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文脉丛书
¥
450000
¥
450000
全新
仅1件
作者刘曙初, 吴伯雄
出版社北京燕山出版社
ISBN9787540256920
出版时间2020-12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定价450000元
上书时间2021-01-12
【提供资料信息服务】友十花樓詩存一卷,(清)曾瑛撰,,全1册
¥270.00
【提供资料信息服务】小石詩鈔六卷補編一卷詩餘一卷鍼鸝山館詩草一卷,(清)曾諧著;(清)葉璋編次,,全4册
¥2715.00
【提供资料信息服务】味義根齋詩稿一卷二集一卷,(清)董正揚撰,,全3册
¥2280.00
【提供资料信息服务】六吉齋詩鈔五卷,(清)鮑作雨著,,全1册
¥1035.00
【提供资料信息服务】庚申集一卷;仙樵吟稿一卷,(清)張元品著/(清)吳觀周撰,,全1册
¥615.00
【提供资料信息服务】脂雪軒詩鈔五卷,(清)胡玠著,,全2册
¥1515.00
【提供资料信息服务】墨緣室合刊(秋容閣詩稿一卷;脂學樓初稿一卷),詳見子目,,全2册
¥1515.00
【提供资料信息服务】蓀湖山房詩草一卷,(清)王書升撰,,全1册
¥540.00
【提供资料信息服务】太霞山館詩鈔不分卷,(清)董斿著,,全1册
¥930.00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出版説明
文脈,即文化的發展脈絡。中華民族在代代相承中創造了光輝而悠久的中華文脈。中華大地幅員遼闊,山川地理、風俗人情和社會發展等存在明顯的區域差異,在長期的歷史演進中形成了若干特色鮮明的區域文脈。這些區域文脈既擁有中華文化的基本特徵和歷史記憶,又具有彼此不同的突出個性,共同組成中華文脈的洪流。福建文脈就是這些區域文脈中的重要一支。
福建位于中華大地的東南,西北背靠武夷山,東部面朝東海,屬于亞熱帶海洋季風氣候。三明市萬壽岩遺址表明,早在十八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福建區域内就有人類活動。此後經新石器時代和青銅時代,福建的歷史綿延向前。秦漢時期,閩越族在此建立閩越國,至元封元年(前一一○)爲漢武帝所滅。從漢代開始,北方漢人不斷移民入閩,促進了區域的社會發展。唐宋以來,隨着海上交通的興起,福建成爲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起點,連接中國與世界,東南亞、阿拉伯、波斯、印度等域外文明在此留下了諸多印記。進入近代,隨着中國被迫捲入世界現代化進程,福建因爲特殊的地理位置,較早開放門户,得風氣之先,邁出追求現代化的步伐。
在漫長的歷史中,福建形成了深厚而獨特的文脈。隋唐五代時期,在中國經濟中心南遷的大趨勢下,大量北方人士遷閩,李椅、常袞等地方官重視文教,興辦學校,福建文化初露崢嶸。至宋代,福建文化大放光彩,一躍而成爲中華文化的重要部分。有宋一代福建進士約七千人,占宋代進士總數的五分之一,有五十一位閩人擔任宰執【一】。因此,時人稱: 『今世之言衣冠文物之盛,必稱七閩』【二】。明清時期福建文化與時俱進。明代福建進士兩千一百一十六人,在全國位居第四,按每百萬人口的進士數計算,則高居全國第一【三】清代福建進士一千三百九十九人,在全國位 居第八,按每百萬人口的進士數計算,則與河北並列全國第二【四】近代以來,福建文化經歷中西文化的衝突和融合,再次迎來高峰,湧現了在中國近代史上影響深遠的林則徐、沈葆楨、嚴復等人。
