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伯特议事规则亨利·罗伯特
部分旧书采用了标准图片,会可能出现少部分不同印次出版不同封面的情况,旧书无光盘、腰封、书衣、附件等,如有其他问题可咨询客服。
¥
12.95
3.3折
¥
39.8
八品
仅1件
作者亨利·罗伯特
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8022842
出版时间2017-01
四部分类子部>艺术>书画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39.8元
货号1801083468475125761
上书时间2024-12-25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八品
- 商品描述
-
前言
序1:议事规则在世界
会议,作为当今社会最主要的活动方式和组织形式,是人类社会公共治理中一项最具代表性的社交活动。而规范会议行为的议事规则同样人类历史发展中源远流长,它孕育于原始社会的生产和生活之中,在人类社会追求文明与民主的进程中逐步壮大。罗伯特议事规则作为当今最重要的议事规则,其诞生与发展是与人类历史的演变与议事规则逐步完善分不开的。
一、会议的诞生与议事规则的萌芽
在远古的渔猎时代,自然环境极其恶劣,先民们只能聚集在一起才能够与大自然抗争。原始居民慑于自然界的强大,往往将万物运行之理归于自然神力和祖先英灵。在这种背景下,氏族公社应运而生。到了原始社会末期,生存环境发生转变和社会事务逐步增多,氏族议事会、部落议事会、部落联盟议事会相伴而生。每有重大决策,“部族头领往往会召开会议以大致平等的方式做出重大的集体决定”,在涉及公共事务和生存发展的事情上,就会采取全民参与的会议形式。这种会议形式没有制度约束,发言不受限制,会议效率较为低下,但是会议的决策过程较为民主。最终形成的会议决定由与会者就共同遵守。历史上此类会议最为著名的是古希腊广场上的“公民大会”。希腊人要决定城邦重大事项,就采用举手、呐喊、抽签的方式或者是贝壳放逐法,以此来展示全体人民当家做主、掌握政权的民主现实。恩格斯将此类会议描述为:“氏族的一切成年男女享有平等权的民主集合。”由于没有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的划分,此时的会议无所谓议事规则,属于直接民主,全民政治。由此,希腊的公民大会,被视作城邦政治的核心与直接民主的典范。后来这套源自古希腊的议事规则被传到北欧的部落,日耳曼人将其演化成了习俗,以维持议事的公正。
随着社会生产力发展,手工业从农业中剥离出来,人类社会进入农商时期。君主专制开始登上历史舞台,权利日益集中的王权和等级森严的官吏制度打破了议会的自治传统和政治自由。此时,氏族社会的全民政治土崩瓦解,会议在宗法制的约束下,渐渐演变为提议、附议、表决的过程。会议的主持人或者会议的召集者演变为由长者或首领担任,这些人的意志往往决定了会议的走向、会议的议程乃至会议最终的决定。伴随社会等级的出现,与会者之间的关系也由平等的参与关系逐渐演变为俯视命令和仰望接纳关系。鉴于权力的威慑,大多数与会者的意见不再能够充分表达,会议中的民主议事氛围逐渐被削弱,甚至在集权严重时期被压制得荡然无存。随着君主专制的进一步加强与巩固,这一时期的会议形式也相应繁琐和完备起来。一些正规会议开始要求与会人员着正装,有效的发言也需要遵循一定的程序,一些重要的会议内容开始被记录在龟甲和兽骨上,如此等等。此时,被强化了的宗法、伦理,已然将繁文缛节强加给了会议制度。
历史的车轮飞驰到了农商时代末期,原始农业产品价格变得低廉,这就刺激了原始手工业的发展,工业革命顺势而来。自由的社会经济竞争需要与之相配的理性政治和法制环境。社会开始关注人的尊严、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人的个性的自由发展。投票和协商开始逐渐替代了荒蛮的打斗和流血,于是选举制度迅速兴起。近现代议会制度在封建制度的土崩瓦解中破土而出。可以说,议会制度是由源自于选举制度的催生,议会代表来自社会各个阶层,反应不同阶层的民众意见。从此,会议成为民主与决策的重要工具,议事规则逐渐进入民众视野,并得到最初的磨合和发展。同样基于民众对自由和民主的渴望,平民阶级开始聚集起来,凝聚共同意志,推选代表组成各级议会,从而取得了与特权阶级平等的议事权利,拉开了西方近代历史的帷幕。直至今天,在现代西方国家,议会已成为民主政治最为重要且直接的表达方式与实现形式。历史表明,无论是古希腊的直接民主,还是西方近代史上的间接民主,民主的最终都是通过会议的形式落地生根的,并最终将民主原则内化为自身的核心精神。
