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来入侵生物控制
  • 外来入侵生物控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外来入侵生物控制

馆藏

9 2.6折 35 九品

仅1件

北京大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陈集双、姜永厚 著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01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28-2

上书时间2023-10-23

大张书店

六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陈集双、姜永厚 著
  • 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6-01
  • 版次 1
  • ISBN 9787308046114
  • 定价 35.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其他
  • 页数 246页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和国际贸易的不断增长,因外来生物入侵而引发的生物灾害和生物安全问题,已成为全球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据美国、印度和南非向联合国提交的报告称,他们每年因外来生物入侵而造成的,不包括无法计算的隐性损失在内的经济损失分别达1380亿美元、1200亿美元和980亿美元。在我国,仅烟粉虱、紫茎泽兰、松材线虫病等儿种外来入侵生物,每年给农林牧渔业生产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就达574多亿元。
目前在我国几乎所有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已发现了外来入侵生物。据统计,入侵我国的外来生物已达400余种。近十年来,新入侵我国的外来入侵生物至少有20余种,平均每年递增1~2种。更值得我们引起重视的是,其中有些外来入侵生物是被当作有益生物而有意引进的——在我国目前已经造成危害的107种外来入侵生物中,有62种最初是被当作有益生物引进的,例如:号称“植物杀手”的“一枝黄花”,最初被当作庭院观赏植物引入的;严重破坏沿海生态、外号“食人草”的大米草,是从英、美等国引进以保护滩涂的;现在南方稻区肆虐,为害水稻的福寿螺,是作为可食用的动物蛋白资源而引进的……
这些现象的出现,从表面上看,似乎只是因为人们对新生物资源的兴趣和追求,而使有害生物入侵“有机可乘”,但从更深层次的原因分析,则是由于我们缺乏起码的生态学知识,缺乏起码的法制观念,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
【作者简介】
陈集双,土家族,1962年生,教授,博士生导师,生态学博士,浙江省政协委员,浙江外来入侵生物控制省级研发中心主任,浙江省生物物种资源保护专家组组长;主要从事植物病毒病害和外来入侵生物诊断与综合利用研究,近年来主持这一领域国家863项目、浙江省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20余项,完成发明专利15项;.现为浙江理工大学生物工程研究所所长。
姜永厚,1971年生,博士,助理研究员,浙江大学昆虫学专业毕业。研究生期间从事昆虫群落生态学和转基因植物的环境安全性研究,参与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973项目4项,发表论文十余篇;现工作于浙江理工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主要从事教学和动物病毒的分子检测研究。
【目录】

前言
第一章绪论:防御外来生物入侵
第一节外来入侵生物及其入侵
第二节生物入侵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第三节动物疫病与人类健康
第四节禽流感及其在社会公共卫生中的意义
参考文献

第二章入侵有害生物风险性分析
第一节生物入侵及其生态风险分析
第二节基于.NET的专家系统在有害生物风险评估中的初步应用
第三节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具体案例
参考文献

第三章外来入侵生物检验检疫技术
第一节植物病毒诊断技术
第二节动物病毒检测技术
第三节分子生物学技术在松材线虫研究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第四章浙江省生物入侵的现状
第一节我国生物入侵现状及控制策略
第二节浙江农业有害生物疫情普查和技术推广
第三节浙江省人畜共患病防治现状及对策
附社会公众生物安全意识问卷调查
参考文献

第五章浙江省外来入侵生物的防控实践
第一节外来入侵植物及防治
第二节农业病虫害及其防治
第三节动物疫病及其防治
第四节转基因技术与外来人侵生物控制
参考文献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