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视界的革命——中国视频媒体产业市场考察报告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视界的革命——中国视频媒体产业市场考察报告

正版闪电发货

69.3 3.5折 198 全新

仅1件

北京朝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张海涛 ;胡占凡

出版社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06

版次1

装帧其他

货号Z01-27

上书时间2024-06-25

北京雨洋图书文化

七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张海涛 ;胡占凡
  • 出版社 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20-06
  • 版次 1
  • ISBN 9787504383785
  • 定价 198.00元
  • 装帧 其他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624页
【内容简介】
《视界的革命——中国视频媒体产业市场考察报告》利用海量的权威大数据来描绘出我国五大视频媒介(电视、电影、网络、移动、户外)的用户消费、内容生产、播出与收视、产业经营等相关市场比较精准的“画像”,然后再通过科学、系统、全面的分析与归纳,汇聚而成中国大视频产业波澜壮阔的宏伟生态“画卷”。让数据来说话,将文理融通,是一部既有实践意义也有相当理论价值的高品质研究专著,它对于大视频领域的管理者、参与者、研究者、在校师生都有着重要的参考与启示意义。而且,本书对于占世界人口1/5国度视频市场发展演进情况的专项研究,具有重要的国际参考与借鉴意义。
【作者简介】
张海涛,山东省荣成人,1968年参加工作,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毕业,在职研究生学历,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原副局长、党组副书记。 现任十二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广播电影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会长、分党组书记。

 

胡占凡,黑龙江木兰人,1970年参加工作,1976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北京广播学院新闻系研究生班毕业,高级编辑。 曾任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党组成员,中央电视台分党组书记、台长。现任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届全委会委员、副主席,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主席。
【目录】
第一部分  视界无疆

中国视频媒体产业之宏图大业 / 3

张海潮  中广联合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博士生导师

一、中国视频媒介用户市场画像——用户即命运 / 3

(一)视频主导传媒消费,电视和网络视频用户接触度最高 / 4

1. 视频媒介用户接触次数逾非视频媒介11倍,电视和网络视频接触频次最高 / 

2. 广播以不可替代的传播优势排名用户接触度前五,报纸、杂志用户接触次数位居倒数第三和倒数第一

(二)视频媒体国内复合用户总规模逾29亿,其中电视用户最多,移动用户增长最快 / 4

1. 电视频道国内用户12.87亿 / 

2. 移动视频媒体国内用户5.5亿 / 

3. 网络视频媒体国内用户5.8亿 / 

4. 户外视频媒体复合用户总规模逾4亿 / 

5. 电影媒介城市观众逾1亿 / 

6.视频媒体国内复合用户总规模超29亿;电视用户占比逾44%;电视、网络、移动视频媒体用户总体占比83%

(三)网络视频男多女少,电影媒体女多男少;电影年轻用户、高等教育者比例最高 / 6

1. 网络视频男性比女性多18%,电影女性比男性多18%,其他视频媒体用户性别比例基本均衡 / 

2. 电影18~40岁青年占比92%;网络视频与移动视频15~44岁年轻群体亦达到87%和80%;电视和户外视频用户年龄分布较均匀 / 

3.电影、户外视频、网络视频、电视媒体、移动视频高等学历用户分别为86%、40.7%、12.6%、11.3%和5.4%,电影高等教育比例为移动视频用户的16倍

(四)五大视频媒体用户画像 / 8

1. 电视媒介用户画像:数量规模市场领军,“广谱”分布特色极为明显,为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媒介用户形象 / 

2. 网络视频媒体用户画像:规模排名第二,男多女少,青年群体高达87%,总体可视为充满活力的年轻媒介用户形象 / 

3. 移动视频媒体用户画像:用户规模排名第三,青壮年比例相接近,应用最为灵活自由,为个性化消费特点突出的媒介用户形象 / 

4. 户外视频媒体用户画像:职场精英与市井百姓悉数网罗,为“上得厅堂下得厨房”的媒介用户形象 / 

5. 电影媒介用户画像:女多男少,城市观众主导;青年与高学历者占比均超过85%,为高大上的“年轻小资”用户形象

(五)小 结 / 10

1. 用户总规模十年增长近100%,中国视频媒体产业欣逢发展盛世 / 

2.“跨屏”与“共时”消费成为常态,取长补短组合观看是主流应用方式 / 

3. 视频媒体复合用户规模已逾总体人口2倍,“此不消,彼仍长”是用户增长的主要方式 / 

4. 全民共享视频饕餮盛宴,眼疾增加是为视界繁荣伴生物

二、中国视频媒介内容市场画像——媒介即内容 / 13

(一)电视媒体内容生产格局 / 14

1. 节目总产量:365万小时,每分钟生产14小时新节目 / 

2. 电视节目创作:推出新节目600余档,节目形态、内容与人物“跨界”成为趋势

(二)网络视频媒体内容生产格局 / 16

1. 节目生产:网络剧等娱乐节目约5300部/档,总产量约为14.2万小时;沙盒类射击游戏成为市场主打 / 

2. 节目创作:种类日益齐全,向着品牌化、系列化方向发展

(三)移动视频媒体内容生产格局 / 18

1. 短视频总产量:UGC产能约50亿个,约8333万小时;PGC产量为6.8万小时  / 

2. 短视频创作:题材类型多元化,表现领域细分化 / 

3.移动直播内容生产:秀场直播、游戏直播产能规模约达52.56亿小时;电商直播开创出千亿级市场;泛众直播已成重要生产力量 / 

4.移动直播内容创作:主播从“颜值”向“价值”转型,平台从个人秀场向专业化、垂直化发展;创新能力仍显不足,面临整体转型升级 / 

5.生产运营向着MCN化演进,构建合作共赢友好发展生态 / 

6.传统媒体在媒体融合发展上的高歌猛进

(四)户外视频媒体内容生产格局 / 31

1.内容型户外视频媒体节目生产与创作:新闻、文娱、服务节目主打,“场景营销”运用较为充分 / 

2.广告型户外视频媒体内容生产与创作:以提高收视体验为核心,广告创意内容化 / 

3.融入信息交互和智能新技术,向着社交化、数字化、智能化演进

(五)电影媒介内容生产格局 / 32

1.电影生产:年产影片970部、总时长近1300小时,其中故事片798部,合拍影片达84部 / 

2.电影创作:喜剧、动作片最聚人气,“新主流电影”成效斐然,题材类型多元化

(六)无人机、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视频的生产与创作 / 35

1.无人机震撼表现力令“视界洞开”,向着智能化、个性化方向发展 / 

2.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技术已得到初步应用普及,或用“电子游戏”颠覆电影、电视、游戏之区别,且行且探寻

