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急诊学——十三五规划刘清泉
部分旧书采用了标准图片,会可能出现少部分不同印次出版不同封面的情况,旧书无光盘、腰封、书衣、附件等,如有其他问题可咨询客服。
¥
46.7
¥
43
九品
仅1件
作者刘清泉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ISBN9787513235396
出版时间2016-09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43元
货号1060196172566216715
上书时间2024-12-21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九品
- 商品描述
-
前言
为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适应新形势下我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和中医药人才培养的需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教材建设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教材办”)、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领导下,在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规划教材专家指导委员会指导下,总结全国中医药行业历版教材特别是新世纪以来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建设的经验,制定了“十三五’中医药教材改革工作方案”和“‘十三五’中医药行业本科规划教材建设工作总体方案”,全面组织和规划了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鉴于由全国中医药行业主管部门主持编写的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目前已出版九版,为体现其系统性和传承性,本套教材在中国中医药教育史上称为第十版。
本套教材规划过程中,教材办认真听取了教育部中医学、中药学等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相关专家的意见,结合中医药教育教学一线教师的反馈意见,加强顶层设计和组织管理,在新世纪以来三版优秀教材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正本清源,突出中医药特色,弘扬中医药优势,优化知识结构,做好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衔接”的建设目标,旨在适应新时期中医药教育事业发展和教学手段变革的需要,彰显现代中医药教育理念,在继承中创新,在发展中提高,打造符合中医药教育教学规律的经典教材。
本套教材建设过程中,教材办还聘请中医学、中药学、针灸推拿学三个专业德高望重的专家组成编审专家组,请他们参与主编确定,列席编写会议和定稿会议,对编写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指导性意见,参加教材间内容统筹、审读稿件等。
目录
第一篇 总论
第一章 概论
第一节 中医急诊学的概念
第二节 中医急诊学的地位
第三节 中医急诊学的源流
第四节 中医急诊学研究现状及展望
第二章 急危重症病因病机
第一节 急危重症病因
第二节 急危重症发病
第三节 急危重症病机
第四节 急危重症传变
第三章 急危重症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第四章 急危重症辨证体系
第一节 三态论与三纲辨证
第二节 三态论与八纲辨证
第五章 急危重症治则治法
第一节 治则
第二节 治法
第六章 急危重症救治方法
第一节 急救法源流
第二节 常用急救方法
第二篇 病证
第一章 发热
第二章 急性疼痛
第一节 急性头痛
第二节 急性胸痛
第三节 急性腹痛
第四节 急性腰痛
第三章 急性出血
第四章 神昏
第五章 眩晕
第六章 心悸
第七章 暴喘
第八章 急性咳嗽
第九章 急黄
第十章 暴吐
第十一章 暴泻
第十二章 水肿
第十三章 斑疹
第三篇 疾病
第一章 厥证
第二章 脱证
第三章 风温肺热
第四章 气胸
第五章 猝死
第六章 卒心痛
第七章 心衰
第八章 关格
第九章 中风
第十章 痉病
第十一章 痫病
第十二章 风痱
第十三章 急性胆胀
第十四章 急性脾心痛
第十五章 急性中毒
第一节 中毒总论
第二节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
第三节 急性酒精中毒
第四节 食物中毒
第五节 药物中毒
第六节 一氧化碳中毒
第七节 急性百草枯中毒
第十六章 肠痈
第十七章 肠结
第十八章 丹毒
第十九章 中暑
第二十章 烧伤
第二十一章 冻伤
第二十二章 毒蛇咬伤
第二十三章 痛经
第二十四章 崩漏
第二十五章 异位妊娠
第二十六章 产后发热
第二十七章 急性创伤
第一节 颅脑损伤
第二节 胸部创伤
第三节 腹部创伤
第四节 多发伤与复合伤
第四篇 常用急救诊疗术
第一章 气管插管术
第二章 气管切开术
第三章 机械通气的临床应用
……
内容摘要
《中医急诊学/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特色:
1.加强顶层设计,强化中医经典地位
针对中医药人才成长的规律,正本清源,突出中医思维方式,体现中医药学科的人文特色和“读经典,做临床”的实践特点,突出中医理论在中医药教育教学和实践工作中的核心地位,与执业中医(药)师资格考试、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等工作对接,更具有针对性和实j践性。
2.精选编写队伍,汇集专家智慧
主编遴选严格按照程序进行,经过院校推荐、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教材建设专家指导委员会i专家评审、编审专家组认可后确定,确保公开、公平、公正。编委优先吸纳教学名师、学科带i头人和一线优秀教师,集中了全国范围内各高等中医药院校的专家,确保了编写队伍的水平,体现了中医药行业规划教材的整体优势。
3.突出精品意识,完善学科知识体系
结合教学实践环节的反馈意见,精心组织编写队伍进行编写大纲和样稿的讨论,要求每门教材立足专业需求,在保持内容稳定性、先进性、适用性的基础上,根据其在整个中医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学生知识结构和课程开设时间,突出本学科的教学重点,努力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理论与实践、基础与临床的关系。
4.尝试形式创新,注重实践技能培养
为提升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配合高等中医药院校数字化教学的发展,更好地服务于中医药教学改革,本套教材在传承历版教材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主体框架的基础上,将数字化作为重点建设目标,在中医药行业教育云平台的总体构架下,借助网络信息技术,为广大师生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广阔的互动空间。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