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外藏集部珍本文献丛刊
  • 海外藏集部珍本文献丛刊
  • 海外藏集部珍本文献丛刊
  • 海外藏集部珍本文献丛刊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海外藏集部珍本文献丛刊

170000 170000 全新

仅1件

北京通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王焱 程舒琪

出版社北京燕山出版社

ISBN9787540255275

出版时间2019-12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定价170000元

上书时间2021-01-12

采薇阁书店

十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海外藏集部珍本文献丛刊 

书号: 978-7-5402-5527-5
主编:王焱 程舒琪 编
出版社:  北京燕山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年12月
册数:177册   开本:16开  
中图法分类号: I212.01

出版説明
在相當漫長的歷史時期中,中華文化在與世界各國文化的交流中不斷更新發展,古代東亞地區的衆多國家如日本、韓國、越南等,都曾受到中國文化的深遠影響,其突出特點即在使用漢字作爲通行的書面表達語言。漢字所構成的漢籍是中國精神文化的載體,在中華文化的發展交流中發揮著巨大作用。
在古典目録體系下的四部分類文獻中,經部與史部由于其性質,在數量上和文學性上較子部集部要少,子部以百家著作和類書爲主,期間采録的小説家類著述使文學作品所佔比例較高,如收録通俗小説已較完備的由安平秋等編纂的《古本小説集成》。而集部作爲彙集了歷代的總集類、別集類、詩文評類、詞曲類著述的分類,是研究中國文學的重點對象。而從唐宋及明代,尤其是鴉片戰争後的一百多年來,中國大量的古籍通過各種途徑流傳海外,存量浩如煙海,極爲龐大。在中國傳統文獻中,縱觀近百年來中國整理和研究古典文獻的歷史,集部著作在四部分類古籍中都佔有相當大的比例,而流傳至海外的集部文獻亦數量甚多。
目録之學,辨章學術,考鏡源流。集部文獻與中國文學的研究是密不可分的,而集部文獻所包含的海外收藏的漢籍亦是研究重點。調查域外集部漢籍情況,則應先整理考證中國現存的古籍狀況。前可參考一九七八年至一九九六年編成的《中國古籍善本書目》,全書共收録近八百個大陸收藏單位所藏的明朝以前的絶大部分和清朝的有價值的大部分古籍善本書,約六萬條款目(集部約二萬三千種)。然該書僅著録善本書目,且不盡完善,未收港澳臺及域外古籍。後有《中國古籍總目》出版,其收書範圍更廣,是現存中國漢文古籍的總目録,以古代至民國初撰著並經抄寫、印刷的歷代漢文書籍爲收集範圍,彙聚大陸及港澳臺地區及部分海外圖書館館藏紀録中國漢文古籍書目館藏紀録,共著録約爲二十萬種,但其採録的港澳臺及域外古籍目録僅爲大陸圖書館未見著録的古籍品種,亦有所缺陷。這兩部書均適應了全球古籍整理和研究的需要。近年來,在國際漢學研究的影響下,各國對現存漢籍的整理研究亦是層出不窮,出版文獻有《美國哈佛大學燕京圖書館藏中文善本彙刊》《日本宮內廳書陵部藏宋元版漢籍選刊》《日本五山版漢籍善本集刊》《韓國漢文燕行文獻選編》《越南漢文燕行文獻集成》等。這些著述對中國傳世文獻有補遺之用,是研究中國文學的重要材料。
在文學研究方面,現存的海外集部古籍在傳播中促進了對中外文學、中外漢籍和世界漢學史的研究。尤以日本對集部漢籍的整理,成果頗豐。從以﹃遣唐使』作爲兩國文化交流的媒介,促進了大量漢籍東傳,儘管歷經多朝更迭,但漢籍的傳播未有止步。自唐宋詩文先後傳入日本,開始了日本的漢詩文創作,出現了如五山漢文學的興盛,著名的五山文學家義堂周信的《空華集》由入元僧攜至中國後被嘉興天寧寺梵琦稱讚。而明代詩文的傳播則使其達到空前的繁榮。日本漢學家江村綬輯成的《全唐詩逸》一書,補《全唐詩》所佚詩句,後傳入中國被鮑廷博收入《知不足齋叢書》。這一回流的趨勢與中國文學研究相互聯繫,相輔相成,因此研究中國文史之學,海外集部文獻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有鑒于此,今收集整理唐至清期間所著集部漢籍的日本及朝鮮藏刊本計八十餘種,彙爲一編,望有助于學術界對漢文化及中國文學的研究。

