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认识身体(2):永不停歇的变化[英]加文·弗朗西斯
  • 认识身体(2):永不停歇的变化[英]加文·弗朗西斯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认识身体(2):永不停歇的变化[英]加文·弗朗西斯

部分旧书采用了标准图片,会可能出现少部分不同印次出版不同封面的情况,旧书无光盘、腰封、书衣、附件等,如有其他问题可咨询客服。

31.2 6.5折 48 八品

仅1件

福建福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英]加文·弗朗西斯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SBN9787521703511

出版时间2019-05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48元

货号1564566725126115840

上书时间2024-12-20

浓诚书店

十二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品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英]加文?弗朗西斯(Gavin Francis),1975年生于英国爱丁堡,毕业于爱丁堡大学医学院。弗朗西斯医生不仅是一名全科医生,从事过儿科、产科与内科(老年科)工作,接受过骨科与神经外科培训,还是《伦敦书评》、《卫报》与《纽约书评》的撰稿人,曾经用十年时间环球旅行,走遍了全球七大洲。他担任过英国南极考察队医生,参加极地探险,也曾经在非洲与印度乡村的诊所工作。他的作品曾经入围翁达杰奖(Ondaatje Prize)与科斯塔奖(Costa Prize)的短名单,荣获苏格兰年度图书奖。

 




目录

第1章 转变 // 001
 第2章 狼人:满月之焦躁 // 007
 第3章 受孕:存在于世的第一个和第二个理由 // 019
 第4章 睡眠:梦之空间 // 033
 第5章 健美:狂怒失控 // 045
 第6章 头皮:角、恐惧与荣耀 // 059
 第7章 出生:重塑心脏 // 069
 第8章 焕颜:青春美貌之魔力 // 081
 第9章 刺青:转变之艺术 // 093
 第10章 厌食:控制之魔力 // 107
 第11章 幻觉:恶魔之领域 // 119
 第12章 青春期:加速之青春 // 129
 第13章 妊娠:最为精细之杰作 // 143
 第14章 巨人症:都灵的两个巨人 // 159
 第15章 性别:忒瑞西阿斯的双重生命 // 171
 第16章 时差:容纳天空的大脑 // 185
 第17章 接骨:愈合的代数 // 193
 第18章 更年期:女神的第三张脸 // 205
 第19章 阉割:希望、爱与牺牲 // 217
 第20章 欢笑:我们自身的优越感 // 229
 第21章 义肢:人类2.0 // 239
 第22章 记忆:遗忘之宫殿 // 251
 第23章 死亡:生命之赞歌 // 269
 第24章 转变 // 283

 




内容摘要

眼睛是时间的器官?
 在更年期,女人会**次直面死亡?
 泪水与欢笑本是同源?

 没有什么能长久保持不变,我们的身体在不断更新,哪怕每条河流的河水也是在不断更新。河水曾经是大洋飞沫;下一年又可能成为你邻居体内血液的一部分。你大脑中的水分子一度是落在远古地表的雨滴,在现已不复存在的远古大洋里汹涌澎湃。

 只要活着,我们的身体就会处于变化的过程中。人体内的转变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周而复始,我们的身体不断地进行着自我更新。我们已经习惯了控制自己的身体,身体的变化往往在我们控制之外;身体有自己的节奏、落脚点和固定的目的地。喧哗中,这是一种带有美感的平衡。

 转变,不仅是文学和艺术中*为古老、回响*为深远的一个主题;转变,也是医生行医时对病人关注的焦点,要利用有助于人们的变化,减缓有碍于人们的变化,从而缓解、排除病人的痛苦。在《认识身体2》中,加文医生以行医中接触到的众多病例和现象为叙述的起点,内容既包括怀孕、妊娠、出生、性别、青春期、更年期、死亡,也包括情绪、健美、睡眠、厌食、记忆、美容,还涉及幻觉、时差、刺青、义肢、巨人症、阉割、变性,等等。接着,作者引入其对人类在生长过程中、特别是生病时产生的生理和心理变化的分析,并运用科学、文学的笔法和丰富的医学、文学、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知识,阐释对人类生命动态和转变的思考。
 然而,我们习以为常的身体,还有太多未解之谜——
 睡眠的细节和机制,梦的目的或意义;人类的心智,我们的思维;生命本身和死亡本身的秘密……认识身体,一切才刚刚开始。