二、英美国家的早期民主实践催生了议事规则的诞生与成长
源自于古希腊的“议事规则”是在日耳曼人手里经过格鲁撒克逊人带入英格兰的。在英格兰,议事规则最先是通过先例和习惯,后经“国王会议”和中世纪的“大议事会”,最终发展成为英国社会的一般议事规则。
“议事规则”这个词原意是指英国议会协商议事时所遵循的规则和惯例,类似英国的“普通法”。至今英国议会沿用的,依旧是早在16至17世纪,英国议会形成的一系列基本议事规则。在这一系列议事规则里规定:一次只能有一个议题、辩论必须围绕前的议题、意见对立的双方应轮流获得发言权、主持人应请正反双方分别表决、取消或限制个人或少数人的辩论权利必须得到出席人数2/3以上的同意、禁止人身攻击等;这些规则最终成为英国议事的一般法则。
如果说,源自古希腊的议事规则是在英国落地生根的话,那么议事规则的开花、结果当属于在美国。伴随着全球探索与新大陆的发现,议事规则随着“五月花”号漂洋过海,在美国发展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从根源上看,议事规则在美国能够开花、结果、发扬光大有着其深刻的历史必然性。首先,美国的自治传统为议事规则的开花、结果提供了丰富的土壤。托克维尔曾指出,美国的“政治生活始于乡镇”,乡镇组织“将自由带给人民,教导人民安享自由和学会让自由为他们服务”;而乡镇的政治生活又源于民众的日常民主实践,“美国人是通过参加立法活动而学会法律,通过参加管理工作而掌握政府的组织形式的。社会的主要工作,每天都是在他们的监视之下,甚至可以说是通过他们的手来完成的”。其次,美国的成员复杂,其革命者和制宪者来自各个殖民地。源自不同区域、不同领域的新“美国人”要想在短时间内做出重大决策,必须依靠一套已有共识的规则,才能将这些素未谋面的新“美国人”紧紧团结在一起,发出不朽的革命宣言。而此时,始自殖民地时期的自治传统,就成了当时新“美国”的不二之选。民众通过日常的平等协商与决议,处理小范围内的琐细事务。当然,此时的议事规则还不是尽善尽美的,它需要在反复的会议演练中自然生长,它如初生的婴儿一般,在最初并不是某些天才的理性设计,其四肢稚嫩,形式与内容也略显粗糙,但经过时间的检验与打磨,议事规则逐渐成长,越发精致与实用,并伴随着社会交往范围的扩大而被广泛应用于社会和国家的重大事务决策之中。
这套在美国开花、结果的议事规则源自于英国的议事规则,其果实有:第一届大陆会议的《权利宣言》、第二届大陆会议的《独立宣言》、费城制宪会议的《联邦宪法》三大重要成果。而议事规则的脚步,并没有在美国止步于此,它向着更规范、更全面、更广适用性开始迈进:1801年,时任副总统的托马斯·杰斐逊有感于国会缺乏确定的议事规则,编撰了一套《议会规则手册》,专为国会所用;1845年,著名法学家路德·库欣鉴于许多政府机构和民间团体缺乏固定的议事规则,各地议事规则存在诸多不同,撰写了适合各种各样会议的《库欣手册》;1876年前后,美国陆军将军亨利·罗伯特在搜集、整理、总结的前人议事规则的基础上起草并出版了一本通用的议事规则:“罗伯特议事规则”。至此,历史上最权威、最经典的议事规则版本就此诞生。它的诞生,将议事规则的历史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也将人类向民主与文明推进了一大步。
