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旧书采用了标准图片,会可能出现少部分不同印次出版不同封面的情况,旧书无光盘、腰封、书衣、附件等,如有其他问题可咨询客服。
¥ 38.3 6.5折 ¥ 59 八品
仅1件
作者斯科特·索南沙因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ISBN9787508689241
出版时间1970-01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定价59元
货号1461564042375709696
上书时间2025-01-04
现代社会有一个默认的价值观:个人想要更多的财富,公司想要更多的资源——似乎多就代表成功。然而,有两派觉得不太合理。消极避世思想认为,无节制的发展,会让地球环境承受不了,更极端一些的观点则认为,人类工业文明就是地球的癌症。而“极简主义”要求我们把所有不常用的东西都舍弃,排除一切干扰,聚精会神地修身养性,因为这样才能获得幸福的生活。
然而,发展是人的本能追求。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只能用发展来解决。尽管有很多人呼吁限制发展,鼓吹极简生活,但我们从来没见到哪个国家真的限制发展。可话说回来,过分追求“多”,确实感觉有些不对。那么,究竟是哪里不对呢?什么 才是对的?
其实,极端环保派和极简主义者各说对了一半。一味求多,的确是不可持续的——但这只是你自己的不可持续,*多就是你自己的公司倒闭,对大环境不会有什么大危害,市场机制很善于惩罚那些不可持续的东西。少拥有一点儿东西,也的确能让它们发挥*大的效用——但是“少”不是目的,幸福生活也不能一味求“少”,发展才是目的。
索南沙因的观点,就是避免陷入一味求多的思维模式,尽可能利用手里现有的资源发展。道理就这么简单。有一种人,他们追求“更多”——更多的收入、更高的职位、更好的汽车,等等,有这种强烈愿望的人,被称为“追逐者”。追逐心态,有三种来源:
第一个来源是跟别人比。我们时刻都想知道自己在社会中的相对位置,相对位置很多时候比绝对位置还重要。我挣多少钱不重要,重要的是我比同事多挣或者少挣了多少钱。而且这个攀比还常常是往上比。年薪上千万美元的互联网创业公司 CEO(首席执行官)说自己的幸福感不高,因为在硅谷,这根本不算什么。第二个来源是我们总是认为要想办成更多的事,就得动用更多的资源。我们常常忽略自己已经拥有的资源的价值。第三个来源是,我们单纯地就是想要“更多”。这本书中,有一个听噪声吃巧克力的心理实验,结果每个被试都赢取了远远超过自己能吃掉的数量的巧克力。想要更多,这大概是物资短缺时代的一个思维烙印吧。
互联网公司有一个共同心态——烧钱。索南沙因在这本书里提到,早在去雅虎之前,玛丽莎·梅耶尔就在她谷歌的办公室门上贴了一句话:“收入可以解决一切问题。”鉴于很多互联网公司的实际收入比花费少很多,这句话的真实意思其实是“钱能解决所有问题”。这在互联网公司中一点儿都不罕见,也并不 是 CEO 们都疯了。互联网创业公司的价值观是过分重视用户总数和流量,根本不怎么在乎实际盈利。这个理念就是先圈地再 说——花钱慢的CEO 甚至面临来自投资者的压力,因为花钱越快,公司的估值才能越高。互联网创业公司动力学就是尽量动用更多的资源,一直到没有资源可用为止。
读这本书有一种“宿命感”。每个人都知道这个拼命追求更多资源的做法是不可持续的,但是为什么还是有这么多追逐者呢?因为这是一个正反馈游戏。在短期内,你追逐的越多,拥有的就越多,然后你获得的评价就越高,你向上攀比的对象也越高,你也就越想追逐更多的东西。正反馈的游戏一旦陷进去,想要主动停手那就太难了。但是这个游戏是不可持续的,*后要么把能从外界获取的资源耗光,要么把自己的精力和希望耗尽。也许有人会说,亚马逊早期的扩张策略就是不顾一切先把位置占上再说,也是近乎疯狂的扩张,怎么贝佐斯就成功了呢?那是因为:第一,贝佐斯是看到机会了才上的,为了抓住机会而不得不冒险。他并不是为了烧钱而烧钱,不是盲目地扩张。第二,即便如此,贝佐斯的策略也是充满风险的。也许当初有十个亚马逊,但*终只有一个活了下来。
一旦发现自己处在一个正反馈游戏之中,就要意识到,这样的游戏都是不可持续的,就应该想想未来怎么软着陆。疯狂扩张的公司往往会被自己压垮,作为追逐者的个人可能会后劲儿不足。
美国有很多浪费的人,但是也有不少像老一辈中国人一样 节俭的人。比如书里介绍了一个公司,从CEO 到普通员工,出差时公司一律不提供餐补,而且凡是八小时车程以内的商务会议均需自驾前往——但是员工还都很满意,因为公司把省下来的钱都用于扩大规模、员工培训和直接增加工资了。
节俭不等于吝啬,而是一种思维模式。索南沙因说,节俭思维有三个好处:第一,节俭的人关注长远目标。第二,节俭的人,攀比心理比较弱,不会陷入追逐者的绝境。第三,也是*重要的,节俭的人总是尽可能地利用现有的资源。
《稀缺》说,短缺思维会把我们的头脑封闭起来,有机会也看不到,所以穷人会更穷。这个思想我非常赞同,但《稀缺》里说的这个思维模式,是被迫的,而且那时的人已经面临生活绝境,处在一种非常难受的状态下。这本书里所说的节俭更多的是一种主动的节俭——不是买不起,而是不想买。这种节俭,能激发人的创造性。
