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比较文学概论(第二版第2版) 曹顺庆 孙景尧 高旭东 高等教育出版社 9787040501056 正版旧书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比较文学概论(第二版第2版) 曹顺庆 孙景尧 高旭东 高等教育出版社 9787040501056 正版旧书

正版旧书 里面部分笔记 内容完好 可正常使用 旧书不附带光盘

0.1 九五品

库存742件

江西南昌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曹顺庆 孙景尧 高旭东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ISBN9787040501056

出版时间2018-11

装帧线装

页数308页

货号4230032

上书时间2024-04-15

辉煌二手教材专营店

七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商品描述
温馨提示:亲!旧书库存变动比较快,有时难免会有断货的情况,为保证您的利益,拍前请务必联系卖家咨询库存情况!谢谢!
书名:比较文学概论(第二版)
编号:4230032
ISBN:9787040501056[十位:]
作者:曹顺庆 孙景尧 高旭东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年11月
页数:308
定价:37.50 元
参考重量:0.600Kg
-------------------------
新旧程度:6-9成新左右,不影响阅读,详细情况请咨询店主
如图书附带、磁带、学习卡等请咨询店主是否齐全* 图书目录 *
绪论 学习比较文学的意义
*节 为什么要学习比较文学
一比较文学:文化交流之桥与文化创新之路
二无所不在的比较:经济全球化与文明多样化背景下的文学研究
第二节 本书的指导思想结构与使用建议
一本书的指导思想
二本书的结构
三本书的使用建议
*章 比较文学总论
*节 比较文学的定义
一法国学派的定义
二美国学派的定义
三中国学者的定义
第二节 比较文学学科理论发展的历史
一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欧洲阶段
二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美洲阶段
三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亚洲阶段
第三节 比较文学的可比性与研究方法
一比较文学的可比性
二比较文学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 国际文学关系与相互影响
*节 文学相互影响的辩证关系
一国际文学关系与相互影响的科学性与审美性
二国际文学关系与相互影响的实证性与非实证性
三国际文学关系与相互影响的同源性与变异性
第二节 流传学
一流传学的定义与特征
二流传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三文学流传的五种形态
第三节 渊源学
一渊源学的定义与特征
二渊源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三渊源学研究的四种对象
四渊源学研究的三种类型
第四节 媒介学
一媒介学的定义与特征
二媒介的四种类型
三文学媒介展开的三种方式
第三章 比较文学与翻译研究
*节 比较文学视野中的翻译
一早期比较文学研究视野中的翻译
二东方比较文学的崛起与翻译地位的上升
三从比较文学到翻译研究
第二节 创造性叛逆与翻译
一翻译总是一种创造性叛逆
二创造性叛逆的类型
三创造性叛逆与文学经典的形成
第三节 文化意象的失落与变异
一中外文学和文化中的文化意象
二翻译与文化意象的失落扭曲变异
三文化意象的跨民族传递
第四节 翻译文学与中外文学关系研究新视角
一文学的跨国传播及其身份认同
二翻译文学概念及其国籍归属
三文学翻译史与翻译文学史
第四章 形象学 接受学与变异学
*节 形象学
一形象学的历史与现状
二形象学的性质与定义
三形象学的对象内容和方法
第二节 接受学
一接受学的历史与现状
二接受学的性质与定义
三接受学的对象内容与方法
四接受学的前景
第三节 变异学
一比较文学变异学的基本原理
二变异学的理论核心:异质性与可比性
三跨国变异研究
四跨语际变异研究
五跨文化变异研究
六文学的他国化研究
第五章 文学的类型研究
*节 类型学
一类型学的定义与研究对象
二文学现象类似的原因
三文化同步发展中的文学
第二节 文学主题与主题学
一主题和主题学的联系与区别
二主题学研究的分类
三主题学的平行研究与影响研究
第三节 文类学研究
一不同文类研究分析
二缺类研究的特殊性
三文类学的平行研究与影响研究
第六章 比较诗学
*节 诗学范畴的历史生成
一诗学概念的古今差异
二诗学概念的中西区分
三理论跨界失效与比较研究需求
第二节 比较诗学的学科建构
一比较诗学的历史与现状
二比较诗学的基本方法与研究类型
三研究案例分析
第三节 走向比较诗学的新疆域
一文化语境变迁与问题意识转换
二理论旅行与诗学变异
三文论对话与互释:比较诗学的新空间
第七章 文学的跨学科研究
*节 文学与艺术
一文学与音乐
二文学与绘画
三文学与戏剧及影视
第二节 文学与人文社会科学
一文学与哲学
二文学与历史
三文学与社会学
四文学与心理学
五文学与宗教伦理学法学
第三节 文学与自然科学
一文学与科学的关系及其历史
二文学中的科学及其他
第八章 总体文学
*节 区域文学与世界文学
一各民族文学的空间延展与区域文学的形成
二区域文学与东西方文学世界文学
三世界文学观念的形成及对比较文学理论建构的价值
第二节 总体文学与世界文学
一总体文学的学术文化背景
二梵第根的总体文学的构想
三从欧洲中心的总体文学到跨文明的总体文学及其研究方法
第九章 跨文明比较文学
*节 跨文明比较文学提出的现实意义
一当代的 “文明冲突”与 “文明对话”
二文明的 “异质性”与比较文学研究的新转机
第二节 人类文明的多源和多元性
一文明在世界不同区域的产生
二文学在不同文明中的意义
三多元文明观
第三节 跨文明研究:比较文学的新拓展
一跨国别与跨区域
二“西方中心论”的局限和危机
三跨文明比较文学:全球化时代的文学交往和对话
第四节 文学的跨文明比较方法
一文明异质性与文学的差异性比较
二文明对话与文学话语比较
三文明的互补与异质文明文学的融合研究
第十章 比较文学前景展望: 世界文学时代的到来
*节 全球化语境下的比较文学
一比较文学与 “全球本土化”
二全球化之于比较文学的意义
三全球化语境下的比较文学新方向
第二节 比较文学与文化研究
一比较文学研究的文化转向
二比较文学与文化研究的互动与互补
第三节 走向世界文学阶段的比较文学
一马克思恩格斯:“文化生产的世界性特征”
二全球化时代世界文学的兴盛
三作为一种审美现实的世界文学
四世界文学研究的方法
阅读文献
人名译名对照表
后 记
第二版后记
  • 比较文学概论(第二版第2版) 曹顺庆 孙景尧 高旭东 高等教育出版社 9787040501056 正版旧书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