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语精读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论语精读

正版闪电发货

23.12 3.4折 68 全新

仅1件

北京朝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赵文源 著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08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11-28

北京雨洋图书文化

七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赵文源 著
  • 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7-08
  • 版次 1
  • ISBN 9787308170291
  • 定价 6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62页
  • 字数 55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孔子为人真诚,个性堪称完美,极富人格魅力。他处事不偏不倚,通权达变,讲求实际;但同时又是一个坚定的理想主义者。他高举“仁”的旗帜,关怀国计民生,斥责暴君苛政,念念不忘恢复西周盛世“郁郁乎文哉”的“礼”。
  “仁”和“礼”都是孔子思想的核心范畴。孔子讲“仁”,往往侧重点各有不同,极大地丰富了“仁”的内涵。他提出的“仁”,融人伦道德、政治理想于一炉,合自我、他人、家、国、天下为一体,将孝、悌、忠、信的道德观念扩大到政治关系之中,构建出一种宗法制的伦理、政治思想体系。从现有的古文字材料看,“仁”字*早出现在春秋晚期的侯马盟书中。“仁”是会意兼形声字,用二、人会亲善待人之意。《说文·人部》:“仁,亲也,从人,从二。”在《论语》中,“仁”这个字共出现109次,有58章论及。孔子所说的“仁”有时指以爱人为基本规定的处理人际关系的一种普遍准则,如:“樊迟问仁。子日‘爱人’。”(12.22)孟子据此明言“仁者爱人”(《孟子·离娄下》)。有时“仁”指恭敬、宽厚、诚信、聪敏、恩惠等具体的行为规范,比如孑L子在回答子张问仁时,对仁的内容,作过这样的说明:“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五者为“恭、宽、信、敏、惠”(17.6)。有时“仁”又指的是道德修养所达到的境界,如:“克己复礼为仁”(12.1),就是说通过约束自我而做到言行举止都合于礼,这就是仁。孔子把“仁”作为人生追求的理想,提出“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15.9),这是孔子对人类文明建设与理想情操完善的一大贡献。孔子还对于什么不是仁作过解释,说“巧言令色,鲜矣仁”(1.3、17.17)。而根据有若的理解,“仁”的根本在于孝父敬兄,主张“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1.2)。孝悌不仅是推己及人的出发点,而且也是“礼”的核心表现。
  仁是规范人们相互关系的原则,要求与人相处心存真诚,反省责己,“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13.6)。还要克制私心,将心比心,推己及人,一方面“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6.30),另一方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12.2、15.24),曾子将此称为“忠恕”之道(4.15)。“礼”是指西周以来君主等级制社会的传统秩序和体制以及与此相应的礼节仪式和道德规范,是君主和臣民应当共同遵守的准则。“礼”和“仁”是表里关系,“仁”统帅“礼”,“礼”是贯彻“仁”的具体措施。孔子说:“人而不仁,如礼何?”(3.3)孔子设想用“仁”这种伦理道德来充实作为社会准则的“礼”,使冷冰冰的“礼”具有了真诚的温情,将其由人们行为的外在约束转化成为人心的内在要求,从而得到自觉的遵守。
  在孔子的理想国中,君主应当把“博施于民而能济众”(6.30)视作*高境界,谨严修身,以身作则,控制租赋徭役以富民教民;臣民则各尽职守,努力劳作以尊奉君主。从个人的角度来说,孔子强调的是责任而非权利,这多少有些一厢情愿,看似迂阔。然而作为政治哲学之一,实践证明了儒家哲学的显著成效。从整个人类历史上看,中国大概是这个星球上治理水平高的地区,这和孔子学说所发挥的作用不无关系。
  孔子自称“述而不作”(7.1),并没有留下什么亲手编写的著作。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这些中国*古老的典籍,大约只是经过孔子之手整理的讲义教材。古书中有关孔子思想言行的资料虽然不胜枚举,但多不可信。一般认为,由孔门弟子或再传弟子记录编纂的《论语》,是研究孔丘思想*可靠的依据。《左传》与<史记·孔子世家》中的相关记载也较可靠,同为研究孔子思想的重要资料。
【作者简介】
  赵文源,山东青岛人,浙江大学中国古典文献学博士、哲学站博士后,现在浙江财经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任教。在《语言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多篇,著有《朱子易注考源》、《中古注释词语考释》等专著多部。
【目录】
学而篇第一
为政篇第二
八佾篇第三
里仁篇第四
公冶长篇第五
雍也篇第六
述而篇第七
泰伯篇第八
子罕篇第九
乡党篇第十
先进篇第十一
颜渊篇第十二
子路篇第十三
宪问篇第十四
卫灵公篇第十五
季氏篇第十六
阳货篇第十七
微子篇第十八
子张篇第十九
尧日篇第二十
附录一:孔子事略
附录二:《论语》人物小传
附录三:研读《论语》参考书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