 




主编推荐

1. 《基因传》《癌症传》作者悉达多?穆克吉,《自私的基因》译者叶盛推荐,医学类专业期刊《柳叶刀》高度赞誉。《时代》杂志称本书的作者可以与奥利弗?萨克斯(《错把妻子当帽子》作者)、阿图?葛文德(《*好的告别》作者齐名。
 2. 科普畅销书《认识身体》之后,加文?弗朗西斯医生的新作。在建立对人体基本认知的基础上全面升级,深入探究人体机器运行的秘密。
 3. 身体是一部高度协调的精密仪器,我们每天使用却毫不自知。
 4. 变化是生命永恒的主题,唯有变化才是不变。人改变着我们生存的环境,同时,环境也在塑造着人本身。
 书中不仅有受孕、出生、妊娠、青春期、更年期、死亡,这些生命本身历经改变的过程;还有睡眠、厌食、幻觉、欢笑、记忆,这些至今我们尚未解开的谜题;更有往往被人们忽略的话题,痴迷于健身的人除了身体形态上的变化,还可能有哪些不一样?刺青不仅记录着某人的私密历史,还能为医生的诊断提供帮助?阉人的寿命普遍较长?义肢不仅给需要它的人们带来了便利,甚至成了更好的工具?眼睛作为时间的器官,让我们的身体正常运转?泪水与欢笑究竟是对立,还是同源?
 这些迷人的问题,让加文医生探索的脚步不断向前。好的问题,才是一切的起点。

 




