章:徐光启

第十八章:利玛窦

后   记

【后记】
有人说,世间所有最好的文学作品,都是神把着人的手在写的。 也许,读完《仙花寺》这部长篇小说时,你并不认为这是一部好的文学作品。可是,我还是忍不住想告诉你:当开始写这部长篇的时候,我突然间觉得自己恍惚就是一个身后有神的写作者。

那天,我迫不及待地打开电脑开始写这部长篇的情景,至今仍然 记忆犹新,清晰如昨:伴随着清脆的按键声音和闪动的光标,当“仙花寺”这三个方块字跳跃而出的时候,我不禁想起了簕竹围天主堂的 五华籍客家人李神父。我刚从他那里回来,一回来便冲进书房,迅速 地打开电脑……

一个小时之前,李神父引领我瞻仰完那尊似曾相识的铜像后对 我说的那番话,始终挥之不去:“由利玛窦家乡意大利马切拉塔市 赠送的这尊铜像,1990年抵达海关,在海关的仓库里一待九年,直 至1998年才由海关的工作人员送至簕竹围天主堂……铜像进入肇庆 的波折,与明万历年间利玛窦本人获准在肇庆居留相比,有过之而 无不及……”

广东肇庆的簕竹围天主堂,离我家直线距离不足二百米。透过书 房的窗户,码字的我常常会看见天主堂尖尖的白色屋顶上那个若隐若 现的黑色十字架。圈中好友知道我在写这样的一部长篇,于是好心地劝我放弃:

“这样的写作是一种冒险,这样的题材,弄不好连出版都成问题!” 我说:“不会吧,400多年前的肇庆知府王泮都如此开明,如此包容,不是说‘开放看广东,包容看肇庆’吗?况且,为了写作这部长 篇,我恶补了大半年明史,读了海量的譬如《利玛窦中国札记》《万 历十五年》这样的书籍,你叫我放弃就放弃啊!”

阳江老作家冯峥知道后,却鼓励我坚持写下去,他说:“深入史 料已经不易,再从史料中跳出来,进入文学的构思就更难啦,写完它 吧!这样的题材,肇庆的作家不写,说不过去!”其时,这位老人家 刚以70岁高龄写出一部令人拍案叫绝的《南海1号传奇》,他说:“南 海1号这个题材只能我来写,因为我是阳江人,我真正当过渔民;这部 长篇我写得很爽也很痛苦,有时候心血来潮,三更半夜爬起来,写到 天亮,老婆骂不要命啦!”

都70后作家,老作家都不怕,我还怕什么?哪怕出版的时候将书 名改成《知府王泮》也要写,于是,便决定义无反顾地写下去。

我想,正如李神父所说的那样,只要从正面去反思,引向好的方 面发展,就一切都可迎刃而解。是的,人常常有意识的误判,当没有 理性对待去判断的时候,正能量也会变为负能量。因此,首先要排除 意识的歪曲,写出真实的东西来。那么,这部长篇,只要从东西方文化 交流的角度去写,不是一切问题都可以解决了吗?毕竟,人人都说, 哥伦布发现了美洲大陆,而利玛窦则发现了中华文化。

、、、、、、    

【精彩书摘】

许多年以后,我对西洋人利玛窦说:“如果不是痴迷丹术,也许 我就会像我爹一样,先是考取功名,然后再做个不大也不小的官。”

钩鼻碧眼的利玛窦听了,只是淡淡一笑,不置可否。 “如果不是痴迷丹术,也许我就不会认识你。”见利玛窦仍不搭

腔,我看了一眼墙上挂着的那幅《山海舆地全图》,继续喃喃自语。 那是一幅世界地图,是利玛窦应肇庆知府王泮的请求绘制的。窗前的 一张桌子上,一字排开摆放着天球仪、地球仪、象限仪等各种各样的 仪器。阳光从窗外斜斜照射进来,照到桌子上的三棱镜上,折射出彩 虹一般的七彩颜色。时间就像阳光里那些飘浮的尘埃,游离而又恍 惚,恍惚而又暂停。

那一刻,我不禁想起了我刚刚考取秀才的那些日子。那时,虽然 可以从县学得到一点学费和生活上的补助,但我并不感到一丁点的开 心。尽管我爹瞿景淳以学识、廉洁而享有盛誉,甚至他的书也到处为 人所诵读,并受到崇拜,但我们家过得却并不富裕。甚至我妹妹出嫁 时,我爹竟无力准备体面的妆奁。好在我的娘子吴氏稍有嫁资,而且 慷慨大方,这才解了我们家的燃眉之急。我娘子之所以如此慷慨,是 因为她始终相信,只要我发奋读书,在科举这条道路上继续走下去的 话,最终是可以走向显达的。她始终认为,要彻底摆脱捉襟见肘的家 境,这是唯一的途径,也是唯一的办法,当然了,前提是我不能再像我爹那样过于清高与廉洁。

 事实上,如果我继续应乡试,然后再参加会试甚至殿试的话, 是完全可以像我爹瞿景淳一样功成名就的。我跟我爹一样,从小便聪 慧,都被当地人称作神童。我爹瞿景淳会走路时便能诵读《诗经·关 雎》,八岁已可吟诗作文。无奈家贫,考取秀才之后,我爹瞿景淳为 了生计只能久困于诸生间,以教书为生。一天夜里,我爹心中苦闷, 于是泛舟湖上散心。船至湖中央时,我爹忽见有成百上千的火光向他 逼近。当时,我爹并无惧色,厉声大喝:“景淳在此,来者何人?意 欲何为?”火光竟应声而灭。经历此事后,我爹一下子恢复了自信, 并发誓立志攻读,一定要考取功名。说来也奇怪,经过这件事之后, 我爹竟一帆风顺,先乡试中举,然后翌年会试又中会元,接着殿试再 高中榜眼,授翰林编修……我爹虽然高中出仕,可我却并没有感觉家 境的明显改变。只因为我爹为官实在太清廉了。清廉到什么程度呢? 譬如,郑王朱厚烷因冒犯皇上被废凤阳,我爹奉敕去册封其子朱载堉 为世子代理封地之事时,世子心里很害怕,临别时以重金相赠,我爹 竟拒不接受。当时恭顺侯为正使,已接受了世子暗地里送的礼金,但 见我爹拒受礼金,也只好极不情愿地悄悄把礼金给退了回去。又譬 如,我爹在礼部专典制诰时,锦衣卫陆炳怙宠骄横,先后娶四妾,还 想册封第五位小妾,于是登门拜访请我爹草拟制诰。我爹断然拒绝。 陆炳不死心,又去请权相严嵩代为说情,但我爹还是不答应。陆炳遂 趁夜以整袋黄金送去作为酬金,可我爹仍然不为所动。

我爹瞿景淳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虽然身材矮小,弱不胜衣,但 与贵幸权臣论理时却侃侃而谈,从不让步。他曾两次出任武举主考官, 一次出任乡试主考官,还做过侍读学士,掌管翰林院事与太常卿,又做 过南京国子监祭酒,后来还升为吏部右侍郎与礼部左侍郎兼翰林学士, 侍经筵,总校《永乐大典》与修纂《世宗实录》。按理,他如此位高权 重,财富肯定会滚滚而来、源源不断,无奈他实在过于清高与廉洁了, 始终没能给我们家带来多大的财富。家里人口众多,甚至有时候,我娘 还常常拿不出银两来支付日常的开销。再后来,我爹积劳成疾,加之年老多病,只好上疏请求归养,家里也就更加拮据了。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