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京津冀生态文献丛书
  • 京津冀生态文献丛书
  • 京津冀生态文献丛书
  • 京津冀生态文献丛书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京津冀生态文献丛书

130000 130000 全新

仅1件

北京通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杨学新

出版社北京燕山出版社

ISBN9787540255459

出版时间2019-12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定价130000元

上书时间2021-01-12

采薇阁书店

十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京津冀生态文献丛书 

书号: 978-7-5402-5545-9
主编:杨学新 编
出版社:  北京燕山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年12月
册数:131册   开本:16开  
中图法分类号: Q14

出版説明
京津冀地區,古稱幽燕、燕趙,歷經薊合于燕、燕趙對峙、幽冀并立、河朔三鎮、宋遼之分等階段,至元定都北京,北京一躍成爲大一統國家的中樞,其周邊地區則成爲拱衛京師的『腹裏』,四方聚物;明清進一步强化了元的建置,以北京爲核心的京畿地區,成爲政治軍事要地,區域間的聯繫也愈趨緊密,京津冀地區的整體性開始顯現。進入新歷史階段,京津冀這個區域性概念,被賦予了新的内涵,國家制定了京津冀一體化與協同發展的重大戰略。這是我國政府打破行政區域劃分的藩籬,對區域治理理念、思路、模式的一次創新。由于歷史等多重原因,目前京津冀地區面臨嚴峻的生態環境壓力,大衆對改善生態環境的需求强烈。『良好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二〇一三年四月十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海南考察工作結束時的講話對環境保護給出了擲地有聲的回答。在京津冀一體化與協同發展戰略中,生態優先、緑色發展被置于了重要地位,『青山緑水』—生態環境優勢,將作爲核心競爭力實現向生態經濟優勢的轉化,以滿足人民不斷升級的生態需要,從而實現可持續發展。『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二〇一三年五月二十四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華夏文明的發展與生態文明息息相關,中國傳統文化中也藴含著豐富的生態智慧。
對于生態保護的思想,我國自古就有文字記載可尋。于自然哲學,多堅持『天人合一』的樸素自然觀,體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相互依存之道等。老子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思想,即是主張人的主觀活動只有遵從自然規律,方能達到『物我同一』的境界;儒家的『民胞物與』『和樂自然』『節用時禁』等思想,也藴含了崇尚自然、返璞歸真、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等樸素自然觀。于生態倫理,主要表現爲對生命的敬畏和對自然萬物的愛護與珍惜。儒家的『仁民愛物』,表達了對萬物一視同仁的普世價值和倫理觀念。老子在《道德經》中提出『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則告誡人們要善待一切生命,擔負起對自然萬物應負之責;要順應自然,而不能任意改造。莊子在《秋水》中説『物無貴賤』,在《天下》中講『泛愛萬物,天地一體』,亦是同理。于生態保護的實踐,講求尊重自然規律,取用有節等。《論語·述而》中『子釣而不綱,弋而不射宿』,講孔子釣魚不用排網大量捕魚,不射歸巢之鳥;孟子『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孟子·梁惠王上》)和曾子『樹木以時伐焉,禽獸以時殺焉』(《禮記·祭義》),都是講對資源的合理利用。此外,生態理念還在施政、生産勞作中得到應用,如虞衡制度的確立(虞衡是古代掌管山林川澤的政府機構的泛稱)、《田律》的頒布(秦時頒布,是迄今爲止保存最完整的古代環境保護法律文獻)等;秦漢時確立的二十四節氣、《齊民要術·種穀第三》中講要『順天時,量地利』等反映了古人在農耕生活中總結出來的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智慧。可以説,從思想觀念、政令到科學,乃至藝術,中國文化中充滿了各種生態元素,這是中國人對生態問題的歷史思考。這些古代智慧在當代中國仍然發揮著潛移默化的影響,大到國家生態政策的制定與實施,小到個人的環保意識與行動等。遺憾的是,這些珍貴的元素猶如殼中之珠,廣泛地散布在浩瀚的典籍當中,需將其一一撬開,串起,方能展現全貌。本書編纂的初衷,就是希望通過系統挖掘有關京津冀文獻中的生態内容,爲讀者展現京津冀地區生態歷史發展原貌。
生態一詞源于古希臘語,原意指『住所』或『棲息地』,十九世紀中後期方逐漸形成爲專門學科。現代意義上的生態所含範圍廣泛,一切生物的生存狀態,以及它們之間及其與環境之間環環相扣的關係皆可定義爲生態。爲了將古代文獻中包含的具體生態元素釐清,并成系統,全書分方志生態,自然生態,水利生態,生態人文,生態著作,及條例、政策、報告等六大類。我國的修史傳統,特别是明清時期官修史書的繁榮,爲本書的編纂提供了大量傳承有序的方志文獻,但受形式所限,其中所含山川、河道、物産、祥異等反映現代生態意義的元素,只能以摘録方式呈現,同時方志也存在版本繁雜問題,以《永平府志》爲例,僅康熙年間的版本,就有康熙二年修、十八年續修刻本和康熙五十年刻本兩種。故在版本的選擇上,版本的稀有性與完整性,是考量的重要標准。自然生態與水利生態,分别對山水志、水利類著作等進行了收録。生態人文,收録有關京津冀的遊記、行記等。生態著作,則專門收録京津冀地區作者所著涉及生態内容的著作。在文獻的收録上,本書上起距今一千四百餘年的北魏酈道元的《水經注》,下至民國時期的著述資料等,共收録有關京津冀地區生態文獻二百一十四種。
本書的編纂,是就現代意義上的生態概念,對中國古代文獻中所包含的生態思想與文化的再挖掘,這在歷史文獻類圖書中尚屬首次,具有一定的創新性。在生態保護這場持久戰中,希望本書對京津冀生態文獻的整理,能夠爲京津冀生態研究提供新的史料參考,對京津冀生態的改善與區域的協調發展有所助益。