(七)中国视频媒体内容生产总规模 / 37

1.内容总产量:约 53.43亿小时  / 

2.人均新节目占有近4小时,移动视频媒体产能市场占比约99%

(八)中国视频媒介内容生产投资总规模 / 38

1. 电视媒体节目总投资519亿元,电视端投入426亿元,新媒体投资约93亿元 / 

2. 网络视频媒体节目总投资约455亿元,内容购买成本高于节目制作投入 / 

3. 移动视频媒体内容生产投资约137亿元 万众巨大免费产能“红利” / 

4. 电影节目生产投资约100亿~110亿元 / 

5. 户外视频媒体内容生产投资:自制节目投入少,品牌商家包揽广告生产投资 / 

6. 视频媒体内容投资总规模约1216亿元 ;电视内容生产投入行业第一;影视剧类产品投资占比56%

(九)五大视频媒体内容生产画像 / 41

1.电视媒体内容生产画像:b( ̄▽ ̄)d ,ㄟ(≧◇≦)ㄏ,ヾ( ̄ー ̄)X(^▽^)ゞ / 

2.网络视频媒体内容生产画像: ,( ̄??),(o>ε(o>u(≧∩≦) / 

3.移动视频媒体内容生产画像:(○′?д?)? ,?(′?`*), / 

4.电影媒体内容生产画像:┌( _ゝ` )┐ 、?( ? ? ??)、 ,d==== / 

5.户外视频媒体内容生产画像:━━( ̄ー ̄*|||━━ ,(-@y@),o(^▽^)o,( ╯▽╰),

(十)小 结 / 44

1.爆发性扩容与品质升级是发展主旋律,产能规模10年增长约1500倍;移动视频媒体成为内容市场最大“源头活水” / 

2.重新定义“内容为王”:优质内容 适配渠道 合适语态

三、中国视频媒介播出与收视市场画像——充裕即匮乏 / 49

(一)电视媒体播出与收视版图 / 50

1.电视公共频道播出与收视:频道3493套,全年播出1881万小时,收视总时长10864亿小时,人均日收视2.3小时,比上年下降13分钟 / 

2.电视新媒体端传播与收视:视频客户端播放总量逾700亿次;三大互联网络视频平台用户数量逾11亿 / 

3.电视媒体国际传播与收视:频道用户5亿左右,新媒体端用户逾1亿,国际话语权达到新高度 / 

4.中国电视媒体全球内容传播总量17.8亿小时 ,总收视量10881亿小时 ,复合用户总规模18.87亿 

(二)网络视频媒体播出与收视版图 / 54

1. 全年播放6687亿次,约3344亿小时,人均日应用3.2次 / 

2. 独播与内容付费成为优质视频内容网络主流播放方式 / 

3.网络剧向电视市场与海外市场拓展有所建树

(三)移动视频媒体播出与收视版图 / 55

1.播放总次数7495亿次,人均日应用3.7次 /

2.八成短视频用户以放松休闲为主要诉求,互动率达到83%,零散时间成为“黄金时间” / 

3.体育、游戏、秀场直播消费占比80%;游戏、秀场直播用户年增长超过1.4亿 / 

4.“走出去”积极踊跃,努力开拓海外新市场

(四)户外视频媒体播出与收视版图 / 56

1.播放屏幕60余万块,播出总量43亿小时  / 

2.全年用户接触总次数约2920亿次,收视总时长约49亿小时

(五)电影媒体放映与观看版图 / 57

1.影院近万家,银幕5.1万块,数量规模全球第一 / 

2. 全年放映7487万场,逾1.1亿小时;消费总时长约24亿小时;网络购票用户占比82%

(六)中国视频媒体播出与收视全景 / 58

1. 硬件设备:各类先进视频播映装备与设施逾12亿台(块) / 

2. 国内传播:电视频道近3500套,网络视听机构600余,影院近万家,户外屏幕逾60万块 / 

3. 国际传播:电视频道约30个,1个视频通讯社、226个账号 的新媒体传播矩阵,电影、电视节目发行辐射150多个国家和地区 / 

4. 国内播出与收视总规模:播出总量约5262亿小时,收视总量约16144亿小时,人均日消费视频约3.3小时 / 

5. 海外播出与收视总规模:电视频道播出逾26万小时,短视频观看约1375万小时;多种传播业态实现全球覆盖 /

6. 中国视频媒体全球播出总量逾5262亿小时,收视总规模逾16144亿小时,复合用户逾35亿

(七)五大视频媒介播出与收视市场画像 / 60

1. 电视媒介播出与收视市场画像 / 

2. 网络视频媒介播出与收视市场画像 / 

3. 移动视频媒介播出与收视市场画像 / 

4. 户外视频媒介播出与收视市场画像 / 

5. 电影媒介播出与收视市场画像

(八)小 结 / 62

1. 播映设备:10年增加6.8亿部(块),增长2.3倍,良好硬件基础成为产业繁荣发展的有力保障 / 

2. 视频手机:10年增长近12倍,成为第一视频应用设备 / 

3. 国内播出与收视:10年播出量增加14倍,收视总量增加约2120亿小时,电视收视量减少20% / 

4. 海外收视:电视用户10年增长超过8倍;新增移动视频用户逾1亿;视频通讯社、电影、电视节目发行覆盖全球 / 

5. 中国视频媒体全球用户总规模:35亿,10年增长2.3倍,近20亿人 / 

6. 复合传播——一种媒介传播新常态 / 

7. 取长补短——长视频影视剧是收视“中流砥柱”,短视频UGC活力关乎新市场持续繁荣发展 / 

8. 无互动不传播——互动性既是媒介形式也是表现内容 / 

9. 传播媒介社会“守望者”本质属性永远都不会改变,没有责任的利益不会长久 / 

10.“视界达人”之画像:每天4小时,全年61天亦真亦幻视界生活

四、中国视频媒介产业市场画像——媒介即商品 / 69

(一)电视媒体经营收入盘点 / 69

1. 广告收入1651亿元,增幅7%,市场比重27%(3年下降近6%) / 

2. 有线网络收入834亿元,减幅逾4%,市场占比13.7%(三年下降9.2%) / 

3. 新媒体收入278亿元,市场占比近5% / 

4.“其他收入”2608亿元,增幅32%,市场占比达43% / 

5.电视经营总收入6070亿元,三年平均增幅20%

(二)网络视频媒体经营收入盘点 / 70

1. 在线视频收入953亿元,增幅48% / 

2. 网络游戏收入716亿元,占据网游总收入44% / 

3. 网络视频媒体经营总收入1669亿元

(三)移动视频媒体经营收入盘点 / 71

1. 泛娱乐直播收入约441亿元,增长率93% / 

2. 短视频收入57亿元,增幅高达300% / 

3. 移动游戏收入904亿元,增长率36% / 

4. 移动视频媒体经营总收入1402亿元

(四)户外视频媒体经营收入盘点 / 71

1. 楼宇液晶屏收入逾370亿元,增长率20% / 

2. 街道电子屏、地铁户外电子屏收入分别约为140亿元和20亿元 / 

3. 地铁、公交电视收入分别约为50亿元和20亿元 / 

4. 户外视频媒体总收入634亿元

(五)电影媒体经营收入盘点 / 72

1. 国内票房收入559亿元,国产片票房占比54% / 

2. 海外市场收入达到创纪录的43亿元 / 

3. 映前广告和衍生产业经营收入约89亿元 / 

4.电影媒体总盈收近700亿元