提起创新,我们一般比较强调自由,总想打破一个什么规则或者禁忌去创新。但在很多情况下,人为设定一些限制,没有了那么多的自由,反而有利于激发创新。很多研究发现,给一个预算限制,再让人设计一件产品,结果往往比没有预算限制的情况更好。其原理就在于在限制条件下,你不得不对现有资源开发新的用法——这个新用法往往具有很好的创造性。反过来说,如果要什么有什么,可以用新资源来实现新功能,那就根本没必要研究什么新用法,也就没有创造性了。延展,就是这么一种思维模式——主动给自己设定一些限制,专注于给 已有的资源开发新用途,而避免陷入一味求多的追逐者的绝境。
延展思维模式的关键,是从已有的资源中发掘出创造性的价值。*普遍的创造就是“想法的连接”。“发散思维”能把一个遥远的想法跟你手里的东西连接在一起,提供一个新思路。
万维钢
《精英日课》主讲人,《万万没想到》《智识分子》作者
斯科特·索南沙因(Scott Sonenshein),美国莱斯大学享受亨利•加德纳•西蒙斯(Henry Gardiner Symonds)资金的管理学教授。他获奖的科研项目、教学方法、咨询服务已经帮助了《财富》全球500强(Fortune 500)的管理人员、企业家、专业人士成功解决问题,行业跨度非常大,如科技、医疗保健、零售、教育、银行、加工制造、非营利机构等。他拥有密歇根大学(University of Michigan)管理组织博士学位,剑桥大学(University of Cambridge)研究性硕士学位,以及弗吉尼亚大学(University of Virginia)学士学位。他还曾出任过许多跨国公司如美国电话电报公司(AT&T)、微软(Microsoft)的战略顾问,在硅谷的一个创业公司经历了网络泡沫的繁荣与衰落。
推荐序 V
引 言 我的延展经历 XI
第1章 两个啤酒商的故事——用好手中的资源 001
充分利用资源的重要性 011
选择延展 013
避免自我陶醉 020
通往延展之路 023
第2章 草,总有更绿的一处——追逐心态的因果始末 027
一切都是相对的 030
把气压计当成一把标尺 036
为何我们太卖命 043
从繁荣到破产的距离 048
追逐更多是一种错误 057
第3章 发现美丽与丰饶——以少为多的延展思维 059
资源少的人何以拥有更多 062
局限的艺术 067
节俭带来好运 074
变废为宝 082
向延展心态转变 090
第4章 做个局外人——见多识广的重要性 093
专家栽跟头的地方 099
为何局外人让专家相形见绌 103
多重背景原理 108
走出自己的圈子 116
专家也应积累局外人的经验 120
拥抱局外人思维 123
第5章 行动起来——为何什么都没有的我们反而做得更好 125
计划的风险 132
放手去做 139
为何我们会忽视近在眼前的资源 147
即兴的智慧 154
行动起来! 158
第6章 人如其所望——积极期望与邓斯高帽 159
期望是如何将想象变成现实的 161
积极预言的力量 163
盲目约会(及其他初次接触)并非真正的盲目 169
期望对我们自己的提升 173
不辜负正确的期望 177
邓斯高帽的危险 181
种下积极的种子 187
第7章 大混合——不大可能的组合力量非凡 189
与敌同眠 193
远非“常规” 201
我们的多重身份 205
连接对立面 210
*可贵的偶然源于多年的坚持 215
水和油 219
第8章 避免过度延展的危害——如何正确地延展 221
变成吝啬鬼 222
漫无目的地徘徊 227
贸然行事,不知变通 236
高期望的诅咒 241
制造有害组合 250
正确的延展 254
第9章 练习——强化延展行动 255
直接说不 258
寻找你的“睡美人” 260
探索新生活 263
休息一下(走走神儿) 265
择新邻 269
心怀感激 271
整理衣橱 274
回顾性计划 276
打乱棋子 278
许下年中承诺 280
化整为零 281
变废为宝 283
什么地图都可以 285
结 语 你的延展经历 287
致 谢 291
本书为个人和组织指明了方向,引导人们**资源的限制,实现更高的目标。基于对心理学和管理的深入研究,斯科特•索南史恩(Scott Sonenshein)向我们展示了该如何达成目标,发现个人和职业的成功诀窍,让生活更加充实美好。
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都能够驱动成功、创意、创新:“俭省”和“追赶”。善于发挥潜能的人他们信奉所拥有的资源,会尝试标新立异的方法来利用手头上的资源。所谓的竞争对手,是用来帮助他们提升自身素质的;他们能够使苦苦挣扎的品牌进阶为时尚新潮流,让被人遗忘的工人摇身一变成为明星员工。而“追随者”常常会陷入到规范的窠臼中无法自拔,他们盲目地接受他人所认为的有效资源,总是觉得他们不具备成功的条件。索南史恩给我们列出了四个部分的理论框架,来激发我们所有人都拥有但也许还未曾被我们完全发现的内在潜能:
索南史恩在书中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尽管我们不可能拥有理想中的所有有效资源,但我们手中的筹码的确比我们想象中的还要多。无论是领导公司,开启职业生涯,还是养家糊口,本书都能够让我们获得更多,帮助我们在工作中以及其他方面采取多种策略实现成功。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