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乌蒙磅礴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乌蒙磅礴

40.6 7.0折 58 全新

仅1件

北京朝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罗建明、李东升 著

出版社贵州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

货号贵州

上书时间2024-07-25

川川书屋

七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罗建明、李东升 著
  • 出版社 贵州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0
  • ISBN 9787221092052
  • 定价 58.00元
  • 装帧 其他
  • 开本 24cm
  • 页数 494页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作者简介】

  罗建明,贵州省大方县人,1980年起在《贵州日报》《山花》等报刊上发表作品。系贵州省文联委员,贵州省作家协会会员,贵州省毕节地区文联党组书记、主席,毕节地区作家协会名誉主席。

  李东升,贵州省黔西县人。从1973年起陆续在《贵州日报》《人民文学》等报刊上发表文学作品。曾参加《红军在黔西北》《中国工农红军川滇黔边区游击纵队斗争史》等史书的编写。系贵州省作家协会会员、贵州省毕节地区作家协会副主席。



【目录】

前引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第二十章

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二章

第二十三章

第二十四章

第二十五章

第二十六章

第二十七章

第二十八章

第二十九章

第三十章

第三十一章

第三十二章

第三十三章

第三十四章

第三十五章

第三十六章

第三十七章

尾声

后记



内容摘要

  云南贵州交界地带,乌蒙山深处的一个村落,赫章哲庄坝,一九三四年的秋天来临了。

  这个秋天带来的不是收获,而是令人胆寒的灾难。从夏天起,一场百年不遇的旱灾,就无情地降临乌蒙山深处。透迤绵延、莽莽起伏、峰峦层叠的乌蒙山区,放眼四望,庄稼地满目焦黄;苞谷萎缩成枯黄的秸秆;水田在日甚一日的阳光烘烤下绽裂出龟纹般的缝隙;往日里叮咚奔流的山泉也干涸断流了。山腹中本来就贫穷的百姓被灾荒逼得或上山挖观音土或剐树皮用以充饥。尘土飞扬的古驿道上,一帮帮衣服褴褛的人步履艰难地走出山村讨口要饭,走在半道上,每每有虚弱的人或背靠地埂或倚树干喘息,绝望中就再也起不来了,僵硬地告别了人世,一双双睁大的眼睛怨愤地直视着苍天。

  席氏宗族祠堂,坐落在依山而建的寨子上端。此刻,是黔军何知重师二旅三团四营的驻地。院子里,三五成群的士兵,正围着地上黑糊糊的一盆盆微见苞谷粒的野菜汤开饭。正房堂屋营部,副营长陈尚龙正和二连长路绍明在棋盘上杀得难分难解,司务长席大宣、一连长席大方、三连长席中达等人正指手画脚地观战。卫兵杨龙生端来一盆和院子中一样的野菜汤放在桌上,向含着烟杆、抽着旱烟、紧皱着浓眉、仰望着窗外的席大明招呼道:“营长,开饭了!”席大明磕打烟杆,来到桌前,接过杨龙生递来的碗看了看:“怎么,是不是真要断粮了?”

  司务长席大宣忧心忡忡地接过话:“这不,昨天又匀两担粮食去救济乡亲,上面的粮饷又发不下来,再过两天确实要断粮了。”

  席大明冒火了:“克扣不说,该发的粮饷又一拖再拖,让老子这支队伍喝西北风去。大哥,你明天再去催催。”

  席大宣为难地说:“陈副营长连续跑了三趟水城,团部都说上面没拨下来,去也白搭。”

  副营长陈尚龙从棋盘边走过来,摇摇头:“大宣说的是实话,去了也白跑。”席大明把碗猛然一甩,野菜汤泼了一桌。面对几位惊讶的下属,他把袖口撸上胳膊:“照这样下去,咱们这支队伍非垮不可。这一营人,是乡亲们出钱出力装备起来的。编入王家烈部队,图的是在粮饷上减轻负担。争地盘、争位子要老子去流血卖命打仗火,现在又找借口叫咱们回来剿匪维持治安。剿啥子匪,还不是借机侵吞粮饷。”他义愤地摘下军帽,往凳子上一砸,“这回老子要当土匪啦!”

  历史的进程,在川滇黔三省交界的这片崇山峻岭中,步履迟缓。进化程度最具代表性的是,原始的火药枪逐步被先进的洋式步枪替代。抵御天灾人祸能力弱小的人们,在深山的腹地里,历来是以血缘、宗族为纽带,聚集成堡垒式、部族式的寨子而居。生存中带有明显的奴隶社会残留的形态,不时会为自身的生存或财富积累发生争斗、掠夺。人强马壮的一方会强迫弱小一方的人口做奴隶、劳动力;强占土地扩充耕种以获得粮食;掠夺畜群以增加财富……同时宗教信仰、族别姓氏的不同,也常因些许小事而引发械斗,一家肇事,全族、全寨参与,残酷的争斗中双方不少人打得非死即伤;再加上民国以来军阀混战,三省交界地各路队伍你来我往,兵灾匪患多如牛毛等种种原因,于是为了族人、村落利益,各地均从办民团开始,逐渐形成村落、族部武装,以保护家族、村寨的生存。这种亦农亦兵的武装,在这片高原上比比皆是。席大明的队伍便是以保护席氏家族的利益而产生的。虽经军阀部队多次拉拢收编,但大多数时间都以常驻家族所在地为主。此时,大荒之年,为族人生计、为周边穷苦干人生计、为这三百多人队伍的生计,席大明要用历朝历代穷人惯用的手段来对应了。



精彩内容

  神秘的古夜郎疆域,磅礴的乌蒙山腹地黔西北,中共贵州第一个党支部在这里诞生。“遵义会议”期间,党中央将其组建为长征途中唯一的省级党组织——中共贵州省工委,赋予其在贵州、在黔西北开展武装斗争、创建根据地的战斗任务。

  一九三六年年初,以争取创建湘鄂川黔新根据地,继续坚持和发展江南革命斗争为目标,红二、六军团挺进黔西北,创建了以川滇黔为红色区域的长江以南的最后一块完整意义上的根据地。在三省要冲毕节,成立了以任弼时为书记的中共川滇黔省委、贺龙为主席的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川滇黔省革命委员会,组建了苏区地方部队贵州抗日救国军。贫苦干人欢歌笑语,五千青年踊跃参加红军。“三省红都”毕节——江南最后一块根据地步入“黄金时期”……小说以波澜壮阔的根据地建设为背景,以贵州抗日救国军坚持根据地武装斗争为切入点,以极富传奇、曲折跌宕、惊心动魄的故事,雄浑、真实地第一次展示了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画卷。乌蒙山深处的失败令蒋介石震怒;“左”倾机会主义的危害令人叹息;悲壮的牺牲令人潸然泪下;凄美哀婉的爱情令人愁肠百结……作品不但浓墨重彩地精心塑造了一群侠义英武、朴实自觉地献身革命的红军指战员形象,而且还使叱咤风云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贺龙、任弼时、萧克、王震等崇高身影跃然纸上,既补充、丰富了气势磅礴的长征史实,又展现了黔西北丰厚的历史文化。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