在福建文脈中,宋明時期的理學熠熠生輝,引人矚目,在理學史乃至中國思想文化史上都佔有重要地位。北宋中期,海濱四先生陳襄、陳烈、周希孟、鄭穆在閩中提倡儒道,轉移風氣。至北宋後期,理學宗師程顥、程頤的四大弟子中游酢和楊時都是福建人,尤其楊時自洛返閩,廣收門徒,創立道南學派,成爲洛學到閩學的過渡。北宋末至南宋前期,胡安國、胡憲、胡寅、胡寧、胡宏叔侄父子傳經説理,衍生湖湘學派。與此同時還有程頤的弟子王蘋、三傳弟子林光朝,二人論學都有重視 『心』的傾向,是江西陸九齡、陸九淵心學的先聲。
道南學派的南劍三先生楊時、羅從彦、李侗師徒前後相承,至南宋中期,李侗的弟子朱熹從福建登上歷史舞臺,博采衆家,融會貫通,創立了體大思精的思想體系,成爲理學的集大成者。在朱熹的影響下,福建湧現了很多理學家,他們講學著述,薪火相傳。南宋後期,蔡元定、蔡沈、黄榦、陳淳、真德秀等弘揚朱熹學説,各有發揮。
元代朱熹的學説受到統治者的高度推崇,皇慶二年(一三一三)六月,元仁宗下詔各地將朱熹等人從祀孔廟,十一月又下詔恢復科舉,指定朱熹的《四書章句集注》爲標準參考書,此舉標誌着朱子學成爲國家的統治思想。而在福建本地,熊禾、陳普、吴海等設帳鄉間,傳授朱子理學,延續朱子理學在福建的法脈。
明初爲了統一思想,鞏固統治,成帝下令以朱熹的四書學著作爲基礎編修《四書大全》,此書是明代科舉取士的標準書,也是明代四書學的奠基性著作,成爲儒學從五經之學到四書之學的轉捩點。來自福建建安(今建甌)的楊榮是主要纂修官之一,爲朱熹理學的流傳作出了重要貢獻。
明代中期,隨着王陽明的崛起,心學風行天下。在此時代風潮中,福建也有學者追隨王陽明,如鄭善夫、馬明衡等人,傳承心學,在福建形成心學的支脈【五】。
晚明李贄更是受到陽明學泰州學派王艮等人的影響,大膽質疑傳統,提倡個性解放,成爲晚明啓蒙思潮的代表人物。面對心學風行的時代潮流,更多的福建理學家堅持朱熹理學,守先待後,不墜宗風。前有陳真晟、周瑛、蔡清,後有陳琛、林希元、張嶽,或講學撰述,或辯護駁難,維護朱學正統,不遺餘力。明清之際,黄宗周繼承朱熹理學,又調和朱陸,結合自己的學思,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朱熹理學的束縛,形成特色鮮明的理學思想。
從宋至明,福建的理學盛行不衰,成爲福建文脈中的重要部分。黄宗羲、全祖望《宋元學案》立傳的福建理學家有三百四十五人,黄宗羲《明儒學案》立傳的福建理學家有五人。但這並不足以反映理學在福建流傳的盛况。清代李清馥編《閩中理學淵源考》,始于北宋楊時,終于明末陳喜,記録學派二百三十八家,凡一千三百餘人,宋明理學在福建流傳的盛况大體可見。
鑒于理學在福建文脈中的突出地位,茲據清代李清馥《閩中理學淵源考》所統計的福建歷代理學與文化代表人物,將其學術與文化著作匯爲一編,整理爲《福建文脈叢書》,共收録作者一百四十七人,著作二百○七種。其中宋人五十七位,著作八十一種。元人九位,著作十一種。明人八十一位,著作一百一十五種。本叢書盡力選擇善本加以影印出版,抄本有四十四種,包括兩種日本寫本和毛氏汲古閣、范氏天一閣、祁氏澹生堂、陸氏三間草堂、倪氏經堂、趙氏小山堂等著名抄本,印本中有宋刻元修本一種,元刻本五種,元刻明修本三種,較爲難得,其他明清印本也頗有可觀。因此,這套《福建文脈叢書》不僅呈現了福建宋明理學家的思想成果,而且還具備較高的文獻價值。
朱熹《觀書有感二首》其一云: 『問渠那得清如許,爲有源頭活水來。』人類區别于其他動物的重要特點之一就是,人類總是在先行者的基礎上推陳出新,從而創造不斷生長更新的文脈傳統。書籍正是人類創造的重要基礎,文脈傳承的重要形式。《福建文脈叢書》收録的是宋明時期福建理學家的思想成果,但它不僅是屬于福建的,更是屬于全國、全世界的。我們相信,《福建文脈叢書》的出版,不僅是對歷史的總結,更是對未來的鋪墊,必定會爲新時代帶來有益的參考和啓示。
這套叢書是北京采薇閣書店總經理王强先生策劃和主持印行的。王先生是福建人,在出版界深耕多年,聲譽卓著。王先生一直情系桑梓,爲策劃和印行《福建文脈叢書》,辛苦奔波,慷慨解囊,非常令人感佩。我們期待,王先生能再接再厲,繼續搜羅挖掘福建文脈的更多内容,將福建先賢的智慧貢獻給世界。