三、在实践中修订、在世界范围内开花:《罗伯特议事规则》在新时期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罗伯特议事规则》一经诞生,就被广泛地运用在政府机构、企业组织、民间团体的议事活动之中。如今,已演变成美国立法机构运作与发展的基本原则,并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有效推广,成为多国政府与社团的重要会议准则。在《罗伯特议事规则》诞生后的100多年里,伴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和民主的建立与完善,一直在经历不断的修订和改进。1970年,罗伯特家族组建了“罗伯特规则协会”,专门从事这套规则的修订。同时,美国也出现了以“美国议事专家协会”为代表的专门推广“罗伯特议事规则”和培养议学专家的机构。现在以美国为代表的各组织机构的议事规则无不以罗伯特规则为原型,“罗伯特议事规则”以其旺盛的生命力昭示了它与时俱进的根本和推进“文明”与“民主”的重要价值所在。如今,这套规则在日益进步的今天,又焕发出了新的生命力,它不仅被应用于规范议事程序、提高议事效率等实用性方面,而且也被广泛应用于帮助提高普通公民的民主素养、培育社会的民主精神的社会进程方面。
诚如约翰.奈斯比特在他的名著《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十个新方向》所说:“会议是永远不会消失的,我们必须面对这个事实。”有会议,就应有规则,“离开了规则,每个人都自由行事,结果是每个人都得不到真正的自由。”在人类文明的历史的进程中,《罗伯特议事规则》将继续凭借其极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伴随着社会和自身的发展和不断完善,在保障社会文明、秩序、公平、效率方面在世界范围内发挥巨大作用。
序2:议事规则在中国
开会议事是社会生活中的一项重要事务,根据《中国会议蓝皮书》公布的数据表明,我国每年举办的各式会议多达几千万种。在我国,开会有着其他任何事务无可比拟和无法替代的地位。我国民间有个说法:“大会三六九,小会天天有。”这一说法生动揭示了开会这一行为在当下中国社会的发生频率。可是,高频率的发生,不代表高效率的产出,在中国议事规则的成长是在与君主专制和近现代民主发展的博弈中艰难进行的。
一、议事规则在与君主专制的博弈中节节败退
在中国古代,氏族会议上的“全民民主”与西方发展毫无二致,氏族部落成员聚集在一起共同商讨氏族事物,全民民主进行得如火如荼。在辉煌的先秦文化中,在环形而坐的议事大厅里,我们同样可以看到民主议事的影子。然而,当历史的车轮拐进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集权专治就走上历史舞台,在这种制度下民主议事的萌芽也就就此被扼杀在摇篮之中。在漫长而久远的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君主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民主议事只是君主听取“谏言谏策”的手段,决策权始终牢牢掌握在君主手中。如果说先秦“排排坐,分果果”的朝堂设计上还有民主的影子,那么到了汉唐之后的金銮宝殿上,“君君臣臣”就成为不可逆转的主旋律了。“君臣”的规矩越来越多,臣子们的地位越来越低微,从坐着到站着到跪着,到最后就只好“多磕头少说话”以求平安无事了。可以想见,在中国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议事规则在与君主专制的博弈中,一直处于节节败退的窘境。同样,几千年封建权力的世袭,以及封建思想的禁锢,致使我国在引进先进议事规则上面止步不前。而闭关锁国的状态,也影响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就包括在“议学”方面发展甚晚,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几百年。
二、议事规则在与近代中国民主实践中遭遇窘境