(六)中国视频媒体收入总规模约10475亿元,三年平均增幅20% / 73

(七)五大视频介产业市场画像 / 74

1. 电视媒介产业市场画像 / 

2. 网络视频媒体产业市场画像 / 

3. 移动视频媒体产业市场画像 / 

4. 电影媒介产业市场画像 / 

5. 户外视频媒介产业市场画像

(八)小 结 / 76

1. 中国视频媒体10475亿元总营收占据传媒产业市场大盘55%,三年平均增幅20%,处于发展快车道

2. 视频媒介间经营重点差异明显,五类主营业务占据总体市场份额近50%;广告收入所占比重仅为

27%,多元化产业结构市场格局已经形成 / 3.视频媒体经营总规模10年增长约7.3倍,网络视频媒体盈

利增幅高达约464倍,移动视频媒体成为收入增速最快市场黑马 / 4. 广告内容化——“原生广告”代

表未来方向

五、中国视频媒介产业之宏图大业 / 79

(一)中国电视媒体产业宏图 / 79

1. 内容产品极具竞争优势,新闻、电视剧、综艺娱乐节目市场领军,移动视频领域重大新闻报道绝对主力 / 

2. 电视频道、新媒体渠道、国际传播收获全球复合用户近19亿,新增用户市场占比超过32% / 

3. 6070亿元营收占据视频媒体市场总份额56% ,成功完成产业结构多元化转型 / 

4. 应对频道用户流失,全面实现媒体融合发展,是对电视人集体智慧的大考 / 

5. 形象大使:雄风依旧的狮子

(二)中国网络视频媒体产业宏图 / 81

1. 自制与海纳百川内容产品满足近6亿用户自由收看需求 / 

2. 1669亿元收入位居行业第二,各项经营业务增长迅速 / 

3. 实现互联网电视应用的突破性发展,应对移动视频博兴引发的用户流失与市场萎缩等挑战,网络视频媒体也面临着转型升级 / 

4. 形象大使:威风凛凛的老虎

(三)中国移动视频媒体产业宏图 / 82

1.媒体共力,全民参与“大生产运动”海量产能引发视频应用革命 / 

2.“掌上世界”跃升传播主场,国家级重大新闻移动端三大央媒主导 / 

3. 经营收入增速全行业最快,媒介财富向移动端转移成为趋势 / 

4.优质内容依然缺乏,MCN化成为重要发展方向 / 

5.形象大使:展翅高飞的雄鹰

(四)中国电影媒体产业宏图 / 84

1. 观影设施居于世界先进水平,成为全球电影市场增长主引擎 / 

2. 跨媒体应用能力极为突出,国际化水平大幅提高 / 

3. 传播主渠道、主营模式或发生重大变化 / 

4.形象大使:人见人爱的大熊猫

(五)中国户外视频媒体产业宏图 / 85

1. 都市居民一网打尽,网聚3000余亿次眼球关注 / 

2. 聚沙成塔收获成果逾600亿元,都市化进程加快市场前景光明 / 

3. 形象大使:很有人缘的喜鹊

(六)中国视频媒体产业之宏图大业 / 86

1. 视界无疆——1200亿元内容生产投资,5262亿小时节目播出,汇聚35亿全球复合用户,收获逾万亿元丰硕市场回报 /

2. 媒介市场主导——日均3.4小时视频应用成为全民信息获取、娱乐消费主要方式,极大促进世界1/5人口文明进程 /

3. 永远在路上——是为视频媒体产业发展的起点与宿命

六、本章小结 / 89

(一)媒介进化论——赋能、回归、解放 / / 89

1. 媒介即赋能——信息传播体外化是我们这个物种的力量之源 /

2. 媒介即回归——“不忘初心”向着更多地复制人类自然交流状态发展演进 /

3. 媒介即解放——“看、玩、乐、用”传播潜能获得不断释放

(二)媒介娱乐消费增加是一种社会进步,文化精神“娱乐至死”现象从未发生,短视频和泛

娱乐直播海量内容溢出是媒介“娱乐化”发展至为重要的影响因子 / 94

1. 影响视频媒介“娱乐化”发展的四种力量 /

2. 短视频与泛娱乐直播:海量溢出内容是造成媒介“娱乐化”发展极为重要因素 /

3.“泛娱乐”与“碎片化”代表传播本源的一种回归,但传媒产品绝不都是“欢乐总动员”与“微”形态,

长视频、严肃内容自有其不可替代的市场地位 /

4. 媒介娱乐消费增加是一种社会进步,文化精神“娱乐至死”现象从未发生

(三)媒介进化五段式 / 97

(四)未来已来——走向新文明 / 100

结束语 / 103

第二部分 中国视频媒体生态大观

第一章 多屏共生时代“逆生长”的中国电视 / 107

丁  迈  中国广视索福瑞媒介研究(CSM)董事、总经理

一、电视节目生产 / 108

(一)节目总产量:持续增长,日均生产10000小时,每分钟生产14小时 / 108

(二)新闻资讯节目:每天生产3000小时,播出2222档 / 109

1. 中央级频道新闻节目:综合优势明显 / 

2. 地方频道新闻节目:更接地气,主打民生新闻

(三)电视剧:产能回归理性,市场集中度依然较低 / 110

(四)综艺类节目:全年推出223档真人秀,类型发展多元化 / 110

(五)纪录片:年产约2万小时,多屏传播力有较大提高 / 112

二、电视节目创作 / 112

(一)新推节目:逾4000档,综艺、服务、专题、青少节目创新力度大 / 113

(二)态度转变:放下身段,关注民生 / 113

1.视角下移:百姓成为主角 / 

2.服务类节目:消费升级背景下的兴盛

(三)“文化类”综艺的繁荣,与“混搭”之流行 / 114

1.“文化类”综艺:主打知识分享与价值传承 / 

2. 内容与角色的“跨越边界”:兼收并蓄,相得益彰

(四)大“IP”并非万能,现实题材剧强势回归 / 115

1. 重视二度创作:极大关乎剧集成败 / 

2. 现实主义作品领军:永远是电视剧创作主流

(五)拓宽传播渠道,进军短视频领域 / 117

(六)节目创新:既是发展需要也是业者宿命 / 118

(七)加强政策引导,坚持正确导向 / 119

1. 政策引导成效显著,主旋律节目风光无限 / 

2. 台网节目施行统一标准,营造健康向上的视听环境

三、电视节目播出 / 120

(一)播出总量稳步增加,专题服务、广告节目增幅较大 / 120

(二)播出市场竞争白热化,不同类型频道差异化生存 / 121

1. 中央级频道:播出比重较均衡,专题、新闻节目最具竞争力 / 

2. 省级上星频道:把控优质剧资源者“赢家通吃”,青少年节目表现抢眼 / 

3. 地面频道:大剧“流失”加剧,生活服务、民生新闻为重要支柱

四、电视观众与收视行为 / 124

(一)观众总规模:稳中略升,高达12.87亿 / 124

(二)观众特征:青壮年、低学历、低收入者占比巨大,收视偏好差异化明显 / 125

1. 年龄结构:青壮年观众占比达80% / 

2. 学历情况:初中以下学历观众占比70% / 

3. 职业分布:农/渔/牧/无业群体数量较多 / 

4.收入结构:中低收入观众依然为大 / 

5. 收视偏好:社会角色严重影响收视选择

(三)重大收视变化:全天收视下降13分钟,青壮年观众减少16~17分钟 / 127

1.全年收视走势:更趋扁平化,细分人群收视个性化 / 

2. 黄金时段:收视萎缩加剧 / 

3. 全天收视时长:比上年下降13分钟 / 

4. 35~54岁青壮年观众:同比下降达16~17分钟 / 