編者識
參考文獻:
【一】徐曉望《福建通史》第三卷《宋元》第三百六十九、三百七十六頁,福建人民出版社二○○六年版。據該書第三百六十九頁注釋①,宋代福建進士的數量,各書有不同記載。《八閩通志》記載宋代福建進士約五千人,《福建通志》記載七千人。今按:美國學者賈志揚《宋代科舉》統計兩宋福建進士數為七千一百四十四人,見該書第一百一十九頁 『表二十一』,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一九九五年版。
【二】陳必複《林尚仁端隱吟稿序》,《江湖小集》卷三十三,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三】何炳棣《明清社會史論》第二百八十三頁 『表二十七』、第二百八十五頁 『表二十九』。徐泓譯,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二○一三年版。
【四】何炳棣《明清社會史論》第二百八十四頁 『表二十八』、第二百八十五頁 『表二十九』。按表二十九中,清代浙江和旗籍每百萬人口的進士數並列第一,福建和河北並列第三,實即並列第二。
【五】關於陽明心學在閩中的傳播,錢明《閩中王門考略》(《福建論壇》二○○七年第一期)、鄭禮炬《<明儒學案·粵閩相傳學案>王守仁福建門人考》(《中國典籍與文化》二○一五年第一期)已作詳細勾勒
總目録
第一册
龜山先生集(一) 序至卷十九 宋 楊時 撰 明萬曆十九年將樂知縣林熙春刻本一
第二册
龜山先生集(二) 卷二十至卷四十二 宋 楊時 撰
明萬曆十九年將樂知縣林熙春刻本一
第三册
墨堂先生文集(一) 序至卷十五 宋 陳淵 撰 清抄本一
第四册
墨堂先生文集(二) 卷十六至卷二十二 宋 陳淵 撰 清抄本一
第五册
默齋遺稿 二卷 宋 游九言 撰 四庫全書本一
宋著作王先生文集 八卷 宋 王蘋 撰 清趙氏小山堂抄本九五
唯室集 五卷 宋 陳長方 撰 四庫全書本二六五
步里客談 二卷 宋 陳長方 撰 四庫全書本四四三
第六册
春秋胡傳(一) 序至卷十二 首一卷 宋 胡安國 撰 明書林詹霖宇刻本一
第七册
春秋胡傳(二) 卷十三至卷三十 宋 胡安國 撰 明書林詹霖宇刻本一
第八册
致堂讀史管見(一) 序至卷八 宋 胡寅 撰 元刻明修本一
第九册
致堂讀史管見(二) 卷九至卷十五 宋 胡寅 撰 元刻明修本一
第十册
致堂讀史管見(三) 卷十六至卷二十二 宋 胡寅 撰 元刻明修本一
第十一册
致堂讀史管見(四) 卷二十三至卷三十 宋 胡寅 撰 元刻明修本一
第十二册
致堂先生敘古千文 一卷 宋 胡寅 撰 明 姚福 集解 清抄本一
致堂胡先生斐然集(一) 序至卷七 宋 胡寅 撰 清經鉏堂抄本九五
第十三册
致堂胡先生斐然集(二) 卷八至卷十九 宋 胡寅 撰 清經鉏堂抄本一
第十四册
致堂胡先生斐然集(三) 卷二十至卷二十六 宋 胡寅 撰 清經鉏堂抄本一
第十五册
致堂胡先生斐然集(四) 卷二十七至卷三十 宋 胡寅 撰 清經鉏堂抄本一
致堂先生崇正辨 三卷 宋 胡寅 撰 明刻本一○九
第十六册
五峰胡先生文集 五卷 宋 胡宏 撰 清陸香圃三間草堂抄本一
第十七册
鬍子知言 六卷 附錄一卷 疑義一卷 宋 胡宏 撰 明嘉靖五年正心書院刻本 一
皇王大紀(一) 序至卷十三 宋 胡宏 撰 明萬曆三十九年高安陳邦瞻刻本一四九
第十八册
皇王大紀(二) 卷十四至卷三十一 宋 胡宏 撰 明萬曆三十九年高安陳邦瞻刻本一
第十九册
皇王大紀(三) 卷三十二至卷四十八 宋 胡宏 撰
明萬曆三十九年高安陳邦瞻刻本一
第二十册
皇王大紀(四) 卷四十九至卷六十五 宋 胡宏 撰
明萬曆三十九年高安陳邦瞻刻本一
第二十一册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