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宗教的起源与发展
  • 宗教的起源与发展
  • 宗教的起源与发展
  • 宗教的起源与发展
  • 宗教的起源与发展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宗教的起源与发展

50 九品

库存2件

北京大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英]麦克斯·缪勒 著;金泽 译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03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13-2

上书时间2024-04-16

大张书店

六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英]麦克斯·缪勒 著;金泽 译
  •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0-03
  • 版次 1
  • ISBN 9787208091139
  • 定价 30.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50页
  • 字数 221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学术译丛
【内容简介】
  宗教是怎样产生的?又是怎样发展的?它在人的心灵中有何基础?这个主题是宗教学开创时期学者们最热衷的课题。作者认为,宗教产生和发展是沿着三条基本线索展开的,这就是从自然对象中形成物质宗教,从人类自身中形成人类宗教,然后在心理宗教中合流。
【目录】
中译本序
第一章无限观念
一、宗教起源的问题
二、施特劳斯:我们还有宗教吗
三、古代的宗教
四、宗教学
五、古代信仰和现代信仰的不同
六、宗教的定义
七、“宗教”的语源本意
八、宗教的历史面貌
九、康德和费希特的宗教定义
十、有崇拜或没有崇拜的宗教
十一、施莱尔马赫的定义(依赖)和黑格尔的定义(自由)
十二、孔德和费尔巴哈
十三、给宗教下定义的困难
十四、宗教的特征
十五、宗教,乃是领悟无限的主观才能
十六、感性、理性和信仰这三种功能
十七、“无限”的意义
十八、有限论者能理解无限吗
十九、双方所接受的条件
二十、对无限的理解
二十一、无限大
二十二、无限小
二十三、无限观念的发展
二十四、没有无限就没有有限

第二章拜物教是宗教的原始形式吗
一、无限观念的首要动力
二、玛那,美拉尼西亚人称呼无限的名称
三、拜物教,一切宗教的原始形式
四、拜物教一词的发明者布罗塞斯
五、神物名称的起源
六、神物名称的错误延伸
七、研究未开化部落的益处
八、宗教中常出现的退化
九、研究未开化人宗教的困难
十、未开化人的语言
十一、未开化人的数词
十二、未开化人中无历史
十三、未开化人中无道德
十四、未开化人中普遍有宗教
十五、有文字民族的宗教的研究
十六、未开化人宗教的研究
十七、流行观念对旅行者的影响
十八、未开化人中没有公认的权威
十九、祭司的权威
二十、未开化人不愿谈论宗教
二十一、神物意义的扩展
二十二、拜物教的起因
二十三、无所不在的拜物教
二十四、没有一个宗教仅由拜物教构成
二十五、非洲宗教中的较高成分
二十六、动物崇拜
二十七、心灵崇拜
二十八、非洲宗教的多元性
二十九、假设对拜物教的心理需要
三十、如何产生神物的超自然属性
三十一、拜物教的偶然起因
三十二、未开化人像儿童吗
三十三、四个阶段
三十四、拜物教不是宗教的原始形式

第三章印度古代文献为研究宗教起源所提供的材料
一、研究宗教文献的益处
二、犹太教、琐罗亚斯德教等宗教观念的发展
三、印度宗教的发展
四、《吠陀》在宗教学中的正确地位
五、梵语文献的发现
六、佛教,印度古代文献和现代文献之间的疆域
七、被看作启示的《吠陀》
八、《吠陀》语言的历史特征
九、《吠陀》文献的四个时期
十、《吠陀》的口头传颂
十一、
第三章附言

第四章对可知的、半触知的、不可触知的对象的崇拜
一、宗教的证据不完全是凭感觉的
二、外在的启示
三、内在的启示
四、感官及其证据
五、“明显的”一字的意义
六、感觉对象分为可触知的和半触知的
七、树木
八、山岭
九、河流
十、大地
十一、半触知的对象
十二、不可触知的对象
十三、古代人关于众神特征的证据
十四、《吠陀》的证据
十五、未分化的雅利安语的证据
十六、语言的起源
十七、古代的概念
十八、一切都命名为主动的
十九、“主动的”并不就是指人
二十、语法的性
二十一、助动词
二十二、呼吸
二十三、生长
二十四、居住
二十五、最初的表达
二十六、相似,最初获得的否定
二十七、持久的描述语
二十八、《吠陀》神祗中可触知的对象
二十九、《吠陀》神祗中半触知的对象
三十、火
三十一、太阳
……
第五章无限与规律的观念
第六章论单一神教、多神教、唯一神教和无神论
第七章哲学与宗教
附录:专有名词译名对照表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