5. 越高学历观众:收视时间越短 / 

6. 重大利好:时移收视日均用户逾5000万,超过市级频道份额1倍多

五、电视收视竞争格局 / 132

(一)收视竞争白热化,频道两级分化加剧 / 132

1. 中央电视台收视“一路高歌”,竞争优势进一步凸显 / 

2. 头部卫视强者愈强,地面频道处于下滑通道

(二)突出自身优势,形成差异化竞争格局 / 135

1. 各级频道组倚重节目类型存在差异 / 

2.不同频道组各自拥有专属收视高峰

(三)不同类型节目收视比重基本保持稳定 / 136

1.电视剧收视比重有所增加,省级频道占比70% / 

2.综艺节目收视减少,省级频道占比58% / 

3. 新闻节目收视稳定,专题、青少、电影节目收视略增

(四)时移收视聚焦娱乐节目,优质频道时移市场占先 / 138

1.湖南卫视、浙江卫视和中央台八套位居时移收视三甲 / 

2.电视剧、综艺、电影成为时移收视重点

六、电视产业市场 / 141

(一)电视媒体进入收入多元化时代 / 141

1.收入总额增加,收入结构调整

(二)电视广告投放额略有回升,央视拔得市场头筹 / 143

1.投放总额小幅增长,电视广告止跌回升 / 

2. 投放品类整体稳定,化妆品、浴室用品降幅最大 / 

3. 药品业占据投放额Top10品牌80%江山 / 

4. 央视广告增幅达32%,其他频道组市场占有出现不同程度下滑

(三)电视广告的创新发展 / 146

1. 央视推出“国家品牌计划”,权威平台提升广告价值 / 

2. 以节目品质提升平台价值,创新“广告 ”营销模式

七、电视媒体的融合发展 / 147

(一)把控重大报道资源,“中央厨房”“三微一端”扩大传播声量 / 147

(二)发力原创精品、垂直领域深耕,细分用户市场 / 148

(三)发挥制作优势,跨越渠道壁垒 / 149

八、未来发展趋势 / 149

(一)VR技术、智能家居系统、5G网络引领电视进入智媒时代 / 149

(二)大众与小众节目、原创与IP翻拍、专业与业余制作并存共荣 / 150

(三)影视产业迎来巨头时代,跨界融合将成为新常态 / 152

(四)盈利模式更趋多元,市场空间仍然巨大 / 153

小 结 / 153

第二章 从电影大国向电影强国的转型之路 / 154

尹 鸿  北京电影学院高精尖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清华大学教授

梁君健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

孙俨斌  北京电影学院管理学院讲师

一、电影产业发展的新常态 / 155

(一)世界第一大电影市场目标几近实现 / 155

1. 影片产量近千部 / 

2. 票房增长幅度明显 / 

3. 国产片市场份额占优 / 

4.观影人次快速增加 / 

5.银幕和影院数量继续增长

(二)在法律保障下长足发展 / 157

1. 依法整顿和规范电影市场 / 

2. 地方政府出台促进电影发展政策 / 

3. 鼓励国产电影放映 / 

4. 规范点播影院管理

二、资本和网络技术驱动下的产业格局调整 / 158

(一)资本高烧减退,投资回归理性 / 158

(二)电影行业三分天下,扬长避短各展所长 / 159

1. 老牌企业稳扎稳打,分散风险,构建全产业链 / 

2. 市场新秀跨界而来,初生牛犊紧追猛赶 / 

3. 网络电影既加强内容占有,又着眼渠道建设

三、类型多样、品质为王的电影创作和生产 / 160

(一)动作电影最受欢迎 / 160

(二)喜剧影片成为热门 / 161

(三)奇幻题材市场发力 / 161

(四)悬疑电影量质齐增 / 162

(五)新主流类型片已成气候 / 162

(六)文艺片和小众电影多样化发展 / 162

(七)网络大电影追求精品化、类型化与系列化 / 162

(八)“走出去”成效显著,国际接轨乃大势所趋 / 163

四、中国电影产业存在的危机与挑战 / 163

五、品质为王新时代 / 166

第三章 走向融合发展与产业升级的中国网络视频产业 / 169

司 若 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影视传播研究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吴 楠 中国传媒大学电影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一、网络视频产业概况 / 169

(一)行业快速发展,市场规模或破千亿 / 169

(二)市场竞争激烈,产业格局初成 / 172

(三)内容精品化,市场规范化 / 175

1. 自制内容蓬勃发展 / 

2. 监管收紧,行业建设升级

二、主要网络视频节目分析 / 179

(一)网络剧——走向成熟与融合 / 179

1. 播放量与口碑齐升,精品化趋势明显 / 

2. 题材类型多元化 / 

3. 独播剧成引流主力 / 

4. 中国特色季播模式的兴起 / 

5.IP改编剧稳步增长,原创网络剧成绩显著 / 

6. 付费模式渐趋成熟,广告营销多维度 / 

7. 精品化、垂直化发展,与电视剧在形式与传播渠道上趋于融合

(二)网络大电影——向多元化、品牌化、系列化发展 / 188

1. 产量、点击量增速放缓,头部效应愈发明显 / 

2. 题材类型多元化 / 

3. 爱奇艺市场份额逾半,独播模式成为主流 / 

4. 分账收入大幅提高 / 

5. 投资规模水涨船高,专业影视公司纷纷进入 / 

6. IP改编和品牌化、系列化成为发展趋势

(三)网络综艺——向系列化、产业联动方向发展 / 195

1. 网络综艺节目市场现状 / 

2. 网络自制综艺与播放平台概览 / 

3. 网络综艺节目创作特点

(四)移动直播——规范下的成长 / 202

1.直播行业的发展现状 / 

2.泛娱乐直播市场分析 / 

3.游戏直播市场分析

(五)短视频——构建完善产业生态 / 208

1. 市场现状 / 

2. 平台案例分析 / 

3. 目前行业发展困境

三、网络视频产业的发展趋势展望 / 213

(一)综合趋势 / 213

1. 融合发展与产业升级是大势所趋 / 

2. 准入门槛提高,内容创作精品化 / 

3. 变现渠道拓宽,市场前景广阔

(二)各内容领域发展趋势 / 215

1. 网络剧:精品化与分众化,与电视剧走向融合 / 

2. 网络大电影:向IP化、系列化发展 /

3. 网络综艺:创新多元盈利模式 / 

4. 直播:“直播 ”市场将大放异彩 / 

5. 短视频:MCN全方位提升发展潜能

小 结 / 216

第四章 前途不可限量的中国移动视频市场 / 217

赵子忠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陈 雪  刘 苏  胡 越  中国传媒大学硕士研究生 

