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二版第2版) 袁贵仁/李景源/丰子义 高等教育出版社 9787040540420 正版旧书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二版第2版) 袁贵仁/李景源/丰子义 高等教育出版社 9787040540420 正版旧书

正版旧书 里面部分笔记 内容完好 可正常使用 旧书不附带光盘

7.8 九五品

库存305件

江西南昌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袁贵仁/李景源/丰子义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ISBN9787040540420

出版时间2020-09

装帧线装

页数344页

货号4434703

上书时间2024-04-15

辉煌二手教材专营店

七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商品描述
温馨提示:亲!旧书库存变动比较快,有时难免会有断货的情况,为保证您的利益,拍前请务必联系卖家咨询库存情况!谢谢!
书名: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二版)
编号:4434703
ISBN:9787040540420[十位:]
作者:袁贵仁/李景源/丰子义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年09月
页数:344
定价:42.00 元
参考重量:0.610Kg
-------------------------
新旧程度:6-9成新左右,不影响阅读,详细情况请咨询店主
如图书附带、磁带、学习卡等请咨询店主是否齐全* 图书目录 *
前辅文
*章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观
*节 哲学是理论形态的世界观
一、哲学与世界观
二、世界观与人生观、价值观
三、世界观与方法论
第二节 哲学的基本问题和基本派别
一、哲学的基本问题
二、哲学的基本派别
三、现代西方哲学思潮与哲学基本问题
第三节 哲学的历史演进和发展规律
一、中国哲学的历史演进
二、西方哲学的历史演进
三、哲学的发展规律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与发展
*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的社会基础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的科学前提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的理论来源
四、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的历史过程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哲学史上的革命性变革
一、无产阶级和人类的解放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题
二、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
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内容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世界的传播和影响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阐释与传播
二、列宁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
三、“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探索
第四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程及其哲学贡献
一、毛泽东思想的哲学贡献
二、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哲学贡献
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哲学贡献
第三章 世界的物质性
*节 物质及其存在形态
一、物质概念
二、运动、时间和空间
三、自然存在与社会存在
第二节 意识及其本质
一、意识的产生与本质
二、意识的构成与功能
三、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
第三节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一、物质与意识的物质统一性
二、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物质统一性
三、世界物质统一性的哲学意义
第四章 实践与世界
*节 实践的本质与类型
一、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二、实践的本质
三、实践的内在矛盾
四、实践的基本类型
第二节 实践的结构与过程
一、实践的主体
二、实践的客体
三、实践的中介
四、实践的过程
第三节 实践与世界的二重化
一、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
二、自在世界与属人世界
三、人化自然与人类社会
第五章 世界的联系与发展
*节 普遍联系与发展
一、联系的普遍性
二、普遍联系与系统
三、发展的方向与过程
第二节 联系与发展的基本环节
一、整体与部分
二、内容与形式
三、本质与现象
四、原因与结果
五、必然与偶然
六、现实与可能
第三节 联系与发展的规律性
一、规律的含义
二、规律的类型
三、辩证法的实质
第六章 联系与发展的基本规律
*节 对立统一规律
一、矛盾是对立面的统一
二、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
三、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第二节 量变质变规律
一、质、量、度
二、量变与质变及其相互转化
三、量变的复杂性与质变的多样性
第三节 否定之否定规律
一、肯定与否定
二、否定之否定
三、否定性的辩证法
第七章 社会历史运动的规律性
*节 社会历史与人的活动
一、现实的人是历史的前提
二、历史是追求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
三、人的活动的目的与利益
第二节 人的活动与社会历史规律
一、人的活动的历史条件
二、人的历史活动的规律性
三、历史规律的特点
第三节 社会历史规律的作用方式
一、历史活动的合力作用
二、历史过程的必然性与偶然性
三、历史发展的决定性与选择性
第八章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节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三、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第二节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一、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
三、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四、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与多样性
第三节 社会基本矛盾与阶级斗争
一、阶级的产生与实质
二、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三、阶级斗争与社会革命
第四节 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与改革
一、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及其特征
二、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及其转化
三、改革的实质及其历史作用
第九章 生产力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节 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一、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终决定力量
二、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主要标准
三、生产力发展的内在动力
第二节 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
一、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
二、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三、科学技术创新与生产力的跨越发展
第三节 发展先进生产力
一、社会发展与先进生产力
二、先进生产力的发展与生产关系的调整
三、先进生产力的发展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
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与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第十章 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节 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
一、英雄史观与群众史观的对立
二、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三、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条件
第二节 个人的历史作用
一、历史活动中的个体和群体
二、历史人物及其作用
三、杰出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四、评价历史人物的科学方法
第三节 群众的组织与作用的发挥
一、历史活动与群众队伍
二、群众、阶级、政党、领袖
三、群众观点与群众路线
第十一章 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节 文化与社会意识
一、文化的内涵与特征
二、文化与社会心理
三、文化与社会意识形态
第二节 文化的社会功能
一、文化与文明
二、文化与人的塑造
三、文化与社会发展
第三节 文化的发展与创新
一、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
二、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三、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第十二章 认识活动及其规律
*节 认识的基础与本质
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二、能动反映是认识的本质
三、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是认识的根本任务
第二节 认识的运动过程
一、从实践到认识
二、从认识到实践
三、实践与认识的循环和发展
第三节 认识的思维方法
一、归纳与演绎
二、分析与综合
三、抽象与具体
四、逻辑与历史
第十三章 真理及其检验标准
*节 真理的本质和特性
一、真理的本质
二、真理的具体性与全面性
三、真理的相对性与绝对性
第二节 真理的检验标准
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二、逻辑证明与实践标准
三、科学预见与实践标准
第三节 真理的发展规律
一、在实践活动中发展真理
二、在同谬误的斗争中发展真理
三、在解放思想中发展真理
第十四章 价值与价值观
*节 价值的本质与形态
一、价值的本质
二、价值的基本特性
三、价值的形态
第二节 评价及其科学性
一、评价与认知
二、评价的标准
三、评价的科学性
第三节 价值观的形成与选择
一、价值观的形成
二、价值观的功能
三、价值观的冲突与选择
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十五章 人类解放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节 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
一、社会发展的内涵与实质
二、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终体现
三、人的全面发展及其过程
第二节 人的发展与人的自由
一、自由与必然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永恒矛盾
二、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与对世界的改造
三、自由时间与人的发展
第三节 人的发展与人类解放
一、无产阶级解放与人类解放
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与一切人的自由发展
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阅读文献
人名译名对照表
*版后记
第二版后记
  • 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二版第2版) 袁贵仁/李景源/丰子义 高等教育出版社 9787040540420 正版旧书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