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河流域方志集成
  • 黄河流域方志集成
  • 黄河流域方志集成
  • 黄河流域方志集成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黄河流域方志集成

280000 280000 全新

仅1件

北京通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胡全章, 曹辛华

出版社北京燕山出版社

ISBN9787540257071

出版时间2020-01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定价280000元

上书时间2021-01-12

采薇阁书店

十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出版説明
古時,人們將江、河、淮、濟四條大河稱爲﹃四渎﹄,以泛指江河。上下五千年,大浪淘沙,現今濟水難尋,淮水式微,長江偏居南地,黄河文明則作爲中華文明的主要載體,成爲中華民族的母親河,依然奔流不止、生生不息。黄河發源于青藏高原巴彦克拉山脈,自西向東綿延千里,先後流經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内蒙古、山西、陝西、河南和山東九省(區),最後由山東的墾利注入渤海,實現了與海洋的交融。整個流域呈﹃幾﹄字形,面積達79.8萬平方千米,全長5464公里。伴隨著大河一路而來的,不僅是流淌的河水,還有一脈相承璀璨的中華文明。中國歷史上的﹃七大都城﹄,其中四座(安陽、洛陽、西安、開封)都曾建都在此區域。對于中國,黄河已不僅僅是一條自然之河,更是一條文明之河,貫穿于整個中華文明發展的進程中。當然,除了璀璨的文明,黄河還帶來了傷痛。由于特殊的河情,在世界各大河流中,黄河也是最複雜和難治的,生態環境脆弱,歷史上决堤、黄氾不絶,沿河兩岸地區的人民深受其苦。因此,對于這條大河,人們的感情是複雜的,從古至今,對其的讚頌、治理、探索等從未停步,相關著述也十分豐富。歷史進入新時期,二〇一九年九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鄭州召開黄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在會中他强調要﹃共同抓好大保護,協同推進大治理﹄﹃讓黄河成爲造福人民的幸福河﹄,並就新形勢下加强黄河治理保護、推動黄河流域高質量發展作出了重要戰略部署。可以説,該戰略的提出,爲黄河流域乃至整個北方地區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戰略機遇。
﹃以史爲鑒,可以知興替。﹄在歷史存留下來的大量有關黄河的史料中,作爲我國獨特的文化遺産——方志,因其體系性、地域特征、歷史传统等特征,爲後人了解黄河與黄河流域提供了一個獨特的視角。梁啓超説:﹃最古之史,實爲方志。﹄據統計,我國現存方志共8264種, 約占全國古籍總量的10%,是我國古典文獻重要組成部分。我國纂修地方志的歷史悠久,起源雖説法不一,但多認爲可追溯至秦漢前。關于方志起源,目前大體有以下幾種説法:一是史説,認爲方志起源于《周官》,即周朝王室的官制,後成書《周禮》,﹃方志﹄之名最早就見于《周禮》;二是脱胎于地理著作,起源于《禹貢》《山海經》,由與地書演變而來;三是認爲《越絶書》《吴越春秋》《華陽國志》等書是方志鼻祖。此外還有圖經説等。至建國前,方志的發展大致經歷了:春秋戰國的孕育、魏晋隋唐的成型、宋元的成熟、明清的盛行和民國的新變化等階段。秦以前偏重歷史,漢唐時偏重地理,自宋以後則形成了史志合一的﹃史志體﹄。特别在明清時期,方志大興,僅明一代,就修志書2892 種,比宋元所修方志的總和還多四倍。清代更是數量龐大。據相關統計,清代方志有5700 多種, 約占現存方志總量的七成,遠超歷代之和,且内容更爲豐富、體例也趨完備。此外,除官修方志,在明清時期各地私修方志也十分盛行。
作爲﹃記載一地區自然、歷史、地理、社會、經濟和文化縱横各方面的情况和資料的一種著述體裁﹄(來新夏 《略論地方志的研究狀况與趨勢》),方志保存了與某一地域有關的大量文獻資料。現存方志中,黄河流域省份的方志數量十分可觀。僅以山東省爲例,齊魯自古就有編修地方志的傳統,是方志纂修的大省,其源頭可追溯至魯國的《春秋》。山東地區現存方志541種,約占全國方志總數的7%。黄河流經地區方志不僅記録了該地區的社會、經濟、文化等,對黄河自身也有著豐富的描述。黄河自東明流入山東,後由墾利彙入渤海,最終完成與大海的交彙。對此山東地域方志中就有大量記載:與地類記載了黄河歷代在山東的流經路綫、區域、自然樣貌等;灾祥類對黄泛對山東沿河兩岸地區的危害與治理多有描述;藝文類則包含治河思想與方略等。
本書爲黄河流域方志專書。按照黄河自西向東的流經路徑,全書共收録了含甘肅、寧夏、内蒙古、山西、陝西、河南、山東七省(區)共二百三十三種地方志,並依所轄區域的行政劃分和版本時間先後進行排序。爲了濃縮體現黄河流域地域特點,本書所收方志多爲黄河流經地區縣鄉鎮一級的方志,省、道、府級未有收録,州志個别收入。由于行政區域的變遷對方志纂修具有直接的影響,顧本書所收方志與現今黄河流域地區的行政劃分存在一定差異。希望本書的編纂能爲我們全面研究黄河流域地區提供較爲廣闊的背景和基礎性支撐,並對我國黄河流域的協同發展、全流域治理等有所助益。抄本、稿本,在此次整理中未收録其中。