一、移动视频市场大观 / 217

(一)移动视频市场的形成 / 217

(二)何谓移动视频 / 218

1. 本文的研究对象 / 

2. 移动视频的业务分类

(三)移动视频发展的特点 / 220

1. 有较大的收入增长潜力 / 

2. 受到资本青睐 / 

3. 对传统媒体人才的虹吸效应明显 / 

4. 技术进步提供更大发展空间 / 

5. 针对性的管理政策正在逐步完善

二、移动综合视频 / 223

(一)移动综合视频平台的竞争格局 / 223

(二)移动综合视频的内容布局 / 225

1. 版权内容购买的激烈竞争 / 

2. 发力自制内容 / 

3. 移动综合视频的收入格局 / 

4. 移动综合视频的用户洞察

三、移动短视频 / 234

(一)移动短视频的发展历程 / 235

1. 我国短视频的早期发展并不顺利 / 

2. 移动互联网为短视频带来发展生机 / 

3. 移动短视频的爆发

(二)移动短视频的特点和发展现状 / 236

1. 移动短视频的四大特点 / 

2. 移动短视频的发展现状

(三)移动短视频的内容生产 / 238

1.移动短视频内容生产概述 / 

2. 移动短视频内容生产呈现金字塔式格局 / 

3. 短视频MCN化 / 

4. 短视频从泛娱乐向垂直内容转型

(四)移动短视频内容分发平台 / 244

(五)移动短视频的收入来源 / 251

1. 短视频广告成为广告主新宠 / 

2. 短视频内容付费前景可期待 / 

3. 电商变现——短视频上也可带货

(六)移动短视频用户洞察 / 255

1. 移动短视频的用户画像 / 

2. 移动短视频的用户行为特点

四、传统媒体在移动视频领域的表现 / 257

(一)传统媒体的移动视频转型概况 / 257

1. 移动媒体时代传统媒体面临挑战 / 

2. 移动视频兴起为传统媒体带来新的机遇 / 

3. 传统媒体大力发展移动视频业务

(二)电视媒体发力移动视频业务概况 / 259

1.从央视影音看中央电视台移动视频业务转型 / 

2.从芒果TV看湖南卫视移动视频业务转型

五、移动直播 / 262

(一)移动直播应用现状 / 262

1. 移动直播进入泛娱乐、泛生活时代 / 

2. 移动直播用户规模大,市场增速快 / 

3. 移动直播领域的企业布局 / 

4. 移动直播的细分市场 / 

5. 真人秀场、游戏直播用户规模最大,发展较为成熟 / 

6. 直播垂直化趋势明显,“直播 ”升级垂直领域

(二)移动直播用户洞察 / 265

1.社交直播依然以主播为核心 / 

2. 不同类直播平台用户使用差异较大

六、移动视频的发展趋势 / 265

(一)整体呈融合发展趋势 / 265

1. 平台业务相互融合 / 

2. 参与角色互相融合 /

3. 与其他业态融合 / 

4. 与新兴技术融合

(二)整合产业链 内容竞争升级 / 266

(三)创新广告形态,内容付费或为新战场 / 267

(四)政策监管与社会监督将日趋完善,助力行业健康发展 / 267

小 结 / 267

第五章 向智媒体转型的户外视频市场 / 269

姚  林  央视市场研究股份有限公司资深研究顾问 

黄  磊  央视市场研究股份有限公司媒介智讯副总经理 

沈  睿  央视市场研究股份有限公司个案研究副总监 

李  聪  央视市场研究股份有限公司媒介智讯高级研究经理 

王  娜  央视市场研究股份有限公司媒介智讯高级研究员 

张  镝  央视市场研究股份有限公司媒介与消费行为研究经理 

一、户外视频市场概览 / 269

(一)产业升级的创新窗口已开启,机遇与挑战并存 / 269

1. 传播优势不可替代,市场持续繁荣发展 / 

2. 产业升级和模式创新的需求窗口已打开 / 

3. 新技术带来革命性变革,机遇与挑战并存

(二)智能技术推动户外视频转向智媒体 / 270

1. 通过高品质声、光、影技术的艺术表达,与城市相融共生 / 

2. 融入信息交互和智能新技术,向着社交化、数字化、智能化演进 / 

3. 依托定位技术,不断尝试利用场景优势实现流量价值变现 / 

4. 在内容资源上与其他媒体形成相互融合 / 

5. 以受众收视体验为核心,传播内容精品化,广告创意内容化 / 

6. 形成以生活出行场所为主要区隔的寡头垄断特点,分别讲述着自己的场景故事、彰显各自的价值主张

(三)户外视频用户总体稳定 / 272

1.户外视频用户规模 / 

2.户外视频接触场景 / 

3.户外视频用户特征

(四)新型户外视频广告市场稳步增长 / 275

(五)户外视频市场的竞争格局 / 277

1.交通工具移动终端屏幕超35万块 / 

2. 楼宇视频传播力及竞争格局 / 

3. 户外大屏视频传播力及竞争格局

二、内容型户外视频媒体稳步发展 / 278

(一)内容型户外视频节目的发展与特征 / 278

1. 内容型户外视频节目的特征 / 

2. 内容型户外视频节目的类型 / 

3. 内容型户外视频节目的发展

(二)内容型户外视频节目的播出与收视 / 280

1.各类内容型户外视频节目播出量 / 

2. 各类内容型户外视频节目的收视 / 

3. 各类内容型户外视频的用户

(三)内容型户外视频的经营 / 283

1. 公交移动电视 / 

2. 地铁视频

三、广告型户外视频媒体快速增长 / 287

(一)广告型户外视频的类型与发展 / 287

(二)各类广告型户外视频用户规模及特征 / 288

1.楼宇(写字楼/住宅楼/百货商场)液晶视频的用户规模及特征 / 

2.商超(超市/大卖场/便利店)液晶视频的用户规模及特征

(三)广告型户外视频的广告经营概况 / 293

1. 电梯电视广告行业特征 / 

2. 电梯电视广告品牌特征

四、户外视频媒体的发展趋势 / 294

(一)更趋向体验型设计 / 295

(二)从媒体转向渠道 / 295

(三)为新零售赋能 / 295

小 结 / 296

第三部分  内容、技术、用户、资本与市场

第一章 技术成就未来——走向万物互联的智慧媒体时代/ 301

何宗就  中央电视台原副台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林起劲  曾会明  台网协作专委会