精彩内容
第1章转变起初是如此简单的形式,却进化出了——并且持续进化着——最
美丽、最奇妙的无限多种形态。
——查尔斯?达尔文《物种起源》我的诊所附近有个公园,里面有成排的樱花树和榆树,每年都会经历各种美丽的转变。如果上下班的路上有时间,我会坐在长椅上观赏片刻。冬天会有风暴,过去几年里,最高的几棵榆树被吹倒了。树倒下时,连根拔起,地上留下了深深的棺材大小的大口子。复活节期间,枝繁叶茂、翠绿欲滴,难怪有人说那就是天堂的颜色。春天,樱花盛开,花瓣洒满草坪,在花海中散步就好像置身仙境一般,美不胜收。夏天,空气厚重而又成熟诱人——炙热的烈焰燃烧着,孩子们在树荫下的毯子上嬉戏;杂耍演员摇摇晃晃地走在树干之间牵起的绳索上。我最喜欢的还是秋天,秋高气爽,脚下是满是红褐和金黄。我欣赏这个公园的景色大约25年了——它离我受训的医学院也很近。
18岁,在医学院接受训练的第一年,我踏过满地落叶,去上一堂永生难忘的生物化学课——在这堂课上,我似乎看到了生命之错综复杂、互为关联,甚至生命之惊奇所在。课堂开端并无特别:一幅血红蛋白分子的示意图投影在墙上。老师解释说,使氧和血红细胞结合的化学物质,即卟啉环,不仅对血红蛋白至关重要,对树叶中锁住太阳能的叶绿素也至关重要。她说,多亏卟啉类化合物,我们现在已知的生命才可能存在。墙面上,分子结构像是一棵四叶草,卟啉就是叶子,相互紧扣在几乎如同哥特建筑一般复杂的结构里。每片叶子中间静静地躺着一个熔岩色的铁原子。
老师解释说,氧与每片叶子中心相结合时,会如同秋天的枫叶一般红;氧释放后,颜色变暗为紫色。课讲到这里,依然是不折不扣的生物化学课内容。“但这并不是一个静态过程,”老师接着说,“这是一个动态的、鲜活的过程。”与氧结合后,铁原子的周边结构会发生转变,这一转变产生的压力像是拉动了一个小小的原子控制杆,使其他三个铁原子周边结构也发生扭曲,促进它们吸收更多的氧。这是我第一次发现生物化学之优雅,我非常惊讶,但其实也非常明显:从叶绿素到血红蛋白,分子之间彼此合作,维系生命的正常运行。
看着那幅示意图,我试着想象自己体内数以十亿计的血红蛋白分子,我每次呼吸,肺部的血红蛋白分子因为吸氧而发生变化。然后,心脏跳动将血液之河流推向大脑、肌肉、肝脏,同样的变化会逆向发生。这一转变似乎就像树叶每年生长掉落一样,非常重要并且反复发生,但莫名地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这样的过程竟然在人体内每时每刻都在发生。
“组织需氧量越多,其酸性就变得越强,”老师接着说,“酸性会使血红蛋白发生畸形,释放氧,释放量正好等同于需求量。”这是我当天早上的第二大发现:血液经过精细标定,以满足身体不同部位各有差异的需氧量。她开始解释,胎儿的血红细胞性能略有增强,以便从母体胚盘吸收氧,但我已经沉溺在前两大发现当中,几乎听不见她说话了。我感觉空气中充满了敬畏,一种愉快的心情慢慢展开:在身体里一片喧哗的化学状态之中存在这样一种平衡,看起来有一种奇怪的美感,但同时这也是一种必然。
转变是文学和艺术中最为古老、回响最深远的一个主题:2000年前,拉丁诗人奥维德在《变形记》中将自然和人类描绘为一片翻腾的混乱状态,一切物质,无论是否有生命,都困在变化的循环里,“就像蜡一样易变,盖上新设计的印章,就和之前不一样,或形状发生变化……一切都处于不稳定状态,一切存在都是暂时的模样”。奥维德在诗的末尾,声明了生命之博爱,并且充满激情地请求世人以同情心对待一切存在。这份同情心也是践行医术的中心所在——可以说,医学就是科学与善心之结合。本书是对人类生命的动态和转变之庆祝,这既是一种对于人体的思考,也是一个普遍的事实。
宇宙的伟大之处就在于我们身边所发生的演变:宇宙在扩张,银河系在旋转,地球绕着轨道公转,月亮每年都离我们越来越远。地球轴心倾斜,才有了四季变换;潮汐冲刷地球海岸已经超过一万亿次。板块构造的变动正在更新着地壳。“没有任何事物能长久保持不变”是一项真理,以不同的视角来看,这可能是好事,也可能是坏事。“你无法两次跨进同一条河。”赫拉克利特如是说。因为我们的身体总是在不断更新,哪怕每条河流的河水也是在不断更新。
只要活着我们的身体就会处于形态变化的过程。我们自身与外界的界限是疏松的——环境因素不断对之进行塑造和重构。河水曾经是大洋飞沫;下一年又可能会成为你邻居体内血液的一部分。你大脑中的水分子一度是落在远古地表的雨滴,在现已不复存在的远古大洋里汹涌澎湃。从这个角度来看,身体本身就是一条溪流或一团火焰,没有哪两个时刻是完全相同的。生长、恢复、适应、衰老,我们的身体不可避免地转变着形式;通过睡眠、记忆和学习,我们的思维也是如此。从我们疲于应付的危机,到出生至死亡之间的过渡;从交织成为意识的神经流,到我们自身意志力和决心产生影响的变化,生命中处处体现着转变。
“病人”意味着“受到痛苦折磨的人”,那么行医也就是为了缓解人类的痛苦。我作为医生的大部分工作都是利用那些有助于我们的变化,减缓那些有碍于我们的变化。作为作家,我对变化很感兴趣,因为变化这一隐喻已经让诗人、艺术家和思想家着迷了上千年。而作为医生,我同样对变化很感兴趣,因为行医就是为了在病人的身心寻找哪怕最为微小的积极变化。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