二〇一九年歲暮編者謹識
總目録
第一册
(康熙)河州志(一) 卷一至卷四 清 王全臣 纂修 清康熙四十六年刻本一 
第二册
(康熙)河州志(二) 卷五至卷六 清 王全臣 纂修 清康熙四十六年刻本一
(乾隆)皋蘭縣志(一) 卷一至卷六 清 吴鼎新 修 黄建中 纂 
                                        清乾隆四十三年刻本二六九

第三册
(乾隆)皋蘭縣志(二) 卷七至卷二十 清 吴鼎新 修 黄建中 纂 
                                        清乾隆四十三年刻本一
第四册
(道光)皋蘭縣續志 十二卷 清 秦維岳 原纂 陸芝田 張廷選 續纂 
                                            清道光二十七年刻本一
第五册
(光緒)重修皋蘭縣志(一) 卷一至卷十一 首一卷 清 張國常 纂修 
                                                 一九一七年隴右樂善書局·甘肅政報局石印本一
第六册
(光緒)重修皋蘭縣志(二) 卷十二至卷二十 清 張國常 纂修 
                                                 一九一七年隴右樂善書局·甘肅政報局石印本一
第七册
(光緒)重修皋蘭縣志(三) 卷二十一至卷三十 清 張國常 纂修 
                                                 一九一七年隴右樂善書局·甘肅政報局石印本一
第八册
(道光)金縣志 十三卷 首一卷 清 恩福 修 冒蕖 纂 清道光二十四年刻本一
(道光)靖遠縣志(一) 卷一至卷二 首一卷 清 陳之驥 修 尹世阿 纂 
                                        清道光十三年刻本三七一
第九册
(道光)靖遠縣志(二) 卷三至卷八 清 陳之驥 修 尹世阿 纂 
                                        清道光十三年刻本一 
第十册  
(道光)中衛縣志 十卷 清 鄭元吉 修 余懋官 纂 清道光二十一年刻本一
第十一册
(嘉慶)靈州志蹟 四卷 清 楊芳燦 修 郭楷 纂 清嘉慶三年豐延泰刻本一
第十二册
平羅記略 八卷 清 徐保字 纂 清道光九年新堡官舍刻本一
第十三册
(乾隆)河套志(一) 卷一至卷五 清 陳履中 纂 清乾隆七年刻本一 
第十四册
(乾隆)河套志(二) 卷六 清 陳履中 纂 清乾隆七年刻本一
(民國)綏遠河套治要 不分卷 周晋熙 纂修 民國鉛印本一七一
河套圖考 一卷 清 楊江 撰 清咸豐七年關中書院刻本二六七
(民國)河套圖志 六卷 張鵬一 編 一九二二年鉛印本三五九
第十五册
綏遠省河套調查記 韓梅圃等 編 一九三四年鉛印本一
(民國)臨河縣志 三卷 吕咸 白保莊 修 王文墀 纂 一九三一年鉛印本九七 
(光緒)土默特旗志 十卷 清    貽榖 修 高賡恩 纂 清光緒三十四年刻本三九一 
第十六册
(民國)歸綏縣志 不分卷 鄭植昌 修 鄭裕孚 纂 一九三四年鉛印本一
第十七册
(民國)薩拉齊縣志 十六卷 韓紹祖 修 望月稔 纂 一九四三年鉛印本一
伊盟左翼三旗調查報告(一) 蒙藏委員會 編 一九四一年鉛印本四三五 
第十八册
伊盟右翼四旗調查報告(二) 蒙藏委員會 編 一九三九年鉛印本一
(道光)偏關志 二卷 明 盧承業 原本 清 馬振文 增修 
                                   一九一五年王有宗重訂鉛印本一三一 
第十九册
(道光)河曲縣志 四卷 清 曹春曉 纂修 清道光十年刻本一
第二十册
(道光)河曲縣志采遺 四卷 清 黄宅中 纂 清道光二十三年刻本一
第二十一册
(同治)河曲縣志(一) 卷一至卷四 清 金福增 修 張兆魁 金鍾彦 纂 
                                        清同治十一年刻本一