一、概述:立体化的技术革新及其与需求之间的复杂辩证关系 / 301

二、新技术发展浪潮 / 304

(一)底层传输技术潮流 / 304

1. 宽带传输:超100G技术 / 

2. CDN:与云计算、SDN/NFV及HTTP/2相结合 / 

3. 5G:致力万物互联 / 

4. 下一代电视:混合播放成为技术趋势

(二)终端呈现技术潮流 / 309

1. UHD与HDR:高清化的演进 / 

2. VR/AR:在内容制作领域得到进一步应用 / 

3. 移动互联与智能终端:走向深入应用

(三)上层应用技术潮流 / 313

1. 云计算:容器技术、互操作性及混合架构成为热点 / 

2. 大数据:深度学习与数据安全备受关注 / 

3. AI:与大数据深度融合 / 

4. 区块链:从信息互联网到价值互联网

三、新技术引领大视频产业链创新发展 / 319

(一)新技术对媒体内容传播与用户消费方式的影响 / 320

1.宽带网络、智能终端与流媒体技术促成多屏传播的全媒体格局 / 

2.移动互联及智能终端技术造就“后门户”传播时代 / 

3.大数据技术推动个性化和场景化的精准传播 / 

4.人工智能(AI)及新型人机交互促成更亲和、更紧密的消费体验

(二)新技术对媒体内容生产制作的影响 / 322

1.新技术推动UGC向PGC过渡,成为重要的内容来源 / 

2.全媒体演播室、增强电视技术等促进电视节目的创新 / 

3.大数据能力在内容策划制作环节的影响 / 

4.VR、AI对影视制作领域的影响

(三)新技术对媒体生产组织方式的影响 / 325

1. “一云多屏”的全媒体传播(TV Everywhere)路线 / 

2. 云计算及“中央厨房”对媒体融合生产组织架构转型的深度支持

(四)新技术对媒体商业模式的影响 / 328

1. 大视频推动全媒体收视体系及相关应用 / 

2. 基于大数据的精准广告应用 / 

3. VR、人工智能(AI)等技术促成更紧密的用户连接,或是挖掘深层次数据信息,从而实现商业模式创新

四、技术革命推动媒体传播规律与媒体价值演变 / 332

(一)媒体传播规律的质变:去中心化与个性化 / 332

1. 去中心化、去精英化的传播形态 / 

2. 个性化和自组织发展潮流

(二)技术革命推动媒体价值的迁移 / 334

1. 媒体的两种显性价值:内容价值与入口价值 / 

2. 新媒体新技术对传统媒体入口价值的分流 / 

3. 从互动入口到平台

(三)从“注意力经济”到“影响力经济” / 336

五、智慧媒体未来展望 / 337

(一)互为深度“卷入”的智慧社会 / 337

(二)万物互联推动广泛的“媒体 产业”创新 / 338

(三)技术创新引发媒体更替 / 339

(四)“身份剥夺”可能导致的“过度娱乐主义” / 339

(五)广电媒体如何拥抱技术创新机遇 / 340

第二章 精准用户为王——大视频生态下的用户市场变革 / 342

徐立军  央视市场研究(CTR)执行董事、总经理、CTR媒体融合研究院执行院长

刘  斌  中央电视台总编室 主任编辑

一、中国视频媒体用户大观 / 342

1. 电视汇聚12.87亿用户,增长趋近饱和 / 

2. 网络视频用户5.79 亿,年均增长7% / 

3. 手机视频用户5.5亿,年增长近5000万 / 

4. 城市电影观众达亿级规模,票房559亿元,增幅超13% / 

5. 户外视频用户周到达率84%,一二线城市覆盖水平高

二、不同应用场景下的复合视频用户 / 345

1. 复合用户总规模逾29亿,全民共享视频饕餮盛宴 / 

2. 视频消费主导媒介市场,电视接触频次最高 / 

3. 多种媒体“共时”消费成为常态 / 

4. 用户媒体接触由分散走向聚合 / 

5. 视频媒体间形成复杂的竞

争与共生关系

三、不同视频媒体的用户特征 / 348

1. 电视媒体用户:中青年占比65%,初中以下学历达62% ,用户“约会”意识较稳定,“广谱”特点突出 / 

2. 网络视频用户:男性比女性多18%,初中教育程度比例为46.79%,用户年龄和受教育程度两极化特征比较明显 / 

3. 手机视频用户:男女比例接近,年轻化和低学历用户为主导,青少年占比80%,初中及以下学历占比69% / 

4. 户外视频用户:网罗职场精英,用户全职人员占比73%,其中59%拥有高等教育背景 / 

5. 电影媒介用户:女性比男性多18%,40岁以下年人群高达97%,受高等教育者占比为86%

四、不同视频媒体用户的消费偏好 / 353

1. 电视媒体用户:晚间8~9点用户超过30%,日均收视244分钟,偏爱电视剧、新闻和综艺节目 / 

2. 网络视频用户:电视剧、电影、综艺娱乐类节目消费量最大,纪录片、财经、游戏、科技节目男多女少 / 

3. 手机视频用户:收看频率最高的视频设备,娱乐内容受青睐 / 

4. 电影媒介用户:74%用户每月至少观影一次,喜剧、科幻、动作影片最受欢迎 / 

5. 户外视频用户:“互动节点化”,地域性与服务性特点引关注

五、与视频用户市场相关的八个热点问题 / 358

1. 电视价值理性回归对视频市场影响广泛而深远 / 

2. 用户付费勃兴引发网络视频收入结构调整,产生内容取向、盈利模式平衡等一系列变化 / 

3. 电影票房之去伪存真 / 

4. 用户数据造假 / 

5. 短视频井喷——进入生产消费者(Prosumer)时代 / 

6.“推荐时代”信息找人,过度算法推荐引发“信息茧房”与“尖叫效应” / 

7. 户外视频向场景化媒体转变,大数据实现信息有效推送 / 

8. 用户大数据的应用与边界

六、视频用户消费之争的现状和趋势 / 373

1. 网络视频依托技术优势在用户竞争中居于主导地位,电视观众持续流失 / 

2. 在大屏化、智能化趋势下,有线数字电视重新占据客厅娱乐与应用服务核心位置 / 

3.“受众用户化”促进视频内容在全传播链的价值变现 / 

4. 未来视频用户消费之争的核心:场景化、智能化

小 结 / 376

1. 在用户层面,不同类型视频媒体各有其核心竞争优势和生存之道 / 

2. 以内容为核心,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稳定并拓展用户群体 / 

3. 媒介的差异化优势,使“共时”消费成常态,媒介消费由分散走向聚合 / 

4. 在技术的驱动下,用户大数据将产生和释放巨大的价值 / 

5. “用户为王”趋势下,需要确立“数据边界”,认清数据应用的局限性

第三章 中国大视频产业市场饕餮盛宴 / 379

黄升民  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

刘  晓  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硕士研究生

叶之旻  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本科生

一、中国视频市场之洞察 / 379

(一)多元互融的大视频市场 / 379

1. 多方参与下的交互与融合 / 

2. 多维运营模式强化内容变现能力

(二)金字塔结构下的差异化经营 / 381

1. 不同视频类型经营重点有别 / 

2. 不同发展阶段经营方式各异 / 

3. 不同规模视频机构生存方式不同

(三)在技术与数据的驱动下发展 / 381

