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词集丛刻汇刊
¥
89500
¥
89500
全新
仅1件
作者曹辛华
出版社北京燕山
ISBN9787540253202
出版时间2019-07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大16开
纸张胶版纸
定价89500元
上书时间2019-07-10
【提供资料信息服务】太玄經解贊,(漢)揚雄撰 (唐)王涯撰,,全4册
¥3045.00
【提供资料信息服务】剡源先生文集 [剡源先生]文,(元)戴表元撰,,全4册
¥2940.00
【提供资料信息服务】古華山館雜著,(清)沈梧撰,,全1册
¥1065.00
【提供资料信息服务】韓詩內傳徵,(漢)韓嬰撰,,全2册
¥1245.00
【提供资料信息服务】大清律例,(清)劉統勳,依蘭泰纂修,,全32册
¥20000.00
【提供资料信息服务】東雍士女志,(明)黃希聲撰,,全1册
¥615.00
【提供资料信息服务】東雍耆舊傳,(清)謝丕振撰,,全1册
¥1035.00
【提供资料信息服务】重訂嘉慶七年壬戌科會試齒錄, ,,全3册
¥2520.00
【提供资料信息服务】菩陀峪萬年吉地工程輯要,(清)鐵良,紹英等輯,,全12册
¥8970.00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清代词集丛刻汇刊
书号: 978-7-5402-5320-2
主编:曹辛华 编
出版社: 北京燕山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年7月
册数:96册 开本:16开
曹辛华,1969年生。河南巩义人。文学博士、博士后、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诗词学、唐宋文学、现当代旧体文学。现为上海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大学中华诗词创作与研究中心主任、现当代旧体文学研究所所长。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民国词集编年叙录与提要”首席专家,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成果文库入选者(《民国词史考论》)。世界汉学中国文学分会常务副会长、世界汉学研究会晚清民国文学副会长。中国文章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韵文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词学研究会理事、中国近代文学会理事。《民国旧体文学研究》主编。江苏省333人才工程第二层次领军人才。专著有《民国词史考论》(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等。主持编纂《全民国词》《全民国词话》《全民国诗话》《民国旧体文学史料丛刊》《民国旧体文学大系》等。
前 言
曹辛華
詞集叢刻,爲詞學文獻的常見形式之一,也是彙聚大批量詞集常用的方式之一。清代歷來被視爲詞學之中興期。在創作方面,清代湧現了大量優秀詞人,而于歷代詞集的整理傳播,清代也十分繁榮。除了詞學中興的文化氛圍,清代的刻書出版也空前昌盛,故這一時期,詞集叢刻層出不窮。