                               二〇一九年六月編者識

總目録
第一册
釣臺集 四卷 明 楊束 編 明萬暦十三年刊本一
第二册
唐丞相曲江張先生文集 二十卷 唐 張九齢 撰 明 丘濬 編 明嘉靖刊本一
第三册
李太白文集 唐 李白 著 朝鮮刊本一
唐翰林李太白文集 六卷 唐 李白 著 朝鮮正統十二年慶尚道刊本一二五
唐王右丞詩集 六卷 唐 王維 撰 明 顧可久 注釋 明正徳四年刊本二九九
第四册
孟東野詩集 十卷 唐 孟郊 撰 唐 宋國材 評 宋 劉辰翁 評 明 淩濛初 校訂 明刊本一
第五册
陸宣公奏議 十四卷 唐 陸贄 撰 唐 母里豹 校訂 日本安政二年刊本一
第六册
唐歐陽先生文集 八卷 唐 歐陽詹 著 明萬暦三十四年刊本一
第七册
朱文公校昌黎先生文集(一) 序—卷七 
                                                  唐 韓愈 撰 宋 朱熹 校異 宋 王伯大 音釋 明刊本一
第八册
朱文公校昌黎先生文集(二) 卷八—卷十八 
                                                  唐 韓愈 撰 宋 朱熹 校異 宋 王伯大 音釋 明刊本一
第九册
朱文公校昌黎先生文集(三) 卷十九—卷三十二  
                                                  唐 韓愈 撰 宋 朱熹 校異 宋 王伯大 音釋 明刊本一
第十册
朱文公校昌黎先生文集(四) 卷三十三—卷四十 外集十卷 
                                                  唐 韓愈 撰 宋 朱熹 校異 宋 王伯大 音釋 明刊本一
第十一册
李長吉集 唐 李賀 著 朝鮮刊本一
唐李長吉歌詩 四卷 唐 李賀 撰 宋 吴正子 注釋 宋 劉辰翁 評 日本江户寫本一○五
温庭筠詩集 七卷 唐 温岐 著 明弘治十二年刊本四○五
第十二册
唐黄先生文集 八卷 唐 黄滔 著 明萬暦三十四年刊本一
新板增廣附音釋文胡曾詩注 三卷 唐 胡曾 編 宋 胡元質 注釋 
                                                           日本寛永刊本四三七
香籢集 唐 韓偓 撰 明 毛晋 校訂 日本江户寫本五七一
第十三册
范文正公集(一) 序—卷二 宋 范仲淹 撰 明 毛一鷺 編 明萬暦三十六年刊本一
第十四册
范文正公集(二) 卷三—卷八 宋 范仲淹 撰 明 毛一鷺 編 明萬暦三十六年刊本一
第十五册
范文正公集(三) 卷九—卷十二 宋 范仲淹 撰 明 毛一鷺 編 明萬暦三十六年刊本一
第十六册
范文正公集(四) 宋 范仲淹 撰 明 毛一鷺 編 明萬暦三十六年刊本一
第十七册
宋文正范先生文集(一) 序—卷三 宋 范仲淹 撰 明 康丕揚 校訂 日本江户寫本一
第十八册
宋文正范先生文集(二) 卷四—卷七 宋 范仲淹 撰 明 康丕揚 校訂 
                                        日本江户寫本一
第十九册
宋文正范先生文集(三) 卷八—卷十 宋 范仲淹 撰 明 康丕揚 校訂 
                                        日本江户寫本一
第二十册
宛陵先生集(一) 序—卷十四 宋 梅堯臣 著 明刊本一
第二十一册
宛陵先生集(二) 卷十五—卷二十九 宋 梅堯臣 著 明刊本一
第二十二册
宛陵先生集(三) 卷三十—卷四十六 宋 梅堯臣 著 明刊本一
第二十三册
宛陵先生集(四) 卷四十七—卷六十 宋 梅堯臣 著 明刊本一
第二十四册
文潞公文集(一) 序—卷十七 宋 文彦博 著 日本寛政八年寫本一
第二十五册
文潞公文集(二) 卷十八—卷四十 宋 文彦博 著 日本寛政八年寫本一
第二十六册
歐陽文忠公全集(一) 序—卷十二 宋 歐陽修 撰 明 陳珊 校訂 
                                   明嘉靖三十四年刊本一
第二十七册
歐陽文忠公全集(二) 卷十三—卷二十九 宋 歐陽修 撰 明 陳珊 校訂 