1. 技术进步变革经营方式 / 

2. 大数据精准匹配提升经营效果

(四)视频效果评估逾发受到重视 / 383

1. 科学评估引领市场走向 / 

2. 完善的评估体系在探索中演进发展

(五)市场监管逐渐公平有序 / 384

二、中国视频市场价值链版图 / 385

(一)深刻变革中的视频广告市场 / 385

1. 媒介进化引发广告经营格局巨变 / 

2. 技术潮与数据潮助力广告营销进步 / 

3. 异军突起的原生视频广告 / 

4. 跨屏广告效果评估面临挑战

(二)挖掘用户付费金矿 / 397

1.大视频市场用户付费时代已经到来 / 

2. 不同视频媒介付费经营方式有别 / 

3.横向细分、纵向深耕与多屏打通

(三)视频版权运维进化论 / 404

1. 有效的版权管理与保护是发展的基础保障 / 

2. 视频版权交易新形式不断涌现 / 

3. 视频版权市场仍存在诸多问题

(四)蓬勃发展的视频周边衍生产业 / 412

1. 视频周边衍生之主要类型 / 

2. 不同视频领域周边衍生方向各异 / 

3. 视频周边衍生产业经营能力仍有待提高 / 

4. 缺少适合开发周边衍生产品的IP内容

三、中国视频市场收入大盘点 / 418

(一)总收入逾万亿 / 418

(二)电视占据半壁江山 / 419

1. 三大卫视占据28%电视广告份额 / 

2. 智能大屏成为新金矿

(三)电影市场“井喷”式发展 / 420

1. 票房收入接近全球之冠 / 

2. 多元经营释放市场能量

(四)网络视频经营空间不断拓宽 / 423

(五)户外视频广告快速增长 / 425

四、中国视频市场发展趋势预判 / 427

(一)未来十年市场规模或将突破20000亿元大关 / 427

1. 电视:2028年市场规模或达到7500亿元左右 / 

2. 电影:2028年市场规模或达2000亿元,票房将突破1000亿元 / 

3. 互联网视频:2028年市场规模有望达到9000亿元左右 / 

4. 户外视频:2028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500亿元左右 / 

5. 周边衍生市场:未来空间极为巨大

(二)视频经营模式将更趋多元 / 429

(三)产业链加长,经营泛化 / 430

(四)“内容银行”式交易平台呼之欲出 / 431

(五)海外市场是中国视频产业的新蓝海 / 431

小 结 / 432

第四章 与资本共舞——在资本助力下蓬勃发展的视频产业 / 433

崔志芳  弘毅投资董事总经理

刘  勇  中国广视索福瑞媒介研究(CSM)融合传播研究部高级研究经理

吴  桐  弘毅投资投资经理

一、视频媒体资本市场大观 / 433

(一)文化娱乐产业投融资告别井喷式增长,逐渐回归理性,呈现螺旋式上升态势 / 433

(二)媒体、阅读、影视、视频和动漫是一级市场投融资相对活跃的赛道 / 434

(三)投资机构的大额投资流向大视频行业的可能性更大 / 434

(四)大视频行业出现多家独角兽企业,行业整体内容变现能力还有较大提升空间 / 435

(五)直播、短视频等新兴领域成为近年投资热点 / 435

二、网络媒体与资本市场 / 436

(一)长视频平台 / 436

1. 一级市场为中国的长视频发展提供主要的资本来源 / 

2. 前期投资人的证券化需求及平台资本支持渠道的扩充加快了IPO进程 / 

3. 资本化时点对平台的发展有重要影响,过早进行资本化会给平台带来负面效应 / 

4. 处于烧钱状态的长视频拥有巨大的流量资源,市场对其未来盈利性有较高期待 / 

5. 海外上市并非唯一选择,国有企业在目前中国A股文化类重组上市中有一定的优势

(二)短视频平台 / 441

1.作为新的流量渠道,短视频行业快速扩张, 一级市场投融资活跃度极高 / 

2. 近年来渠道方获融资占比总体占优,但开始逐渐向内容方倾斜 / 

3. 投资收购海外成熟平台成为短视频平台实现矩阵化和国际化战略的重要途径 / 

4. 短视频行业仍处于资本化初级阶段,变现模式不清晰掣肘上市

(三)直播平台 / 446

1. 直播行业流量爆发和直观变现能力吸引资本扎堆入场,秀场直播在经历一级市场投融资的爆发阶段后逐渐趋于谨慎 / 

2. 游戏直播根系游戏行业,后续发展潜力较大,吸引众多资本入局 / 

3. 移动端直播投资人证券化需求提升,公司进入上市集中期,二级市场投资人对电竞直播前景看好 / 

4. 从投资方的角度来看,尽管部分上市公司跟风进入直播行业,但真正盈利的案例很少,大多数处于给平台输血阶段

三、电视媒体与资本市场 / 449

(一)广电行业发展时间较久,主营业务稳定,头部公司大多已完成证券化 / 449

(二)广电行业传统业务增速放缓,二级市场估值水平相对不高,外延发展更受市场看好 / 450

(三)二级市场助力广电系公司进行各类资本运作,通过并购整合、优质资产注入等方式打造

文化行业巨型航母 / 451

(四)OTT电视引领客厅经济新趋势,上下游企业借资本力量抢占行业发展先机 / 453

四、电影媒体与资本市场 / 454

(一)影院和院线 / 454

1. 中国院线行业进入大整合时代,相比成熟的国外电影市场,院线、影院仍有较大整合空间 / 

2. 票房增长促进院线公司价值获得资本市场认可 / 

3. 渠道下沉和影院扩张为影投公司的公司估值和利润增长带来积极作用

(二)制作与发行 / 457

1.老牌影企IPO登陆资本市场,头部公司投资并购扩大业务版图 / 

2. BAT入局影视行业,携资本和流量优势给整个市场带来新的血液和碰撞 / 

3. 金融资本涌入影视市场,分摊投资风险、实现快速融资 / 

4. 影视二级市场监管加强,明星壳公司并购成为不稳定因素 / 

5. 电影公司海外上市“水土不服”,影视股价波动大、赌性强

(三)票务行业 / 461

1. 在线票务兴起颠覆线下市场,成电影行业重要消费入口 / 

2.“票补”大战刺激影视消费,市场呼吁全产业链运营方式 / 

3. BAT入驻在线票务行业之争,猫眼、淘票票成业内最大玩家

五、视频内容公司与资本市场 / 463

(一)影视剧内容公司 / 463

1. 互联网播放平台新渠道的开辟和相互竞争引爆内容端公司的井喷发展态势,一级市场的投融资非常活跃 / 

2.具备爆款生产能力的中型优质内容企业是平台型公司的主要并购目标,但随着二级市场监管力度的提升,并购活跃度略有下降 / 

3.随着监管的趋严,二级市场影视上市公司IPO成功案例数量较少,部分影视公司在积极筹备等待市场回暖 / 

4. IP和明星资源成影视剧公司重要的核心竞争力,通过资本途径锁定优质导演、明星和IP池,有利于提高对内容源头和制作资源的保障程度

(二)综艺内容公司 / 468

1. 大批自体制内外流的优质团队创业成立综艺内容制作公司,引发一级市场投融资热潮 / 

2. 相比单纯承制播出平台综艺制作的公司,拥有独立IP的综艺内容公司更受投资方青睐 / 

3. 上市公司主要以项目层面投资方式进入综艺市场,直接收购综艺内容公司的案例较少 / 

4. 因综艺业务波动性较大、IP延续性有限等因素限制,尚无综艺内容公司在主板上市

(三)体育版权内容公司 / 471

1. 体育版权内容变现成为吸引资本进入一级市场的重要动力 / 

2. 资本对体育版权内容的参与偏谨慎,拥有IP且有良好运营机制的标的更容易获得融资