西方的坚船利炮,打开了“闭关锁国”的大门,睡梦中的雄狮,被隆隆的炮声惊醒。可是八国联军的入侵、清末的明治维新和封建专治的最终结束并未就此带来中国近代文明的突飞猛进。在清末晚期到民国初期,西方的“议学”已经发展得如火如荼,但直至20世纪初的中国依然胭如。中国第一部“议事规则”诞生于晚清预备立宪,彼时资政院即将开院,在借鉴了日本《议院法》、《贵族院规则》、《众议院规则》的基础上,清廷批准了《资政院院章》、《资政院议事细则》和《资政院分股办事细则》等相关法规。在这些法规中,跟“议学”最相关同时也是实施后影响最大的,当数《资政院议事细则》。《资政院议事细则》由资政院拟定,于1910年9月22日(即资政院第一次常年会正式召集的前一天)上奏批准。自此,中国迈出了走向“议事规则”的第一步。于是,在资政院第一次常年会期间,不少议员开始利用其条文作为武器,来争取、维护自己在议场的各种权利,催生了近代中国“议学”的萌芽。
有萌芽,就有成长。在中国近代史上,最早接触并引进议事规则的当归功于孙中山先生。“议学”一词,也正是源自于孙先生的《民权初步》一书,是“议事之学”的简称。封建专制土崩挖掘、民主共和方兴未艾,辛亥革命以后,有感于民主理想在现实推行中的磨难,孙中山决定就此开创民主的技术化路线,议事规则作为这一路线切入点被引入了进来。基于早年学习生活的深刻影响,加之多次经历组建革命团体的经历,孙中山充分认识到制定并执行组织规则、会议规则的重要性。于是,在1917年前后孙先生着手编著了《民权初步》一书,该书以早期的《罗伯特议事规则》为蓝本,专门教国人如何开会,他在书中提出“集会者,实为民权发达之第一步”的命题,并且强调习练、演试罗伯特议事规则之类集会方法论的重要性,并对其规则进行了中国式的变通与改造。孙中山先生在撰写完毕后,极力向社会推荐此书,“为普及起见,不取版权,交中华书局印行”,同时还请了多位同志作序以郑重推荐;出版后又广为赠送,以扩大影响。因而孙中山先生可算是中国议事学的发轫者。1919年,孙文亲自将此书编入《建国方略》,作为第二部分“社会建设”部分。
孙中山的《民权初步》的出版为议事规则的传播和创新营造了春风化雨的氛围,潜移默化地使议事规则的精神与理念初入人心。议事规则就像一部设计良好的机器一样,有条不紊地让各种意见得以充分表达,用规则来压制各自内心私利的膨胀冲动,求同存异,然后按照规则表决。这种规则及所设计的操作程序,既保障了民主,也保障了效率。然而令人遗憾的是,20世纪初接踵而来的战乱、纷争,使得基于程序和论证规则的民主政治构思一直无从落实。但是,纵观《民权初步》全书,无论是其所阐释的“议学”原理本身,还是此种原理与民权发达之关系,都可以说是“持之有故,言之成理”,是自《资政院议事细则》以来,中国近代“议学”发展的巅峰。
好的制度,却没有在中国近代史上获得好的落实,迫使我们不得不对当时的制度环境进行必要的检讨:首先,长期以来的封建专制统治,遏制了民主意识的萌芽,而共和的建立并未在实质上改变民众的意识,君主专制依然深深地植根于旧官僚、普通民众乃至革命者的潜意识中,并主导着近代中国的政治逻辑。此时,白纸黑字的议事规则,也沦为了一纸空文。掌权者随意践踏与无视议事规则的存在也就成为最平常不过的政治现象。其次,平等意识匮乏,人民自主意识薄弱。纵观孙中山时期,当时的中国并未真正地构建起平等的国民关系,差序格局仍未消除,人为的不平等广泛地存在于不同的社会阶层与党派之间。利益的巨大分歧撕裂了社会的共识,会议难以在平等、宽容与妥协的前提下展开,从根本上侵蚀了议事规则的存在基础。再次,国家权力的高度集中。几千年的中国封建专制集权的政治体制早已压抑了市民的存在空间,“尽管自1900年以来公共空间一直在不断扩大,但这仍不足以使人们毫不踌躇地肯定对抗国家的公民权力”,随着彼时南京国民政府对政权的进一步巩固,国家权力集中的趋势日益明显,民众自治的空间较清末民初反而变得更为狭小。国家的强势窒息了民众的社会责任感与参与政治的意志,政治活动逐渐演变为统治阶层和政治精英之间的博弈。于是有着民主、平等、协商、自治灵魂的议事规则变得奄奄一息,最终沦为屈从长官意志的潜规则。最后,规则意识的淡薄。议事规则为会议的基本规则,与会者遵从会议规则进行行事本无须赘言,然后,在近代中国急剧转型的社会背景下,规则意识的欠缺却成为议事规则发挥实效的重要障碍。近代中国的政治格局与体制大批发生了巨大变化,旧有的政治格局被改写,新的政治权威尚未树立,由此形成的权力真空就最终只能是强者发声,按照“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来进行。于是,体现政治文明的程序规则被弃如敝履,而政治倾轧和派系纷争却愈演愈烈。
