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超直入如来地:董其昌书画中的禅意
  • 一超直入如来地:董其昌书画中的禅意
  • 一超直入如来地:董其昌书画中的禅意
  • 一超直入如来地:董其昌书画中的禅意
  • 一超直入如来地:董其昌书画中的禅意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一超直入如来地:董其昌书画中的禅意

35 9.7折 36 九品

仅1件

福建福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陈中浙 著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2008-10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113

上书时间2023-10-15

永恒书局

七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陈中浙 著
  • 出版社 中华书局
  • 出版时间 2008-10
  • 版次 1
  • ISBN 9787101063493
  • 定价 36.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74页
  • 字数 20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董其昌为何要把禅宗引入到书画领域来,是什么原因促使他非要作如此的表达;董其昌自定规则,对历史上的书画进行了史无前例的划分,其目的又何在;这种划分的可信度又有多少?
这正是《一超直入如来地:董其昌书画中的禅意》所要研究的问题。然而对于这样的追问,不能局限于书画艺术以及禅宗本身,应当放在当时的政治社会大环境中加以思考和研究。站在这个角度,上面描述的“民抄董宦”事件,有助于人们理解董其昌之所以要引禅入书画的真实态度。
《一超直入如来地:董其昌书画中的禅意》认为,“民抄董宦”事件是晚明政治失序、社会紧张的一种反映。而书画艺术具有把失序中的政治重新恢复到有序状态,为紧张的社会情势提供舒缓的张力的作用。董其昌正是带着这样的一种责任与目的,来从事书画艺术这一工作的,而禅宗精神又恰好具有更好地发挥书画艺术这一神圣职责的效用。也就是说,董其昌用禅宗思想来解释书画艺术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发挥书画艺术对政治社会的服务作用。
站在这个角度,本书选择了董其昌如何借助禅宗精神来帮助书画艺术实现这一功能作为讨论的主题。
【作者简介】
陈中浙,又名陈南璋,汉族,哲学博士,1969年12月生于浙江永嘉。现为中共中央党校哲学部教授,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
1990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中国画书法专业,1996年至2002年在北京大学哲学系攻读哲学硕士、博士学位(2000年至2001年留学日本东京大学),2002年6月分到中共中央党校哲学部任教至今。2007年4月至2008年4月曾挂任广西南宁市青秀区人民政府副区长。
著有《苏轼书画艺术与佛教》一书(2004年10月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发行,此书曾获第二届中国书法“兰亭奖”理论奖),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此外,还出版四部书法篆刻作品集,并在太原、澳门,珠海和南宁等地举办过书法篆刻展览。书法作品曾于1993年获全国五届中青展优秀奖,并多次入选国展。
【目录】
绪论从“民抄董宦”说起
第一章“一超直入如来地”——董其昌为何引禅入书画
第一节引禅入书画的社会政治需要
一书画之道“与政通矣”
二“世波虽险,以高流冲之”
三“势使之然也”
第二节接受禅宗的理性自觉
一“学禅定以求心安”
二“沉酣《内典》,参究宗乘”
三“生平宦路升沉,皆以禅悦消融”

第二章“以禅论画,南北分宗”——董其昌如何引禅入书画
第一节以禅宗“南北”论构建画统
一“一扫山水积习”
二“以禅论画,南北分宗”
第二节以禅宗精神确立书画观
一“以画为寄,以画为乐”
二“大雅平淡,关乎神明”
三“简易高人意”
四“作书最要泯没棱痕”

第三章“妙在能合,神在能离”——董其昌引禅入书画的具体表现
第一节“顿悟成佛”式的习书作画

一“岂有舍古法而独创者乎”
二“集其大成,自出机轴”
三“妙在能合,神在能离”
第二节“渐近自然,故是禅法”的创作理念
一“随意拈笔”
二“自成体势”
三“虚实互用”

第四章“参活句勿参死句”——董其昌引禅入书画产生的影响
第一节引禅入书画引发的讨论
一“袭取”与“误人”
二“捏造”与“言之有理”
第二节引禅入书画产生的影响
一“传其遗法,各见其能”
二“海内翕然从之”
三“以草野之笔,日达于至尊之前”
结论“以艺臻道”
图版目录
参考文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