                                   明嘉靖三十四年刊本一
第二十八册
歐陽文忠公全集(三) 卷三十—卷四十二 宋 歐陽修 撰 明 陳珊 校訂 
                                   明嘉靖三十四年刊本一
第二十九册
歐陽文忠公全集(四) 卷四十三—卷五十四 宋 歐陽修 撰 明 陳珊 校訂 
                                   明嘉靖三十四年刊本一
第三十册
歐陽文忠公全集(五) 卷五十五—卷六十六 宋 歐陽修 撰 明 陳珊 校訂 
                                   明嘉靖三十四年刊本一
第三十一册
歐陽文忠公全集(六) 卷六十七—卷八十二 宋 歐陽修 撰 明 陳珊 校訂 
                                   明嘉靖三十四年刊本一
第三十二册
歐陽文忠公全集(七) 卷八十三—卷九十八 宋 歐陽修 撰 明 陳珊 校訂 
                                   明嘉靖三十四年刊本一
第三十三册
歐陽文忠公全集(八) 卷九十九—卷一一○ 宋 歐陽修 撰 明 陳珊 校訂 
                                   明嘉靖三十四年刊本一
第三十四册
歐陽文忠公全集(九) 卷一一一—卷一二五 宋 歐陽修 撰 明 陳珊 校訂 
                                   明嘉靖三十四年刊本一
第三十五册
歐陽文忠公全集(十) 卷一二六—卷一三五 宋 歐陽修 撰 明 陳珊 校訂 
                                   明嘉靖三十四年刊本一
第三十六册
韓魏公集(一) 序—卷十 宋 韓琦 撰 明 康丕揚 校訂 日本江户寫本一
第三十七册
韓魏公集(二) 卷十一—卷二十三 宋 韓琦 撰 明 康丕揚 校訂 日本江户寫本一
第三十八册
韓魏公集(三) 卷二十四—卷三十七 宋 韓琦 撰 明 康丕揚 校訂 日本江户寫本一
第三十九册
韓魏公集(四) 卷三十八 家傳十卷 宋 韓琦 撰 明 康丕揚 校訂 日本江户寫本一
第四十册
李元賓文集 五卷 唐 李覯 著 日本江户初寫本一
蘇老泉先生全集 十六卷 宋 蘇洵 著 明刊本一三七
第四十一册
直講李先生文集(一) 序—卷十九 宋 李覯 撰 明 左賛 編 明 何喬新 校訂 
                                   明正徳十三年刊本一
第四十二册
直講李先生文集(二) 卷二十—卷三十七 宋 李覯 撰 明 左賛 編 明 何喬新 校訂 
                                    明正徳十三年刊本一
第四十三册
撃壤集 六卷 宋 邵雍 撰 明 徐必達 校訂 日本寛文九年刊本一

第四十四册
伊川撃壤集 二十卷 外詩一卷 宋 邵雍 著 朝鮮刊本一
第四十五册
宋濂溪周元公先生集 十三卷 明 李嵊慈 著 明天啓四年刊本一
第四十六册
陳眉公先生訂正丹淵集(一) 序—卷九 宋 文同 撰 明 李應魁 編 
                                                  明萬曆三十八年刊本一
第四十七册
陳眉公先生訂正丹淵集(二) 卷十—卷二十六 宋 文同 撰 明 李應魁 編 
                                                  明萬曆三十八年刊本一

第四十八册
陳眉公先生訂正丹淵集(三) 卷二十七—卷四十 宋 文同 撰 明 李應魁 編 
                                                  明萬曆三十八年刊本一
第四十九册
南豊先生元豊類稿(一) 序—卷十三 宋 曾鞏 撰 明 邵廉 校訂 明隆慶五年刊本一
第五十册
南豊先生元豊類稿(二) 卷十四—卷三十 宋 曾鞏 撰 明 邵廉 校訂 
                                        明隆慶五年刊本一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