因此,在近代中国,如何为推行议事规则营造更好的社会环境,批判并清除形形色色的专制土壤,弥合“知晓规则”与“执行规则”之间的断裂,防止各类独裁者利用像“议学”这件先进外衣为专制独断背书,较之单纯推行《民权初步》本身更为重要,也更为根本。只有做好了这些前提性工作,《民权初步》所阐述的“议学”原理及其蕴含民主价值,才能为民权发展奠定基础,中国“议学”也才能有实质性进展。
三、议事规则在与中国共产党的民主实践中缓慢成长
如果说近代历史上的议事规则与民主博弈显得艰难而沮丧的话,那么,可以聊作安慰的是历史的镜头终于推进到了1945年。这一年,随着“列宁”民主集中制在党内的确立,毛泽东同志在中共七大上,将民主集中制写入七大党章,并将“民主”与“集中”的关系概括为“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在集中指导下的民主”。这一概括,影响十分深远,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组织原则和议事规则上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这是在中国共产党建立以后,基于中国革命道路所经历的曲折和前进基础上,坚持民主议事挽救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实践中得出的结论。在此之后,中国共产党人再接再厉,在党的八大对民主集中制作出了科学解释,并逐渐开展党内的民主实践,随之而来的是民主集中制朝着正确的发展方向进行前进。当然这其中,也有着诸多迂回曲折。从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开始到“文化大革命”结束,民主集中制经历过曲折、甚至倒推的发展过程。直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邓小平同志提出:“我们实行的是民主集中制,这就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此时对民主集中制的阐述,与党的八大论述中相比,增加了“相结合”的要求。这个增加非常重要,它使“民主”和“集中”的两大过程有机地结合起来,避免了被割裂,使得民主集中制得到循环往复螺旋式上升与发展。至此,在我们党和国家在议事原则上,保证了个人权利的表达和集体意志的体现。
漫长的进化、执政环境的改变、民众素质的提高和民主的进步为《罗伯特议事规则》在中国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公民政治参与积极性日益提高,民主议事活动不断增加。同时,相伴而生的是各种关于议事规则的学术研究也成果显著。1995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了王宏昌先生翻译的《议事规则》,此为议事规则的早起版本,虽然内容较为简略,但是为罗伯特的议事规则的传播做出了有益的铺垫。2005年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研究室主任的尹中卿主持编译了《英、法、美、德、意、日六国议会议事规则》,由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出版发行,打开了当代中国议事规则看世界的窗口。2007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孙涤、郑荣清编著的《议事规则导引:公司治理的操作基石》、2008年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了张千帆主编的《宪法》对议会议事规则专门做了介绍。这些规则的引进,有效推动了我国近现代议事规则的发展,也为全球最经典版本《罗伯特议事规则》的引进铺平了道路。
