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方美学史:(下)
  • 西方美学史:(下)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西方美学史:(下)

7.3 八五品

仅1件

上海奉贤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朱光潜 著

出版社金城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10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8223-9787802512597

上书时间2024-06-19

岁暮轩

六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朱光潜 著
  • 出版社 金城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0-10
  • 版次 1
  • ISBN 9787802512597
  • 定价 9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614页
  • 字数 60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西方美学史》是朱光潜先生1949年以后最重要的一部著作,也是我国学者撰写的第一部系统阐述西方美学思想发展的专著,其开创性的学术价值、丰厚的史料价值,空前乃至绝后,代表着中国研究西方美学思想的水平。许多学者认为,它仍是迄今为止国内学者写的同类著作中最好的一本,是北京大学以及全国高等院校文艺美学专业的基本读物。
【作者简介】
  朱光潜(1897-1986)安徽桐城人,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翻译家中国现代美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

  早年接受中国传统教育,1918年考入香港大学教育系,1925年冬留学欧洲,获博士学位。1933年回国,历任北京大学、中央艺术学院、四川大学、武汉大学教授;1946年至1986年一直在北京大学任教,讲授美学和西方文学。

  主要著作有:《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文艺心理学》、《悲剧心理学》、《谈美》、《诗论》、《谈修养》、《谈文学》、《谈美书简》、《西方美学史》等;译作主要有:克罗齐《美学原理》、柏拉图《文艺对话集》、莱辛《拉奥孔,或称论画与诗的界限》、爱克曼辑录《歌德谈话录(1823-1832)》、维柯《新科学》、黑格尔《美学》等。
【目录】

第一编 古希腊罗马时期到文艺复兴

第一章 希腊文化概况和美学思想的萌芽

一 希腊文化的概况

二 毕达哥拉斯学派

三 赫拉克利特

四 德谟克利特

五 苏格拉底

六 结束语


第二章 柏拉图

一 文艺和现实世界的关系

二 文艺的社会功用

三 文艺才能的来源——灵感说

四 结束语


第三章 亚里士多德

一 亚里士多德——欧洲美学思想的奠基人

二 摹仿的艺术对现实的关系

三 文艺的心理基础和社会功用

四 亚里士多德的美学观点的阶级性

五 结束语


第四章 亚力山大理亚和罗马时代:贺拉斯,朗吉弩斯和普洛丁

一 贺拉斯

二 朗吉弩斯

三 普洛丁


第五章 中世纪:奥古斯丁、托马斯·阿奎那和但丁

一 奴隶社会的解体和封建制度的奠定

二 基督教的传播和基督教会对欧洲的封建统治

三 中世纪文化的落后,教会对文艺的仇视

四 圣·奥古斯丁和圣·托马斯的美学思想

五 中世纪民间文艺对封建制度与教会统治的反抗

六 但丁的文艺思想


第六章 文艺复兴时代:薄伽丘、达·芬奇和卡斯特尔韦特罗等

一 文化历史背景

二 文艺复兴时代意大利的领导地位

三 意大利的文艺理论和美学思想

四 结束语


第二编 十七八世纪和启蒙运动

第七章 法国新古典主义:笛卡儿和布瓦洛

一 经济、政治、文化背景

二 笛卡儿的理性主义哲学和美学

三 布瓦洛的《诗艺》:新古典主义的法典

四 “古今之争”:新的力量的兴起


第八章 英国经验主义:培根、霍布斯、洛克、夏夫兹博理、哈奇生、休谟和博克

一 培根

二 霍布斯(附:洛克)

三 夏夫兹博理155

四 哈奇生

五 休谟

六 博克

七 结束语


第九章 法国启蒙运动:伏尔泰、卢梭和狄德罗

一 启蒙运动的背景和意义

二 启蒙运动者对文艺的基本态度

三 狄德罗的文艺理论和美学思想


第十章 德国启蒙运动:戈特合德、鲍姆嘉通、温克尔曼和莱辛

一 德国启蒙运动的历史背景

二 几个先驱人物


第十一章 意大利历史哲学派:维柯

一 18世纪意大利历史背景和文化概况

二 维柯的生平和思想体系

三 维柯的基本美学观点

四 对维柯的评价258


第三编18世纪末到20世纪初

甲 德国古典美学

第十二章 康德

一 康德的哲学思想体系

二 《判断力批判》

三 结束语


第十三章 歌德

一 歌德的时代和他早年的文化教养

二 歌德美学思想中几个中心概念

三 结束语


第十四章 席勒

一 《论美书简》和《审美教育书简》

二 《论素朴的诗和感伤的诗》

三 结束语


第十五章 黑格尔

一 黑格尔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和辩证法,它与过去哲学传统的关系以及它的内在矛盾

二 黑格尔美学的几个基本观点

三 结束语


乙 其他流派

第十六章 俄国革命民主主义和现实主义时期美学(上):别林斯基

一 文化历史背景

二 别林斯基的思想转变问题

三 别林斯基的美学观点


第十七章 俄国革命民主主义和现实主义时期美学(下):车尔尼雪夫斯基

一 车尔尼雪夫斯基与别林斯基的关系,他的哲学基础

二 对黑格尔派美学观点的批判

三 车尔尼雪夫斯基的美学观点

四 车尔尼雪夫斯基在美学上的功绩和缺点


第十八章 “审美的移情说”的主要代表:费肖尔、立普斯、谷鲁斯、浮龙·李和巴希

一 移情说的先驱:费肖尔父子

二 立普斯

三 谷鲁斯

四 浮龙·李

五 巴希

六 结束语


第十九章 克罗齐

一 克罗齐的哲学体系

二 克罗齐的基本美学观点

三 结束语


丙 结束语

第二十章 关于四个关键性问题的历史小结

一 美的本质问题

二 形象思维:从认识角度和实践角度来看

三 典型人物性格

四 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


简要书目

附录一:1963年初版《编写凡例》

附录二:1963年初版《序论》

附录三:1979年再版《序论》

译名对照表

编辑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