清代詞集叢刻主要有清人彙刻前代詞集、清人彙刻本朝詞集以及近現代人所彙刻的清代詞集三类。第一类以《名家詞集》《四印齋所刻詞》《四印齋彙刻宋元三十一家詞》最爲著名,而第二类則有《百名家詞鈔》《浙西六家詞》等各具特色的詞集。第三类,由于編者爲清人,而編輯時段爲近現代,我們仍可視爲清代詞集的叢刻。如《宋元名家詞》《景刊宋金元明本詞》《惜陰堂彙刻明詞》等即如此。
彙刻前代詞集,這一輯刊古籍行爲,有時真與精不可得兼,整理者于此中亦各有取捨。如王鵬運之四印齋刻本(《四印齋所刻詞》《四印齋彙刻宋元三十一家詞》的合稱)多以善本珍籍爲底本,力求存原書真貌,原本字句間或有訛奪,亦不改動,以『存影寫之意』,又求其全,除影刻原本,另輯録原書未收之詞。又如吴昌綬、陶湘遞刻的《景刊宋金元明本詞》亦傾求真,此書所録宋詞,幾乎皆採宋人刻本,如有缺誤,仍不改動,爲存宋刻之風采。而朱孝臧所刻《疆村叢書》則力求其精,朱氏此書求善亦求全,收詞不全者則據群書增補;另外,此書校勘尤其精審,既校訂字句錯訛,又考訂詞作真僞,且致力詞律的校勘。
刊刻者的傾向不同,詞集叢刻的意義也有所差别。對于詞集叢刻來説,最大的意義應是存文獻之功績。譬如,侯文燦之《名家詞集》成書于清初康熙年間,此間宋人詞集傳世者不多,此書能輯佚文獻,頗有采録之功。又如江標的《宋元名家詞》,選擇底本尤善,其中黄裳《演山詞》、楊澤民《和清真詞》、文天祥《文山樂府》等書,于明清兩代都僅有此一種刻本(雖另有鈔本,但刻鈔二種意義不同),可見其珍貴。另趙尊岳所輯《惜陰堂彙刻明詞》則是規模最大的明詞集輯刻,彌補了其他詞集叢刻甚少收録明代詞集的遺憾,亦對明詞留存大有裨益。
衆所周知,詞選文獻是編選者詞學觀的體現,詞集叢刻雖不若詞選細緻,但于其中也可見編者詞選觀。譬如侯氏《名家詞集》,其選刻詞集不拘于晚宋姜張王史諸人,可見他在當時浙派之風盛行時,仍能有不同的詞學主張。
清代詞集叢刻,也有以地方爲準進行輯刊的,譬如馮煦之《蜀十五家詞》,便是輯歷代蜀地詞人詞集,這類叢刻有益于見一地之文脈。值得注意的是,龔翔麟的《浙西六家詞》雖也以地名爲題,但其意義却不僅在于彙集一地詞人詞集。龔氏《浙西六家詞》彙刻清人朱彝尊、李良年、沈皞日、沈岸登、李符及龔氏自己的詞集,當時浙西詞派于事實上已然結成,但未有定名,龔氏此刻選浙派具有代表性的六家,促進了浙派的正式誕生,並有命名之功。
另外,《小檀欒室彙刻閨秀詞》則彙刻明清女詞人詞集,是罕見的女性詞人詞集叢刻,對明清時期女性詞人詞集的保存具有相當大的意義,可以説,如無此刻,我們如今也見不到這許多女性詞人的詞集,那于詞學史乃至文學史都是一大缺憾。
本編選輯清代詞集叢刻十八種,存此數種珍貴文獻,以便學者研究之用,愿能助詞學之研究,同時能展現清代詞學風采與廣大讀者。由于資料獲取受限,本編並未能將清代詞集叢刻盡數收録。諸如各種郡邑詞叢刻、家族詞叢刻,由于其量較大,俟另外專門再匯輯出版。書中亦難免有缺訛之處,望讀者不吝指正。截然。』所以在編撰正誼堂全書中,没有收録陽明之書。縱觀張氏一生,爲官清廉,修河堤、賑災荒、教化民衆,政績卓佳。所到之處建書院,招來士之有學行者,相與講求聖人之道。
根據《張清恪公年譜》和《正誼堂文集•序類》的記載,《正誼堂全書》分爲立德、立功、立言、氣節、明儒粹語、名儒文集六部。立德部,以五君子立之宗,收録了周敦頤、程頤、程顥、張載、朱熹之書,彙編而成;立功部,收録了諸葛亮、陸贄、韓琦、范仲淹、司馬光的著作,五公非無德可稱,而功爲著,欲有志于事功者,知所景仰也;立言部,收録了韓愈、柳宗元、歐陽脩、曾鞏、蘇軾、王安石等著作,欲學者學其文,更求其上也;氣節部,以節義之士,其氣配乎道義,讀其文可使頑廉懦立,有功世道人心,收録了文天祥、謝枋得,方孝孺、楊繼盛、楊漣等人的著作;明儒粹語,以先儒語類記録,尤爲身心性命切要之言,故收録了二程、朱子名言語録;名儒文集,收録二十多家文集,刻爲立德、立功、立言之後。