第二十二册
(同治)河曲縣志(二) 卷五至卷八 清 金福增 修 張兆魁 金鍾彦 纂 
                                        清同治十一年刻本一
第二十三册
(雍正)興縣志 十八卷 清 程雲 修 孫鴻淦 纂 清雍正八年刻本一
第二十四册
(光緒)興縣續志 二卷 清 張啓藴 修 孫福昌 温亮珠 纂 清光緒六年刻本一
第二十五册
(康熙)臨縣志 八卷 首一卷 清 楊飛熊 修 崔鶴齡 李思豫 纂 
                                   清道光二十年增刻本一

第二十六册
(民國)臨縣志(一) 卷二至卷十七 闕卷首 胡宗虞 修 吴命新等 纂 
                                   一九一七年鉛印本一 
第二十七册
(民國)臨縣志(二) 卷十八至卷二十 胡宗虞 修 吴命新等 纂 
                                   一九一七年鉛印本一
(康熙)寧鄉縣志 十卷 首一卷 闕卷首 清 吕履恒 纂修 清康熙四十一年刻本一三九
第二十八册
(雍正)石樓縣志(一) 卷一至卷四 首一卷 清 袁學謨 修 秦燮等 纂 
                                        清雍正十年刻本一
第二十九册
(雍正)石樓縣志(二) 卷五至卷八 清 袁學謨 修 秦燮等 纂 清雍正十年刻本一
第三十册
(康熙)永和縣志 二十三卷 清 王士儀 纂修 清康熙四十九年刻本一
(民國)永和縣志(一) 卷一至卷四 首一卷 閻佩禮 修 段金成等 纂 
                                       一九三一年鉛印本三四一
第三十一册
(民國)永和縣志(二) 卷五至卷十六 閻佩禮 修 段金成等 纂 
                                        一九三一年鉛印本一 
第三十二册
(雍正)大寧縣志 八卷 清 杜瑾 修 劉源涑 纂 清雍正八年刻本一
第三十三册
(光緒)大寧縣志 八卷 清 崔同紱 修 李華棠 纂 清光緒九年刻本一
第三十四册
(光緒)吉州全志 八卷 清 吴葵之 修 裴國苞 纂 民國間鉛印本一
(順治)鄉寧縣志 六卷 明 焦守己 纂修 清 侯世爵 續纂修 
                                        明萬曆二十年刻清順治七年增刻本四一七 
第三十五册
(乾隆)鄉寧縣志 十五卷 清 葛清等 纂修 清光緒七年重印本一
第三十六册
(光緒)續修鄉寧縣志 十五卷 清 馮安瀾 修 崔鐘淦等 纂 清光緒七年刻本一
(民國)鄉寧縣志(一) 卷一至卷七 首一卷 趙祖抃 修 吴庚 趙意空 纂 
                                       一九一七年刻本一六三