(四)短视频内容公司 / 472

1. 短视频渠道和内容均呈现蓬勃发展状态,一级市场融资活动非常活跃 / 

2.在投资人类型分布上,财务投资人、平台方、内容方各占一定比例 / 

3. 内容品类上,垂直类的头部内容更受资本青睐,工具型企业迅速成长 / 

4. 短视频行业整体变现模式仍不清晰,积极拓展变现模式的短视频内容公司更易获资本青睐

小 结 / 475

第四部分 研究专题

第一章 视频内容付费之光辉前景 / 479

赵  敬  中国传媒大学协同创作中心新媒体研究院硕士导师 

邢琦争 汤静文  中国传媒大学协同创新中心新媒体研究院硕士

一、视频内容付费的发展历程 / 479

二、视频内容付费之市场规模及格局 / 480

1. 电影观众稳步增长,票房市场规模领先 / 

2. 网络视频付费会员高速增长,市场规模迅猛扩大 / 

3. 有线电视用户流失明显,电信运营商手机视频业务受冲击

三、视频内容付费之内容供给及运营策略 / 482

1. 海量片库是付费模式的基石 / 

2. 影视剧是撬动付费模式的重要抓手 / 

3.自制剧和网络电影成为拉动付费的新力量 / 

4. 综艺等其他内容的付费潜力有待观察 / 

5. 包月会员成为主要付费模式 / 

6.多层级付费体系已现雏形,免广告是刺激付费的重要手段

四、美国视频内容付费发展现状及借鉴 / 488

1.传统付费电视用户向互联网转移已成明显态势 / 

2. 内容付费成为网络视频的重要收入来源 / 

3. 创造精品,专注独家内容,提升付费竞争力 / 

4.引入推荐算法,加深对付费用户的挖掘

五、视频内容付费之光辉未来 / 489

1 . 从追求数量到追求质量的转变 / 

2 . 从围绕版权到围绕IP,从旧有的内容消费模式向更为丰富多样的娱乐产业消费模式转变 / 

3 . 从以运营内容资源为核心到以运营用户资源为核心转变

第二章 从微博看“社交 环境”下的视频传播 / 491

曹增辉 新浪微博高级副总裁

范宇泽 新浪微博运营副总经理、台网业务总经理

一、视频社交市场现状扫描 / 491

二、视频社交的缘起、媒介应用与传播变革 / 491

1. 内容传播垂直化,视频主体MCN化 / 

2. 短视频集中爆发,横竖屏各具优势

三、从微博看视频社交化下的媒介竞争格局 / 493

1. 短视频平台竞争激烈,创作者选择多平台运营 / 

2. 大量网红入驻微博,经营社交账号资产 / 

3. 充分利用顶部IP、重大事件进行视频社交传播

四、视频社交化之市场价值 / 495

五、发达国家视频社交之观察 / 496

1. 电视化专业品质内容成为社交平台视频发展重心 / 

2. 视频平台积极进行社交化尝试

六、视频社交化之发展趋势 / 497

1. 5G应用和资费降低将扩大视频社交内容消费 / 

2. 社交平台助推更多类型视频互动方案 / 

3. 平台与用户互动引导内容走向的趋势还将走强

小 结 / 498

第三章 技术进步的收获——移动视频直播江湖之考察 / 499

周? 滢? 中央电视台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一、2017:移动直播转型之年 / 499

1. 爆发式增长:直播App用户规模突破2亿 / 

2. 产业规模约400亿元,独角兽平台崛起 / 

3.“颜值”转价值,内容升级倒逼平台转型

二、直播市场渐趋成熟 / 502

1. 产业链条丰富,盈利模式多元 / 

2. 网络主播逾千万人,平台营收超60亿元 / 

3. 直播平台受资本青睐

三、新闻移动直播市场变局 / 504

1. 移动直播为新闻报道注入新的生机 / 

2. 央视新闻 、新华社客户端、《人民日报》客户端发力新闻移动直播

四、娱乐直播大浪淘沙 / 507

1. 五类主播争奇斗艳 / 

2. 持续受到资本关注 / 

3. 答题直播井喷式爆发,可持续后劲尚待观察

五、头部直播平台市场观察 / 512

1. 新闻移动直播头部平台 / 

2. 集成直播头部平台 / 

3. 独立直播头部平台

六、问题与发展趋势 / 521

1. 阳光下的“雾霾” / 

2. 未来发展趋势

第四章 此消彼长——网络综艺节目兴盛之观察 / 525

李星儒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国际传播学院副教授

王蓓蓓  骨朵传媒创始人&CEO

一、网络综艺:互联网争夺内容产品的新战场 / 525

二、网络综艺之市场竞争格局 / 528

1.被触动的电视综艺蛋糕 / 

2.四强相争、两家跟跑的市场格局 / 

3.多元的网络综艺市场价值

三、网络综艺节目之未来 / 535

第五章 天空之眼——我国无人机视频应用与市场扫描 / 536

何苏六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副学部长、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主任

王闻俊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电视学院全媒体音视频实验中心技术总监

丰  瑞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讲师

一、无人机视频市场大观 / 536

1. 传媒领域 / 

2. 演出市场 / 

3. 公共服务领域

二、缘起、发展与主要机型 / 538

三、无人机视频的拍摄创新 / 539

1. 常规拍摄 / 

2. 特殊拍摄 

四、无人机视频的媒体实践 / 541

五、国内无人机航拍市场格局 / 543

六、无人机市场的未来前景 / 544

1. 性能智能化 / 

2. 产品个性化 / 

3. 管理规范化

小 结 / 545

第六章 内容价值之本——视频行业的版权经济与产业发展 / 546

严  波  中央电视台版权和法律事务室副主任、亚广联知识产权与法律委员会主席

一、国外视频行业在大视频环境下的发展与版权盈利 / 547

1.西方发达国家视频新媒体行业最新发展情况 / 

2.全球视频行业版权盈利概况

二、我国视频行业的市场扫描与竞争态势 / 553

1.电影行业成绩骄人 / 

2.电视行业有忧有喜 / 

3.网络视频百花齐放

三、我国视频行业的版权经济发展现状与前景分析 / 561

1. 大视频生态下我国视频媒体产业的经济转型趋势 / 

2. 我国视频行业版权经济发展现状与趋势

第七章 精品内容永远为王——美国视频产业市场发展述评 / 574

南  华  西安外国语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教授

一、电视视频市场 / 574

1. 传统电视网发展 / 

2. 互联网电视发展

二、网络流媒体视频的发展 / 580

1.流媒体视频分类 / 

2.流媒体视频运营 / 

3. 社交空间向流媒体视频的迁移

三、电影类视频的发展 / 584

1. 重新审视电影视频以及分发渠道 / 

2. 电影生产、提交分级与屏幕类型

小 结 / 588

结束语 / 589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