鼇峰書院建于康熙四十六年,初建書院,就獲得大量資金,也爲刻梓書籍創造了有利條件。當時福州已有共學書院,鼇峰書院的建立,使得福州有兩書院並行。『以共學書院課文,而以鼇峰書院講學,若上下庠然。』到張伯行離開福建,共學書院廢棄,學者們湧入鼇峰書院,『而昔之修書講學者,亦變而課文矣』。
在福建主政時期,張伯行就和當地士紳一起,于康熙四十六年建立鼇峰書院,目的在于『擇士之醇謹者肄業其中,講習窮理之要,明體達用之學』,于是,成爲推廣理學思想的重鎮。當時的政府也提倡建立書院,康熙五十年,賜匾額『三山養秀』,可見對其重視。除了注重傳道受業,張伯行在鼇峰書院時,也對刻書方面用心甚多。清初期理學書籍流傳日益稀少,因而便有了刊刻理學書籍的打算。選書方面,張伯行早年習讀濂洛關閩之書,多爲從中選定。一些是張伯行自己的著作,另外一些是爲官之際訪得的圖書。另外,鼇峰書院貯古今經籍四百餘種,本身就廣搜前賢遺書,適宜刊布之。編撰方面,張伯行對這些選擇的書,做了一定的删改、裁汰、編排、集解等工作,有編訂之書,有選刻之書,有集纂之書。這些都收録其中。
康熙正誼堂所刊之書,一開始並没有以一個統一的叢書名稱相附,只是標註了『正誼堂藏版』,直到同治年間,因鼇峰書院講學之所爲正誼堂,左宗棠以『正誼堂』名建書局,復刻時定名爲《正誼堂全書》,故統稱之。康熙本正誼堂半葉十行,每行二十二字,左右雙邊,單魚尾,有部分版式略有不同,如《續近思録》爲半葉九行,每行十九字,又如《學規類編》,每行只有二十字。同治版正誼堂全書基本繼承康熙版樣式,並統一爲半葉十行,每行二十二字刻版。由于康熙本保存很少,未能知曉總共刻有多少種書。到同治重刻需要求原本時,發現鼇峰書院所藏板片,皆遭到蟲蛀,而訪書所得僅存四十四種。故而收集其他版本,重新校勘整理,彙爲六十三種。内容上也大同小異,按正誼堂凡例編撰,與原書收録差異明顯,但全書面貌大體尊重了康熙本的内容。至于康熙本爲何没落,見《鼇峰書院志》記載,當時福州還有一個共學書院,『以共學書院課文,而以鼇峰書院講學,若上下庠然』。到張伯行離開福建,共學書院廢棄,學者們湧入鼇峰書院,『未幾而一之乎文藝矣,而院中科第大盛;未幾而漢學興矣,説文考證尚矣……學者雖不必不敦行,要之清恪公所修書,罕有過而聞焉者矣』。至此,鼇峰書院成爲科第人士學習的場所,當時所刻圖書自然無人問津,部分書籍也就漸漸遺亡了。到本世紀尋訪康熙本,散失也相當嚴重,只得三十一種,然可還初刻本本來之面目,如其中有同治本未收書三種(《曹月川集》《古文載道編》《楊大洪集》),其珍惜程度顯而易見。今影印出版,爲研究清代哲學思想、明清理學之流變及近四百年的學術史,提供了寶貴的資料。
編者識
總目録
第一册
名家詞集 侯文燦 輯 清光緒十三年(一八八七)《粟香室叢書》重刻本一
第二册
四印齋所刻詞(一) 四印齋彙刻宋元三十一家詞 附三種 王鵬運 輯 清光緒刻本一
第三册
四印齋所刻詞(二) 四印齋彙刻宋元三十一家詞 附三種 王鵬運 輯 清光緒刻本一
第四册
四印齋所刻詞(三) 四印齋彙刻宋元三十一家詞 附三種 王鵬運 輯 清光緒刻本一
第五册
四印齋所刻詞(四) 四印齋彙刻宋元三十一家詞 附三種 王鵬運 輯 清光緒刻本一
第六册
四印齋所刻詞(五) 四印齋彙刻宋元三十一家詞 附三種 王鵬運 輯 清光緒刻本一
第七册
四印齋所刻詞(六) 四印齋彙刻宋元三十一家詞 附三種 王鵬運 輯 清光緒刻本一
第八册
四印齋所刻詞(七) 四印齋彙刻宋元三十一家詞 附三種 王鵬運 輯 清光緒刻本一
第九册
四印齋所刻詞(八) 四印齋彙刻宋元三十一家詞 附三種 王鵬運 輯 清光緒刻本一
第十册