二〇一九年四月編者識

總目録

【方志生態】
第一册
元和郡縣圖志·河北道 三卷 唐 李吉甫 撰 清光緒六年至八年金陵書局刻本一
元和郡縣補志·河北道 二卷 清 嚴觀 輯 清光緒八年金陵書局刻本九三
太平寰宇記·河北道 二十卷 宋 樂史 撰 
                                             清光緒八年金陵書局刊本 十年《古逸叢書》影宋本補闕一五五
第二册
元豐九域志·河北路 一卷 北宋 王存等 編 清光緒八年金陵書局刻本一
大明一統志·山川 土産 明 李賢等 撰 明天順五年司禮監原刻本四七
大明一統名勝志·直隸名勝志 十二卷 明 曹學佺 撰 明崇禎三年刻本九一
第三册
乾隆大清一統志·山川 清道光二十九年陽湖薛子瑜活字印本一
嘉慶大清一統志·山川 園囿 行宫  
                                                  一九三四年商務印書館《四部叢刊續編》本三三五
第四册
欽定日下舊聞考(一) 卷一—卷十一 清 于敏中 英廉等 纂 清乾隆間刻本一

第五册
欽定日下舊聞考(二) 卷十二—卷二十二 清 于敏中 英廉等 纂 清乾隆間刻本一
第六册
欽定日下舊聞考(三) 卷二十三—卷三十二 清 于敏中 英廉等 纂 清乾隆間刻本一
第七册
欽定日下舊聞考(四) 卷三十三—卷四十三 清 于敏中 英廉等 纂 清乾隆間刻本一
第八册
欽定日下舊聞考(五) 卷四十四—卷五十三 清 于敏中 英廉等 纂 清乾隆間刻本一
第九册
欽定日下舊聞考(六) 卷五十四—卷六十三 清 于敏中 英廉等 纂 清乾隆間刻本一
第十册
欽定日下舊聞考(七) 卷六十四—卷七十三 清 于敏中 英廉等 纂 清乾隆間刻本一
第十一册
欽定日下舊聞考(八) 卷七十四—卷八十三 清 于敏中 英廉等 纂 清乾隆間刻本一
第十二册
欽定日下舊聞考(九) 卷八十四—卷九十三 清 于敏中 英廉等 纂 清乾隆間刻本一
第十三册
欽定日下舊聞考(十) 卷九十四—卷一○六 清 于敏中 英廉等 纂 清乾隆間刻本一
第十四册
欽定日下舊聞考(十一) 卷一○七—卷一二○ 清 于敏中 英廉等 纂 清乾隆間刻本一
第十五册
欽定日下舊聞考(十二) 卷一二一—卷一三五 清 于敏中 英廉等 纂 清乾隆間刻本一
第十六册
欽定日下舊聞考(十三) 卷一三六—卷一四九 清 于敏中 英廉等 纂 清乾隆間刻本一
第十七册
欽定日下舊聞考(十四) 卷一五○—卷一六○ 清 于敏中 英廉等 纂 清乾隆間刻本一
第十八册
讀史方輿紀要·北直(一) 序—卷五 清 顧祖禹 輯著 緯蕭草堂抄本一
第十九册
讀史方輿紀要·北直(二) 卷六—卷九 清 顧祖禹 輯著 緯蕭草堂抄本一
方輿考證·山川 清 許鴻磐 纂 濟寧潘氏華鑑閣本四二三
第二十册
萬曆順天府志·山川 馬政 物産 明 沈應文 譚希思等 修 張元芳 撰 
                                             明萬曆二十一年刻本一
光緒順天府志·京師志水道 山川等(一) 十九卷 
                                                                            清 萬清黎 周家楣 修 張之洞 繆荃孫 纂 
                                                                            清光緒十年至十二年刻本八七
第二十一册
光緒順天府志·京師志水道 山川等(二) 十九卷 
                                                                            清 萬清黎 周家楣 修 張之洞 繆荃孫 纂 
                                                                            清光緒十年至十二年刻本一