第三十七册
(民國)鄉寧縣志(二) 卷八至卷十六 趙祖抃 修 吴庚 趙意空 纂 
                                       一九一七年刻本一 
第三十八册
(康熙)河津縣志 八卷 清 馬光遠 修 劉梁嵩 纂 清康熙十一年刻本一
第三十九册
(嘉慶)河津縣志(一) 卷一至卷七 清 沈千鑑 修 王政 牛述賢 纂 
                                       清嘉慶二十年刻本一
第四十册
(嘉慶)河津縣志(二) 卷八至卷十二 清 沈千鑑 修 王政 牛述賢 纂 
                                       清嘉慶二十年刻本一
第四十一册
(光緒)河津縣志(一) 卷一至卷七 首一卷 清 茅丕熙 楊漢章 修 程象濂 韓秉鈞 纂
                                        清光緒六年刻本一
第四十二册
(光緒)河津縣志(二) 卷八至卷十四 闕卷十三 清 茅丕熙 楊漢章 修 程象濂 韓秉鈞 纂
                                        清光緒六年刻本一
第四十三册
(乾隆)萬泉縣志 八卷 清 畢宿燾 修 張史筆 纂 清乾隆二十三年刻本一
第四十四册
(民國)萬泉縣志(一) 卷一至卷五 首一卷 何燊 程瑤階 修 馮文瑞 王景命 纂 
                                       一九一八年石印本一
第四十五册
(民國)萬泉縣志(二) 卷六至卷十二 末一卷 何燊 程瑤階 修 馮文瑞 王景命 纂 
                                       一九一八年石印本一
(光緒)榮河縣志(一) 卷一至卷四 清 馬鑑 王希濂 修 尋鑾煒 纂
                                        清光緒七年刻本三三七
第四十六册
(光緒)榮河縣志(二) 卷五至卷十四 清 馬鑑 王希濂 修 尋鑾煒 纂
                                        清光緒七年刻本一 
第四十七册
(民國)榮河縣志(一) 卷一至卷十 闕卷首 張柳星 范茂松 修 郭廷瑞 纂
                                        一九三六年鉛印本一

第四十八册
(民國)榮河縣志(二) 卷十一至卷十九 張柳星 范茂松 修 郭廷瑞 纂
                                        一九三六年鉛印本一
第四十九册
(民國)榮河縣志(三) 卷二十至卷二十四 張柳星 范茂松 修 郭廷瑞 纂
                                        一九三六年鉛印本一
(康熙)臨晋縣志 十卷 存二卷 清 齊以治 修 王恭先 纂 
                                        清康熙二十五年刻本三七九 
第五十册
(乾隆)臨晋縣志 八卷 清 王正茂 纂修 清光緒六年重印本一

第五十一册
(光緒)續修臨晋縣志 二卷 清 艾紹濂 吴曾榮 修 姚東濟 纂 
                                                 清光緒六年刻本一
(民國)臨晋縣志(一) 卷一至卷四 闕卷首 俞家驥 許鑑觀 修 趙意空 于廷梁 纂 
                                       一九二三年鉛印本三八七 
第五十二册
(民國)臨晋縣志(二) 卷五至卷十六 附録一卷 俞家驥 許鑑觀 修 趙意空 于廷梁 纂 
                                       一九二三年鉛印本一
第五十三册
(萬曆)猗氏縣志 存八卷 明 馬孔昭 纂修 明萬曆間刻本一

第五十四册
(雍正)猗氏縣志(一) 卷一至卷四 
          清 潘 修 吴啓元 高紹烈 纂 宋之樹 續修 何世勲 陳僴儀 續纂 清光緒六年刻本一
第五十五册
(雍正)猗氏縣志(二) 卷五至卷八 
          清 潘 修 吴啓元 高紹烈 纂 宋之樹 續修 何世勲 陳僴儀 續纂 清光緒六年刻本一
第五十六册
(同治)續猗氏縣志 四卷 清 周之楨 修 崔曾頤 纂 清同治六年刻本一
第五十七册
(光緒)續猗氏縣志 二卷 清 徐浩 修 潘夢龍 纂 清光緒六年刻本一