四印齋所刻詞(九) 四印齋彙刻宋元三十一家詞 附三種 王鵬運 輯 清光緒刻本一
第十一册
宋元名家詞 江標 輯 清光緒二十一年(一八九五)湖南思賢書局刊本一
第十二册
景刊宋金元明本詞(一) 吴昌綬 陶湘 輯 清宣統至民國間遞刻本一
第十三册
景刊宋金元明本詞(二) 吴昌綬 陶湘 輯 清宣統至民國間遞刻本一
第十四册
景刊宋金元明本詞(三) 吴昌綬 陶湘 輯 清宣統至民國間遞刻本一
第十五册
景刊宋金元明本詞(四) 吴昌綬 陶湘 輯 清宣統至民國間遞刻本一
第十六册
景刊宋金元明本詞(五) 吴昌綬 陶湘 輯 清宣統至民國間遞刻本一
第十七册
景刊宋金元明本詞(六) 吴昌綬 陶湘 輯 清宣統至民國間遞刻本一
第十八册
景刊宋金元明本詞(七) 吴昌綬 陶湘 輯 清宣統至民國間遞刻本一
第十九册
景刊宋金元明本詞(八) 吴昌綬 陶湘 輯 清宣統至民國間遞刻本一
第二十册
彊村叢書附遺書(一) 朱孝臧 輯 一九二二年三次校補本一
第二十一册
彊村叢書附遺書(二) 朱孝臧 輯 一九二二年三次校補本一
第二十二册
彊村叢書附遺書(三) 朱孝臧 輯 一九二二年三次校補本一
第二十三册
彊村叢書附遺書(四) 朱孝臧 輯 一九二二年三次校補本一
第二十四册
彊村叢書附遺書(五) 朱孝臧 輯 一九二二年三次校補本一
第二十五册
彊村叢書附遺書(六) 朱孝臧 輯 一九二二年三次校補本一
第二十六册
彊村叢書附遺書(七) 朱孝臧 輯 一九二二年三次校補本一
第二十七册
彊村叢書附遺書(八) 朱孝臧 輯 一九二二年三次校補本一
第二十八册
彊村叢書附遺書(九) 朱孝臧 輯 一九二二年三次校補本一
第二十九册
彊村叢書附遺書(十) 朱孝臧 輯 一九二二年三次校補本一
第三十册
彊村叢書附遺書(十一) 朱孝臧 輯 一九二二年三次校補本一
第三十一册
彊村叢書附遺書(十二) 朱孝臧 輯 一九二二年三次校補本一
第三十二册
彊村叢書附遺書(十三) 朱孝臧 輯 一九二二年三次校補本一
第三十三册
彊村叢書附遺書(十四) 朱孝臧 輯 一九二二年三次校補本一
第三十四册
彊村叢書附遺書(十五) 朱孝臧 輯 一九二二年三次校補本一
第三十五册
彊村叢書附遺書(十六) 朱孝臧 輯 一九二二年三次校補本一
第三十六册
彊村叢書附遺書(十七) 朱孝臧 輯 一九二二年三次校補本一
第三十七册
彊村叢書附遺書(十八) 朱孝臧 輯 一九二二年三次校補本一
第三十八册
吴氏石蓮庵刻山左人詞(一) 吴重憙 輯 清光緒二十七年(一九〇一)金陵刊本一
第三十九册
吴氏石蓮庵刻山左人詞(二) 吴重憙 輯 清光緒二十七年(一九〇一)金陵刊本一
第四十册
吴氏石蓮庵刻山左人詞(三) 吴重憙 輯 清光緒二十七年(一九〇一)金陵刊本一
第四十一册
惜陰堂彙刻明詞(一) 趙尊岳 輯 一九三六年校印本一
第四十二册
惜陰堂彙刻明詞(二) 趙尊岳 輯 一九三六年校印本一
第四十三册
惜陰堂彙刻明詞(三) 趙尊岳 輯 一九三六年校印本一
第四十四册
惜陰堂彙刻明詞(四) 趙尊岳 輯 一九三六年校印本一
第四十五册
惜陰堂彙刻明詞(五) 趙尊岳 輯 一九三六年校印本一
第四十六册
惜陰堂彙刻明詞(六) 趙尊岳 輯 一九三六年校印本一
第四十七册
惜陰堂彙刻明詞(七) 趙尊岳 輯 一九三六年校印本一
第四十八册
惜陰堂彙刻明詞(八) 趙尊岳 輯 一九三六年校印本一
第四十九册
惜陰堂彙刻明詞(九) 趙尊岳 輯 一九三六年校印本一
第五十册
惜陰堂彙刻明詞(十) 趙尊岳 輯 一九三六年校印本一
第五十一册
惜陰堂彙刻明詞(十一) 趙尊岳 輯 一九三六年校印本一
第五十二册
惜陰堂彙刻明詞(十二) 趙尊岳 輯 一九三六年校印本一
第五十三册
惜陰堂彙刻明詞(十三) 趙尊岳 輯 一九三六年校印本一