第二十二册
光緒順天府志·京師志水道 山川等(三)  十九卷 
                                                                            清 萬清黎 周家楣 修 張之洞 繆荃孫 纂 
                                                                            清光緒十年至十二年刻本一
光緒昌平州志·山川 一卷 清 吴履福等 修 繆荃孫等 纂 清光緒十二年刻本二七七
光緒昌平外志·河渠考 一卷 清 麻兆慶 纂修 清光緒二十一年刻本三四七
光緒延慶州志·山川 水利等 清 何道增等 修 張惇德 纂 清光緒六年刻本三七五
乾隆通州志·山川 漕渠等 清 高天鳳 修 清乾隆四十八年刻本四一一
第二十三册
光緒通州志·山川 漕渠等 清 高建勳等 修 王維珍等 纂 清光緒九年刻本一
民國通縣志要·山脈 河流等 民國 金士堅等 修 徐白等 纂 
                                                               一九四一年鉛印本一一五
光緒密雲縣志·灾祥 物産等 清 丁符九 趙文粹 修 張鼎華 周林 纂 
                                                               清光緒八年刻本一三九
民國密雲縣志·輿地 物産等 民國 臧理臣等 修 宗慶煦等 纂 
                                                               一九一四年北平京華書局鉛印本二○一
光緒良鄉縣志·山川 物産 清 陳嵋 範履福 修 黄儒荃 纂 
                                                           清光緒十五年刻本二三九
民國良鄉縣志·山川 物産 民國 周志中 修 吕植等 纂 一九二四年鉛印本三二七
民國房山縣志·山脈 河流 清 廖飛鵬 馬慶瀾 修 高書官等 纂 
                                                          一九二八年鉛印本三九五
第二十四册
民國順義縣志·疆域 氣候等 民國 禮闊泉等 修 楊德馨等 纂 
                                                               一九三三年鉛印本一

乾隆天津府志·物産 山川等 清 李梅賓 程鳳文 修 吴廷華 汪沆 纂 
                                                               清乾隆四年刻本七一
第二十五册
光緒重修天津府志·輿地 物産等 清 沈家本 榮銓 修 清光緒二十五年刻本一
乾隆天津縣志·山川志 鹽法志等 三卷 清 朱奎揚 張志奇 修 吴廷華等 纂 
                                                                       清乾隆四年刻本三三五
第二十六册
同治續天津縣志·星土 祥異等 三卷 清 吴惠元 修 蔣玉虹 余樾 纂 
                                                                   清同治九年刻本一
康熙薊州志·名山 大川等 清 張朝琮 修 鄔棠等 纂 清康熙四十三年刻本五九
道光薊州志·山川 物産等 清 沈銳 纂修 清道光十一年刻本一一九
民國薊縣志·地理 物産等 民國 徐葆瑩 修 仇錫廷 纂 一九四四年鉛印本一七九
乾隆武清縣志·田賦 河渠等 清 吴翀 修 曹涵 趙晃 纂 清乾隆七年刻本二六一
乾隆寶坻縣志·河圖 形勝等 二卷 清 洪肇楙 修 蔡寅鬥 纂 
                                                              清乾隆十年刻本三三五
同治靜海縣志·灾祥志 物産志 一卷 清 鄭士蕙 纂修 清同治十二年刻本四三三
第二十七册
民國靜海縣志·輿地 物産等 民國 白鳳文 修 高毓浵 纂 一九三四年鉛印本一
光緒寧河縣志·山川 勝景等 清 丁符九 修 談松林 纂 清光緒六年刻本二三九
康熙畿輔通志·山川 一卷 清 于成龍等 修 郭棻等 纂 清康熙二十二年刻本三五一
第二十八册
雍正畿輔通志·山川 河渠等(一) 十三卷 清 唐執玉等 修 陳儀等 纂 
                                                              清雍正十三年刻本一
第二十九册
雍正畿輔通志·山川 河渠等(二) 十三卷 清 唐執玉等 修 陳儀等 纂 
                                                              清雍正十三年刻本一
第三十册
光緒畿輔通志·山川 物産等(一) 二十九卷 清 李鴻章等 修 黄彭年等 纂 
                                                              清宣統二年北洋官報印刷局石印本一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