第五十八册
(光緒)永濟縣志(一) 卷一至卷五 清 李榮和 劉鍾麟 修 張元懋 纂 
                                        清光緒十二年刻本一
第五十九册
(光緒)永濟縣志(二) 卷六至卷十二 清 李榮和 劉鍾麟 修 張元懋 纂 
                                        清光緒十二年刻本一
第六十册
(光緒)永濟縣志(三) 卷十三至卷十七 清 李榮和 劉鍾麟 修 張元懋 纂 
                                        清光緒十二年刻本一
第六十一册
(光緒)永濟縣志(四) 卷十八至卷二十 清 李榮和 劉鍾麟 修 張元懋 纂 
                                       清光緒十二年刻本一
第六十二册
(光緒)永濟縣志(五) 卷二十一至卷二十四 清 李榮和 劉鍾麟 修 張元懋 纂 
                                        清光緒十二年刻本一
第六十三册
(隆慶)芮城縣志 不分卷 明 李斗 修 薛一鶚 纂 明隆慶間刻本一
(乾隆)解州芮城縣志 十六卷 首一卷 闕卷首 清 言如泗 修 莫溥等 纂
                                                 清光緒七年刻本一三七 
第六十四册
(光緒)芮城縣續志 四卷 首一卷 清 馬丕瑤 修 萬啟鈞 張承熊 纂 
                                             清光緒七年刻本一
(民國)芮城縣志(一) 卷一至卷二 首一卷 牛照藻 修 蕭光漢 纂 
                                       一九二三年鉛印本二七一 
第六十五册
(民國)芮城縣志(二) 卷三至卷十一 牛照藻 修 蕭光漢 纂 
                                       一九二三年鉛印本一
第六十六册
(民國)芮城縣志(三) 卷十二至卷十六 末一卷 牛照藻 修 蕭光漢 纂 
                                       一九二三年鉛印本一
第六十七册
(乾隆)解州平陸縣志 十六卷 首一卷 闕卷首 清 言如泗 韓夔典 修 杜若拙 荊如棠 纂
                                                  清乾隆二十九年刻本一
第六十八册
(光緒)平陸縣續志 二卷 首一卷 末一卷 闕卷首 清 劉鴻逵 修 沈承恩 纂
                                            清光緒六年刻本一
平陸縣修志采訪録 不分卷 左恒祥 纂 一九三三年石印本三五三 
(乾隆)垣曲縣志(一) 卷一 清 湯登泗 纂修 清乾隆三十年刻本四五七
第六十九册 
(乾隆)垣曲縣志(二) 卷二至卷十四 清 湯登泗 纂修 清乾隆三十年刻本一 
第七十册
(光緒)垣曲縣志(一) 卷一至卷七 清 薛元釗 修 張于鑄 纂 清光緒六年刻本一
第七十一册
(光緒)垣曲縣志(二) 卷八至卷十四 清 薛元釗 修 張于鑄 纂 清光緒六年刻本一
第七十二册
(乾隆)府谷縣志 四卷 清 鄭居中 麟書 纂修 清乾隆四十八年刻本一
第七十三册
(道光)神木縣志 八卷 補編一卷 清 王致雲 修 朱壎 纂 補編張琛 纂
                                        清道光二十一年刻本一
(民國)神木鄉土志 四卷 佚名 編 一九三七年燕京大學圖書館鉛印本五七五 
第七十四册
(民國)葭縣志 二卷 陳琯 修 趙思明等 纂 一九三三年石印本一
(道光)吴堡縣志 四卷 首一卷 清 譚瑀 纂修 清道光二十七年刻本二八五 
第七十五册
(順治)清澗縣志 四卷 清 廖元發 修 白乃貞等 纂 清順治十八年刻本一
(乾隆)清澗縣續志 八卷 清 吴其琰 纂修 清乾隆十七年刻本一九七 

第七十六册
(道光)清澗縣志(一) 卷一至卷六 首五卷 清 鍾章元 修 陳第頌等 纂 
                                        清道光八年刻本一
第七十七册
(道光)清澗縣志(二) 卷七至卷八 清 鍾章元 修 陳第頌等 纂 清道光八年刻本一
(順治)延川縣志 一卷 清 劉榖 纂修 清順治十八年刻本二二九 
第七十八册
(乾隆)延長縣志 十卷 清 王崇禮 纂修 清乾隆二十七年刻本一
第七十九册
(乾隆)宜川縣志 八卷 首一卷 末一卷 清 吴炳 纂修 清乾隆十八年刻本一

第八十册
(光緒)宜川鄉土志 不分卷 清 佚名 纂修 一九三七年燕京大學圖書館鉛印本一
(民國)宜川縣志 二十七卷 首一卷 末一卷 余正東 纂修 黎錦熙 
                                        校訂 一九四四年鉛印本三一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