第五十四册
惜陰堂彙刻明詞(十四) 趙尊岳 輯 一九三六年校印本一
第五十五册
惜陰堂彙刻明詞(十五) 趙尊岳 輯 一九三六年校印本一
第五十六册
惜陰堂彙刻明詞(十六) 趙尊岳 輯 一九三六年校印本一
第五十七册
百名家詞鈔(一) 聶先 曾王孫 輯 清康熙緑蔭堂刻本一
第五十八册
百名家詞鈔(二) 聶先 曾王孫 輯 清康熙緑蔭堂刻本一
第五十九册
百名家詞鈔(三) 聶先 曾王孫 輯 清康熙緑蔭堂刻本一
第六十册
百名家詞鈔(四) 聶先 曾王孫 輯 清康熙緑蔭堂刻本一
第六十一册
百名家詞鈔(五) 聶先 曾王孫 輯 清康熙緑蔭堂刻本一
第六十二册
百名家詞鈔(六) 聶先 曾王孫 輯 清康熙緑蔭堂刻本一
第六十三册
百名家詞鈔(七) 聶先 曾王孫 輯 清康熙緑蔭堂刻本一
第六十四册
國朝名家詩餘(一) 孫默 輯 清康熙孫氏留松閣刻本一
第六十五册
國朝名家詩餘(二) 孫默 輯 清康熙孫氏留松閣刻本一
第六十六册
國朝名家詩餘(三) 孫默 輯 清康熙孫氏留松閣刻本一
第六十七册
國朝名家詩餘(四) 孫默 輯 清康熙孫氏留松閣刻本一
第六十八册
國朝名家詩餘(五) 孫默 輯 清康熙孫氏留松閣刻本一
第六十九册
浙西六家詞 龔翔麟 輯 清康熙龔氏玉玲瓏閣刻本一
第七十册
琴畫樓詞鈔(一) 王昶 輯 清乾隆四十三年(一七七八)刊本一
第七十一册
琴畫樓詞鈔(二) 王昶 輯 清乾隆四十三年(一七七八)刊本一
第七十二册
侯鯖詞 吴唐林 輯 清光緒十一年(一八八五)杭州刊本一
名家詞(一) 繆荃孫 輯 清光緒刻《雲自在龕叢書》本二一七
第七十三册
名家詞(二) 繆荃孫 輯 清光緒刻《雲自在龕叢書》本一
第七十四册
小檀欒室彙刻閨秀詞(一) 徐乃昌 輯 清光緒南陵徐氏刊本一
第七十五册
小檀欒室彙刻閨秀詞(二) 徐乃昌 輯 清光緒南陵徐氏刊本一
第七十六册
小檀欒室彙刻閨秀詞(三) 徐乃昌 輯 清光緒南陵徐氏刊本一
第七十七册
小檀欒室彙刻閨秀詞(四) 徐乃昌 輯 清光緒南陵徐氏刊本一
第七十八册
小檀欒室彙刻閨秀詞(五) 徐乃昌 輯 清光緒南陵徐氏刊本一
第七十九册
小檀欒室彙刻閨秀詞(六) 徐乃昌 輯 清光緒南陵徐氏刊本一
第八十册
蜀十五家詞 馮煦 輯 吴虞 校録 清宣統二年(一九一〇)成都鉛印本一
第八十一册
滄江樂府 錢溯耆 輯 一九一六年聽邠館重刊本一
第八十二册
清名家詞(一) 陳乃乾 輯 一九三七年開明書店排印本一
第八十三册
清名家詞(二) 陳乃乾 輯 一九三七年開明書店排印本一
第八十四册
清名家詞(三) 陳乃乾 輯 一九三七年開明書店排印本一
第八十五册
清名家詞(四) 陳乃乾 輯 一九三七年開明書店排印本一
第八十六册
清名家詞(五) 陳乃乾 輯 一九三七年開明書店排印本一
第八十七册
清名家詞(六) 陳乃乾 輯 一九三七年開明書店排印本一
第八十八册
清名家詞(七) 陳乃乾 輯 一九三七年開明書店排印本一
第八十九册
清名家詞(八) 陳乃乾 輯 一九三七年開明書店排印本一
第九十册
清名家詞(九) 陳乃乾 輯 一九三七年開明書店排印本一
第九十一册
清名家詞(十) 陳乃乾 輯 一九三七年開明書店排印本一
第九十二册
清名家詞(十一) 陳乃乾 輯 一九三七年開明書店排印本一
第九十三册
清名家詞(十二) 陳乃乾 輯 一九三七年開明書店排印本一
第九十四册
清名家詞(十三) 陳乃乾 輯 一九三七年開明書店排印本一
第九十五册
清名家詞(十四) 陳乃乾 輯 一九三七年開明書店排印本一
第九十六册
清季四家詞 薛志澤 輯 一九四九年成都薛崇禮堂刻本一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