当然,在我们为《议事规则》的引进欢欣鼓舞的时候,我们也应该清晰地认识到,直至现在,国内对《议事规则》的推行总体上仍处于起步阶段,虽然在召开人民代表大会等国家级重要会议时候,议事规则应用较为普遍,但是,在政府机构的常规会议、公司商务会议等方面,大多数会议在实践中依旧存在缺乏民主与法制的制约,议事规则的引进流于形式。依然有很多会议在不同程度上存在效率低下、秩序混乱、独断专行、形式主义的通病。
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不仅要尝试从目前为止最为权威、完备的“议学”经典《罗伯特议事规则》中再次得到启迪和借鉴,更重要的是要在整体的社会环境中加以提升。虽然,议事规则在近代中国的楔入难免显得局促,也曾遭到传统和现实的阻挠乃至抵抗,但是它毕竟顺应了社会文明的趋势,给民主制度的中国化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经验,为民主制度在中国的融合指出了可能的解决方案。
如果说不断完善的民主技术,是民主精细化和可操作的“武器”,那么基于平等地位的《罗伯特议事规则》就是实现民主的重要手段,它的每一细节都浸染着平等、效率、衡平的理念与技艺,与民主法治相互依存。对议事规则的尊崇与践行,将持续推动民主法治的进步。当然,议事规则的有效实现,离不开成熟的市民社会、理性的民主氛围、勃发的公民意识以及优良的法治环境,只有当民主意识深入人心之时,民主议事才有自己展现的舞台,议事规则才有其“用武之地”。这点,值得我们共同努力,这也正是笔者今天再次翻译《罗伯特议事规则》的初衷所在。
作者简介
亨利·罗伯特
1837-1923
1857年毕业于西点院校。曾参与南北战争。1867-1871年,在太平洋指挥部担任陆军工程师。1895-1901年,出任工程师委员会主席。1901年升为准将,且被委派为陆军工程兵团首席工程师。
罗伯特一生参与了无数次会议,在会议讨论过程中他发现各种议事规则差异很大,阻碍组织运作。为此,他在搜集、整理、总结前人议事规则的基础上,于1876年出版了直到现在仍为数以百万计的会议带来了秩序和效率的《罗伯特议事规则》。
刘仕杰
作家、书评人、影评人、资深媒体人,国内多家知名企业平台运营顾问。毕业于兰州大学法学院,获法律硕士学位。兰州羽果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创始人,致力于企业文案规范化写作与管理。在各大期刊杂志发表稿件数百篇,策划出版图书多部,拥有医学、法律类专利多项。
目录
目录
上篇 会议
第一章 基础知识
01 会议的基本概念
02 会议的常见类型
第二章 框架轮廓
01 会议组织的规则体系
02 会议的法定人数
03 常见的会议程序和议程
第三章 组织实施
01 会议的组建(临时或公众集会、固定社团、代表大会)
02 会议的职责(议事与惩戒)
中篇 议事规则
第四章 基础知识
01 动议的概念
02 动议的分类
03 各动议类型的分类描述
04 动议的基本特征
第五章 组织实施
01 提交动议
02 展开辩论
03 进行表决
下篇 会议的展开与议事规则的应用
第六章 会议展开机构
01 委员会与董事会
02 官员与会议报告
03 社团组建与公众集会
04 代表大会
第七章 规则应用
01 会议类型一:提名与选举
02 会议类型二:章程的制定与修改
后记一
后记二
附录
内容摘要
《罗伯特议事规则》是当今最重要的议事规则,被广泛地运用在政府机构、企业组织、民间团体的议事活动之中。该规则建立在洞彻人性的基础上,内容详细且经过精心打磨设计,有助于不同观点、不同利益在规则的约束下得以表达和实现,具体分为会议基础知识、会议框架轮廓、会议组织实施、议事规则及会议的展开与议事规则的应用等几个方面,这些内容经过了上百年的时间检验,是改进会议组织之程序、提高其效率、稳定其运作的行之有效的议事规章制度,各种议事场合都能从中受益。
主编推荐
适读人群 :管理者,专家
议事规则就像一部设计良好的机器一样,有条不紊地让各种意见得以充分表达,用规则来限制参与成员内心私利的膨胀,在求同存异的基础上,按照规则进行表决。这种规则及所设计的操作程序,既保障了民主,也保障了效率。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