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丛刊(2000年4月刊)
¥
5
5.1折
¥
9.8
八五品
仅1件
作者王杰 编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0-12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12,4,A
上书时间2020-11-30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王杰 编
-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0-12
-
版次
1
-
ISBN
9787563331352
-
定价
9.8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大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50页
-
字数
230千字
- 【内容简介】
-
在本辑的“中国文化”和“中国美学”两个栏目中亦不乏精彩之作。如“中国文化”栏目中张开焱的《中国文化元编码的形成及其历史基础》一文,提出“三”这一神秘圣数为中国古代社会文化最重要的文化元编码,并探讨了其社会历史成因,具有相当的学术价值。何根海的《嫦娥奔月与祈生巫仪》将月亮崇拜、月神神话及其相关民俗加以综合分析,将其与古老的祈生巫术相联系,揭示了月亮这一古老的原型意象的文化内涵,文章思路开阔,观点新颖而言之有据。周大鸣的《民间文学与中国文化精神》一文以人类学的视角和方法打通“大传统”与“小传统”之间的隔阂,以民间的鲜活材料来论证中国文化精神特质,视角新颖独特,言之成理。“中国美学”栏目中蒋济永的《中国当代美学的资源与走向》立论高远,对当代中国美学的现状从不同角度作了分析,指出其危机、矛盾和发展希望,活跃了学术讨论并激发人们的思考。李耀南的《后实践美学的思想迷误》讨论了长期为学术界关注的实践美学与后实践美学论争的一些问题。孟登迎的《“理趣”说及其诗学意义》探讨了“理趣”这一中国诗学独特范畴的由来及其理论意义,具有相当的理论
深度。
- 【目录】
-
中国文化
中国文化元编码的形成及其历史基础
嫦娥奔月与祈生巫仪——兼论中秋节俗的原始文化内涵
人文主义方法论与我国的“文艺复兴”
墨家论思维法则
越南大学汉语教学
反思与重构:《三国志通俗演义》的价值谱系
民间文学与中国文化精神
论民歌的审美意象
中国美学
中国当代美学的资源与走向
后实践美学的思想迷误
片面的历史与宿命的现实——评中国后殖民批评的一种倾向
中国美学的诗性智慧及现代意义
“理趣”说及其诗学意义
论钟嵘“滋昧”说的审美意义
比较美学和文学
中印昧论诗学异同考——对东方比较诗学核心理论的探讨
静观与生成——对朱光潜尼采观的一种解读
歌德文学的“东方情结”
也谈《灰栏记》的题材演变
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视野下的中国出版
东方文库
文学理论:探寻真实的学科回归之路——读杜卫近著《走出审美城》随想
慎思而入微诚笃而守一——读朱立元《美学与实践》
东方文学研究要目索引(1990-1999)(之三)
《东方丛刊》2000年总目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